1. 癱瘓病人冬天怎麼洗澡
先在浴缸里放一塊梯形的泡沫塑料,即呈傾斜狀的,一邊高一邊低的塑料,固定好,再將浴缸放滿溫水,讓病人躺在浴缸的泡沫塑料上,只病人的頭部高出水面兒身體在水面下,這樣你就可以替他清洗了,呵呵。
2. 送老人家什麼禮物最合適啊
運動鞋、計步器、優質寢具、電動牙刷等。
1、送運動鞋
鼓勵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多出去走走。散步不僅可以燃燒脂肪,還可以降壓、擊退動脈硬化、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生活習慣病」。每天散步20分鍾,可以將心率提高70%。
5、送電動牙刷
老人很難再靈活使用細長的牙刷,而電動牙刷可在技術和時間上起到彌補的作用。提醒父母,刷牙時要比使用普通牙刷減少六成力度,並且至少保證2分鍾的刷牙時間。
(2)癱瘓老年人浴缸擴展閱讀
注意:
1、每年一次血液檢查並不保險,很難防範惡化速度極快的癌症。半年做一次比較好。一次抽血檢查可檢查十幾個項目。
2、上了年紀的人記憶會保留在過去,反復說一些陳年舊事,容易導致大腦僵化,需要用新話題來刺激父母的大腦。不妨常常打電話把流行音樂、節目、新商品等介紹給他們。
3. 偏癱病人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偏癱是指肢體某部分的隨意運動功能產生了障礙。多由老年人常見而多發的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病程長,恢復慢,肢體癱瘓的范圍越廣,肌力損害越大,病人的痛苦就越深。偏癱的早期表現為軟癱,後期大多呈痙攣。產生肢體攣縮,關節畸形,容易引起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並發症。因此,偏癱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
偏癱後病人半身不遂,不能活動,有的失語,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創傷很大,常情緒激動、悲觀失望,對康復失去信心,有的性格變異,哭笑無常,對此,護理人員要好言勸慰,鼓勵病人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意志,盡量減少病人的思想負擔,要及時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他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感。
病人癱瘓的程度有輕、有重,有的肢體能動,但力量不足,有的知覺和功能完全喪失。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以不同的照顧。不能單純用同情、可憐的心情來對待他們,要像對待常人一樣對待他們,但又要給予他們必要幫助。一般來說,護理人員要做到:
(1)病人的卧室空氣要保持清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吹對流風,保持床鋪乾燥、平整和清潔,安全使用各種保護用具,如預防褥瘡用的氣墊充氣要恰當(1/2~1/3飽滿量為宜),確實墊在皮膚受壓處;用護足支架減輕被褥對癱肢的壓力;使用熱水袋時防燙傷;發熱時用冰袋降溫防凍傷(應加布套),定期翻身、拍背,以防褥瘡和肺部感染。
(2)注意病人的個人衛生,保持頭面、口腔、衣服鞋襪的清潔。衣服宜寬大,式樣簡單而柔軟,褲腰部最好用松緊帶而不用扣子,便於病人單手穿拉,褲子不宜過長,以免拖地而引起摔跤;有面癱流涎的可用小毛巾圍在頜下,或用圍涎;癱肢的鞋要輕軟、防滑,適當比健足的鞋大一些(因患足常有腫脹),用鞋帶結牢在踝部,以免拖步時掉落。
(3)偏癱病人大多有動脈硬化,飲食宜低膽固醇、低脂肪,限制吃動物脂肪或含膽固醇多的食物,如奶油、動物內臟、蛋黃等。多吃蔬菜、水果,適當的動物蛋白質(瘦肉、魚、雞等)。少量多餐,不宜過飽,更不宜暴飲暴食,戒煙酒。不能自己進食的要喂飯、喂水,進食魚肉不要帶刺或碎骨。有面癱的病人喂飯要從健側往口慢慢送入。
