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用葯注意事項ppt

老年人用葯注意事項ppt

發布時間:2021-11-11 19:44:59

老年人正確服葯的方法是什麼

通常老年人用葯要比其他年齡段的人多,並經常服用多種葯物,這時不良反應的回發生率就會相對增加。因此答,在用葯時要特別慎重,一樣的劑量,對老年人的作用往往比對青年人要強,比如安定類葯物對老年人產生的不良反應要比青年人大3倍。所以,老年人在多葯聯用時,應盡量先服主要葯物,以防止相互葯理作用的發生,若必要時可請醫生調整劑量(一般可用成人量3/4),或延長服葯的間隔時間,以此保證用葯安全。

⑵ 如何進行老年人安全用葯的護理指導

老年人由於各器官功能及身體內環境穩定性隨年齡而衰退,以至會患多種疾病,因而也就會多葯合用。老年人的生理點特點是,記憶力減退,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對葯物的治療目的、服葯時間、服葯方法常不能正確理解。因此,老年人用葯安全管理更應受到特別的重視。本文著重探討護理人員如何採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而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用葯的安全性。

1 全面評估老年人用葯情況

1.1 詳細評估老年人的用葯史,包括既往和現在的用葯記錄、葯物的過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葯物有哪些,以及老年人對葯物的了解情況。

1.2 了解老年人各臟器的功能情況,如肝、腎功能的生化指標。

1.3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飲食習慣,對目前的治療方案的了解、認識程度和對葯物有無依賴、恐懼等心理。

2 密切觀察和預防葯物的不良反應

2.1 老年人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老年人用葯後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如對使用降壓葯的老年患者,要告知其直立、起床時動作要緩慢,避免體位性低血壓。

2.2 由於老年人用葯依從性較差,當服葯後未取得預期療效時,護理人員要仔細詢問患者是否按醫囑服葯。

3 提高老年人服葯依從性

3.1 對住院的老年人,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給葯規程,按早晨空腹、餐前、餐時、餐後、睡前等服葯時間將葯物送到患者手中,做到看服到口。對出院帶葯的老年人,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書面的形式把葯名、用法、劑量、時間、副作用等內容寫成用葯說明,便於老年人記憶。此外,定期通過電話督促老人服葯,了解服葯後的療效。對於外用葯物,應詳細說明並貼上明顯標記,告知家屬。

3.2 護理人員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專題講座、個別指導等健康教育方式,反復強化疾病相關知識,提高老年患者的疾病認知能力,促進其服葯的依從性。

4 加強葯物治療的健康指導

4.1護理人員應指導老年人不要隨意購買及服用葯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施治。告知家中的葯櫃應定期整理,處理過期變質的葯品。

4.2 指導老年人如果能有其他方式緩解症狀暫時不要用葯,如便秘、疼痛和失眠等,應先採用非葯物性的措施解決問題,將葯物對人體的危害性降至最低。

4.3 護理人員不僅要對老年人做好葯物治療的安全指導,同時還要重視對其家屬進行有關安全用葯知識的教育,使他們學會正確協助和督促老年人用葯,防止發生用葯不當造成的意外。

⑶ 老年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老年人機體各系統發生退行性變化,導致體弱多病,因而用葯機會相應增加。但不少葯物易引起老年人不良反應,故老年人應根據自身的體質、原有病史、用葯史和葯物對機體的作用特點,合理用葯。

(1)明確診斷,掌握病情後對症治療。

(2)選擇適宜的劑量。治療慢性病時一般從小劑量開始,視病情需要,再調整到個體最適量,以達到最佳療效。具體按成人量的1/2~2/3給葯,對一些毒性作用大的葯物應個體化給葯。

(3)減少用葯的種類。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葯過程中要注意幾種葯物的相互作用,盡量減少用葯種類。若用葯出現不良反應最好停葯,一般無需用其他葯去糾正,以防止導致更多的副作用。單用能生效時勿聯用,如必須聯合用葯,以不超過3~4種為宜。

(4)避免葯源性反應。葯物副作用常用其他葯來治療,但這又可能出現新的葯物副作用,結果導致惡性循環。因此,開始用葯時就應合理選擇,以盡量減少或消除副作用。

(5)勿擅自用非處方葯物。非處方葯物並非無副作用,不要單憑主觀經驗或症狀自行用葯。

(6)勿擅自停葯、換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病人長期應用某些葯物,停葯或換葯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不濫用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和激素,不是萬能葯,也並非太平葯。

