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寫作

老年人寫作

發布時間:2021-11-04 12:08:29

① 寫一位老人的作文

比起滄桑歲月誰也沒有老人們經歷的多,比起笑容誰也沒有老人們笑的慈祥,雖然他們的歲月不在了,但那一顆善良的心卻依然存在……在我老家附近住著一對老人,我和他們也是鄰居,其中爺爺很有愛心、人也很好所以我們大家都親切叫他「劉爺爺」,那天我在家裡門口和朋友們玩耍,一位老人經過,他彎下腰,伸出一隻枯瘦的手撿起兩、三瓶鐵罐子放入袋子,我在他後面看著他,他背後一身簡朴的衣服,但卻穿得很多,一個老式的帽子,看樣子穿了很久。那老人轉頭看了一下我,「這不是劉爺爺嗎」我叫著劉爺爺和李奶奶已經是老夫老妻了,兩人一隻很節省,貴一點的東西也不舍的買。劉爺爺對我一笑:「小政,你好久沒有回老家了」我和劉爺爺很快聊了起來,聊著最近發生的新鮮事,說起老家這幾年發生了不少的變化,不知不覺我們差不多在門口聊了10多分鍾,我拍了一下腦袋說:「呵呵,劉爺爺聊了那麼久都忘請你進來坐了,我連忙做出個請的手示,說:「劉爺爺來進來坐。」誰知劉爺爺搖了搖頭說:「我還有事先走了。」說完劉爺爺拿起袋子,走去不遠前有撿起了另外一些鐵罐子。向別的地方走去了……奇怪了?劉爺爺家又不卻錢,干嗎撿鐵罐呢?我疑問一直憋在心裡,很不舒服。
夜幕降臨時,我在家門口下面散步,看見劉爺爺左一袋,右一袋的鐵罐裝得滿滿的,把東西帶回了家,就這樣劉爺爺每天早起貪黑去撿鐵罐,我每次問劉爺爺撿鐵罐干嗎?劉爺爺只說:「在家沒事,閑著無聊。」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李奶奶那裡問出來了,李奶奶笑呵呵的說說:「老頭子他就是在家沒事做,閑著無聊,出去每天撿鐵罐賣掉得來的錢全部一分不留捐給慈善機構。」我終於明白了。此時此刻我覺得劉爺爺的形象如此的偉大,對劉爺爺更加敬佩!
一個老人雖然捐的錢不算多,但有多少個人能像劉爺爺這樣天天把辛苦賺來的錢捐出去?劉爺爺歲月不在,但那顆善良的心卻依然的存在,不用猜都知道劉爺爺從小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希望他好人一生平安……

我經常聽叔叔、阿姨們議論,個體商販愛騙人,他們把土豆包上土當松花蛋,給雞肚子充水賣給人,賣一斤香蕉只給七兩。我對個體戶沒有好感,我也從來不去買他們的東西。但是,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對他們的印象,讓我至今難忘。
那是一個寒冬的下午,我上體育課時,忽然覺得腳下漏風,低頭一看,原來棉鞋開了口,回到家裡,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冬天就要過去了,買新鞋又不上算,還是補一補吧!」可我家附近沒有補鞋店,我只好穿上球鞋,和爸爸一起去找我們學校附近一位補鞋的老人。
這時,太陽快要從西邊落下去了,寒冷的西北風颳起了地上的沙土,人們頂著寒風,急急忙忙地走著。那補鞋的老人已經收拾好了補鞋箱,准備回家。爸爸見此情景,急忙走上去說:「老大爺,你能給這孩子補補鞋嗎?他上體育課時鞋線開了。」老人望著怒吼的狂風,猶豫了一下,但又看我穿著破球鞋,就說:「好吧!」
老人重新打開補鞋箱,坐在凳子上,拿起我的鞋,看了看,就補了起來。我仔細地端詳這位老人,他花白的頭發,古銅的臉色,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額頭上布滿了皺紋。由於長年補鞋,他那雙手上結滿了厚厚的繭子,他一手拿著鞋錐,一手拿著線,一針一針地縫著。天氣太冷了,他不時停下來,用嘴對著手哈哈氣。不一會兒,裂口縫住了,可他並沒有停手,又一個個地把那快要開線的地方拉開,重新縫上,並自言自語地說:「孩子穿的鞋不結實不行。」說著又仔仔細細縫補起來。可我心裡卻在想:「哼,你還不是為了多收我的錢嗎?」
鞋補好了,老人的手也凍僵了。爸爸輕聲問他:「要多少錢哪?」他伸出右手那兩個貼膠布的手指,頭也不抬地說:「兩毛。」我愕然了。爸爸一邊掏錢,一邊問他一天能賺多少啊,他說:「哎,什麼錢不錢的,還不是為大家圖個方便!」老人的話像是一把小錘一下一下敲在我的心上……

