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腳抽筋,腳趾會翻過去,是什麼引起的
這是缺鈣的表現,抽筋是身體缺鈣的強烈信號,它是肌肉痙攣性收縮所致。
身體缺鈣時,血鈣會發生短暫的波動,血鈣偏低,會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大,使大量的鈣離子進入骨骼肌細胞,這就發生了肌肉痙攣性收縮。
早上喝牛奶,晚上直接補充鈣元素600-800 毫克,有條件每天曬曬太陽,或直接補充維生素D3 400-1000國際單位制,這個症狀會很快消失。小腿抽筋時可以直接指壓小腿肌肉的下緣,(小腿後面中部,不痛的時候可先看好那個點,先實習一下),症狀可立即消除,這只是暫時的,是治標,而補鈣是治本,會讓它徹底消失。當然,更重要的是補鈣還會使你終身受益。
腿抽筋的應急處理平時一旦發生腿抽筋,可以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腳拇趾,再慢慢伸直腳,然後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或用雙手使勁按摩小腿肚子,也能見效。如腿抽筋的情況多次頻繁發生,則應就醫治療。最簡單的就是抽筋的時候要放鬆~再慢慢伸直腳。
2. 老年人腳老抽筋,是什麼情況
一種原因就是機體缺少鈣元素時很容易出現腳抽筋的現象,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版段。由權於老年人年齡較大鈣的流失很大,很容易出現缺鈣的現象,所以出現腳抽筋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該多補充鈣元素的食物,可以吃一些鈣補充補充,平時喝些牛奶,同時可以進行日光照射,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和合成,有助於減緩腳抽筋的次數,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機體出現低鉀血症或者甲含量不足時,也會出現腿抽筋的現象。老人出現腳抽筋時並感覺刺痛或者麻痹感的時候,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血液中鉀的含量,如果過低需要補鉀。
3. 老年人腳抽筋的情況,一般是什麼原因呢
臨床上,許多患有下肢痙攣的老年人患有下極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部分動脈完全或不完全閉塞。腿部抽筋還會繼續發生,這些老年人常有間歇性跛行,初期不易發現。
4. 老人晚上腳翻筋怎麼辦該吃些什麼
可以考慮給老人補補鈣片了,缺鈣的症狀。
5. 老年人腳抽筋是怎麼回事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腳抽筋卻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
有研究報告指出45歲以上的人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而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多數的腳抽筋發生於晚上,而患有周邊血管病變及關節炎患者,較易有腳抽筋現象。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過去一年當中曾經有腳抽筋的現象,其中以16到18歲這個年齡層最容易發生。
造成腳抽筋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循環不良,周邊血管病變或腳部靜脈曲張。
2.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3.情緒過度緊張。
4.
5.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6.某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
7.
8.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神經根病變或周邊神經病變。
9.某些降血壓及降血脂等葯物也可能會引起腳抽筋。
10.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減少腳抽筋的機會:
1.注意鈣質的補充:青春期的階段,鈣質會相對較缺乏,較容易引起抽筋。
2.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
3.睡覺時注意兩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腳有暖意。
4.足板過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會誘發小腿的抽筋。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
5.文獻上有報告指出維他命E可減少發作次數,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小腿正抽筋時,可把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並且把往下抽筋的腳板往上扳。並在抽筋過後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
民俗療法中建議以指頭用力壓人中穴位的方法,亦可嘗試。
腳抽筋痛起來雖然非常痛,痛得人半夜醒來,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不會有生命危險。
================
隆冬時節,不少中老年人往往睡到半夜,容易出現腳抽筋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會導致腳抽筋的發生?抽筋的原因很復雜,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動脈硬化。年齡增大、動脈硬化,血液的供應相應出現障礙,一旦氣候轉變,天氣變冷,這種障礙就會更加突出,於是手腳就會出現抽筋的現象。這就是中老年人半夜腳抽筋的主要原因。
二.血脂高。因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流動減慢,這樣就更容易出現半夜腳抽筋。
三.缺鈣。缺鈣也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尤其是絕經後的婦女比較多見。一旦身體缺鈣,不但中老年人,即使是年青人也會抽筋;不僅晚上,白天也容易出現抽筋的現象。
四.心臟病。尤其心功能不全的人會使手腳抽筋加重。因為全身的肌肉營養要依靠心臟搏出血液供應,心臟功能不全,血液的供應當然會比較差一些
6. 老年人腳反筋浸什麼水好
順筋龍」(我們一般讀作「順筋靈」),單看這個名字就知道它的主要作用了——治療跌打摔傷,用的最多的是用順筋龍的枝、葉、根煮水燙腳,來緩解崴腳的疼痛。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正在發育期的小孩尤應注意,如果常用過熱的水泡腳,會使足底韌帶因受熱而變形、鬆弛,不利於足弓發育,日久容易誘發扁平足。糖尿病患者對水溫的高低也應特別留意,因為這類患者容易並發周圍神經病變,使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不到,就容易被燙傷。除了水溫外,泡腳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鍾為宜。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另外,由於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第二,飯後半小時不宜泡腳。吃完飯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過1小時後再洗腳。第三,中葯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許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經、高血壓病的患者,常用中葯泡腳來輔助治療,但不要用銅盆等金屬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葯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葯物的療效大打折扣。虎杖(ReynoutriajaponicaHoutt.),蓼科虎杖屬,又名蒤、花斑竹、酸筒桿、酸桶筍、酸湯梗、川筋龍、大葉蛇總管、黃地榆、苦杖、大蟲杖、斑杖、酸杖、紫金龍、活血龍、九龍根、搬倒甑、九股牛、大接骨、老君丹。多年生灌木狀草本,無毛,高1-1.5米,根狀莖橫走,木質化,外皮黃褐色;莖直立,中空,圓柱形,節明顯,節部略膨大,表面無毛,散生紅色或紫紅色斑點,叢生;單葉互生,闊卵形至近圓形,長6-12厘米,寬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無毛;葉柄長1-2.5厘米;托葉鞘膜質,褐色,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花小而密,白色;花梗細長,中部有關節,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輪,外輪3片,背面有翅,結果時增大;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褐色,光亮,包在翅狀的花被中。花期6-8月,果期9-10月。多生於山谷、溪旁或岸邊;分布於山東、河南、陝西、湖北、江西、福建、台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7. 老年人腳卷筋是什麼原因
什麼叫腳卷筋?抽筋吧!
8. 老年人腳抽筋應該怎麼做
你好: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平時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體位的變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經血管受壓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熱敷,按摩,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還無改善,你就應到醫院檢查治療. 查看原帖>>
希望採納
9. 老人家不小心扭到了,腳的筋怎麼辦
可能是崴腳了。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范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並送醫院處理。
第二、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第三、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10. 老年人半夜腳扭筋怎麼回事,怎麼處理,
病情分析:
你好,老年人半夜腳抽筋往往是缺鈣的表現。
指導意見:
對於你的情況,建議積極補鈣治療,可以選擇復合維生素D的鈣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