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夢見有災難發生拚命逃跑,今天就有新聞報道發生火災,另一次是夢見災難,沒想到第二天新聞又報道地震
夢見有災難發生拚命逃跑的周公解夢:
吉凶指數:88(由佛滔居士數理文化得出,專僅供參考)
逃跑者大屬難將至。逃跑通常是為了躲避不幸,你越是害怕不幸,不幸越會找上門來。所以,夢見自己逃跑,意味著災難臨頭
夢見自己逃跑,表示逃跑者大難將至。逃跑通常是為了躲避不幸,你越是害怕不幸,不幸越會找上門來。所以,夢見自己逃跑,意味著災難臨頭。
夢見災難來臨,潛意識在提醒您,最近進展的事情將會出現變故,做事最好謹慎小心些;另外它也暗示著您的身體某方面可能會有狀況,如果感到不舒服,最好去醫院檢查下。
夢見有災難發生拚命逃跑,活力湧出的日子。之前因不拿手而眼睜睜目送掉的事情,試著再度挑戰的話似乎沒有想像中困難就達成了。平常慣用的手法不見得奏效喔,試試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奇發異想竟然出奇制勝的預感。以體重計量體重,這兩天順利的象徵。
2. 5.25特大火災處理人員名單
5.25特大火災處理人員名單:康樂園老年公寓法定代表人范花枝、彩鋼板房建築商馮春傑、老年公寓副院長劉秧、馬愛卿、消防專干孔繁陽和消防安全小組成員翟會廷、鐵九偉、王占文、高峰、梁凱、孫建設等10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017年12月7日,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人民法院對魯山縣康樂園老年公寓「5·25」特大火災事故系列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該老年公寓法人代表范花枝等6名直接責任人及10名相關職務犯罪被告人分別被判刑。
法院根據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造成的社會危害後果以及在此次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分別依法作出一審判決:康樂園老年公寓法定代表人范花枝、彩鋼板房建築商馮春傑構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分別判處9年有期徒刑,罰金50萬元和6年6個月有期徒刑,罰金10萬元。
康樂園老年公寓副院長劉秧、馬愛卿、消防專干孔繁陽和消防安全小組成員翟會廷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至3年6個月不等的刑罰。鐵九偉、王占文、高峰、梁凱、孫建設等10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分別被以濫用職權罪或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至2年6個月不等的刑罰。宣判後,上述被告人均表示不上訴。
通報
2015年5月28日早晨,記者從河南平頂山市政府獲悉,因魯山縣38人遇難的特別重大火災事故,該縣副縣長田漢霖等4官員被停職。
平頂山市官方通報稱,因5月25日魯山縣琴台街道三里河村康樂園老年公寓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根據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建議和領導幹部問責的有關規定,5月27日,中共平頂山市委作出決定,對魯山縣人民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副縣長田漢霖同志停職處理。
同日,中共魯山縣委作出決定,對魯山縣民政局局長劉大鋼同志,黨組成員、主任科員王占文同志,魯山縣公安局黨委委員高峰同志停職處理。
3. 養老院辦理消防需要注意什麼
1、養老院、敬老院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開展防火巡查,定期組織員工疏散逃生的本領,應該定期的進行疏散演練,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識。
2、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正是炎炎夏日,氣溫高,用電量大。養老院、敬老院要注意對線路的檢查和維修,防治線路老化或超負荷用電,避免造成電器線路或者火災事故。
3、要向老年人告知正確的用火用電安全方法,教育不要卧床吸煙等。
4、養老院、敬老院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在撥打119報警電話的同時,應該組織員工迅速對老年人進行疏散,特別是年老體弱的、卧病在床的老人要重點進行救援,並且及時清點人數。
5、疏散過程中要注意,盡量的疏散人群,避免人員過多導致出口擁堵,造成人員踩踏事件。
6、通道被煙霧風封阻時,疏散人員要及時給被困老人傳遞毛巾、濕布條等物品,供給捂口、捂鼻子使用,養老院應該為行動不便的人設計專門用的疏散逃生路線,制定專門的逃生預案。
(3)魯山養老院大火擴展閱讀:
在發生火災時,應冷靜對待,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消防隊救火不收費;火災來襲時要迅速遵照敲逃生,不要貪財物;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大火封住門窗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冷卻,呼救等待救援。
發現火情早報警。發現火情後要迅速撥打報警電話,講明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留下姓名及聯系電話,並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參考資料來源:神木市人民政府-養老院、敬老院消防安全注意事項
4. 如何上好公共安全這堂課
共安全事故高發,有多方面原因。需通過一次次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形成規范、完善制度,把安全事故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