② 關於老人的作文

每當有人問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誰?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位掃大街的老人。他那白發蒼蒼的頭發,滿臉皺紋的皮膚,還有那一雙細眯的眼睛,一張滿口黃牙的嘴;他總穿著一件薄薄的襯衣,一條膝蓋上打了補丁的褲子,腳蹬著一雙破拖鞋。他的打扮和這一條街都好像格格不入似的。

記得那天,我與媽媽乘公交車去街上購衣服,在公交車上,發生一件感人的事情。我搶到了一個座位,這時,上來了一個年輕人,開始檢票了,那位青年拿出一張兒童票給售票員,售票員看了票後,哈哈大地笑說:「你都這么大了,還拿一張兒童票糊弄我?」售票員一說完,車廂里暴發出一陣大笑。那位青年害羞地說:「對不起,我是殘疾人,票價不就是和兒童票一樣嗎?」售票員懷疑青年人說的是假話:「有什麼能證明你是殘疾人呢?」年輕人把他的鞋子脫掉,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年輕人的右腳只有半個腳掌。

售票員連看都不看一眼,還帶著嘲笑的口氣說:「我要的是你的殘疾證,你有嗎?」年輕人說:「因為我家在鄉下,今天正是去辦這個殘疾證的。」售票員說:「我只認證,要嘛買票,要嘛下車。」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人站出來說:「你是不男人?」售票員說:「我當然是男人。」「那你把你的男人證給大家看一下!」售票員說「我站在這里,大家都看得到埃」老人說:「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認人證。。」

售票員這時終於知道自己錯了,趕緊讓這位殘疾青年坐到自己的工作位上。

這個時候,我認識到了這位掃大街的老人,雖然他外貌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他卻比大多數人可愛,因為那位正義的老人,有一顆亮麗的心啊!

③ 寫作文一個老人的 故事

身邊周圍的人群中你印象最深的最打動你的,你親身經歷的或經歷在別人身上的打動過你的老人的故事。

老年人作文(寫人的)

樓主這裡面有好多外貌描寫啊你隨便挑一個就行啦

年輕人
1、大門開了,走進來一位年輕的郵遞員。只見他全身衣服濕透了,褲腿卷得高高的,從膝蓋到腳全沾滿了泥水,好像剛從泥地里爬起來似的。他手裡捧著一包用油布包著落郵件,顧不上抹臉上的雨水,對屋裡人說:「《兒童時代》來啦!」

2、姐姐身材苗條,長得很健壯,比我整整高了一個頭。她的脖子略長些,惹我生氣時,我就會喊她「長勁鹿」。她剪著挺有精神的運動頭,看起你來,兩眼忽閃忽閃的,好像會說話。

3、這個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歲,兩條彎彎的眉毛下有一雙機靈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個能乾的人。在一隻挺標致的鼻子下面,卻是一張大嘴,生得兩片厚厚的嘴唇。人們常說:「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卻能說會道,是個健談的人。

4、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視,處處離不開眼鏡,就像個「睜眼瞎子」一樣,只要把他的眼鏡摘下來,在我面前他就像綿羊一樣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頭了。他吩咐我給他拿肥皂換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給你跑跑腿,然後再治你。一會兒,哥哥伸長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滿頭滿臉都是。我一看時機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後去洗頭,一捧水,捧了個空。他忙去找,可剛一睜眼,肥皂沫就殺得他直流眼淚。他像盲人摸路一樣,東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還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鏡。

5、等她走近,我才有機會仔細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見她齊耳的短發,一雙眼睛大大的,嘴角還帶著笑。上身穿一件紅色衣服,別著「蘇州十中」的校微。她溫和地對我說:「小妹妹,坐我的車吧!」說著,她把自行車推了過來。

