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夏季病預防

老年人夏季病預防

發布時間:2021-11-03 04:44:22

A. 老年人夏季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夏季中老年人要防止心腦血管疾病,要做到1 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專陽光暴曬、血壓升高。2 要注意屬休息,不要過於勞累。3 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不宜洗桑那。以防缺氧而誘發急性心肌梗塞。4 要堅持用葯,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氣溫的變化而調整用葯的劑量。5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還要多喝涼開水,及時補充水分。6 要保持健康、樂觀、平和的心態。避免因過度憤怒、過度緊張或生氣時而突發心梗、腦出血等疾病。

B. 老年人的預防疾病

1)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
3)站或坐姿勢要正確。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隱伏根源。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
4)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於這兩個節段的後縱韌帶卻相對較窄,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是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見。
5)飲食均衡,蛋白質、維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膽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煙控酒。
6)避寒保暖。
7)腰椎間盤突出是運動系統疾病,預防原則要求減少運動,放鬆休息。
8)平時應加強腰背肌鍛煉,加強腰椎穩定性。
9)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不宜久坐久站,劇烈前先做准備活動。
10)卧床休息,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一、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不僅能通過全身運動,促進骨密度增強,還可以因為太陽光的照射,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每日曬太陽20分鍾左右,對骨質疏鬆症有很好的預防作用。所以,戶外,特別是陽光下的戶外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好辦法。
二、適當補充鈣劑。
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合理的補充一些鈣劑,而補充鈣劑的完美時間是吃過晚飯之後,因為這個時候人體對於鈣劑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非常的好。但是補充鈣劑一定不能過量。成人每日補鈣800毫克即可。
三、中醫艾灸。
有關研究表明,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等相關穴位,可以防治肝氣不足、肝腎陰虛、腎陽虛,充實腎精腎氣,從而達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
四、平衡飲食,拒絕不良生活習慣。
多吃含鈣和維生素D和礦物質的食物果蔬,如牛奶、蛋類、波菜、洋蔥、魚蝦、堅果、五穀雜糧等,少吃高磷食物。另外,要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抽煙,大量喝酒,常喝碳酸飲料都可以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
五、適當用補腎益氣的中葯進行調理。
特別對絕經期的女性,可以適當選用杜仲、桃仁、黃芪、丹參、淫羊藿、木香、黑豆、熟地、骨碎補等中葯進行定期調 理。它們有填骨生髓、補腎壯骨、調節血鈣及激素平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因激素突然減少引起的骨代謝紊亂,改善臨床症狀,促進骨密度增加。

C. 夏季怎樣預防疾病

夏季三個月,從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夏季是一年陽氣最盛的季節,人體陽氣最易發泄。夏季氣候炎熱,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此時要順應自然,注意養生,對防病健身、延年益壽是大有裨益的。

夏季養生的「三字經」

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如何健康度過炎夏呢?祖國醫學認為,夏季養生重在「養陽」。

夏季溫熱,人體陽氣活動旺盛,陰津易隨汗液外泄而耗傷,人們比較注意養護陰津,往往忽視了養護陽氣。夏熱使人體腠理開泄,加之乘涼飲冷,每易損傷陽氣。如何能做到夏季養陽呢?

調精神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心靜人自涼,可達到養陽的目的。

巧運動宜通過有益的文體活動來活動筋骨,調暢氣血,養護陽氣。運動要循序漸進,嚴格控制運動量,不要過度疲勞。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萬物生長旺盛,起居也應隨之作適應性調節,如清晨早起,洗漱後在室外清靜處散步慢跑,呼吸新鮮空氣,舒展人體陽氣。

要午睡中午人體散熱量大,午飯後又昏昏欲睡,通過短暫午睡小歇,可以避開中暑高峰,又可補充夜間睡眠不足。

勿貪涼老年體弱者,陽氣不足,如長時間對著電扇吹或久居空調室內,反會感到頭暈腦脹,四肢疲乏,精神睏倦,更容易導致受涼感冒等病症。

節飲食夏季天氣溫熱,應注意飲食調節,切勿極飢而後食,食不可過飽。亦忌極渴而後飲,飲不宜過多。還須慎食瓜果冷飲,以免傷脾胃陽氣。素體陽虛的人,常食鯽魚、大棗、胡桃仁等益氣溫陽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氣強壯的療效。