(4)為了預防癱瘓肢體的攣縮畸形,要盡量保持肢體置於功能位置。各關節的功能位置如下;肩關節的功能位置是敬禮位(使肘與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肘關節應屈曲90度,也可變換伸直位;腕關節置於背屈30度~45度,手指輕度屈曲,可握直徑4~5厘米長方形物體;髖關節處於下肢伸直位,腿外側置枕頭或沙袋,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關節處於伸直位,防止屈曲性畸形;踝關節背曲處於與小腿成90度,足底墊沙袋防止足下垂。
(5)病情穩定後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對功能鍛煉首先要樹立信心,循序漸進,待之以恆,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聽之任之。一般原則是以健側帶患側,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的一般動作到精細協調動作,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最好對訓練的內容和量訂出日程表,根據病情和進展情況隨時修改。
開始時作被動活動,按摩患肢,大小關節作屈伸、內收、外展等活動,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攣縮、關節僵直。經過一階段被動活動後,肢體的運動和知覺有所恢復後可做自動運動鍛煉,剛坐起時動作要慢,特別是頭部轉動不宜過猛,可用健手抬患手,上下運動,患者如能運動,可在手內握核桃或鋼珠來回搓動。下床活動時應有人攙扶,練習站立,攙扶著或用學步車慢慢走路。病人恢復行動心切,常會出現不顧病情和體力許可與否就進行鍛煉,在旁扶持的護理人員要掌握分寸。
如有以下情況者應禁止步行鍛煉:
血壓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或80/50毫米汞柱以下;經常有頭痛,頭暈者;發熱、肺部感染者;心律紊亂或全身比較衰弱者。
步行後出現下列情況說明練習過量,應立即停止鍛煉或減量。
運動後心率比安靜時明顯增快;
出現頭暈、胸悶、胸痛;
有面色蒼白、出汗和虛的表現。
(6)部分偏癱病人出現失語,欲說不能,心情急躁,這時護理人員就要教導病人可以通過寫字或手勢來表達,更重要的是訓練病人發音,重建語言,先教病人發「啊」聲,或用嘴吹滅火柴或吹紙片來誘導發音,先學簡單的字和詞,如「要」、「不要」、「飯」、「尿」等,再慢慢增加詞彙訓練。也有的老人出現問非所答,有的自己不知道說什麼,護理人員應給以高度的同情,並盡可能猜測他想表達的內容。
(7)康復期的病人常常容易跌倒,甚至導致骨折,因此必須有人攙扶,地面應乾燥、平整,廁所最好不是蹲便,應有坐式馬桶,旁邊應有扶手,以便可扶著站起,洗澡要有人協助,浴缸旁和浴缸內可墊以橡皮毯防滑。如有精神疾病,應注意移去銳利用具,以防傷害。
4. 上海癱瘓老人11年來首次洗澡緊張到發抖,給癱瘓老人洗澡需要注意什麼
給癱瘓老人洗澡要注意水溫不要太高,浴室中不要過於封閉,以免影響空氣流通,而最重要的便是不要讓癱瘓老人磕到碰到,因為一點小小的磕碰癱瘓老人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很有可能導致他們喪命,這也是很多癱瘓老人的家屬不敢給癱瘓老人洗澡的原因。這位癱瘓了11年的老人便是王阿姨,她家住在上海虹口區,自從癱瘓之後她便很少下床,更別提被家人扶去浴室洗澡了。這並不是因為王阿姨的家人對她不好,而是給王阿姨洗澡的風險確實太大了。就算王阿姨自己,也怕自己一洗澡就把自己洗沒了。平時身體臟了臭了,王阿姨的家人就會用毛巾沾水給王阿姨擦拭身體,達到清潔的目的。
在洗澡之前,他們會先給老人褪下衣物,然後穿上浴巾,整個過程都十分周到。在給客戶洗澡的過程中,他們也見識了很多。有些比較貧窮的人家連熱水都沒有,他們還得另外帶上加熱泵去燒一缸熱水。我覺得這個行業很有發展的潛力,但我覺得洗浴的隊伍應該根據不同的老人性別來安排,比如如果老人是女性,就應該安排全是女性的工作人員去為老人洗浴,而老人是男性,就安排全是男性的工作人員為老人洗浴,這樣也不會遭到老人的排斥。
5. 偏癱病人要怎麼護理
偏癱是指肢體某部分的隨意運動功能產生了障礙。多由老年人常見而多發的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病程長,恢復慢,肢體癱瘓的范圍越廣,肌力損害越大,病人的痛苦就越深。偏癱的早期表現為軟癱,後期大多呈痙攣。產生肢體攣縮,關節畸形,容易引起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並發症。因此,偏癱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