6、二哥是賣海產品的,他一年四季風里來雨里去,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他個子不高,長相也不怎麼太好,有時讓人看了不像好人,但他賣的貨下得快,周圍的商販都佩服他。

7、車廂里,一位高挑個兒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結實,健美。微微捲曲的黑發攏在腦後,紮成兩綹,輕巧地垂掛著。深紅色的運動衫領子,悄悄地露出深藍色的外套。可以感覺到,這個姑娘的身上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氣。

8、我的叔叔二十來歲,是個碼頭工人,長方臉,臉色黑里透紅,個兒挺高,長得很結實,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

9、在老媽媽的左邊有一位秀麗端莊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她一頭美麗的金發,一條大辮子一直拖到背部。一身黑裙更襯託了她白凈柔美的臉龐。她低著頭朝前面望著什麼,眼神中流露出悲憤和關懷。手中的綳帶已經卷好,卻忘記丟入筐中。

10、這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圓臉蛋潤潤的,眉很赤,細長的雙眼閃動著爽直的、熱乎乎的目光;老是未言先笑,語言也帶著笑,像唱歌似的。她走路時把身子的重心放在足尖上,總像要蹦跳、要飛。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個純真而歡樂的女孩子,奇怪的是她那過分素凈的打扮,與她的性格很不相稱,也和那些愛漂亮的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是根黑毛線。

11、我哥哥剛滿二十歲,五大三粗的身材,勁鼓鼓的。頭發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豎立著,兩道濃眉下襯著一雙大眼睛,瞪起眼看人就像小老虎。特別是那雙大腳板,穿上42碼的球鞋,走起路來蹬蹬響。

12、表姐剛來的時候,身穿一件方格襯衣,補了幾塊補丁,腳穿一雙沾著泥土的白涼鞋,走路說話都不敢大聲,我們都說她土裡土氣。可是現在,我們不敢說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條緊身牛倉褲,一雙鋥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著閃光的金項鏈,肩上披著長長的黑發,顯得神氣大方。回到家裡又說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樣。

13、說她是阿姨倒不如說她是大姐姐,她頂多不過二十歲,穿一件褪色的素花格上衣,短短的小辮齊到肩頭。她總是笑眯眯的,一會兒清晰地報站名,一會兒迅速地點錢、售票,耐心地回答外地乘客提出的種種問題。她那熱情、和藹的語言,使車廂里充滿了春意,這春意溫暖著每個乘客的心。
老年人1 人物描寫精彩片段(老年)
1、爺爺今年七十三歲,平時,他見人總是樂呵呵的,光禿禿的頭頂上經常扣著一頂黑色的小氈帽。爺爺總是背著手走踣,那模樣真算個「大官」。爺爺是個老鞋匠,平時掙下的錢都花費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爺爺對我的關懷與疼愛,令我終生難忘。

2、我的爺爺是個農民,我很喜歡丫在他的身邊,數他額頭上像小溪似的皺紋,更喜歡他那乾裂、粗糙得像松樹皮一樣的手在我光滑的腦袋上撫摸。平時爺爺沉默寡言,只知道幹活。他勤勞、朴實,種了一輩子地。嚴寒酷暑,風里雨里,他總是天下亮就起來幹活,太陽落了才帶著滿身泥土回來。爺爺辛辛苦苦養大了5個孩子。打我記事起,難得聽他說上幾句話,就是高興時,遇到我這個最小的孫子只是笑笑。

3、我的爺爺——是一位畫家,他四方的臉,滿頭是銀發,雖然沒有白鬍掛頷的風度,卻有那種鶴發童顏的相貌。他呀,一談起畫,總是那麼津津有味,還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劃著。他說的那些詞我聽不大懂,或登門求教的畫家們都說,爺爺說的跟他所作的畫一樣高超。

4、由於多年的操勞,爺爺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樹皮,裂開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幾個厚厚的老繭;流水般的歲月無情地在他那絳紫色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他那原來是烏黑烏黑的頭發和山羊鬍子也變成了灰白色,只有那雙眼睛依舊是那麼有神,盡管眼角布滿了密密的魚尾紋……我想念爺爺。

5、爺爺長著一副古銅色的臉孔,一雙銅鈴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鬍須。他高高的個兒,寬寬的肩,別看他已年過古稀,可說起話來,聲音像洪鍾一樣雄渾有力;走起路來「蹬、蹬、蹬」他,連小夥子也追不上呢。

