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每年都會新開很多養老院,真的有那麼多老人去住嗎
人老了,走不動,吃不動,雖然還能牽著老伴的手攙扶著一起走走,但真的是老了。
兒女都忙,光他們那個小家就夠他們忙的,還得工作,實在沒多少時間來照顧。
老人也明白,兒女不是靠不住,實在是沒有精力。
哎。老了就是不行。該怎麼辦呢?
人生就是在各種心情里長大成熟衰老,無奈也好,不舍也罷,都必須面對自己願意和不願意。
老人有兒女,還要去養老院,這在很多人眼裡是兒女的不孝。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算他們留在家裡,晚年就一定能舒暢安心嗎?兒女都有自己的家事,為了養家糊口本就很辛勞,再加上要照顧父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看著二舅進了養老院,我的心也刺痛起來。等我老了那一天,我是否也要住進養老院?
『貳』 為什麼如今很多老人不願意入住養老院
不想住在養老院的老人有自己的理由。 益養老平台總結出了以下四個理由:
老人只想和孩子住在一起,在四世同堂,分享天倫的樂趣才是幸福才是孝順;也有老人們對於兒女的依戀,捨不得去拆開這個家的緣由。
幾十年的家庭生活,讓老人們給這個家投入了很多感情,可以說已經根深蒂固了。 一進養老院就意味著要拆除這所房子。 這是老人為什麼選擇居家養老的主要原因,也是養老院系統目前無法彌補的最大系統缺陷。
老年人增加,養老機構受歡迎。也是因為老年人多,家庭負擔重。 因此,很多人沒有拒絕養老院,但是不去養老院的理由是擔心養老院價格上的問題。
許多人對養老院有疑問,服務真的合格嗎? 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好嗎? 基於關系本身的養老生活問題,很多老人選擇已經習慣的家庭式養老。
老人各有各的性格,集體生活看起來玩伴多,矛盾也多,有人的地方當然有麻煩。 和別人一起住,生活也不方便,雖然有生活的規律,但結果是自由很少。
『叄』 大家知道華縣的敬老院怎麼樣它的收費和服務怎麼的,聯系方式是多少
華縣夕陽紅敬老院是華縣院內唯一的一所養老福利院。於1999年9月由農村婦女張蘭巧女士籌資創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近十年來,共收養老人460餘名,為推動華縣養老福利事業的發展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華縣夕陽紅敬老院也因之成為華縣的一個亮點,張蘭巧女士也因之當選為市第三屆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並榮獲「省三八紅旗手」、「市十大孝星」及「新世紀縣級勞模」等多項光榮稱號。
華縣夕陽紅敬老院自成立以來,得到省、市、縣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省慈善協會會長徐三林、省老齡委主任艾向東曾親臨指導;市、縣級有關領導逢節過節都曾多次慰問;市、縣民政部門也曾多次給予了物質資助;陝西電視台、渭南電視台、《陝西日報》、《渭南日報》、《農民報》、《各界導報》、《華商報》等多家新聞媒體也曾多次報道。華縣夕陽紅敬老院能發展到今天,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由於入住老人增多和發展的需要,在杏林鎮的大力支持下,華縣夕陽紅敬老院於2006年10月遷止原三溪小學院內。現在的敬老院佔地5畝,擁有房間30間,可容納70人居住生活。院內花香鳥語,景色宜人,已基本呈現出了一個花園式的宜居庭院。現共有入住老人62位,其中五保戶15人,免費收養的殘疾人2名。現有工作人員10名。
華縣夕陽紅敬老院本來對入住老人們的收費就很低,15名五保戶每人每月民政部門只提供100元的生活保障費,難以維持,其餘部分全靠入住老人交納節余的費用彌補,加之護理人員工資及房屋租賃費、水電費等雜費,一直以來資金都特別緊張。特別是去年冬天的雪災和嚴寒,致使院內數名老人死亡,北邊木架房屋多處塌陷。開春以來,我縣要求入住的老人特別多,但是由於住宿問題和房屋的修繕問題的困繞,敬老院只能予以委婉拒絕,在社會上引起一些反面影響,這些問題急需解決,同時,對已入住老人及五保戶的取暖問題、老年人活動室的建設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創建省級衛生文明縣城,構建和諧社會和把夕陽紅敬老院建設成亮點工程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張蘭巧院長和敬老院的老人們誠懇期望能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助解決為盼。
『肆』 想跟幾個好友籌辦一家養老院,有前景嗎
那要看你要什麼規模的養老院了,政府還會補貼的。
如何申辦養老院
一、申報養老機構的主體范圍是什麼?
