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延緩老年人感知覺衰退
❖目錄
1老年人如何延緩衰老呢?
2更年期怎麼延緩衰老呢?
3延緩衰老吃什麼好呢?
4中老年延緩衰老嗎?
5中年人如何延緩衰老呢?
6延緩衰老食療的方法?
1老年人如何延緩衰老呢?
適當控制飲食身體不老
有人說,一個人是否開始老了從體重就能看出來。這話不無道理。在標准體重以上的人,壽命隨體重增加而縮短。眾多研究顯示,在許許多多種延壽措施中,限食是最有效的措施!飽食不僅會增加腸胃負擔,還會因為攝入過多的熱量導致肥胖,而肥胖本身會成為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膽道疾病乃至癌症的誘因。
措施:飯吃八分飽。俗話說「八分飽、腸胃好」,吃飯的時候。八分飽的感覺是最舒服的,而八分飽又能保證基本的營養需求。
補充抗氧化劑細胞不老
人體由細胞組成,人體衰老也是從細胞開始的。哈曼博士的「衰老自由基理論」指出,壓力、紫外線、大量運動等因素對健康細胞產生「氧化」破壞作用,最終導致和加速了細胞乃至整個人體的衰老。因此近年來流行一個理念——抗氧化。
其實,抗氧化對我們並不陌生,像維生素C、E都有抗氧化作用,但都是普通的抗氧化物質。番茄紅素被認為是抗氧化活性最強的天然營養素,其抗氧化活性是維生素C的1000倍,維生素E的102倍。
措施:每天至少吃1~2份由2~3種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水果及蔬菜(柑橘、梨子、葡萄、蘋果、櫻桃、藍莓、西瓜;番茄、花椰菜、胡蘿卜、青椒等)組成的拼盤,或者,吃1~2粒番茄紅素膠囊。
選擇好的能量精力不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常常感到身體疲勞、精力不足。每當遇到這樣的時刻,你會怎麼做呢?喝杯咖啡、啤酒還是吃塊巧克力?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咖啡與酒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腦、舒緩身心的作用,然而,喝太多的咖啡卻容易導致失眠和胃痛;酒精除了給人帶來短暫的精神麻醉外,並不能真正讓人精力充沛。巧克力等食品脂肪含量很高,雖然能給人帶來飽腹感,但不僅會使人發胖,其中的脂肪還容易導致體液酸化加重疲勞。選擇好的能量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就是充分攝入主食,因為主食中含有身體和大腦最優質的能源——碳水化合
看了以上的有關於老年人如何延緩衰老的相關知識,大家肯定了解不少的知識了,老年人在平常的生活中還是要多多的運動,鍛煉身體等,因為鍛煉身體也可以讓我們來延緩衰老的呢,同時我們要控制飲食,均衡飲食等,多吃一些健康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等。
2更年期怎麼延緩衰老呢?
人體的衰退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更年期是女性卵
⑵ 老年人健康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為了更全面評估老年人群健康狀況,我們常會應用以下幾類量表進行評估:
(1)一般醫學評估 即全面醫學評估,對老年綜合征的全面評估以及多重用葯等方面的評估。
(2)軀體功能評估 一般是評估老年群體日常生活能力和工具輔助性日常生活的能力
(3)精神心理評估 主要包括對老年人認知功能和情緒狀態的評估。
(4)社會環境評估 是對老年人群從社會適應能力、社會支持、社會交際網路、社會服務、經濟狀況及社會需要等方面進行評估。環境評估是指對老年人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精神環境及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評估。
⑶ 中老年人的感覺和知覺指什麼
感覺是指對作用於人的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又分內部感覺和外部感覺。內部感覺有運動覺、平衡覺等;外部感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
現代科學又擴展了人類感覺種類的概念,增加了本體感覺、磁覺等。知覺是指對作用於人的感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人的感覺一經發生便轉化為知覺。
如一看到桔色,或嘗到橘子的甜,或聞到橘子的清香等,便知道這是橘子。有時橘子放在包里,只要把手伸進包里一摸,便知道是橘子,並不需要取出來看、聞、嘗,就是這個道理。