偏癱後病人半身不遂,不能活動,有的失語,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創傷很大,常情緒激動、悲觀失望,對康復失去信心,有的性格變異,哭笑無常,對此,護理人員要好言勸慰,鼓勵病人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意志,盡量減少病人的思想負擔,要及時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他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感。
病人癱瘓的程度有輕、有重,有的肢體能動,但力量不足,有的知覺和功能完全喪失。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以不同的照顧。不能單純用同情、可憐的心情來對待他們,要像對待常人一樣對待他們,但又要給予他們必要幫助。一般來說,護理人員要做到:(1)病人的卧室空氣要保持清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吹對流風,保持床鋪乾燥、平整和清潔,安全使用各種保護用具,如預防褥瘡用的氣墊充氣要恰當(1/2~1/3飽滿量為宜),確實墊在皮膚受壓處;用護足支架減輕被褥對癱肢的壓力;使用熱水袋時防燙傷;發熱時用冰袋降溫防凍傷(應加布套),定期翻身、拍背,以防褥瘡和肺部感染。
(2)注意病人的個人衛生,保持頭面、口腔、衣服鞋襪的清潔。衣服宜寬大,式樣簡單而柔軟,褲腰部最好用松緊帶而不用扣子,便於病人單手穿拉,褲子不宜過長,以免拖地而引起摔跤;有面癱流涎的可用小毛巾圍在頜下,或用圍涎;癱肢的鞋要輕軟、防滑,適當比健足的鞋大一些(因患足常有腫脹),用鞋帶結牢在踝部,以免拖步時掉落。
(3)偏癱病人大多有動脈硬化,飲食宜低膽固醇、低脂肪,限制吃動物脂肪或含膽固醇多的食物,如奶油、動物內臟、蛋黃等。多吃蔬菜、水果,適當的動物蛋白質(瘦肉、魚、雞等)。少量多餐,不宜過飽,更不宜暴飲暴食,戒煙酒。不能自己進食的要喂飯、喂水,進食魚肉不要帶刺或碎骨。有面癱的病人喂飯要從健側往口慢慢送入。
(4)為了預防癱瘓肢體的攣縮畸形,要盡量保持肢體置於功能位置。各關節的功能位置如下;肩關節的功能位置是敬禮位(使肘與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肘關節應屈曲90°,也可變換伸直位;腕關節置於背屈30°~45°,手指輕度屈曲,可握直徑4~5厘米長方形物體;髖關節處於下肢伸直位,腿外側置枕頭或沙袋,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關節處於伸直位,防止屈曲性畸形;踝關節背曲處於與小腿成90°位,足底墊沙袋防止足下垂。
(5)病情穩定後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對功能鍛煉首先要樹立信心,循序漸進,待之以恆,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聽之任之。一般原則是以健側帶患側,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的一般動作到精細協調動作,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最好對訓練的內容和量訂出日程表,根據病情和進展情況隨時修改。
開始時作被動活動,按摩患肢,大小關節作屈伸、內收、外展等活動,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攣縮、關節僵直。經過一階段被動活動後,肢體的運動和知覺有所恢復後可做自動運動鍛煉,剛坐起時動作要慢,特別是頭部轉動不宜過猛,可用健手抬患手,上下運動,患者如能運動,可在手內握核桃或鋼珠來回搓動。下床活動時應有人攙扶,練習站立,攙扶著或用學步車慢慢走路。病人恢復行動心切,常會出現不顧病情和體力許可與否就進行鍛煉,在旁扶持的護理人員要掌握分寸。
如有以下情況者應禁止步行鍛煉:血壓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或80/50毫米汞柱以下;經常有頭痛,頭暈者;發熱、肺部感染者;心律紊亂或全身比較衰弱者。
