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睡眠不好,總是睡不著該怎麼辦呢
睡眠或覺醒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它不是人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動,而是一個被動過程。它不像人體某些活動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說來就來,要止則止。
入睡困難,久久不能入睡,這種早期的輕度失眠,通過自我調節和飲食注意是可以改善的。
首先,需要有平常而自然的心態。出現失眠不必過分擔心,越是緊張,越是強行入睡,結果適得其反。有些人對連續多天出現失眠更是緊張不安,認為這樣下去大腦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壽,也會生病。這類擔心所致的過分焦慮,對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其次,尋求並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頗多,只要稍加註意,不難發現。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對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狀,要及時求醫。
然後,可以嘗試閉目入靜法。上床之後,先合上雙眼,然後把眼睛微微張開一條縫,保持與外界有些接觸,雖然精神活動仍在運作,然而交感神經活動的張力已大大下降,誘導人體漸漸進入睡意朦朧的狀態。
若疲勞而難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蘋果、香蕉、橘、橙、梨等一類水果。這類水果的芳香味,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腦皮質抑制而易進入睡眠狀態。
對於入睡困難,想要快速入睡的患者建議每晚臨睡前服用福熙舒御康膏,溫水沖服即可,可以幫助安神靜心,補脾益氣,改善睡眠過程中自身氣血不足引起的干擾,從而獲得良好的睡眠。
B. 老年人睡眠不好怎麼辦
專家建議應堅持這幾個習慣:
1、實行裸體睡眠。老年人裸體睡眠有以下好處:有利於血液循環,增強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活動;有利於皮膚的排泄和再生作用;有利於神經和體液調節;有利於增加適應和免疫能力;有助於消除疲勞。
2、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睡眠習慣主要是指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的睡眠規律。幾乎所有的長壽者,都有這種很強的睡眠規律。幾乎所有的長壽者,都有這種很強的睡眠規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對睡眠還能形成條件反射。
3、掌握好睡眠時間。根據研究資料表明,老年人睡眠時間隨著年齡而異,年齡越大,睡眠時間越長。一般來說,60~70歲平均睡眠8小時左右,70~90歲以上平均每天睡眠10~12小時為宜。我國古代養生學家也有「少寐乃老年人大患」的說法。
4、創造優良的睡眠條件。優良的睡眠條件能促使老年人睡眠格外舒展,具有催眠功能。主要有幾個要點:①東西床位,頭朝西;南北床位,睡時頭宜朝北;②枕頭不可太硬,影響血液循環,枕頭的高度不超過10厘米。
食療方法來調理
小米粥: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類中獨占鰲頭,食後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熱牛奶:安眠效果可與安眠葯媲美。牛奶的蛋白質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產生睏倦感覺的血清素(五羥色胺),使大腦思維活動暫時受到抑制,產生睡意(在睡前1小時喝)。
大棗:味甘性平,養胃健脾、益血壯神,為安中益氣之良葯,用以治療倦怠乏力和失眠。把大棗炒熟掰開泡水當茶飲;或蒸熟隨意嚼食。大棗核炒焦後泡水代茶飲也可助睡眠。
柏子仁燉豬心:豬心一隻,柏子仁10 克。將豬心洗凈血污,然後把柏子仁放入豬心內,隔水燉熟服食。有良好的安眠效果。
龍眼肉:又名桂圓。為補血益心之佳果,果中之神品。其味甘類於大棗,入脾經功又勝過大棗,且無大棗壅氣之弊;在補氣的同時又可補血。思慮過度引起的健忘、失眠、驚悸,用它治之最為適宜(在鍋內蒸熟,隨意食用)。
蓮子芡實豬肉湯:蓮子肉50克,芡實肉50 克,豬肉200 克。將豬肉洗凈切成塊與蓮子肉、芡實肉一同煨湯,熟後用食鹽調味食之。
C. 中老年人睡眠不好該怎麼辦
