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關形容老年人生活的詩詞及成語有哪些
成語:頤養天年、風燭殘年、古稀之年
詩詞:魏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晉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頤養天年
讀音:yí yǎng tiān nián
解釋:指保養年壽。
出處:京劇《楊門女將》:「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2、風燭殘年
讀音:fēng zhú cán nián
解釋:比喻隨時 可能死亡的晚年。風燭:風中燃燒的蠟燭。
出處:《古樂府·怨詩行》:「百年未幾時;奄若風吹燭。」
白話釋義:一百年還沒過去;但倏地一下就停止了,好像風吹滅蠟燭那樣毫無預兆,十分迅速。
3、古稀之年
讀音:gǔ xī zhī nián
解釋: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白話釋義:雖然欠了很多酒債,但是該喝還得喝,人能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4、魏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話釋義: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採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5、魏晉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白話釋義: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Ⅱ 形容老年人快樂的成語有哪些
1、天倫之樂 2、 鶴發童顏 3、 精神矍鑠 4、 老當益壯 5、 老氣橫秋
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釋義]泛指家庭的樂趣。
[造句]除夕之夜,全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出處]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2、 鶴發童顏 hè fà tóng yán
[釋義]是指滿頭白發,面色紅潤;形容老年人氣色好,精神旺。
[造句]鶴發童顏的李大夫,仍能每天出診。
[出處]出自於黃宗英《大雁情》:「我看見一些鶴發童顏的科學家,奮發挺進,拾級而上。」及田穎《夢游羅浮》詩:「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3、 精神矍鑠 jīngshénjuéshuò
[釋義]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造句]這個大爺雖然已經七十高齡,但他精神矍鑠,身體健康得很啊。
[出處]《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中「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Ⅲ 形容養老的成語有哪些
【養老送終】:指子女對父母身前的贍養和死後的殯葬。作謂語、定語、賓語;指照顧老人。
【老有所終】: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作賓語;指養老。
【養生送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作謂語、定語;指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
【頤養天年】:指保養年壽。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養老。
Ⅳ 形容「老人」的成語有哪些
1、雪鬢霜鬟[xuě bìn shuāng huán]
白發。借指老年人。
2、老當益壯[lǎo dāng yì zhuàng]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3、鶴發童顏[hè fà tóng yán]
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4、鶴發雞皮[hè fà jī pí]
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5、老態龍鍾[lǎo tài lóng zhōng]
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Ⅳ 形容「養老」的詞語有哪些
頤養天年 老有所終 養老送終 養生送死 養生之道
Ⅵ 形容老人安享晚年 形容人晚年生活好的成語有哪些
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釋義】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系,後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2、兒孫滿堂 [ér sūn mǎn táng]
【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兒孫滿堂喜蛋喜餅富含美好的寓意。
【出處】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發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3、含飴弄孫 [hán yí nòng sūn]
【釋義】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南朝 范曄《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4、天倫敘樂 [ tiān lún xù lè ]
【釋義】敘天倫之樂,父子、兄弟的快樂。
【出處】高中語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出現的詞語,原句為:我獃獃地看著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敘樂」的匾。
5、抱子弄孫 [ bào zǐ nòng sūn ]
【解釋】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Ⅶ 形容老年人的成語
鶴發童顏、老態龍鍾、老驥伏櫪、和藹可親、慈眉善目
一、鶴發童顏 [ hè fà tóng yán ]
【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自】: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翻譯】:說自己不是神也不是神仙,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古代沒有可比的。
二、老態龍鍾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解釋】: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自】: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有一位老態龍鍾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台迎接,並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
三、老驥伏櫪 [ lǎo jì fú lì ]
【解釋】: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翻譯】: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躺在馬棚里,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四、和藹可親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釋】: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假若有人願意來看他,他是個頂和藹可親的人。
五、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n mù ]
【解釋】: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出自】:老舍《老張的哲學》:「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鬍子,慈眉善目的。」
Ⅷ 誇老年人的成語
老當益壯
皓首雄心
鶴發童顏
老馬識途
寶刀未老
返老還童
老而彌堅
老樹新花
老當益專壯
精神抖擻
皓首雄屬心
精神矍鑠
老驥伏歷,志在千里
老謀深算
老牛舐犢
開國元老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開山老祖
波瀾老成
文章宿老
懸車告老
耆德碩老
青山不老
三朝元老
卻老還童
識途老馬
識塗老馬
望梅閣老
鶴發童顏
老馬識途
寶刀未老
返老還童
老而彌堅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精神抖擻
皓首雄心
精神矍鑠
老驥伏歷,志在千里
老謀深算:是形容老年人的成熟與老練
老牛舐犢
開國元老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開山老祖
波瀾老成
文章宿老
懸車告老
耆德碩老
青山不老
三朝元老
卻老還童
識途老馬
識塗老馬
望梅閣老
月下老人
文章宿老
鶴發童顏
老馬識途
Ⅸ 形容老年人身體好的成語有哪些
精神矍鑠
〖讀音〗jīngshénjuéshuò
〖成語〗解釋:矍:驚視的樣子。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強健。精神矍鑠: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強健,不失風采。
〖出處〗(1)《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中「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2)宋代詩人蘇軾的《入峽詩》中「矍鑠空相視,嘔啞莫與談。」
鶴發童顏(hè fà tóng yán):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出自 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老當益壯 [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釋]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出自] 《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還有以下成語
精神矍鑠 龍馬精神 老當益壯 老驥伏櫪 人老心不老
60歲的人30歲的心臟 英雄不減當年 寶刀不老
返老還童 鶴童顏發 神采奕奕 身板硬朗 耳不聾眼不花。紅光滿面 容光煥發、風流瀟灑、氣宇軒昂、滿面紅光、威風凜凜、風度翩翩、神采飛揚、意氣風發、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