步行後出現下列情況說明練習過量,應立即停止鍛煉或減量。
運動後心率比安靜時明顯增快;出現頭暈、胸悶、胸痛;有面色蒼白、出汗和虛的表現。
(6)部分偏癱病人出現失語,欲說不能,心情急躁,這時護理人員就要教導病人可以通過寫字或手勢來表達,更重要的是訓練病人發音,重建語言,先教病人發「啊」聲,或用嘴吹滅火柴或吹紙片來誘導發音,先學簡單的字和詞,如「要」、「不要」、「飯」、「尿」等,再慢慢增加詞彙訓練。也有的老人出現問非所答,有的自己不知道說什麼,護理人員應給以高度的同情,並盡可能猜測他想表達的內容。
(7)康復期的病人常常容易跌倒,甚至導致骨折,因此必須有人攙扶,地面應乾燥、平整,廁所最好不是蹲便,應有坐式馬桶,旁邊應有扶手,以便可扶著站起,洗澡要有人協助,浴缸旁和浴缸內可墊以橡皮毯防滑。如有精神疾病,應注意移去銳利用具,以防傷害。
6. 偏癱的老人該如何照護
偏癱是指肢體某部分的隨意運動功能產生了障礙。多由老年人常見而多發的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所引起。病程長,恢復慢,肢體癱瘓的范圍越廣,肌力損害越大,病人的痛苦就越深。偏癱的早期表現為軟癱,後期大多呈痙攣。產生肢體攣縮,關節畸形,容易引起褥瘡、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並發症。因此,偏癱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
偏癱後病人半身不遂,不能活動,有的失語,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創傷很大,常情緒激動、悲觀失望,對康復失去信心,有的性格變異,哭笑無常,對此,護理人員要好言勸慰,鼓勵病人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意志,盡量減少病人的思想負擔,要及時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他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感。
病人癱瘓的程度有輕、有重,有的肢體能動,但力量不足,有的知覺和功能完全喪失。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以不同的照顧。不能單純用同情、可憐的心情來對待他們,要像對待常人一樣對待他們,但又要給予他們必要幫助。一般來說,護理人員要做到:
(1)病人的卧室空氣要保持清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吹對流風,保持床鋪乾燥、平整和清潔,安全使用各種保護用具,如預防褥瘡用的氣墊充氣要恰當(1/2~1/3飽滿量為宜),確實墊在皮膚受壓處;用護足支架減輕被褥對癱肢的壓力;使用熱水袋時防燙傷;發熱時用冰袋降溫防凍傷(應加布套),定期翻身、拍背,以防褥瘡和肺部感染。
(2)注意病人的個人衛生,保持頭面、口腔、衣服鞋襪的清潔。衣服宜寬大,式樣簡單而柔軟,褲腰部最好用松緊帶而不用扣子,便於病人單手穿拉,褲子不宜過長,以免拖地而引起摔跤;有面癱流涎的可用小毛巾圍在頜下,或用圍涎;癱肢的鞋要輕軟、防滑,適當比健足的鞋大一些(因患足常有腫脹),用鞋帶結牢在踝部,以免拖步時掉落。
(3)偏癱病人大多有動脈硬化,飲食宜低膽固醇、低脂肪,限制吃動物脂肪或含膽固醇多的食物,如奶油、動物內臟、蛋黃等。多吃蔬菜、水果,適當的動物蛋白質(瘦肉、魚、雞等)。少量多餐,不宜過飽,更不宜暴飲暴食,戒煙酒。不能自己進食的要喂飯、喂水,進食魚肉不要帶刺或碎骨。有面癱的病人喂飯要從健側往口慢慢送入。
(4)為了預防癱瘓肢體的攣縮畸形,要盡量保持肢體置於功能位置。各關節的功能位置如下;肩關節的功能位置是敬禮位(使肘與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肘關節應屈曲90度,也可變換伸直位;腕關節置於背屈30度~45度,手指輕度屈曲,可握直徑4~5厘米長方形物體;髖關節處於下肢伸直位,腿外側置枕頭或沙袋,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關節處於伸直位,防止屈曲性畸形;踝關節背曲處於與小腿成90度,足底墊沙袋防止足下垂。