防中毒盛夏細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發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腸功能薄弱,抵抗力差,發病後極易發生脫水而危及生命,故應做好預防工作。

(羊城晚報 )

D. 夏季老年人應注意哪些,或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夏季天氣炎熱,人易疲倦,人體胃腸也易受暑熱的刺激,功能相對減弱,食慾欠佳。老年人要安然度夏,除了注意休息和睡眠外,還要保證胃腸功能正常,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所以食療養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以下「三少」、「二要」就是老年人食養的重要內容。

少吃肉食: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尤其是夏季天熱,吃肉易生痰火,飲食應以健脾、消暑、化濕為主,如多吃些豆腐、鯽魚、西瓜、苦瓜、綠豆和玉米等食品,盡量不吃難以消化、過於肥膩及辛辣的食物。採用綠豆、扁豆、蓮子、荷葉等加入糯米等一並煮粥,涼後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熱。

少吃甜食:夏天一般食用甜食較多。甜食含糖分高,產生的熱量也高。若老人過多食用,就會化熱生火,使體內糖分過多,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產生食慾減退,胃脘脹滿,口膩無味,噯氣吞酸等現象。老人過多食用甜品,使糖分在身體內積存下來,多表現為老年人常見的「肥胖」現象,血脂升高,從而影響心肺功能,甚至導致心肺功能衰竭。因此必須忌食過甜之品。少量的餅干、烙餅等少糖的食物可適當進食。

少喝冷飲: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襲,影響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飲冷飲,就會損害脾胃。各類冷飲雖可消暑解熱,但對消化道黏膜都會產生不良刺激,可使胃腸液循環減慢,腸蠕動變弱,甚至出現痙攣現象。因此,老人要少喝冷飲,少吃冷食。有消化道疾病的老人尤應注意。消暑除倦可喝不太濃的熱茶。

一要衛生: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品,新鮮瓜果能消暑解渴,且富含水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老年人適度多吃些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瓜果有好處。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飲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開使用,不可混雜,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既可殺菌又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調味解暑。夏季細菌滋生快,食品要現做現吃。

二要補充水和鹽:盛夏出汗多,容易造成體內水鹽代謝失調,充分補充水分是夏季中老年人養生不可忽視的一點。水補是食療、食養的基礎,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補充2500毫升的水,才能把體內廢物排出體外。菜餚或湯的調味應稍咸些,可補充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但也不宜過咸,以免腎臟排泄鈉離子和水的功能減退,造成高血壓或引起心力衰竭。

E. 夏季常見疾病有哪些 如何預防

夏天到醫院就診的病人主要患的疾病有中暑、熱中風、肩周炎、水中毒、腸道傳染病等。
一、中暑中暑是夏季最常見的病症之一,主要是由於人在高溫環境中,體溫調節失去平衡,肌體大量蓄熱,水鹽代謝紊亂造成的。市民如果只是輕度中暑,要多喝含鹽的清涼飲料,若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氣水,而對重症中暑患者,應抬到陰涼處就地搶救,並立即送往醫院。

預防中暑,除了在烈日下做好防曬外,還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中暑機會。此外,多洗溫水澡幫助體溫散發,多吃蔬菜瓜果,適量飲用鹽開水、綠豆湯、酸梅湯等清涼飲料,也可以達到消暑作用。

二、腸道傳染病夏季氣溫高,食物容易腐壞變質,而且各種蚊蟲的繁殖也快,成為傳播疾病的渠道。易發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霍亂、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預防這類疾病要注意「病從口入」,做好環境衛生,主要的措施有:少吃隔夜隔餐的飯菜;餐具、食物等要防蒼蠅、蚊蟲叮咬,做好洗滌消毒工作;買來的海鮮等水產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老鼠等;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洗澡。