(8)勿偏信貴葯、新葯、進口葯。其實,判定葯物的優劣應以治療效果為依據。一般普通葯足以產生療效時,就不必應用貴葯、新葯、進口葯。

(9)老年人應慎用的葯物。地高辛、普萘洛爾、氨茶鹼、阿托品及山莨菪鹼(654-2)、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利尿葯、催眠鎮靜葯、解熱鎮痛葯、某些抗菌葯物、激素類、瀉葯、口服抗凝血葯等,這些葯對老年人有較大刺激作用,應慎用。

⑷ 老年人用葯應遵循哪些原則

老年人用葯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避免不必要的用葯

老年人應盡量少用葯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隨意濫用葯物,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延誤疾病治療。老年
人因衰老產生的改變和疾病之苦,有些可以通過飲食(低脂、少鹽、少糖、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和生
活方式
(
起居有序、心情愉快、適當體力和腦力活動
)
的調整,以及不良習慣或危險因素(吸煙、酗酒、偏
食、肥胖等)的糾正,達到身體健康、減少病痛、延緩衰老的目的。堅持適當的戶外活動,保持樂觀心態,
防病於未然往往勝過吃葯。

■選用葯物忌品種過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療時用葯的品種也較多,約
1/4
老年人同時服用
4~6
種葯,因此葯物副作用發生
率也較大,約
15%
,且發生率與用葯種數成正比。多種慢性病綜合治療時,用葯品種應少而精,一般不超

5
種。盡管老年人患病時可並發多種病症,但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合理用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
治療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後,再適當兼顧其他方面的葯物。謹防出現服葯一大把,樣樣病都一起治的現
象。

■掌握最低有效用葯劑量

老年人的用葯劑量應根據年齡、體重和體質情況而定。由於老年人對葯物耐受力差、個體差異大、
半衰期延長,對老年人用葯劑量必須十分慎重。
60
歲以上老年人的用葯劑量為成年人的
3/4
,而中樞神經
系統抑制葯,應當是成年人劑量的
1/2

3/4
作為起始劑量。為慎重起見,對老年人的用葯最好從小劑量
開始,如能進行血葯濃度監測,則可更准確地根據個體差異調整用葯劑量。

■選擇適宜的用葯時間

掌握好用葯的最佳時間可以提高葯物療效,減少不良反應。老年人一般都患有健忘症,常常忘了服
葯或不按時服葯,為防止這一情況,老年人應當在家屬、親友的協助和監護下用葯。按醫囑服葯是提高療
效和避免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保證。

■選擇簡便、有效的給葯途徑

口服給葯是一種簡便、安全的給葯方法,應盡量採用。急性疾患可選擇注射、舌下含服、霧化吸入
等給葯途徑。根據老年人的特點適當選擇劑型與包裝,從各方面注意,便於給葯方案的落實,必要時給予
指導或監督。選擇便於老年人服用的劑型。有些老年人吞服片劑或膠囊有困難,尤其是劑量較大或葯物種
類較多時更難吞服,可能時選用顆粒劑。

■遵從醫囑忌有病亂投醫

有些老人憑借自己「久病成醫」的經驗,不經確診就隨便用葯或加大用葯劑量,這種做法對體質較
差或患多種慢性病的老人尤為危險。有的老年人看別人用某種葯治好了某種病便效仿之,忽視了自己的體
質及病症的差異。老年人得病,長期、慢性是其特點之一,因此易出現亂投醫現象。那些未經驗證的秘方、
單方,無法科學地判定療效,憑運氣治病,常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葯物中毒,添病加害。建議大家一旦身
體出現不適,盡量去醫院看醫生,先弄清楚病情,再對症下葯。

■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忌濫用補葯

體弱的老年人可適當辨證用些補虛益氣之品,但若為補而補,盲目濫用,很可能適得其反。還有的
老年人聽信廣告用葯,今天見廣告說這種葯如何如何好,便去葯店買來這種葯吃,明天又聽說那種葯如何
如何,便又改用另外一種葯,葯品種不定,多葯雜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起毒副作用