(5)病情穩定後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對功能鍛煉首先要樹立信心,循序漸進,待之以恆,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聽之任之。一般原則是以健側帶患側,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的一般動作到精細協調動作,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最好對訓練的內容和量訂出日程表,根據病情和進展情況隨時修改。
開始時作被動活動,按摩患肢,大小關節作屈伸、內收、外展等活動,以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攣縮、關節僵直。經過一階段被動活動後,肢體的運動和知覺有所恢復後可做自動運動鍛煉,剛坐起時動作要慢,特別是頭部轉動不宜過猛,可用健手抬患手,上下運動,患者如能運動,可在手內握核桃或鋼珠來回搓動。下床活動時應有人攙扶,練習站立,攙扶著或用學步車慢慢走路。病人恢復行動心切,常會出現不顧病情和體力許可與否就進行鍛煉,在旁扶持的護理人員要掌握分寸。
如有以下情況者應禁止步行鍛煉:
血壓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或80/50毫米汞柱以下;經常有頭痛,頭暈者;發熱、肺部感染者;心律紊亂或全身比較衰弱者。
步行後出現下列情況說明練習過量,應立即停止鍛煉或減量。
運動後心率比安靜時明顯增快;
出現頭暈、胸悶、胸痛;
有面色蒼白、出汗和虛的表現。
(6)部分偏癱病人出現失語,欲說不能,心情急躁,這時護理人員就要教導病人可以通過寫字或手勢來表達,更重要的是訓練病人發音,重建語言,先教病人發「啊」聲,或用嘴吹滅火柴或吹紙片來誘導發音,先學簡單的字和詞,如「要」、「不要」、「飯」、「尿」等,再慢慢增加詞彙訓練。也有的老人出現問非所答,有的自己不知道說什麼,護理人員應給以高度的同情,並盡可能猜測他想表達的內容。
(7)康復期的病人常常容易跌倒,甚至導致骨折,因此必須有人攙扶,地面應乾燥、平整,廁所最好不是蹲便,應有坐式馬桶,旁邊應有扶手,以便可扶著站起,洗澡要有人協助,浴缸旁和浴缸內可墊以橡皮毯防滑。如有精神疾病,應注意移去銳利用具,以防傷害。
7. 有沒有把老人從床上吊裝到輪椅上的電動吊裝器械
8. 上海推出450元助浴服務幫助癱瘓病人洗澡,此行業前景如何
上海推出的上門助浴服務前景非常好,很多癱瘓病人表示非常喜歡這項服務。1、什麼是上門助浴?
上門助浴是一種新興行業,很多人可能聽說都沒聽說過,這項服務起源於日本,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助老服務。癱瘓在床的孤寡老人出一定的費用僱傭助浴師,助浴師會帶著折疊浴缸上門服務,在一兩個小時之內以保護老人的安全為前提,為老人全身洗澡的服務。
4、上門助浴安全嗎?
長年癱瘓在床的老人一般都患有各種慢性病,在上門助浴服務興起之後,大家第一個關注的就是安全問題,會不會洗個澡就給老人洗沒了,因為水溫的高低有時會引起老年人的血壓變化,而且第一次接受上門助浴服務的老人難免會有些緊張和害羞,因此上門助浴師一般都要接受過專業訓練,並且在老人洗澡的過程要有一名護士實時監控老人的身體狀況。
目前除了上門助浴,還有很多新興的產業不斷興起,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很多針對老年人的便利服務活動日益繁多,希望我國的社會體系可以不斷完善,讓勞累的一輩子的老年人們有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不用為各種生活瑣事所操心。
9. 老年人摔跤的危害
年輕人摔一跤可能沒什麼,但跌倒對老年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在我國,跌倒是 65 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年齡越大,發生跌倒並因此受傷或死亡的風險越高。
引起跌倒的危險因素,可能就藏在家庭生活空間的各個部分,有些看起來無傷大雅的不便,對老年人來說都可能隱藏著致命的風險。
家有老人的話,我們可能要對家庭環境進行一次大檢查,找出隱患並修復。讓家庭成為老人們無須憂慮無需害怕的空間。
01 地板
無論哪個房間,地板都是我們首先重點檢查的地方。可以按照先走、後看的順序來檢查。
按照老人每天活動的線路,在房間走動一下,主要檢查下面兩項:
是否有小傢具擋路?
