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無德的表現有哪些
傷害就是傷害,從來不是磨練
很多老人在對待子女方法上,總是以打罵羞辱為主。如果有人制止,就說這是在教育以及磨練孩子。但要知道,體罰就是體罰,羞辱就是羞辱,沒有人可以用磨練的理由,用這種難看的方式,去打擊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是因為孩子犯錯,適當批評即可。更過分的,恐怕就是無任何理由,用傷害孩子的方法進行自我宣洩。這樣的老人,其實就是用自身的相對強大,去欺負相對的弱小,以滿足自己的情緒需求。
2、以孝壓人,不滿足便是不孝
傳統文化中,孝道是一直被封為最值得崇仰的禮儀。很多老人操勞一輩子,就等著老的時候,能夠子孫滿堂,為其盡孝。但孝道作為禮儀,需要的是子孫後代的自覺,而不是成為老人手中的皇權特令。以孝為由,隨意叱令子孫為其買這買那,讓子孫為其服侍左右,讓自己的臉面有光。這樣的老人,就是在「作」。等「作」到一定地步,子孫後代就會發現自己不僅錢財耗盡,工作被耽誤,甚至連另一半都開始與自己生分。最後妻離子散,事業滑坡,整個人生都被毀的一干二凈
3、倚老賣老,浪費公共資源
大部分老人因為年紀稍長,社會經驗充足,自然而然會受到很多寬待。在社會公共資源上,這些老人也會有所特赦。所以一來二去,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凡事如果不以他們為先,就是錯的。甚至為了跟年輕人搶這些公共資源,不惜倚老賣老,和他們當眾產生糾紛。如今互聯網發達,關於此類的新聞不勝枚舉。除卻倚老賣老之外,這些老人還特別喜歡浪費公共資源,把國家的物品當做自己的物品,隨意拿回家或者哄搶。
『貳』 家有無德的老人怎麼辦
劃清界限,老人最難相處,說不得更不會改,倚老賣老只能你忍他,特別是有病的老人,你還得照顧他,有些老人覺得兒女孝順是理所當然的,毫無感激之心,得寸進尺無法無天,在家為所欲為,橫行霸道動輒罵人吵架,對兒女非常不利。
『叄』 遇到沒有公德心沒有羞恥心的老年人你會怎麼辦
遇到這種老人了絕對不能坐視不管,讓自己受委屈,遇到沒有公德心的老人就應該勇敢的站出來職責他們,如果他們繼續耍潑耍無賴,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報警,讓警察來管他們,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
『肆』 老人無德,全家遭殃,下半句是怎樣說出家庭真諦的
每個家庭都有年歲較大的老人,他們作為一個家庭走向的主心骨,可以說對家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老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子女們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如果家中老人沒有德行或毫無誠信,那麼就會給子孫後代留下錯位的示範,整個家庭或家族也會因此而衰敗。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是孔子責罵同鄉原壤的話,簡而言之就是罵他老而無德行。
古語說「老人無德,全家遭殃」,實際上也在強調家中老人如果沒有德行,那麼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生活中總會聽到有人說某某家的子女不孝順,逢年過節的時候也不回去看一下父母。一旦被外人這樣談論就說明自己有做到不好的地方,無論是自己的子女對自己不孝順,還是自己對年邁的父母不夠孝順,實際上都會被外人看在眼裡。
在中國社會中一個不孝順的人,不僅會受到道德譴責,而且他在社會中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因為對於外人而言一個人是否孝敬父母,會直接影響他們對這個人的印象。
同時,也會讓人們對這個家庭的印象大打折扣,因為如果這個家庭中的子女不孝順,也就根本不可能對他人親愛有加了。
2.家庭內部情感維系,一定要得到重視
家庭是因緣分和血緣構成的一個小單位,每個人都離不開自己的家庭。縱然是將來有一天自己組建了家庭,實際上也是讓自己融入了另外一個小家而已。
『伍』 究竟是兒女不孝還是老人無德,你怎麼看
九月九重陽節!這是思親節與敬老節,上午向我的岳父岳母送上問候與祝福,想起我的雙親心思沉重,母親已仙逝多年,而老父親問題多多,幾多感慨!
