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院一般屬於什麼性質公辦or民辦
都有,一般現在來講大型的公辦的多,小型的民辦的多,但是隨著中專國老齡化的實現,養老屬機構慢慢開始贏利,以後民辦的會越來越多,國家對申請養老機構的條件也會逐步提高,所以現在有些地區養老院手續都不給辦了,比如我所在的地方現在民政局已經暫停辦理養老院機構的手續了。
② 養老院是公家的還是民辦的,如果是民辦的需要什麼手續
養老院有公辦的也有民辦的。
一、申辦民辦養老院手續:
(一)申辦人向擬辦機構所在地的縣級民政部門提交籌辦申請書,可行性報告和申辦人有效身份證件。
(二)申辦人經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可開始籌建民辦養老院。
(三)經同意籌辦的民辦養老院具備開業條件時,向批准機關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
二、享受優惠政策:
(一)免繳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施工管理費、防空地下室易地費、牆體革新費、學校校舍修建附加費、散裝水泥專項基金等有關收費。
(二)免繳城市煤氣和供水的增容費。
(三)用水、電、煤氣,按照居民生活或行政事業的分類價格擇低執行。(四)福利性、非營利性的民辦養老院,暫免徵企業所得稅,以及民辦養老院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
民政部《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依法成立的組織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以下稱申辦人)凡具備相應的條件,可以提出辦院申請。
二、合法申辦人向如下機構提出申辦申請:
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三、申辦養老院,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四)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
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交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四、開辦養老院應具備條件:
接到民政部門可以申辦的答復,申辦人就向該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能領取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
(一)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二)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范》;
(三)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四)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五)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五、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所報文件進行審查,並根據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實地驗收。合格的,發給《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不合格的,將審查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申辦人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後,應當到民辦非企業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③ 公辦養老院與民辦養老院在薪資待遇方面有什麼區別
公辦是國家給錢,全年都有具較為固定,與收納的人數沒有關系,而民辦則需私人自費繳納,它的多少取決於收到的人員數量。
④ 公辦養老院和民辦養老院哪個好
公辦養老院成本低,收費低,節約了拿地和建設等方面的成本,工作人員穩定,加之版收權到的補助等因素,養老院自身資金壓力較小,無需考慮開資成本,而許多公辦養老院是在城市發展之前建設的,隨著城市發展,養老院在城市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好,老人入住的花費肯定便宜,是帶有公益性的。這種天然的不平衡,又占據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造成了公辦養老院基礎好,硬體好,資金充裕,提供的服務質量較高,最後變成一床難求,很多老人也願意入住。
目前民辦大多都是租賃或是購買土地,政府不會無償補給。建設成本比較高,而且土地都是偏遠地方,交通設施差,周圍配套不齊全。護理人員缺少,沒有專業的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專業的護理人員,很多管理者和護理者多是半路出家,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偏大,工資收入偏低,在護理或是管理時難免出現失誤,在經營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成本,所以導致了民辦養老院價格居高不下,而且服務質量難提高的困局。
⑤ 當今養老院大多數是民辦還是公辦都是以營利為目的嗎
中國大多養老服務機構都是民營的較多,在民政局注冊是以非營利經營的。
建議你去咨詢專業的網站:中國敬老院網 希望能幫到你!
⑥ 政府是否給民營的敬老院補助
各地政策不一致,很多地方對民營的敬老院有補助,但補助的資金有限。
以北京為例:
2008年,北京市民政局《關於資助街道鄉鎮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通知》明確了對新建、擴建的鄉鎮(地區辦事處)養老服務機構的資助辦法。2009年,《北京市給予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資金支持試點單位徵集文件》中提到,對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按照養老機構類型、建設方式給予不同標準的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新建、擴建護養型養老機構每張床資助16000元,非護養型養老機構每張床資助13000元;利用其他設施改建的護養型養老機構每張床資助10000元,非護養型養老機構每張床資助8000元。去年年底,《北京市給予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資金支持試點單位徵集公告》(下稱「《公告》」)里再次重申了這一政策。
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在京發布的《中國養老機構科學研究報告》,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到2.12億,高齡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400萬,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萬。該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服務床位551.4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6張。
據《中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位於12個城市的257家養老機構中,48.1%的被訪養老機構運營狀況為基本收支平衡,32.5%的被訪養老機構虧損,有盈餘的被訪養老機構僅佔19.4%。
民營養老機構經營難原因:
1、是政府對民營資金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公辦養老機構搶奪良性資源,民營養老機構和公辦養老機構無法進行公平的市場競爭;
2、是公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有編制,工資偏高,使得人才不願意進入民營的養老機構;
3、是由於各地政府的財政狀況不同,許多運營補貼沒有及時足額發放。
⑦ 什麼叫公辦民營養老院
公家開辦的,承包給私人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