感覺是最簡單的心理過程,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基礎,知覺以感覺為基礎,是又高一級的心理活動。知覺與感覺是同時產生的,統稱為「感知」。
人的感覺能力各有不同,老年人的感覺能力可因機體老化或病理原因而有所降低。
視覺老年人視覺的衰退很明顯。12以上的視力,39歲以下的佔80%,而40~50歲減到60%,50~60歲減到50%。在60歲以前,遠距離視力,保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上,60歲之後便急劇衰退。而近距離視力(指在一般閱讀距離上能辨認多大的字)變化卻很大,這是老年人的視力特徵,即出現看近不清楚,看遠清楚的現象。俗話說:「四十四,眼生刺」。
也就是說,40歲以後,焦點調節功能急劇衰退,老視現象(俗稱老花眼)就逐漸出現了。一般平均在47歲左右就要使用老花眼鏡。
人到老年,眼的晶狀體變成黃褐色,因此把物體看成是偏黃色的(猶如戴上黃色的濾色鏡)。老年人對藍色、綠色辨認最困難,而黃、紅色則降低很少。另外在辨別同一物體時,成年人與老年人所需要的照明度也是不同的。到老年期,失明人致也急劇增加。
視力下降的原因,並不完全是由於視覺器官的退化,白內A、青光眼、視網膜動脈硬化症、視網膜變性症、視神經萎縮等各種眼病,都會造成老年人視力下降。
聽覺在各種感覺中,受老化影響最明顯的是聽覺。聽力以20歲為頂點,以後緩慢下降。一般50歲以後,聽力就顯著下降。因年齡變化,有的人聽不見手錶秒針的聲響;有的人在人聲嘈雜的環境中,聽不清對方的講話。據調查,美國65~74歲的老年人中,13%聽覺遲鈍,我國是487%。男性老人聽力減退比女性明顯。另外,老年人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不斷下降。對語言的理解在20~50歲時是相對穩定的,到80歲則下降25%,或更多,特別是對較復雜和速度快的語言的理解男性比女性減退得更明顯。許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的聽覺已在下降,總認為別人說話不清楚。因此,同老年人談話最好是面對面,這樣可以觀察對方的口形。
味覺和嗅覺味覺器就是分布在舌面上的味蕾。味蕾的數量也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蕾數從舌前部開始向舌後部逐漸減少,這一減少過程相當緩慢,一直要持續到老年期。另外也有從舌中心向四周減少的。到了老年期,舌前方三分之二的地方,幾乎不存在味蕾了,只有舌後部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和咽部還有少數味蕾。因此,味覺的敏感程度也就隨著年老而減低。味覺的基本要素分為甜、酸、苦、咸。一般50歲之後反應明顯遲鈍,特別是對甜和咸兩種。嗅覺一般與味覺同步老化。60歲後衰弱現象更加顯著。這就是老年人往往感到食物淡而無味的原因。
⑷ 如何應對老年人感知覺衰退
研究人員解釋,大腦活動的這種變化表明,演奏樂器主要依靠人的辨音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多方面的腦力技能協同合作才能完成,涉及聽力、運動和感知系統等。因此,玩樂器既有益於保護聽力,又可阻止大腦認知能力衰退。該研究結果對通過音樂療法促進卒中患者大腦康復的干預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應對老年人認知衰退的方法
一、加強營養
生理是心理的物質基礎,從食物中獲取均衡的營養有助於老人保持健康的身體,抵抗各類身心疾病,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認知衰退的速度。
二、體育運動
運動對於個體的意義不言而喻,正如那句耳熟能詳的「生命在於運動」,而老年人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認知功能衰退的作用。
三、腦力鍛煉
鍛煉和活動不僅指體力活動,還包括腦力活動,我們在強調健體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腦力的使用,不斷學習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方法。大腦中的細胞問聯系要常常鞏固,並且形成新的聯系,人們才會越來越聰明,否則只會越來越笨。有人根據研究提出健腦十常法,以保持大腦的靈活健康,其中包括:勤學好動;確保充足的睡眠;多讀書,多背誦,增加記憶;善於把自己的情緒轉入最佳狀態;保持好奇心;經常活動手指;多結交比自己年齡小的各方面的朋友,使自己緊跟時代步伐,感染青春的活力;提防憂鬱症,保持心情愉快;減緩動脈硬化,預防糖尿病;經常梳頭(以防大腦退化)。
⑸ 老年人感覺心跳快,壓差大,應查那些項目