6、吉老秤已經五十幾歲,可是身體硬實得像一座石碑;從口外剛趕來的兒馬蛋子,一噘子踢到他的胸脯上,就像被跳蚤彈了一下。他的手藝高超,遠近馳名,卻只能混個半飢不飽;用他的話說,一輩子沒吃撐著過。他脾氣暴,不娶家小,不信鬼神,只好喝烈酒聞鼻煙;喝醉了就睡覺,扯起鼾聲像打雷,打起噴嚏像放炮。

7、爺爺退休已有兩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臉的魚網紋。頭頂上灰白的頭發,好像戴著一頂小氈帽。笑起來下巴頦高高地翹起,因為嘴裡沒有幾顆牙了,嘴唇深深地癟了進去。

8、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9、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頭聽見狗叫,從屋裡出來。他年紀六十上下,一頭淺褐色的頭發保養得很好,只是鬍子已經花白。這就是勃洛耶爾教授。

10、我的奶奶今天的穿戴與平時大不相同:頭戴絨線帽,身穿一件嶄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條混紡呢褲子,腳上穿著一雙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滿臉洋溢著喜氣,手裡拿著一張的紅紙,出了門。

11、我的外公六十多歲了,兩斑白,頭頂中間光禿禿的,像個小球場,周圍是稀稀的幾根頭發,臉龐圓圓的,整天笑眯眯的,肚子挺得高高的,像個彌佛。他整天離不開一隻小茶壺,走路的時候捧著,看報的時候摸著,就連睡覺的時候也要把茶壺放在頭邊,好像怕人偷走似的。

12、我的外公矮矮的個子,平時總愛穿一件深藍色的衣服。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積蓄了他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外公雖然是六十八歲的人了,可是總也捨不得離開他那寶貝的工作崗位——眼鏡廠。舅舅、外婆三番五次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退休,可外公總是一個勁地搖頭。

13、我的外公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老漢。古銅色的臉上,深深地刻著一道道皺紋;兩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長滿了老繭。雖說外公今年已六十多歲了,可干起莊稼活來,居然還敢跟年輕人從個高低。

14、還是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家來了個陌生的老頭。他瘦高瘦高的個頭,額頭和臉上的皺紋像刀刻的一樣,鼻樑上架著一副又黃又小的破舊眼鏡,身上穿著一件罩住腳跟的黑色棉大衣。大衣好像從來沒洗過,變得油亮油亮的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電影上那些小店小鋪里的管帳先生。我躲在爸爸的身後偷偷地瞅著他。爸爸和他說著話,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一把將我拉到「管帳先生」的跟前,滿臉笑著要我稱那位「管帳先生」「師爺」。我壯著膽子輕輕叫了聲「師爺」,又趕忙躲到爸爸的身後去。
我的姥爺,是我最敬愛的人。

⑤ 一位老人作文怎麼寫呢

《一個善良的老人》

前一段時間,我去了一次綠城廣場,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廣場上玩耍、鍛煉身體。在一個不起眼的草地前,有一張長椅,長椅的中間坐著一個看起來五六十歲的老人,有幾個人坐在他的身旁,好象是在傾聽著他在說些什麼。不過,讓我感到他們的談話不同一般,因為,他們的前面坐著一位手腳不聽使喚的矮小女人,在她面前的是一個手推車,車里放了一些書,我感覺這個女人在賣書。當時覺得不以為然,心想一個破破爛爛的小車里能賣什麼書呢?我看了一眼就走開了。
當我們幾個玩了一會兒准備回家時,看到他們還在那兒坐著,我們不由得停了下來,從那個老人的口中,我們得知這個矮小女人名叫陳志嘉,今年40歲,是一位先天性小腦腦癱患者,小腦管的是人的行為,控制人的動作的力量、方向及快慢。因為她的小腦發育不正常所以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但是她的思維能力和正常人是一樣的,所以她才能進行寫作。她的右手手指完全不能伸開,,只能用蜷曲的左手來寫下一個個歪歪扭扭的字,寫一個字要用幾分鍾甚至十幾分鍾,而且因為身體原因每天最多隻能寫一百五十個字,對於像陳志嘉這樣的一個連小學都沒有上過的人來說,每寫下一個字,是多麼的艱難啊!
後來她有幸結識了這位上海老人,老人並不嫌棄這個腦癱患者,主動幫助她。在老人的幫助下,短短幾年時間,陳志嘉終於出版了《志嘉心語》。俗話說:送佛送到西,幫人幫到底!現在書出版了,老人又幫她賣書,而且還念她自己寫的書給她聽,陳志嘉說聽老人念比她自己看書更感動。老人每個周末都到綠城廣場陪她賣書。
聽了老人的話,感覺陳志嘉的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為了支持她,我和姐姐一人買了一本。
這時,陳志嘉的弟弟來接她了,老人說:「她的弟弟對她不好,我得去看看!」望著老人離去的背影,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說:「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⑥ 寫老人的作文