三、熱中風夏季,很多人喜歡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或者是把電風扇直接吹向自己身體,但醫師提醒說,這樣很容易熱中風或是得肩周炎,尤其是中老年人。熱中風主要是由於室內外氣溫相差太大,若頻繁出入房間,忽冷忽熱使腦部血管反復舒縮造成的,常發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

適當地調整空調的溫度,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攝氏度,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預防熱中風。而肩周炎則是由於裸露的肩部受涼導致的,中老年人因為多年來的活動摩擦,肩部已受損,突然遭受風寒襲擊,更容易引發肩周炎,因此在睡覺時要避免冷風直吹身體,更不能在通風處迎風睡覺。

F. 老年人如何預防夏季空調病

不開空調,不去有空調的地方。

G. 夏季老人要預防哪些疾病

一防「中風」
如今,中暑病例數相對下降,而夏天「中風」的發病率卻升高,甚至高於冬天。
有研究資料指出,高溫天人體的血流量比正常時高出3-4倍。如果老年人本來就動脈硬化,血管韌度減低,脆弱的血管經受不起快速血流的沖擊,一旦血管破裂,就會發生中風。既可以表現為「腦中風」,也可以表現為眼底動脈破裂的「眼中風」,或耳部毛細血管破裂突發性耳聾的「耳中風」。
有些老人由於味覺減退,已有脫水狀況,卻不覺得口渴,故大汗後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由於水分補充不足,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從而產生腦梗。
所以夏季老人要堅持服葯,及時補水,及時調節居室溫度,以防中風。
二防「陰暑」
暑熱致病固然常見,而盛夏里因貪涼致病的也不在少數。以中暑為例,大多因環境氣溫過高致人體不能適應,這僅僅是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為陽暑。而另一種稱之為「陰暑」的發病率正日益增多,但還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這樣描述:「陰暑者,因暑熱而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蔭,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近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酸疼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這里講的傷寒,是指被寒邪所傷害之意。
在夏季里經常有身熱頭痛、無汗怕冷、關節酸痛、大便稀薄的陰暑患者到醫院就診,這主要是過於貪涼受寒所致。陰暑患者有時也會發生高熱,來勢兇猛,此時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清熱解毒葯或抗生素毫無用處,必須採用散寒化濕解表的方法,重者應及時到醫院救治。
所以夏天注意不過貪寒涼,避寒氣,以免發生陰暑。
三防「寒濕」
中醫把關節疼痛麻木稱為「痹」,中醫認為其由於「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夏天,人們在室溫過低的場所工作,或頸肩被空調電扇猛吹受涼,以致頸肩部位受風寒濕邪侵襲,頸部肌肉僵直酸痛。或在陰寒潮濕的環境下逗留時間過長,寒濕之邪侵犯肩、肘、膝關節,引起肩、肘、膝關節病變。
有些年輕女性夏天喜穿「露臍衫」,又嗜食冷飲,就易出現大便溏薄、口膩、食慾減退等症狀,中醫稱之為「寒濕困脾胃」,也是夏季常見的寒濕性疾病。
所以,夏季雖熱,但不要清涼濕潤太過,反成寒濕疾病

H. 夏季疾病預防知識

夏天是各種傳染病、腹瀉病和皮膚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我們在做好防暑降溫的同時,也要注意夏季多發疾病的預防。

1.熱感冒

天熱流汗使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天胃口比較差,沒有足夠的營養及時補充,使體內的抵抗力下降。另外,貪圖涼爽,熱得滿頭大汗時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澡,睡覺時對著電扇吹個不停,長時間開空調,這些都可能引起夏季感冒的發生。

健康提示:高溫會消耗大量的體液,注意多喝白開水,飲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至500ml為宜。必要時可以喝點淡鹽開水。另外,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起碼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助入眠。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多吃青菜、番茄、黃瓜等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瘦肉,增加蛋白質。

2.細菌性痢疾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它除了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和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健康提示:當天的食物不要放在第二天再吃,天熱很容易變質,細菌容易生長;打開的水果,如西瓜等要盡量吃完,不然用保鮮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時間也不要超過24小時。

