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雙側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怎麼治療
頸動脈硬化即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在頸動脈的表現,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目前認為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頸動脈硬化早期首先表現為內膜-中膜增厚,然後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在此基礎上出現斑塊內出血、斑塊破裂脫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繼發血管狹窄等,引起相應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缺血性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頸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生活方式的改變
包括戒煙、加強鍛煉、控制體重、低鹽低脂飲食等。
2.葯物治療
(1)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2)抗血小板治療:預防性應用抗血小板葯物可顯著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3)強化降脂治療:多項臨床研究均證實他汀類葯物可穩定斑塊、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據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並其他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酌情使用他汀類葯物控制血脂。服用過程中需定期監測肝酶、肌酶的變化。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臨床上,醫生會根據頸動脈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的程度、斑塊的穩定性,結合患者的症狀、基本情況決定是否手術及採用何種手術方式。
(1)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手術剝離增厚的頸動脈內膜及硬化斑塊,多在全麻下進行,要求患者無較嚴重的心、肺或其他系統性疾病;
(2)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為微創手術,於病變位置放置支架,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的血流恢復通暢,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適合合並嚴重基礎疾病無法耐受全麻手術的患者。術前3~5天需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目前認為CAS的遠期通暢率與CEA相同。
⑵ 怎麼檢測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
病情分析:意見建議:兩側頸總動脈內膜厚度顯然增厚,此時稱作斑塊。需要得知的是增厚處地血流速度是否增加?狹窄率情況?如流速正常、不狹窄,服阿司匹林片即可,100mg/天;如流速明顯增高、狹窄率大於50%伴有症狀如頭暈,則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即CEA。
⑶ 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
您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我無法給出具體建議,請補充以下資料:CT或核磁共振檢查。歡迎周二上午直接來門診就醫。
回復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張志文主任醫師
⑷ 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怎麼辦
你好,頸動脈有斑塊並不可怕,要看斑塊的性質是軟斑塊還是硬斑塊,斑塊有沒有引起頸動脈狹窄等.頸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及其導致的頸動脈狹窄是中風的最重要原因,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治療方法依斑塊的性質和狹窄的程度而定.如果是穩定性斑塊或狹窄程度少於50%可用葯物治療,否則就要手術治療了.具體方案應請血管外科專業醫師指導
⑸ 我爸爸檢查出雙側頸動脈斑塊,是不是很嚴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三高」人員,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頸動脈斑塊,剛開始沒有感覺,但是可以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出來,建議定期檢查,一旦嚴重了就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等明顯症狀,要盡早去醫院檢查預料,否則引起腦卒中就不好辦了,會對家庭產生沉重的負擔。
現在醫療出現了腦循環功能障礙治療系統,它能夠對頸動脈斑塊阻塞血管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對腦部供血不足和腦卒中都有積極的作用,
詳細可以點擊評論區鏈接進入官方網站詳細了解,關注公眾號隨時能看卒中防治以及急救手冊。身邊有老人以及卒中患者一定要收藏
⑹ 「雙側頸動脈硬化,斑塊形成」什麼原因
雙側頸動脈硬化,斑塊形成是指雙側頸動脈內膜增厚,頸動脈管腔內可見動脈粥樣斑塊。
這是老年病,多見於於老年血脂增高的患者,斑塊脫落可以引起腦血管栓塞。
⑺ 雙側頸動脈硬化病斑塊形成是怎麼回事,飲食應注意什麼
雙側頸部動脈硬化,斑塊形成,指的是血脂過高在動脈壁上形成的脂質斑塊的。
其實有的時候,可能這個斑塊本身並沒有引起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一般血管管腔其實兩側都是不相等粗細的,而且一般50%以下的狹窄根本對血流動力學影響也不大。那麼慢慢來,從基礎的飲食,運動什麼做起,適當的應用他汀類葯物,就可以了。
常吃大蒜:
每頓飯吃3瓣以上大蒜,堅持吃三個月以上。南方人若畏生蒜辣,可將生蒜沾醋吃。有位腦動脈硬化患者連續吃生大蒜3個月後去醫院檢查,腦供血的情況大有好轉,頭昏腦漲的症狀也消失,記憶力也提高了。
葛根粉:
將葛根磨粉曬干,每晨起取乾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或用葛根150克與粳米100克煮成粥(先煮葛根,取濾液與粳米同煮)代早餐。堅持食用3個月即可見效。葛根含黃酮類物質,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液循環,確保腦供血良好。
吃松針:
採集嫩松葉生吃,每日吃10至20克,或將松葉陰干,每次用10克泡開水代茶飲。堅持半年以上。新近研究發現,松葉含類黃酮,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平滑肌細胞的增生,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吃鮮青椒:
鮮青椒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辣椒素,有助於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常吃鮮辣椒的人很少患腦血栓病和冠心病。
補充葉酸:
富含葉酸的食物有葉類蔬菜、大豆和橙汁。新近研究發現動脈硬化引起的腦中風、冠心病心肌梗塞與患者血漿內高半胱氨酸有密切關系。動物實驗也證實,用添加了高半胱氨酸的食品喂養動物,數月後均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症。每天補充5毫克葉酸就能使血漿中的高半胱氨酸轉化為對人體有利的蛋氨酸,從而起到防止動脈硬化發生發展的作用。每天吃1市斤綠葉蔬菜或喝一杯(400ml)豆漿或飲一杯橙汁,就可攝取足夠的葉酸。
吃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香蕉可潤腸通便,能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的腦血管意外。每天吃4支香蕉,能抗腦動脈硬化、降血壓、預防腦中風。
⑻ 有來醫生60歲的老人頸動脈都會有斑塊嗎
很奇怪,我父母還沒六十,頸動脈就有斑塊了,不知道是不是身體年齡大了,6,歲老人得好好養身體了,切不可勞累
⑼ 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怎樣消除
頸動脈斑塊是由於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團塊狀結構。這有點類似廚房下水道中積存的油污,時間久了會導致下水道堵塞。頸動脈斑塊的危險不僅僅在於長大後堵塞局部的頸動脈,這畢竟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控制危險因素
如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議使用長效降壓葯物,最好是一天口服一次的降壓葯物,尤其不主張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長期降壓;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根據個體的情況使用降脂葯物,將血脂降到理想水平等。
改變生活方式
飲食上每天保證400克的蔬菜和水果,多吃穀物和豆類食品,盡可能減少含脂肪多的食品如雞蛋、肥肉等的攝入,每天食鹽量應小於5克,尤其對高血壓患者主張每天食鹽量應小於2.3克;
戒煙、控制飲酒
男性平均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20-30克酒精含量,女性不應超過10-15克酒精含量;通過減少飲食的熱量和增加體育運動減輕或控制體重。堅持每天至少30分鍾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上樓梯、騎自行車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十分重要,要保持積極樂觀、豁達和輕松的心情,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樂。
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可選擇抗血小板葯物,如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減緩頸動脈斑塊進展的葯物,經臨床研究證實有效的葯物有他汀類降脂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羅布考和煙酸等。
嚴重的頸動脈狹窄有時需要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支架手術。
⑽ 59歲老年人,雙側頸動脈硬化並斑塊形成,左側頸內動脈起始段輕度狹窄,需要安支架嗎【頸動脈硬化】
既然發作頻繁,建議做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然後根據DSA及腰穿結果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301醫院李生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