賣麻團的老人
"賣麻團了,賣麻團了……"又是這該死的叫賣聲把我從夢中吵醒,不用說,現在是五點三十分,離我該起床的時間還有半小時。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們這來了一個賣麻團的老頭子,他每天五點半的時候就開始叫賣了,無論是平時,還是周末;無論是晴天,還是刮風下雨,都雷打不動。每天都是他攪亂了我的好夢,我本應在六點起床,這時候被他吵醒,讓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來覆去,白白浪費半小時的時光,別提有多難受了,為此我對這個賣麻團的十分痛恨,聽到這個叫賣聲就頭痛心煩,不知在心裡惡狠狠地罵過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對這個賣麻團的老爺爺的看法,一下子改變了。
那是一個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還是被這可惡的叫賣聲吵醒,我用被子緊緊捂住頭,心裡別提有多狠這老頭了,難得有這么一個休息日,也不讓人好好睡個懶覺,真是可惡!忽然,在聲聲刺耳的叫賣聲中,傳來了一聲又一聲百靈鳥的啼鳴聲,清脆悅耳,宛轉悠揚,我的心不禁一動,反正也睡不著,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順便看看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老人,手藝究竟如何,於是我掀開被子,麻利地穿了起來。
我拿了點零錢,走出家門,嘿,好晴朗的天喲,天空一碧如洗,陽光燦爛,我的心一下子也開朗起來。我順著叫賣聲找尋那位賣麻團的老人,遠遠就看見一個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圍著,我心想,怪不得天天來叫賣,原來生意不錯。我趕忙緊走幾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驚,我心中賣麻團的是一個全身沾滿油污、邋遢齷齪的人,沒想到眼前的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軍裝,卻上下整潔得體,顯得干練精神。我暗暗產生了幾分好感,遞過手中的零錢,說:"給我來兩只。"老人一手接過錢,另一隻手拿起一雙筷子和一隻方便袋,夾出兩只麻團放到袋子里溫和地說:"小心,拿好。"我接過來,拿出一隻,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極佳,味道好極了,我不禁對他喜歡起來,細細地打量著他:飽經風霜的臉上留下道道歲月刻磨的皺紋,身體硬朗,臉上始終對孩子洋溢著可親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圍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這么願意吃,怪不得天天來叫賣……我滿懷愜意吃著麻團往回走……
誰知剛走了幾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剛付過錢嗎,怎麼,想訛我?我心中剛升起的對他的好感一下子風吹雲散,盪然無存了,我憤怒地轉過身,剛想發作。誰知這位老人從口袋裡掏出四塊半錢遞給我,歉意地對我說:"小同學,剛才忙,沒功夫找你錢,實在對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說:"你給了我五塊錢。"我恍然大悟,原來因為著急,沒在意錯把五塊當成五角了,望著老人遞過來的錢,想起自己頭腦里的念頭,我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不知怎麼辦才好,老人看到我這樣,關切地問:"小同學,怎麼啦?哪兒不舒服?"我無言以對,我真恨我自己,我怎麼能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這樣一位用辛苦勞動養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遞過的錢又伸了過去,說:"沒什麼,全買了。"老人將剩下的麻團全給了我,說:"多兩只,免費贈送。"我說什麼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說:"這就算是虧本大甩賣,買五贈一吧。"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望著老人越來越遠的背影,我對他產生了無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萬分:平時所接觸的小商小販們,他們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騙顧客,人與人之間哪有什麼誠信?今天,這個老人為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人間需要誠信,更要愛惜誠信!作文吧

