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月一上墳古詩日誌思念爺爺奶奶的古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㈡ 十月一上墳日記作文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著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准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著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清明要上墳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爸爸頓了頓接著講道「清明節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上墳,扶老攜幼的情形,看著、看著,爸爸又在叫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回到了家。感覺很累。不過,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墳了吧?不妨把你們上墳的過程也說說吧!
㈢ 老人二周年和十月一差一周怎麼上墳
你的問題是說問一下老人二周年和10月1差一周怎麼上墳,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兩次燒的。也可以一次性代替,也就可以了,沒必要燒兩次的。
㈣ 農歷十月一上墳500字作文
《上墳》
好久沒有去「看」死去的爺爺了。回老家之後,就在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們去給爺爺上墳。
按照習俗,死者的長輩、夫或者妻是不能去上墳的,他們只能在死者的生日和忌日那兩天燒紙。於是,奶奶和太婆留在家裡,我們其他人在隨街游的販子手上買了些物品,便上了路。到了墓地,我們以步代車,表示尊重。到了爺爺的墳前,只見去年帶來的水果亂作一團,胡亂散在墳前,鮮花也混著泥土亂趴在兩旁,很是凄涼,但照片里的爺爺還笑著,笑著,讓我不敢直視,讓我感到羞愧。先是大人,後是長子,很快我們開始了燒香磕頭。只有一個妹妹的我排在很後,當我跪在墳前時,心裡正天真地想著DD爺爺過得好一點兒。
離開墳,我們登上祭壇。大人們燒著每一片紙錢,然後點燃了鞭炮。鞭炮啪啪地響,火一點點放大,我想孤魂野鬼再不敢搶爺爺的錢了吧!鞭炮放完了,在熊熊大火前,我看著滿天飛的紙灰,我減輕了負罪感。
臨走時,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舅舅呵呲我,我犯了大忌。可是,什麼時候才會「見到」爺爺呢?望著灰色的天空,心中有幾分沉重。
㈤ 10月2日掃墓的日記
我認為10月2日掃墓的日記應該你把時間寫上,然後隨行的幾個人竟少了誰的目,這些經過要寫清楚。
㈥ 十月一上墳時間
84584
㈦ 今年過世的老人十月一能上墳嗎
可以,,,,也可以在自家門前,燒紙祭祀!
㈧ 十月初一上墳禁忌
陰歷十月初一(陽歷11月12日),又稱「十月朝」,也會有人把它稱之為「鬼節」。這一天,與清明節、七月十五一樣,是一年中很重要的祭奠先人的日子。是一年中僅有的兩個能在墳地動工的日子。在這一期間,也會有需要禁忌的地方。
一、送寒衣,為先人禦寒
十月初一是冬月的第一天,天氣變冷,人們准備好棉衣過冬。想著地下的先人也需要禦寒,就用紙折疊成衣物的模樣,燒化後讓先人穿著,謂之「送寒衣」。
送寒衣很有一些講究:
1、寒衣以自己親手疊的最好。
2、燒化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先人,免得到不了先人手中。
3、凡焚化的衣物、冥鈔等物,一定要焚燒充分,都化成紙灰。相傳,只有充分燃燒,都變成紙灰,這些紙鈔、衣物,才能在陰曹地府使用。
不燒盡的話,亡人拿著也沒用。
4、如果不能回家上墳,可在十字路口,沖著家鄉方向燒化紙錢
5、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濟為親人送寒衣的同時,另外再焚燒一些五色紙,以打發那些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搶先人們的。
二、上墳,表達哀思。
1、必備供品:香、水果、點心、菜蔬、酒、冥鈔、黃表紙、五色紙、包袱。
其中祭祀用的香是非常重要的,在古老的祭祀中,香成為人與神的媒介,通過虔心焚香設拜,可以上達天聽,下及幽冥。好的香可以將你的意願更好的傳達到幽域,向先輩傳達你的拳拳誠意,建議可以到無相銅爐為先人定一款祈福香,用先人生前喜歡的某種花草加上菊花制的香,讓這裊裊香煙,帶著你的思念之情,傳至幽冥法界,直至先人耳邊,從而得到先人的護佑,也是件殊勝的事情。
2、最佳上墳時間
上墳祭祖、掃墓,最好在上午9點---中午13點這個時間段,這時候陽氣充足。
3、禁忌
這天,天黑以後不要去墳地;不要在墳地嬉笑游戲;不要在墳地有不敬的言語。
㈨ 十月一日是給老人上墳的日子,不知道=十九可不可以去,
老人沒過三周年祭日是十月一日前一天去的沒三十就二十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