3.老人「熱中風」

炎熱的夏季,人體出汗較多,而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要少,加上生理反應遲鈍,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脫水」。「脫水」會使血液黏稠,這對患有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等病的老年人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發生中風的幾率自然增高。

健康提示: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第二,有過中風史的病人,家屬要時時注意病人症狀,一般來說,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頻頻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的預兆。第三,防暑降溫要適時適中,飲食結構要科學合理,多吃涼性食物如苦瓜、蓮子等。「保駕」葯物要有備無患。

4.皮膚病

夏季天氣潮暖,有利於各種真菌、細菌的繁殖和生長,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膚潮濕,如不及時擦凈和保持乾燥,真菌便會侵害皮膚,引起皮膚癬病。接觸患癬的人或動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發生傳染。最常見的皮膚癬病是足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腳氣」,喜歡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腳氣,因為皮鞋不透氣,腳部的濕度和溫度增高。另外,很多青壯年男士容易在夏天感染體癬和花斑癬(汗斑)。

I. 老人夏季熱中風如何預防

老人夏季熱中風預防
1、多飲水。老年人們要注意補充水分,要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每天至少飲用1000毫升以上的白開水,以稀釋血液,防止中風及腦梗塞的發生。
2、科學飲食。在盛夏季節,我們正常人都需要保持飲食盡量清淡,特別是要注意少吃高脂肪的食品,少吃過鹹的食物,注意多吃富含水分的新鮮水果及蔬菜。
3、堅持服葯。對於原本就患有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疾患的患者而言,必須要按時按劑量服用葯物,防止因為高溫酷暑誘發疾病的發生,增大發生熱中風的幾率。
4、生活規律。老年人在夏季里,要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要注意勞逸結合,做好防暑降溫,要戒煙忌酒,以保證機體良好的供血、供氧。此外,要注意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情緒過於緊張。

J. 老年人夏季要預防哪些病

1、腸胃病
天氣炎熱或潮濕,食物易腐爛變質。醫生提醒,不要食用變質、過期食品,以避免腹瀉、腹痛等急性腸胃疾病。同時在濕熱天氣時,不宜過多進食冰凍西瓜、涼茶冰水等,以免損傷脾胃。
2、呼吸道疾病
陰雨天時,溫差大、濕氣過重易致呼吸道疾病。醫生提示老年人,即使陰雨天也要適時開窗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3、皮膚病
氣溫高、濕度大的季節,環境中的細菌真菌活動能力增加,皮膚出汗易引起感染性皮炎。醫生介紹,陰雨天氣時老年人應避免穿著未徹底曬乾衣物。天氣熱出汗導致汗液分泌增多,老年人宜穿著透氣吸汗面料衣服。
4、心血管疾病
老人的高溫適應性較弱,夏天血壓波動大,容易引起腦梗和腦出血;尤其是性格比較急躁的人,天氣熱的時候,容易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循環激素分泌增多,從而使得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心慌、心悸、心絞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腦梗、腦出血。因此,在夏季老年人要注意監測血壓。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夏季病預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過道扶手 瀏覽:643
老年人打光棍怎麼辦 瀏覽:382
養老金採集指紋時間 瀏覽:803
節食減肥會老年痴呆嗎 瀏覽:520
單位欠費我的養老保險 瀏覽:151
中老年人夏天棉綢套裝 瀏覽:199
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瀏覽:400
韓國留學體檢費用大概多少錢 瀏覽:489
農村80歲老人多少養老錢 瀏覽:470
老年痴呆吃那些中成葯 瀏覽:854
念數字治病老年痴呆 瀏覽:643
端午節慰問敬老院發言 瀏覽:68
老年人看護設備有哪些 瀏覽:449
中葯養生美容配方有哪些 瀏覽:610
重陽節的習俗不包括 瀏覽:903
退休按社保還是工齡 瀏覽:94
腦梗老人血壓高有什麼症狀 瀏覽:945
養老金每個月交多少 瀏覽:352
中國父母如何對待孩子 瀏覽:810
60歲的男人穿什麼內褲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