⑦ 老年人一天生活作文八百字

很多東西在結束時最美麗,就像落葉、夕陽,只有人在結束時,最沒看頭。
人真的就這般脆弱嗎?人老珠黃,皺紋滿面,行動不便,這些都是老年人不可避免要經歷的歲月滄桑,沒有人會喜歡被歲月醜化了的自己,時尚的小姐忍受不了眼角一天天長起來的細尾紋,於是他們開始給自己化妝,可怎麼也掩蓋不了時間在她們臉上留下的痕跡,這是上天賜予她們的禮物啊。
上帝也有休息的時候,不少年輕人總會在心裡念叨著:上帝保佑,阿門。這也許是年輕人的年幼無知,天真無邪,可如果同樣的話從老年人口中說出來呢?上帝會偏愛這些可愛的老人嗎?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
老年人有自己的快樂,抱孫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看看報紙,爭取不讓自己被眾人淘汰,欣賞落葉、夕陽,收獲生存的快樂,幾個老朋友聚在一起,重拾年輕時的那份心情,人在結束時,有看頭,也有盼頭。
我個人不喜歡紙醉金迷,但我也曾多次渴望成為上流社會的成員之一。我喜歡高高在上的感覺,也喜歡與「底層百姓」打成一片,這需要冷靜的思考習慣和開朗的人生態度,一般人難以有親身體驗的機會,老人們敢想,可想法來得太遲,我僅有十幾歲人的智商和情商,可我對我的老年生活充滿餓期待。
如今博客里常來的好友是否還會來拜訪我?那時我的主頁背景是否已換了情調?十幾歲的照片該留給誰來回味?泡茶、修枝葉,澆花草是否成了我死前的必修課?文學之路的盡頭,我心中應該有了方向,周海亮的文章,我該看懂了吧。
我的老年生活,不孤單冷清,反而精彩。
人老了,會和落葉、夕陽一樣美麗。
愛上了我的老年生活,我搜尋著去那裡的、我夢中走過的足跡。

⑧ 關於寫老人的作文

一天,小強的爸爸和媽媽突然為了贍養奶奶的事吵得不可開交,因為媽媽不願意奶奶和他們一起住,覺得是個累贅.小強眼看著.空氣中彌漫著唾沫味,突然,小強急中生智,想了一個辦法:他跟媽媽說他想外婆了,(因為他知道兩個舅舅也在為贍養外婆的事推來推去.而媽媽呢,也是很想念外婆),想去鄉下看望外婆。

一早,小強一家剛到村口,遠遠地就看到一位滿頭白發,拄著拐杖的老婆婆,獃獃地在街道的一旁,好像在等什麼人,小強定睛一看,那不是外婆嗎?難道她知道我們要來?媽媽迫不及待地奔了過去,原來,外婆在等二舅來接她,兩個舅舅輪流來贍養,一家一個月,每月的第一天,就是老人搬家的日子,一到時間就必須搬走,這樣比較公平,看著在風中站立的,盼著兒子來接的顫顫巍巍的老人,心裡酸酸的,小強偷偷地看了媽媽一眼,瞧她那焦急的樣子,眼淚都出來了,還說了:」養兒防老,有啥用啊!」小強和爸爸互相使了一下眼色,小強心想:事情成功了一半了.回家的路上,媽媽沉默了,什麼話也不說,眼睛紅紅的,小強和爸爸也不去打擾她,晚上,媽媽從房間里走出來,她緊緊地抱著小強,泣不成聲的說:「孩子,媽媽要感謝你,媽媽還真不日你啊,是你為我上了一堂感恩的課啊,你奶奶也是我的媽媽,我一定會好好待她的.」原來,小強還寫了一封信給媽媽:父母把兒女含辛茹苦的撫養成人,無論從物質上,精神上總想讓自己的兒女得到最好的,為兒女總是在默默付出,不求回報而且心甘情願,可是等他們老了,為什麼有些兒女還要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什麼多了少了,好了壞了.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父母是世界上我們最應該體諒和寬容的親人,不要再找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和借口,如果還來得及,就常回家看看,常通個電話,常報個平安,常給父母一個甜甜的微笑.這時,爸爸給小強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婆媳和家庭之間難免是會有一些爭吵,但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老人一些關愛,感恩要從小做起,否則,你將後悔一生!