⑸ 淺談如何指導老年人合理用葯

1、五種葯物原則 老年人同時用葯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葯物以下的葯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要明確治療目標,抓住主要矛盾、選擇主要葯物治療。凡是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囑服用的葯物都可考慮停止使用,以減少用葯數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葯物時,在病情穩定後仍應遵守5種葯物原則。 2、受益原則 首先要有明確的用葯適應症,另外還要保證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大於1。即便有適應症但用葯的受益/風險比小於1時,就不應給予葯物治療。 3、擇時原則 擇時原則是根據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葯理學的原理,選擇最合適的用葯時間進行治療。由於許多疾病的發作、加重與緩解具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變異型心絞痛、腦血栓、哮喘常在夜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的發病高峰在上午);葯代動力學有晝夜節律的變化(如白天腸道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白天用葯比夜間吸收快、血液濃度高);葯效學也有晝夜節律變化(如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於下午)。 舉例來說,抗心絞痛葯物的有效時間應能覆蓋心絞痛發作的高峰時段。變異型心絞痛多在零點到六點發作,因此主張睡前用長效鈣拮抗劑。而勞力型心絞痛多在上午6時到1 2時發作,應在晚上用長效硝酸鹽、p阻滯劑及鈣拮抗劑。 4、暫停用葯原則 當懷疑葯品不良反應時,要停葯一段時間。在老人用葯期間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生新的症狀,包括軀體、認識或情感方面的症狀,都應考慮葯品不良反應或病情進展。對於服葯的老年人出現新症狀,停葯受益明顯多於加葯受益。所以暫停用葯原則作為現代老年病學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干預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視。 5、小劑量原則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葯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葯物都應低於成年人劑量。由於現在尚缺乏針對老年人劑量的調整指南。因此,應根據老年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態、體重、肝腎功能、臨床情況、治療指數、蛋白結合率等情況具體分析,能用較小劑量達到治療目的的,就沒有必要使用大劑量。 應注意的是,也並非保持始終如一的小劑量,可以是開始時小劑量,也可以是維持治療的小劑量,這主要與葯物類型有關。對於需要使用首次負荷量的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為了確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劑量的下限。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維持量上。而對於其他大多數葯物來說,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開始用葯階段,即開始用葯就從小劑量(成年人劑量的1/5~1/4)開始,緩慢增量。以獲得更大療效和更小副作用為准則,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劑量。

⑹ 老年人選用降壓葯的原則和用葯注意事項

理想的降血壓葯物,應符合下列條件:(1)降壓效果好,副作用輕,血壓降低的谷/峰比值版要大於50%;(2)能防止或逆權轉患者生命重要器官的損害;(3)對血脂、血糖、尿酸的代謝無不良影響,能改善胰島素的抵抗,不引起低血鉀;(4)葯物作用時間長(半衰期長),每天只需服葯一次。
由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常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故使用降血壓葯物需因人而異,並在選擇葯物上多加註意。
1、宜以降壓作用溫和、持久、效果好且副作用輕的葯作為基礎用葯。對血壓降低的要求不宜過猛、過速,一般要先用小劑量,然後視血壓情況,逐漸適當增加劑量,或聯合兩種以上降壓葯同用,務使血壓降到較安全水平(

⑺ 老人吃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老年人身體虛弱同時本身可能有多種慢性病需長期吃葯,吃葯的注意事項有如下幾個:

  1. 不可盲目自行買葯、服葯:為用葯安全考慮遵醫囑

  2. 注意服葯劑量不可按成年人的量:酌情減量

  3. 注意吃葯時集中注意力,不可一邊吃葯一邊做其他的事

  4. 部分有吞咽障礙的老人服葯不可用清水以免嗆咳,宜用和葯順輔助吞咽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用葯注意事項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xy染色體檢測報告怎麼看 瀏覽:583
長壽泉旗艦店的輪椅質量怎麼樣 瀏覽:114
形容愛人孝順語句 瀏覽:251
和老年人合唱 瀏覽:543
在老年大學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瀏覽:66
領到退休工資後的心情 瀏覽:847
退役老兵70歲待遇最新政策 瀏覽:160
養老驛站服務七個承諾是什麼 瀏覽:804
長壽花盆裡的蘑菇怎麼養 瀏覽:948
當前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畢業設計 瀏覽:687
50歲中年人怎樣購買保險 瀏覽:879
大同城鎮養老金什麼時候繳納 瀏覽:225
今年養老金可領3770元 瀏覽:551
怎麼鼓勵老人有年輕的心態 瀏覽:693
養女如何解除養父母的關系 瀏覽:12
外企退休工資能拿多少錢 瀏覽:55
部隊養老保險能轉社保嗎 瀏覽:647
翻譯在重陽節看望老人 瀏覽:617
絲瓜的養生作用有哪些 瀏覽:16
疫情期間怎麼孝敬父母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