「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確保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5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如此描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近來發生的多起安全事故,讓人更感「公共安全」一詞沉甸甸的分量。
從河南魯山養老院的大火,到湖南新寧側翻的大巴;從東莞超市軟包裝飲料被投毒,到遼寧葫蘆島液化氣爆炸居民樓坍塌;從陝西淳化大巴車墜崖,到貴陽暴雨滑坡居民樓坍塌……新聞一次次讓人感受到,「公共安全無處不在」。誰都可能去超市買瓶飲料、坐各種交通工具出行,公共安全並非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跟每個人都切身相關。
應該說,公共安全事故高發,有多方面原因。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極端天氣變多、人員流動增加,使得事故發生幾率更大。而今年,從美國南部暴雨到印度持續高溫,更有著厄爾尼諾抬頭的背景。從更大層面看,一個國家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區間時,也會進入一個矛盾凸顯的事故頻發階段。更何況,我們國家30多年的高速發展,壓縮了西方社會幾百年的風險。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選擇「公共安全」這一主題,正顯示了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
每一個公共安全事故,都會以慘痛的代價,給社會上一堂安全課。誠然,在一些安全事故中,存在不可控制、不可預測的客觀因素,即便是社會管理經驗豐富的發達國家,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對於處於「風險膠囊」中的中國,更需通過一次次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形成規范、完善制度,把安全事故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每次事故之後,公眾都會要求進行詳細調查、給出合理結論,這不僅是對事故的受害者負責,更是對自身安全的關注。
當前的公共安全風險,是一種系統性的風險,經常附帶連鎖反應與「次生災害」。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那種分環節或分領域的監管體制,也容易顧此失彼,難以應對全鏈條和流動性風險。以魯山養老院大火為例,從養老機構到民政部門,都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更好地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正如新華社在一篇評論中指出的,「公共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心懷僥幸、麻痹大意,要始終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短期來看,在主汛期來臨、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凸顯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突發極端天氣的預警預控,著力補齊短板、堵塞漏洞;長遠來看,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公共安全建設抓重點、抓關鍵、抓薄弱環節,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
希望公共安全的警報永遠不再拉響。
5. 為何《八零九零》這種養老題材的劇沒能大火
隨著養老需求爆發,智慧養老概念迅速躥紅,不少資本爭先恐後的湧入智慧養老市場。如今,智慧養老軟體幾乎成為養老機構的重要運營工具。那不少人就疑惑了,智慧養老系統為什麼會越來越火?這與百姓養老有什麼關系? 原因一:老齡化社會已形成,養老負擔加重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總人口數突破14億,但人口出生率再創新低,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人口數據的背後,牽連著一個國家的勞動力規模。有專家指出,從勞動力方面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達峰值,人口紅利消失,中國"未富先老",預計2050年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將比2018年大幅減少24%。從老齡化看,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從1980年的22歲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37歲,預計2030年將升至43歲;2018-2050年中國老人比重將從12%快速升至30%,屆時每3.3個中國人中將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養老負擔日益加重,這使得1.5億的子女焦慮不安。化解這一困境,"智慧養老"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資金固然重要,但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關鍵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智慧養老系統致力於為老人提供更智能、更專業的服務,以便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原因二:傳統養老方式已不能滿足老人的養老需求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落葉歸根"的觀念較重,以至於大多數老人都選擇居家養老,據統計目前國內近九成的老人為居家養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老服務不僅局限於老人日常生活服務內容局面,尤其是居家空巢、生活能力下降的老人,他們更多的需求在於醫療保健、精神慰籍、社會交往等深度服務。