⑨ 63歲老人開始學寫作還來得及嗎

來得及。

63歲老人為正式本科大學生

這幾天,在位於唐山的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的考場里,一位63歲的老人正在埋頭答著期末考試題——她是國際經濟貿易專業三年級的學生仝正國,在全國所有的高校里,恐怕是年齡最大的在校生了。
「我就是愛學習。」為了能上大學,她經歷了五年高中,三度高考,兩次考中,一次退學,她甚至為此患上了高血壓……
那年讀高中的機會都沒有
年少時「整天琢磨上清華還是北大」
在天津塘沽上小學時,仝正國在同齡人中是很聰明的那種。通常在上課之前,她都已經把要學的新知識學會了。老師在上面講課,仝正國在下面無所事事,就開始琢磨怎麼打發時間。她有時候看小說,有時候織毛衣。
看到仝正國每次提問都能答對,對於她明目張膽的課堂小動作,老師們也都睜隻眼閉隻眼。
上初中後,因為成績優異,仝正國還獲得特批,可以不上晚自習。下午一放學,仝正國就和同學們去打乒乓球,因為「實在沒什麼可學的了」。那個時候,「整天琢磨的問題就是將來上清華還是上北大」。沒想到等仝正國初中剛畢業後,才發現因為家庭出身問題,她連高中都上不了。

當年出身原因 高中錄取通知書沒有她的
「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受打擊。」仝正國說,她還記得那是7月里的一天,天氣特別好,她去學校領通知書,媽媽在家裡做著撈面條兒等她回來犒勞她。
老師在班裡發錄取通知書,發到仝正國跟前時,老師輕聲說了句「沒有你的」,目光很快避了過去。在後來的追問下,仝正國才知道自己因為家庭出身問題,沒有被錄取。
「那天回到家,我說沒被錄取,全家人都不相信,我媽還以為我編瞎話呢!」仝正國說。
那一年,她16歲。
在家待了幾個月後,仝正國接受工作分配,去一家電子儀器廠當了一名工人。在工作崗位上,仝正國很快被提到技術科,當上了助理工程師。日子如流水,仝正國按部就班地工作、結婚、生子。
1977年恢復高考時,仝正國的歲數卡在報考年齡的最後一年,當時她想參加高考,可兒子那時只有3歲,丈夫慈兆存是位海員,經常一年半載才回家一次,她不得不放棄那次機會。
日子一晃到了1983年,那年恢復高自考,仝正國馬上報了名,後來拿到了5個單科結業證。1985年又恢復了成人高考,仝正國也順利地考上了。1989年成人大專畢業後,仝正國已經40多歲,在當時也感到「沒什麼可學的了」,業余時間,仝正國就開始跟著周圍的人打麻將。
這樣的日子雖然悠閑,可對仝正國來說,總覺得缺少點兒什麼。

⑩ 描寫老人的作文。800字左右。

老人與海鷗
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約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
在喂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鷗的領地。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cuō)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nì)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您給海鷗取了名?」我忍不住問。
老人回頭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
「您認得出它們?」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了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水面上應聲躍起兩只海鷗,向老人飛來。一隻海鷗腳上果然閃著金屬的光,另一隻飛過來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隻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看來它就是獨腳,老人邊給它餵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
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zé)嘖……」海鷗聽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他團團圍住,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
太陽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diān)池裡,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樣。
沒想到十多天後,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彷彿又看見老人和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xuán)渦(wō)中脫出身來。
……
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裡,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寫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園志願者服務方案重陽節 瀏覽:324
長壽花重瓣有多少品種 瀏覽:828
台州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155
濟寧老年大學的地址 瀏覽:278
父母賣房子子女交多少稅 瀏覽:950
駕駛證體檢完多久可以報名成功 瀏覽:244
佛教為什麼強調孝順父母 瀏覽:214
如何設置紐曼老人手機 瀏覽:432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日記 瀏覽:451
拜年孝敬長輩有感600 瀏覽:104
農民工干不動了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848
重慶長壽哪裡有賣米線的 瀏覽:377
外地交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嗎 瀏覽:318
農村老人什麼時候發每月三百元的養老金 瀏覽:471
xy染色體檢測報告怎麼看 瀏覽:583
長壽泉旗艦店的輪椅質量怎麼樣 瀏覽:114
形容愛人孝順語句 瀏覽:251
和老年人合唱 瀏覽:543
在老年大學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瀏覽:66
領到退休工資後的心情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