朋友你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失眠有所幫助。 良好的睡眠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標志。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難、早醒,患者常有精神疲勞、頭昏眼花、頭痛耳鳴、心悸氣短、記憶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現。 患者一般進入睡眠的時間延長,睡眠時間縮短,在入睡過程中生理性覺醒增多。主要表現:輕者入睡困難,睡眠中易醒,並難以再次入睡,清晨過早醒來。重者徹夜難眠,常伴有頭痛頭暈、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多夢等,患者常對失眠感到焦慮和恐懼。 失眠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可分為: (1)環境因素:噪音或光照干擾睡眠,高溫或嚴寒影響睡眠,卧具不適如過硬或者被褥過厚或過薄都影響睡眠。改換睡眠環境如住院或住旅館也可以引起失眠。同睡者尤其是鼾聲大的同睡者也影響睡眠。 (2)生理因素:高速跨幾個時區的旅行(時差反應)以及由白班改夜班工作,由於體內生物鍾尚未適應新的晝夜節律,因此也出現失眠。 (3)心理社會因素:應激和各種生活事件均可引起失眠。為自己或親人的疾病焦慮、害怕手術、親人亡故、為考試或接受重要工作而擔心等都是暫時性失眠的常見原因。 (4)軀體疾病:各種疼痛性疾病,使人痛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關節炎、晚期癌症、夜尿症、胃腸疾病、腎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帕金森病等常常引起失眠。 (5)精神疾病:抑鬱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焦慮症、強迫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等常伴有失眠症狀。 (6)葯物:最常引起失眠的葯物有咖啡因、茶鹼和各種興奮劑,以及酒精和食慾抑制劑。這類失眠稱為反跳性失眠。 (7)睡眠伴隨症:如夢魘、夜驚症。 (8)原發性睡眠障礙:如特發性失眠、睡眠時相延遲或提前綜合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9)假性失眠:假性失眠又稱為睡眠狀態誤認,即將已睡誤認為未睡。也有的人將疲乏認為失眠。 失眠的類型 1、短暫性失眠(不超過一周) 大部分人在經受壓力、刺激、興奮、焦慮時;生病時;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規律改變時(如時差;輪班的工作等)都會有短暫性失眠障礙。 這類失眠一般會隨著事件的消失或時間的拉長而改善,但是短暫性失眠如處理不當部分人會導至慢性失眠。 短暫性失眠主要治療原則為間歇性使用低劑量鎮靜安眠葯或其它可助眠之葯物如抗憂郁劑和好的睡眠衛生習慣。 2、短期性失眠(一周至一個月) 嚴重或持續性壓力,如重大身體疾病或開刀,親朋好友的過世,嚴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際關系問題等可能會導致短期性失眠。這種失眠與壓力有明顯的相關性。 冶療原則為短期使用低量之鎮靜安眠葯或其他可助眠之葯物如抗憂郁劑和行為冶療(如肌肉放鬆法等)。短期性失眠如果處理不適當也會導至慢性失眠。 3、慢性失眠(超過一個月) 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且較難去發現,許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種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可能造成慢性失眠的原因如下: (1)軀體方面的疾病會導至失眠;(據研究許多慢性病皆和失眠有關) (2)神疾患或情緒障礙而導致失眠; (3)用葯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而導致失眠; (4)有睡醒周期障礙或不規律而導致失眠; (5)睡前小腿有不舒服的感覺或睡覺中腳會不自主的抽動而導致失眠; (6)睡覺打呼、不規律的呼吸或其它呼吸障礙而導致失眠; (7)原發性失眠。不明原因造成失眠。 答案補充 飲食治療失眠 (一)黑芝麻、桑葉、核桃肉各25克,金橘8克,搗碎成泥狀,每晚睡前服1次,連服4—5天。 (二)黃花菜20根,酸棗仁15粒,炒熟搗爛研成細末,每晚睡前服1次,連服1周。 (三)牛奶1杯沖雞蛋,每晚睡前服1杯。 (四)蔥白7根,大棗20枚,加水煮沸20分鍾後吃棗喝湯,每晚睡前1次。 (五)五味子10克,蓮子肉30克,百合15克,共同煮湯,睡前服1次。 (六)百合30克、芹菜根60克,煮湯,睡前服1次。 (七)瘦豬肉250克,蓮子30克,放入沙鍋中加入燉湯,每日食用1次,連吃1周。 (八)因過度疲勞而不能入睡的人,可在睡前吃蘋果、香蕉,因為這些水果屬鹼性食物,能抗肌肉疲勞。然後再將鮮橘切開放在枕頭邊。其水果的芳香味道對腦神經起著鎮靜作用。 此外,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看有刺激性的書,不胡思亂想,晚飯不宜吃得過飽,不過度飲濃茶或咖啡,睡眠環境要舒適,卧室以25℃為宜,卧室光線以視物模糊為宜等,都有助於睡眠。
D. 老年人為什麼覺少
人上年紀後
基本有三大特點:怕死、愛財、沒瞌睡!