根據民政部《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依法成立的組織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以下稱申辦人)凡具備相應的條件,可以提出辦院申請。
二、合法申辦人向什麼機構提出申辦申請?
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三、申辦養老院,須提交哪些資料?
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四)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
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交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四、開辦養老院應具備什麼條件?
接到民政部門可以申辦的答復,申辦人就向該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能領取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
(一)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二)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范》;
(三)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四)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五)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五、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所報文件進行審查,並根據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實地驗收。合格的,發給《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不合格的,將審查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申辦人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後,應當到民辦非企業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
養老院可行性研究報告
發布於 2012年11月16日
[摘要]養老院可行性分析:養老服務業是一個投資回收周期比較長的行業,對此,投資者要有清醒的認識。進行可行性分析要考慮的因素有:目前本地區同行業總量(床位數)及分布情況,本地區老人及家庭經濟狀況,盡可能了解和收集其他養老機構的入住情況,地理位置的交通和環境情況等
養老機構項目可行性計劃書
現在是市場經濟,與其他行業一樣,要辦養老院,也要進行市場調查,進行可行性分析。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開辦養老院,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抱著賺錢的目的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養老服務是微利甚至是不盈利的。當然,也確有人投資建養老機構純為回報社會,不為賺錢也不圖虛名,即是如此,養老機構開辦以後,也還有個維持良性動轉的問題,即如何保持其自身發展。
盈虧的主要因素是入住率和服務成本,這里的服務成本是指為老人服務所必需的,有房租、防暑降溫取暖費、水電煤氣費、工資、辦公費用、維修費、大型資產折舊費等,都要考慮在內。其計算公式為(預期入住人數╳收費)-服務成本即為盈虧,收費項目主要有床位費、生活費、取暖費三項,養老機構也可就其他服務項目收取約定的費用。
一、養老院可行性分析
養老服務業是一個投資回收周期比較長的行業,對此,投資者要有清醒的認識。進行可行性分析要考慮的因素有:目前本地區同行業總量(床位數)及分布情況,本地區老人及家庭經濟狀況,盡可能了解和收集其他養老機構的入住情況,地理位置的交通和環境情況等。
盈虧的主要因素是入住率和服務成本,這里的服務成本是指為老人服務所必需的,有房租、降溫取暖費、水電煤氣費、工資、辦公費用、維修費、大型資產折舊費等,都要考慮在內。
辦院的主要風險在於,一是入住率的不足,房租、人工費和取暖費等硬性開支不能得到有效攤薄,導致開辦一年內甚至更長時間處於凈投入狀態,不能實現資產的良性循環。二是入住老人的收費風險,由於老人及子女的財務狀態惡化等原因,造成入住老人不能及時續費,養老機構又不能強行將老人趕出門,造成墊付費用的局面。三是老人的意外傷害風險。老人屬高發意外傷害和突發死亡率較高的人群,一旦產生糾紛,訴訟和調解對養老機構都帶來人力和物力上的負擔。
就深圳現狀,試做開辦養老機構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 從市場角度
深圳是個適合老年人養老的的城市,各種公共設施以及一些收費較高的主題公園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深圳養老。目前深圳實際人口1200萬,其中老年人口佔到102萬,佔到9%多。全市現擁有養老機構21家,床位共計800餘張,剛剛達到老年人口千分之二的最低要求,應該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區域角度來看,——區和——區養老機構相對密集,市南老城區和——路東部人口居住密集區、——新區存在養老機構床位上的不足。
二、 目前深圳市內養老機構發展評價
深圳市養老機構應該說從數量上發展較慢,但總體運營水平不夠高,特別是缺少象天津鶴童老人院、廣州市壽星大廈、上海福利中心這樣行業領軍型的養老機構。具體來講,
1、百床以上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收費較低(全部費用800元以下)的入住率一直很高,床位全年緊張。辦這種類型的養老機構前期投入較大,一般需要建設專門的院舍,配套設施齊全。
2、百床以上收費在1000元左右的養老機構,在深圳市場目前屬於中檔以上養老機構,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入住率不足,經營情況多在盈虧平衡點以下。但這種類型的養老機構是外地來養老的老人的首選,市場前景看好。
3、30張床位至100張床位之間的中等規模養老機構是深圳市養老機構的主流。這部分養老機構,由於床位數達到了規模效應的要求,硬性投入和老人生活費用都得到了合理攤派,機構管理還處在簡單層次控制的范圍之內,用人成本較低。這種養老機構經歷前期的經驗積累期,多數都實現了盈利。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這部分養老機構多自覺不自覺將服務群體逐漸定位在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群體。這一群體服務需求層面較少,日常消耗低,且收費較高。只要輔助於較好的醫療,是目前盈利概率最高的院所類型。
4、30張床位以下的小型養老機構,也稱家庭式養老院,這種院所經營形式靈活,前期投入較小,特別適合生活小區內建設。經營這種類型養老機構的關鍵是爭取物業和居委會的支持,在房屋租金等方便實現優惠。可能的情況下爭取到福彩基金的投入,「星光老年之家」用這種方式爭取到前期經營者少投入,再輔助於水電暖方面的優惠,壓縮一下前期投入得不到攤薄的風險。經營這種養老機構可以附設開辦學生餐桌和居家養老老人的午餐派送,以彌補盈利能力不足。
目前這種養老機構在本市經營平均狀況較差,對經營者的運營水平和承受壓力的能力挑戰較大,每年都有不能通過年檢被淘汰的養老院。迫切需要專業人士介入,對這種養老機構財務運營進行專業指導,或採取集團式經營方式,統一采購、統一配餐、統一調配醫護康復設施,達到降低服務成本的目的。
『伍』 怡康護理院是類似老年人養老的那種嗎
當然不是啦!怡康
護理院
既彌補了醫院和
老年公寓
的缺陷,又可以為一些慢性病和卧床不起的病患提供醫療上的幫助,跟
養老院
一點都不一樣!