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下老人的養老需求。那如何讓老人不出家門也能享受到機構養老的專業服務呢?基於這一點,"智慧養老"隨之誕生。智慧居家養老系統整合了社會上的許多有利資源,實現了居家養老的專業化,並結合了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老年人在家養老就可以享受到機構養老的服務,實現了床位到家、機構到家、服務到家的社會養老服務模式。通過高科技的養老服務,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最大程度地解決空巢老人寂寞、生活不便的問題。
6. 養老院事故頻發老年生活到底該怎樣過
1月5日上午,河南南陽一鄉鎮敬老院發生命案,一名老人在殺害3名舍友後,自殺未遂,事件共造成3死1傷。事發的饒良鎮敬老院為公立敬老院,涉事4名老人居住在一套4室1廳的公寓。作案人王某今年61歲,而遇害的3名老人分別為79歲、80歲和88歲,因身體原因皆常年卧床。作案原因目前還需要調查。
2013年8月5日,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敬老院食堂坍塌致1人死亡。
2014年11月16日,陝西石泉縣熨斗鎮敬老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致3人死亡。
2014年12月6日,南昌進賢縣夕陽紅老年公寓,老人在夕陽紅養老公寓失蹤數日後身亡,養老公寓向死者家屬賠付了16萬元。
2015年2月19日,湖南雙峰縣愛心養老院,因為被拖欠半年工資,六旬護工拿起磚頭砸向16名無辜老人,造成8人死亡。
2015年5月25日,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康樂園老年公寓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傷。
……
曾有媒體對兩年間養老院事故進行梳理,發現火災及沖突傷人最多。養老院火災事故,在於養老院的選址、建築材料、消防設備、安保措施、管理規范等問題。這就要求在選擇養老院時要選取正規有資質的養老院。而沖突傷人,就是老人在心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了。
養老院不是「最差選擇」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考慮以後老了是不是要住進養老院,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表示現在我們自己都挺忙的,以後孩子會更忙,壓力本來就很大了,不想再給孩子增加負擔;另一部分則覺得,兩代人肯定有代溝,生活在一起諸多意見難以統一,年紀大了又怕身邊沒有人照顧有個什麼意外,住進養老院則一勞永逸。然而頻發的養老院事件使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
其實,對於老年生活,可以有多樣的選擇,無論是家庭養老、社區養老還是住進養老院,都可以努力享受老年生活。即便活到高齡,生命仍然是千姿百態的,仍是可以選擇的。
高質量的高齡生活,不是靠兒女,也不是靠社會,而要靠自己從現在起就承擔起生命的責任來,為高齡積累多種「老本」,且不斷開源節流。
金錢老本 如果有幸活到高齡,一定質量的生活也一定需要金錢的支撐,無論你打算居家養老,還是把自己送進養老院。學會理財,早作打算,是我們這代人不得不學習的功課。不給兒女添負擔,用自己的錢養自己的老,會讓你覺得仍在掌控自己的人生,你對生活的滿意度肯定能增加不少。
精神老本 職業生涯已經結束,脫離「組織」和過去的角色,你的「自我」、你的生命意義,需要重新定位和開掘。閱讀、觀影、旅行、培養愛好、志願服務,參加各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都可以把我們從自憐自艾中解放出來,即便在獨處中,也仍然感受到快樂與充實。
健康老本 當然,高齡生活的高質量,最離不開的就是健康老本。
有了如此多的本錢,還怕過不好老年生活么?
脾氣不好可能是抑鬱了
心情壓抑、郁悶、極端易怒或煩躁,「好像與別人隔著一堵牆」,常因小事大發脾氣……其實很多老人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情況和症狀。糟糕的是,對老人來說,這些抑鬱的情緒無法像年輕人一樣能通過「傾訴」和「發泄」的途徑得到紓解,日積月累,越攢越多,逐漸成為吞噬老人身心的負能量和毒素。
一些世界范圍內的調查發現,在老年群體中,具有抑鬱症狀的佔30%左右,在我國不同地區的調查中也發現,有抑鬱症狀的老年人為13%~30%左右。
「這個比例相當高,但重要性卻常被我們忽視。」北京師范大學老年心理實驗室博士曹賢才介紹,老人抑鬱,與很多因素有關,而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大因素莫過於孤獨——脫離工作崗位,子女在外工作,老伴兒「先走一步」,被送養老院等,都是造成老人孤獨的重要因素。
不僅社會交往銳減對老人情緒產生影響,甚至一些在老人當中高發的疾病也可導致抑鬱,比如甲亢、高血壓、腫瘤等。老人對身體疾病和精神挫折的耐受力遠遠不及年輕人,這些累加的身心負擔無一不會加重老人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無助感,包括對身體疾病和生活保障的擔憂,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抑鬱、沮喪的來源。
而從老人自身的角度,人老性格確實會跟著改變,比如頑固、依賴這些性格特徵開始浮現。研究也發現,越是固執、依賴的老人,抑鬱的可能性也就會越高。曹賢才建議,老人們應該多找找信得過的親朋好友,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主動尋求幫助和支持;也可以經常參與一些社交活動,比如和社區里的其他老人們下棋、聊天、打拳、跳舞。如果身邊缺乏這樣的親朋好友,也可尋找心理咨詢師傾訴心聲。