中午,三哥在家庭微信群中發一圖片
回復:沒得救了!整天心情壞到極點,到此時此刻睡意全無,我知道我要發狂了。
回憶多年來家中大小事務,雖然我是個尊從孝道之人,然已不能剋制對父親的埋怨,甚至是恨意。我知道我這最後一個真心願意為他養老送終的兒子也將離他遠去,他已眾叛親離。去年底今年初因食用所謂的保健品而引發精神問題,其症狀如老年痴呆,住院半月方好,思想工作做了一大堆,如今又開始購買要成仙的保健品,怎不令人憤怒!他的種種行為真是馨竹難書!這個成語也許重了一點,但也差不多了。
多年來,在中國人孝道文化的影響下,我對他是忍了又忍,對兄弟姐妹勸了又勸,可如今是個什麼結果呢?老人無德而兒女盡孝是件痛苦的事情。現在我越來越相信命了,也許這就是他的命,他有五個兒女,卻註定要落得凄涼而終,我們也註定要成為他眼中的不孝兒孫,大羅金仙也救不了他,也救不了我們。我希望他早一點買到能成仙的保健品,這樣對大家都是一種解脫,寫到這里有人要罵我了,我不爭辯,因為還沒到爭辯的時候,如果我的父親誘發了新聞事件,希望報道的記者公平、公正,就用「究竟是兒女不孝還是老人無德!」做新聞標題。
我的三哥少年時不懂事,令雙親操心不少,待其知曉孝道之時母親已過世,那時對父親真的是全心全意,曾為讓父親裝上假牙,在一牙醫開的餐館中無工錢打工一個多月,你說孝還是不孝?反正是令我動容。現將他今日在家庭微信群中發的信息摘錄如下:我:沒得救了三哥:買得多了。專人送上門旳。有6盒所謂的冬蟲夏草。還有其他的。大姐上個月底問他買沒有?他說沒買了。國慶時二姐還給我說他肯定不會買了!我說不出一個月照買不誤。才僅僅過了一個星期。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不作死就不會死!大嫂:他想爪子嘛就等他爪子嘛,人家用他自己的錢,又不賭又不嫖的,就是找個樂子
以後我不問他就是了
三弟,大姐也曉得你是關心老爸。但實在勸不住就算了嘛,不要動氣哈~
三哥:我不動氣。我也管不了。我都是泥菩薩過河身難保。我還能管誰。
我現在窮得一無所有。也只剩下唯一的兄弟姐妹了!以後他有任何事情我都不管了。他不配父親這個神聖的名詞!對他來說是褻瀆!前20年找女人。成千上萬捨得。買保健品同樣捨得!給情人交學費捨得。我讀駕校需要用錢之時,兩次開口借一千塊推三阻四。是那麼旳艱難……我累了。該歇歇了……
二點半了,我也累了,明天還得去掙我的活命錢,我的家真怪,老人捨得錢,一擲千金,年輕人捨不得錢,天天淘寶。唉!
『陸』 談談家中的老人無德怎麼辦
既然家中老人無德的話,那麼做小輩的就應該讓他們明白,這個家已經再也不是他能呼風喚雨的那個家了,可以試著把他孤立一下。
『柒』 老人無德的表現有哪些
1、傷害就是傷害,從來不是磨練
很多老人在對待子女方法上,總是以打罵羞辱為主。如果有人制止,就說這是在教育以及磨練孩子。但要知道,體罰就是體罰,羞辱就是羞辱,沒有人可以用磨練的理由,用這種難看的方式,去打擊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是因為孩子犯錯,適當批評即可。
2、以孝壓人,不滿足便是不孝
傳統文化中,孝道是一直被封為最值得崇仰的禮儀。很多老人操勞一輩子,就等著老的時候,能夠子孫滿堂,為其盡孝。但孝道作為禮儀,需要的是子孫後代的自覺,而不是成為老人手中的皇權特令。以孝為由,隨意叱令子孫為其買這買那,讓子孫為其服侍左右,讓自己的臉面有光。
3、倚老賣老,浪費公共資源
大部分老人因為年紀稍長,社會經驗充足,自然而然會受到很多寬待。在社會公共資源上,這些老人也會有所特赦。所以一來二去,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凡事如果不以他們為先,就是錯的。甚至為了跟年輕人搶這些公共資源,不惜倚老賣老,和他們當眾產生糾紛。
(7)無德老年人擴展閱讀:
老人無德,影響三代。如果任由無德的老人破壞家庭,那麼最後受到傷害的,只能是兒孫後輩。有些人就疑惑,為何在當今社會,「無德做作」的老人會的頻繁出現,他們能夠在家庭中興風作浪,而孩子卻無能為力。也許,正因為他們經歷得多了,所以他們便能在一定的方面上拿捏住兒女的心理,讓其敢怒而不敢言。
『捌』 杭州80歲老人為一元早茶瘋狂搖門,法制社會如何治無德老人
讓社會志願者去教育老人,並告訴他這個行為是不道德的。
網上片面惡意攻擊老年人,我們不得不感嘆。很多人認為老人們想趁著一元錢的早茶之機,毫不猶豫地搖開門,損害周圍居民的休息權利。然而,很少有人真正關心大門的設置是否合理。作為社區的主要交通道路,“白天開放,晚上封閉”的管理體制是否合理?
向這位英雄老人致敬!要抓到那些真正侵犯公眾利益的幕後黑手。不應允許他們隨意改變話題,為自己的懶惰政策找借口。
『玖』 80歲老人為一元早茶瘋狂搖門,法制社會如何治無德老人
其實這也很無奈,這樣的老人誰都不敢多說什麼,待會很容易被大家誤解成欺負老人,希望這些無德老人能夠多從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拾』 說人老而無德的成語
德高望重dégāowàngzhòng
[釋義] 道德好;聲望大。多形容老年人為人好;有名望。
[語出] 《晉書·司馬元顯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己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正音] 重;不能讀作「重復」的「chónɡ」。
[辨形] 重;不能寫作「童」。
[近義] 德隆望重 年高德劭
[反義] 無名鼠輩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來稱頌老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