至於老年人為什麼沒瞌睡呢
進入老年期以後,時常困繞著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不易入睡,睡眠過淺,容易驚醒,醒後不易再睡,清晨醒來過早,而白天卻昏昏沉沉,總打瞌睡,這些情況幾乎是老年人共同的苦衷。
許多老人總希望通過使用催眠葯來解決睡眠問題,但由於各種鎮靜催眠葯本身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不可能單純依靠葯物來改善睡眠狀況。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佛里德曼教授經過研究以後,對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老年人不要把覺少、失眠當成負擔。而應該把睡眠少而淺看成是生理現象。晚睡、早起,減少在床上的時間,完全打消安睡時間長才算養老那種陳腐觀念」。
佛里德曼教授為了這項研究徵召了一大批有睡眠問題的男女老人,平均年齡69歲。他把這些老人分成兩組:甲組老人被要求改變睡眠習慣,晚睡早起,減少在床上的時間;乙組保持原習慣,也不限制他們在床上的時間。除此以外,兩組的活動都相同,同時集中在一起,學習放鬆技術,即做肌肉一松一緊的運動,以及心理治療。六周以後,兩組老人的睡眠都有了改善,但甲組效果更明顯。他又隨訪了3個月,乙組老人的效果保持欠佳,而甲組老人的睡眠依然很好。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人的睡眠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夜間有5小時睡眠,中午再睡1小時左右,就可以支持到晚上睡得更遲些。同時說明多數老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絕大多數老人的睡眠障礙無需葯物治療,可以通過改善睡眠習慣和進行心理調適來達到目的。
睡眠專家們建議採取下列方法來改善老人的睡眠。
(1)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運動,睡前做2~4小時的輕微體力勞動,對睡眠有利。
(2)調節好自己的睡眠時針,按時睡覺、起床。
(3)每天下午能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欣賞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晚飯不飲酒,睡前數小時內不喝咖啡、濃茶,可以少吃點零食或喝杯溫牛奶。
(5)應戒煙,尤其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時吸煙,尼古丁是刺激劑,會擾亂正常睡眠。
(6)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樣的事情。
(7)睡前要回憶愉快的往事或編撰一個幻想的故事,在愉悅的心情中入睡。
E. 年紀大了睡眠時間就少了,這是怎麼回事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活力減弱,不需要那麼多的睡眠來支撐它的活力。
F. 老人年紀越大睡眠越少怎麼辦呢
是的,人的睡眠時間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大,睡得越少。這是因為:
1、生理性因素:
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睡眠的時間也發生變化。一般說來,年齡越大則睡眠的時間越漸減少;而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次數也越多。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在一晝夜中可長達18~20小時,這是因為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無論是大腦還是身體都尚未成熟,需要較多的睡眠時間,以保證身體發育增長的需求,這是由人生長發育規律所決定的。
經過嬰幼兒階段以後便大幅度減少,到10~20歲之間逐漸達到穩定水平,大多數成年人平均每夜睡眠7~8小時。中年以後至老年階段,睡眠需要量逐漸減少。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逐漸發育完善,而且我們的神經細胞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從30歲開始,每年神經細胞都要減少0.7%左右。醫學研究結果指出,從30歲到80歲,我們的腦重量要減輕100g左右。
睡眠是腦部的一種活動現象,由於我們神經細胞減少,自然也就影響到我們的睡眠時間。 所以老年人睡眠減少,主要是因神經細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所致。
2、腦部器質性疾病: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動脈硬化程度逐漸加重,或伴有高血壓、腦出血、腦梗塞、痴呆、震顫麻痹等疾病,這些疾病的出現,都可使腦部血流量減少,引起腦代謝失調而引起各種睡眠障礙,產生失眠等症狀。
G. 為什麼老年人睡覺少
最主要的因素是年齡因素。人到老年,主控睡眠的松果體素分泌量會有所減少,對睡眠的調節能力減弱,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入睡時間延長、深睡時間減少的情況,失眠發生率與年輕人相比明顯增加。
同時,當人們年齡越大,各種基礎疾病發生率越高,有些疾病可以影響睡眠或可導致失眠,例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難、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病、精神系統疾病等。
其次,環境也對人的睡眠狀況有影響,特別是到了夏季,天氣炎熱,不利於入睡。再次,心理因素也會影響睡眠,有些人細膩敏感、思慮過多,就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
(7)老年人睡眠少怎麼辦擴展閱讀:
營養素預防失眠
1、維生素B群
引發失眠的原因眾多,若罪魁禍首是煩躁不安的話,可以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維生素B群能維護神經系統的穩定,具安穩情緒的療效。想要有足夠的精力面對忙碌的生活,以及鬧哄哄的大腦,你絕對需要維生素B群助你一臂之力。