『陸』 無法自理的老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應該去養老院。無法自理的老人應該去養老院得到很好的照顧,24小時有人看護才能保證我們的老人是安全的。
身為子女你不要以為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自己不孝心的表現,相反你讓你的父母得到了很好的照顧,還讓他們變得更開心了。如果把父母放在家中,你還要努力去工作,每天白天父母在家會感覺到非常寂寞,長期會讓父母的心情感覺很不好。如果你想彌補你對父母的愧疚,你可以給父母送到一個非常好的養老院,然後找一個專業人士每天照顧你的父母,讓他們每天生活的很幸福,你也應該多抽出時間去養老院看望你的父母,這樣他們才會覺得你是非常有孝心的,也不會埋怨你。
『柒』 敬老院前景如何
前瞻網發布的中國養老公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指出隨著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地區老人養老問題日益凸顯,然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養老院的建設相當滯後,即使建成的入住率也相對較低,而且多為孤寡老人。我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養老問題已是整個社會不得不面對並且需要尋找解決措施的問題,加快建立農村養老體系迫在眉睫。
國家對老齡問題非常重視,成立了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頒布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一系列為保障老年人的權利、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法律、政策。養老院的建設、養老院對老年人的供養等等都是國家重點考慮的問題。入院養老也將是包括農村在內的許多地方所推崇。
目前,城市相對於農村地區對於養老院、養老社區的接受程度要高很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觀念問題。一直以來農村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不少人認為入駐養老院等同於被兒女拋棄,老人自己不願入駐,子女也不願背負不孝的罵名。
觀念的轉變需要屏除以往對養老院入駐條件差、老年人受虐的印象,在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也需要各地方政府在進行工作規劃時,加強老齡工作觀念,普及正確的養老觀念,完善設施服務。
資金是農村養老院的建設以及健康運營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筆者認為,養老院建設資金的來源除了依靠財政部門撥款外,還可通過多渠道籌資來解決資金瓶頸,如各地募集的彩票福利基金可以調劑一部分用於農村養老院的建設,也可以通過社會捐贈、部門對口、企業援建等多種途徑,廣泛籌集資金。
此外,養老院自身的農、副業收入,養老院可以開展農副業生產,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和服務人員進行適當勞動創收,以彌補養老經費的不足。
除了資金方面,農村養老院日常運營還面臨人員問題。按規定,一般一名工作人員負責照顧五至七名老人,稍高點的比例配備為1:8,然而,目前是不少養老院由於運營資金不足,在人力資源的配備上遠遠不能滿足最佳配備比例,在部分地方一名服務人員甚至要照料將近20名老年人。
除了人數不足的問題,大多數養老院沒有配備具有專業護理、老年心理學、社會工作方面的專業人士,無法滿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因此,許多養老院為了節省開支多聘請一些下崗職工,但這部分人員往往缺乏較為專業的護理知識。
筆者認為,面對這種困境,可以借鑒香港的義工模式。可以號召各醫學專業、護理專業的大學、技校學生來充當志願者,既解決了人手認為也解決了醫護知識欠缺的問題。不僅專職人員和志願者,還可以考慮聘請部分兼職者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觀念的轉變,設施服務的完善,未來將有越來越多農村地區的老人自願入住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