老年人感覺心跳快,壓差大,先掛個專家門診,心血管科的,讓醫生決定。
⑹ 老人長時間感覺到累,沒有精神,去醫院該看什麼科,做哪些檢查
可能是脾氣虛引起來的表現,脾為氣血化生之源,後天之本,在脾氣虛的情況下,專氣血不足,頭目清竅失屬養,就會造成身睏乏力,精神不振,容易犯困的表現,這種情況可以採取健脾益氣的措施進行調理,建議到中醫科根據舌脈的表現做一個確診,確定後可以服用一段時間人參健脾丸。
⑺ 老年期的感知覺發生顯著的退行性變化
記憶老化並非記憶的各個方面全面或同時減退,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因記憶過程和影響因素等的不同而呈現出老年人記憶減退的特殊性。
第一,老年人機械記憶衰退明顯,意義記憶較機械記憶衰退為慢。
第二,再認能力表現出逐漸老化現象,但再認比回憶保持較好。
第三,識記和回憶「姓氏」最難。人像特點聯系回憶的研究表明,「姓氏」的回憶在50歲後就出現減退趨勢,60歲以後減退日益明顯,80歲組的成績僅僅是20歲組的30%。所以,識記和回憶人的姓名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煩惱。 1.老年記憶障礙主要在於信息提取困難
比如,上述老年人的記憶減退特點之一是回憶比再認明顯要差,這其中也包括提取過程。與回憶相比,再認提供的提取條件要好得多。這說明老年記憶障礙的主要因素是提取困難。
2.老年人記憶障礙是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
我國學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學習記憶較多依賴於從長時記憶中取得支持,難以建立和過去經驗無關的全新聯系,而這種現象與老年人較少運用記憶策略有關。該研究結果提示,老年人的編碼儲存過程也有障礙,其記憶障礙可能是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困難相互作用的結果。
3.老年人較少主動地運用記憶策略和方法 。通過對識記方法研究,發現20歲組青年所使用記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l)、意義聯系法(尋求意義關聯)。
(2)、分類法(把識記的材料按某種標准和關系進行歸並)。
(3)、聯系實際法。
(4)、想像法(如把某無意義圖形想像成某種具體事物)等。
同一研究表明,80歲組的老年人中只有4%的人運用了這一識記方法。
4.文化因素對記憶影響顯著
有研究發現,有文化組與無文化組的老年人比較,有文化組的成績明顯較好,這也表明老年人記憶減退程度與受教育程度有關。 關於記憶老化的年齡差異,即記憶隨年齡的增長而減退的機制問題,心理學家進行了許多研究。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如下兩個:
1.加工速度理論
加工速度理論認為,加工速度減慢是老年人認知(記憶)減退的主要原因。加工速度一般包括反應速度、感覺運動速度、知覺速度和認知速度。隨年齡增長,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老化,老年人的反應速度越來越慢,這導致記憶加工過程的速度變慢。據此,研究者認為,加工速度減慢是老年期記憶減退的根本原因。
2.工作記憶理論
工作記憶理論認為,老年人發生認知(記憶)功能衰退是因為他們缺乏信息加工資源,即缺少一種「自我啟動加工」的能力。
工作記憶相當於計算機的內存。研究表明,成人的工作記憶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據此,學者們認為,工作記憶容量隨年齡增長而變小是老年期記憶減退的另一根本原因。 老年記憶的變化具有可塑性,為了改善老年的記憶,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干預並發掘記憶潛能。
影響老年記憶的因素除了年老之外,還有健康、精神狀態及腦力鍛煉和記憶鍛煉等方面的因素。為了延緩和彌補老年人的記憶減退,應該注意以下五點:
第一,利用多種感覺器官。老年人應採取耳聽、眼看、口誦、手寫等多種感知動作加強記憶。
第二,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必要的事情可以寫備忘錄(如按時服葯),按規定事項提示注意。
第三,放緩學習和做事情的步調,按適合自己的速度從容地進行各項工作。
第四,有意識地進行改善記憶的訓練,提醒自己注重運用記憶策略。如運用復述、背誦、歸類、創編聯系、聯想、組合、想像等有效記憶方法以加強記憶效果。
第五,增強記得住的信心,不能背「遺忘」的包袱,以頑強的意志改善記憶,延緩記憶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