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奶蛋類、肉類、蔬菜類及全谷類食物。
2、鋅
鋅屬於礦物質微量元素之一,雖然身體對它的需求量不大,但它卻是維持生理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鋅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成長發育,因為它有助於大腦神經細胞的代謝作用,故對改善失眠有所幫助。富含鋅的食物:海鮮、肉類、全谷類、堅果類。
3、鈣
鈣能強化神經系統的傳導反應,幫助調節心跳、肌肉收縮。補充足夠的鈣質,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緊張壓力,進而幫助入睡。
富含鈣的食物:綠葉蔬菜、牛奶及其製品、小魚干、蝦米、奇異果、黑芝麻等。
H. 老人覺少怎麼辦
1、睡眠質量差
老年人大多受疾病的困擾,很容易睡不好,就表現為少睡多醒的情形,一天可能睡數次覺,可每次睡得時間都不會長久。有些老年人白天無事可做,不好打發時間,往往就躺在床上睡覺,白天睡了,晚上肯定睡得少了。
2、睡眠淺
睡眠一般分為深層睡眠和淺層睡眠兩種,深層睡眠的休息質量更高一些,像年輕人,一天工作或學習下來,身體會特別疲乏,這時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一個美滿的覺了,這樣的睡眠很容易進入深層,甚至不會做夢一覺睡到底。
但老年人不同,老年人由於賦閑在家,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降為人生的最低點,躺在床上,睡眠也會缺乏動力,很難進入深層,淺層睡眠就會多一些,而且很容易被干擾醒。
3、疾病導致睡眠少
老年人體弱多病,比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等都會造成老年人的失眠,如此就導致了睡眠減少。
4、身體激素的影響
造成老年人睡眠時間縮短的兩種人體激素分別是生長激素和褪黑激素。
首先是生長激素,由於老年人相對年輕人,其生長激素分泌大大減少,就勢必造成深層睡眠減少,睡眠質量普遍不高。
其次是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跟人的睡眠周期密切相關,由於老年人的褪黑激素減少,就導致其很容易早困早醒。
老年人的睡眠不好完全可以調理,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自己要突破的就是找事做,比如老年人打籃球、下象棋、散步,寫書法,文學創作等,培養一個興趣愛好,讓生活精彩充實起來,每天適當地勞累一點,睡眠自然就好了。
酸棗仁在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兩千多年來一直是助眠古方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睡眠片將酸棗仁中的有效成分酸棗仁皂苷A和B分離出來,並配合有助於舒緩神經緊張的天然助眠成分GABA,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功效。
I. 急,老人睡眠不好怎麼辦
建議:您好,老年人失眠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並且由於身體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還會到指更多的疾病侵害到老人的身體。 所以老年人睡眠不好,除了採用中醫的方法進行調理,還應該做好下面的保護措施。 (1)白日少睡、增加活動:老年人退休後白日活動減少,日間睡眠時間延長而夜間睡眠時間縮短。由於白日活動不足,常常影響夜間睡眠質量。因此,老年人要盡量堅持白日清醒狀態,以保證夜間高質量睡眠,避免老年人失眠的產生。 (2)飲食合理、不飲酒:退休老人活動量減少,食慾差,飲食的規律性也不如退休之前,晚飯吃得早也吃得少,因而有時到了夜間臨睡前會感到飢餓,不吃點不行,吃了又影響睡眠。另外,有些老年人有飲酒習慣,又誤聽別人說睡前喝點酒能夠睡得更好,因而在睡前喜歡喝上幾口,結果反而降低睡眠質量。由此可見,合理的飲食習慣對於預防老年人失眠是很有好處的。 (3)睡前洗洗、少看電視:老年人喜愛看電視,但在晚上不可看得太晚,睡得太遲。千萬不要躺在沙發上一直看到「晚安」才洗洗睡覺,這樣容易造成睡眠質量降低,甚至失眠。在臨睡前好洗個熱水澡或是用熱水洗洗腳,可使全身放鬆易於入睡,預防老年人失眠。 (4)調整心態、謹慎用葯:老年人退休後,原先的生活節奏改變了,地位也發生很大的改變,此時應盡快適應並形成新的生活模式,同時加強心態調整,否則,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精神與心理方面的某些障礙,焦躁、焦慮、憂郁、抑鬱,以及老年人失眠等。 (5)防治疾病、促進睡眠:老年人組織器官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使得退行性疾病與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高。有些疾病可對睡眠構成不利影響。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控制有關疾病,以減輕疾病所致老年人失眠的發生。
J. 老年人為什麼睡眠時間越來越少要怎麼改善呢
對於老年人,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睡眠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50歲以後,許多老年人的失眠症很輕。老年人口失眠率超過50%,且增加率更高。
為什麼老年人睡眠不足?如何幫助老年人改善睡眠質量?
為了保證良好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確保夜間有黑暗的睡眠環境。睡覺前洗熱水澡或用熱水泡腳,這可促進神經放鬆並幫助您入睡。建議不要在睡覺前看精彩的電影,不要喝濃茶,咖啡,不要讀書,看報紙或躺在床上看電視。簡而言之,頭腦應該冷靜下來。當有規律的睡眠成為一種習慣時,失眠的問題將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