7. 結合魯山養老院大火的案例 分析當前我國民辦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回復:民辦養老機構的土地需要自行解決,可以是自有土地也可以是租賃。
籌建民辦養老機構需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1、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2、申請人的資格證明文件(身份證明、固定住址、聯系方式等);
3、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4、合法場所的證明文件,如新建的,應提交國土、規劃部門的用地、規劃審批文件;
5、民辦護理院需提交衛生局相關批復。
8. 麓山老年公寓火災六是什麼就是受傷
記者獲悉,起火原因還在調查。在養老院居住的83歲老人洪寶俊分析內說,著火房子的最東頭是電工容房,內部放置了大量的雜物,而大火就有可能是電工房引發的。
目前,火災的12名相關責任人被控制,其中包括7名護工、5名工作人員,還有3人正在查找落實。據悉,該老年公寓法人代表為魯山縣董周鄉沈庄村人范花枝。
范花枝的同鄉介紹,50歲的范花枝是魯山縣董周鄉沈庄人,以前是種地的農民,「這些年村裡年輕人大多外出做生意、打工了,無法照顧老人,於是她就想起了要辦養老院,在養老院里服務的工作人員也多是她的親戚朋友。」
9. 如何度過公共安全"特別防護期
共安全事故高發,有多方面原因。需通過一次次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形成規范、完善制度,把安全事故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
「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確保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5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如此描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近來發生的多起安全事故,讓人更感「公共安全」一詞沉甸甸的分量。
從河南魯山養老院的大火,到湖南新寧側翻的大巴;從東莞超市軟包裝飲料被投毒,到遼寧葫蘆島液化氣爆炸居民樓坍塌;從陝西淳化大巴車墜崖,到貴陽暴雨滑坡居民樓坍塌……新聞一次次讓人感受到,「公共安全無處不在」。誰都可能去超市買瓶飲料、坐各種交通工具出行,公共安全並非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跟每個人都切身相關。
應該說,公共安全事故高發,有多方面原因。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極端天氣變多、人員流動增加,使得事故發生幾率更大。而今年,從美國南部暴雨到印度持續高溫,更有著厄爾尼諾抬頭的背景。從更大層面看,一個國家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區間時,也會進入一個矛盾凸顯的事故頻發階段。更何況,我們國家30多年的高速發展,壓縮了西方社會幾百年的風險。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選擇「公共安全」這一主題,正顯示了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
每一個公共安全事故,都會以慘痛的代價,給社會上一堂安全課。誠然,在一些安全事故中,存在不可控制、不可預測的客觀因素,即便是社會管理經驗豐富的發達國家,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對於處於「風險膠囊」中的中國,更需通過一次次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最終形成規范、完善制度,把安全事故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每次事故之後,公眾都會要求進行詳細調查、給出合理結論,這不僅是對事故的受害者負責,更是對自身安全的關注。
當前的公共安全風險,是一種系統性的風險,經常附帶連鎖反應與「次生災害」。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那種分環節或分領域的監管體制,也容易顧此失彼,難以應對全鏈條和流動性風險。以魯山養老院大火為例,從養老機構到民政部門,都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更好地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正如新華社在一篇評論中指出的,「公共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心懷僥幸、麻痹大意,要始終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短期來看,在主汛期來臨、厄爾尼諾氣候影響凸顯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突發極端天氣的預警預控,著力補齊短板、堵塞漏洞;長遠來看,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公共安全建設抓重點、抓關鍵、抓薄弱環節,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
10. 5·25魯山養老院火災事故的事故背景
康樂園老年公寓是一間民辦養老院,經縣民政局批准於2010年成立,佔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可容納130人入住養老。該公寓共分4個區,2個「自理區」、1個「半自理區」、1個「不能自理區」,可容納老人150名,法人代表為魯山縣董周鄉沈庄村人范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