如果有,需要把傢具挪動到不礙事的地方。
走動過程中是否需要趟過電線?
比如接線板、網線、電器插線等。如果有,盡量把電線用膠帶固定到牆上,不要團在地板上。
地板上是否有亂扔的毛巾、衣服、書籍、鞋子?
有的話一定要撿起來。給老人安排一個較方便放衣物、書本等雜物的地方。如果老人有隨手把東西扔地上的習慣,盡量每天幫他們規整,以免跌倒。
02 台階、門檻
老人的居住環境是否有樓梯和台階?
如果有,不能在台階和樓梯上放任何雜物。尤其是較長的柔軟物體,比如圍巾、浴巾、長地毯等。
假如台階、樓梯和別處地面花色區別不大,要在邊沿貼上醒目的膠帶作為提醒,夜間可以反光的膠帶最好不過。
樓梯處採光如何?
樓梯上應該有良好的採光,並且在樓梯上、下各設置燈光開關。
不同房間地板之間是否有高低差異?
這些小「門檻」可能會絆倒老人,新裝修的房子盡量在裝修時盡量避免這些情況,避免不了的話,也可以用醒目的標識來提醒。
03 廚房、衛浴
老人使用廚房時,是否要經常彎腰、墊腳?
老人使用的廚房,應該把常用的東西放到伸手可及的檯面上,避免頻繁墊腳和彎腰。檯面上放不下的東西,可以放到抽屜或者下面的櫃子中。盡量不要在需要墊腳甚至爬梯子的頂櫃當中放東西。
浴室是否有防滑措施?
浴室門口應該放一張防滑的地墊,及時吸干鞋底的水分,避免把其他房間地板弄滑。
淋浴處應放置防滑墊,避免老人在洗澡時跌倒。
在馬桶、浴缸、淋浴處應該加裝扶手,便於老人起身時借力。
04 卧室
老人睡覺時開、關燈方便嗎?
老人居住的卧室,應該安裝雙控開關,睡覺時在床上直接可以關燈,不需起身。無法安裝雙控開關的,可以在床頭放置台燈,避免老人夜間在黑暗中摸索行走。
老人的房間有廁所嗎?
老年人夜間使用廁所較為頻繁,居住的房間應離廁所盡可能近,而且要保證夜間可以方便的開燈。
05 老人穿戴有什麼要注意的?
衣服尤其是褲子要合身,不穿過於肥大的衣物;
不要穿系鞋帶的鞋子,盡量避免光腳以及穿拖鞋,在家嫌穿鞋不舒適的話,可以穿著底部有防滑設計的地板襪;
配一副合適的老花鏡,有白內障等眼部疾病要及時治療;
建議隨身攜帶電話或者可報警的裝置,比如手環等,避免獨自一人摔倒時求助無門。
10. 在敬老院看到有挪動癱瘓老人的機器,那是什麼
敬老院用來搬動移動癱瘓老人的機器叫移位機,現在醫院、敬老院、老人院回、康復中心、家庭答等都在用移位機轉移癱瘓卧床老人或者病人, 移位機能幫助失能人群半失能人群無障礙移動的護理設備,用於失能人群短距離移位、稱重,用於康復人員的行走練習等。通過控制按鈕一升一降一移位輕松實現人員的轉移,降低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事擴大了行動不便人員的活動范圍,提高生活質量。
用移位機輕松的將摔倒在地的老人吊起回到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