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黃疸值200嚴重嗎請問該如何治療呢
黃疸那麼高肯定嚴重,要檢查看看什麼原因。
Ⅱ 老年人黃膽過高會引起什麼症狀
【臨床表現】
病程約2~3個月。
一、黃疸前期 多數起病緩慢,可有畏寒發熱,主要症狀為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肝區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某些病例有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類似感冒。本期體征不顯著,部分病例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於本期末小便顏色加深,繼而鞏膜及皮膚先後出現黃染。
二、黃疸期 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1周左右達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內可出現肝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表現,黃疸日益加深,皮膚搔癢,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腫大,質地充實有壓痛、叩擊痛。約10%的病人脾腫大。肝功能檢查有明顯異常,本期病程2~6周左右。
三、恢復期 此時黃疸和其他症狀逐漸消退,精神食慾明顯好轉,肝脾逐漸回縮,肝功能漸趨正常。有些病人口苦、肝區痛、腰背酸困、腹脹等症狀遷延較久。本期病程2~16周,平均一個月左右。
有人觀察有部分甲型肝炎患者在急性期病情恢復後,可再次出現病情復發(黃疸和轉氨酶升高),少數患者呈慢性經過。有報道病程遷延達1年之久,黃疸持續時間最長達33個月。
【化驗檢查】
一、血象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有異常淋巴細胞出現。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減少。
二、黃疸指數、膽紅素定量試驗均明顯升高。尿檢查膽紅素、尿膽原及尿膽素顯著增加。
三、血清酶測定
①轉氨酶 谷丙轉氨酶(ALT)及穀草轉氨酶(AST)在肝炎潛伏期、發病初期及隱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於早期診斷。
②其它酶
γ-谷氨醯轉肽酶(γ-GT)可輕度升高。
四、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脂酶測定 重症肝炎患者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脂酶均可明顯下降,提示預後不良。
五、血清蛋白質及氨基酸測定
①蛋白電泳γ-球蛋白(9~18%) 慢性活動性肝炎時常>26%,肝硬化時γ-球蛋白可>30%。
②血清蛋白電泳前白蛋白(由肝臟合成) 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達83~92%隨著病情的恢復而恢復正常。
③血漿支鏈氨基酸(BCAA)與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 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則反映肝實質功能障礙,對判斷重症肝炎的預後及考核支鏈氨基酸的療效有參考意義。
六、血清免疫學檢查
①甲型肝炎 測定抗HAV-IgM對甲型肝炎有早期診斷價值。
②乙型肝炎 HBV標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對判斷有無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義。HBV-DNA、DNA-P及PHSA受體測定,對確定乙型肝炎病人體內有無HBV復制有很大價值。高滴度抗HBc-IgM陽性有利於急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有人用基因工程方法獲得HBsAg的前S1(Pre-S1)和前S2基因。用組織化學及固相放射免疫測定可研究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前S抗原在肝細胞中的定位,在有HBV復制的肝組織中常含有HBsAg的前Sl和前S2。血清中可測定抗-前Sl和抗-前S2,前者於潛伏期即出現,後者在病毒復制終止前出現。故抗-前Sl陽性可作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診斷指標,抗-前S2可為肝炎恢復的指標。
③丙型肝炎常有賴排除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診斷,血清抗HCV-IgM陽性可確診。
④丁型肝炎的血清學診斷有賴於血清抗HDV-IgM陽性或HDAg或HDV cDNA雜交陽性;肝組織中HDAg陽性或HDV cDNA雜交陽性可確診。
⑤戊型肝炎確診有賴於血清抗HEV-IgM陽性或免疫電鏡在糞便中見到30~32nm病毒顆粒。
【並發症與後遺症】
肝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臟外,還可侵犯其他器官,如HBV標志可在腎、胰、骨髓、甲狀腺等組織中找到。常見並發症有關節炎(12~27%),腎小球腎炎(26.5%),結節性多動脈炎等。應用直接免疫熒光法及電鏡檢查,發現關節滑膜上有HBV顆粒。血清HBsAg持續陽性的膜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腎活檢腎小球組織中曾發現有HBcAg沉積。並發結節性多動脈炎者的病變血管壁上可見HBsAg、IgG、IgM、C3等組成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少見的並發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神經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視。少數患者可後遺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
【預後】
急性甲型肝炎預後大多良好。急性乙型肝炎約15%左右轉變為慢性肝炎,其中約0.6%發生肝癌。丙型肝炎26~55%可轉為慢性。戊型肝炎則約10%轉為慢性肝炎,以遷延性居多。慢性活動性肝炎的預後較慢性遷延性肝炎為差。
慢性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慢性肝病發生肝癌者較對照組高10.76倍。病理學檢查發現,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肝病理切片中,全部均伴有肝炎後肝硬化的改變,且多數是從慢性活動性肝炎發展而來。
【常規治療】
一、基礎治療 患者應絕對卧床休息,防止交叉及繼發感染。可注射丙種球蛋白、口服卡那黴素以控制腸道細菌的生長。
二、抗病毒葯物應用
三、免疫調節劑的應用:①腎上腺皮質激素(激素)治療;②胸腺肽治療;③強力寧。
四、活躍微循環的葯物治療:莨菪類葯物和小劑量肝素、丹參等,有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http://..com/question/7932889.html
Ⅲ 老年人得了黃疸是什麼症狀
病情分析:你好,對於患者的情況,考慮是存在膽內膽管堵塞造成的梗阻性黃疸,建議進行一個肝臟CT檢查,明確肝臟的情況
意見建議:
Ⅳ 老年人總膽紅素升高什麼原因引起的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而發生阻塞性黃疸。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Ⅳ 老年人黃疸高可以喝牛奶嗎
喝牛奶不會加重黃疸,不要吃油膩刺激的食物,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因為肝臟受損,所以很容易出現老年人黃疸症狀。老年人黃疸的危險性其實非常高,一旦出現黃疸症狀之後,如果沒有積極治療很容易危及生命。即使是經過治療一般情況下也只能再活5-6年左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新生兒才會出現黃疸的症狀,事實上有很多肝臟不是特別好的老年人也很容易出現黃疸。老年人黃疸一旦出現之後就很容易導致膽紅素升高,不但皮膚看起來特別黃而且眼白部位也會發黃。這種情況下最好能夠積極去正規醫院檢查並治療,如果是在早期發現可以通過手術或者葯物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經過治療之後至少可以活五年以上,但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就極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一般情況下老年人一旦出現黃疸之後就說明肝臟疾病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所以一定要積極的去正規醫院做一下全面的檢查。相比較於新生兒黃疸來說老年人黃疸一旦出現之後就會非常危險,尤其是對於年齡特別大的人群來說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導致死亡。所以一旦發現自己的皮膚發黃的時候就應該積極就醫,如果治療的比較及時一般情況下多活5-6年左右沒問題。
但大家應該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相對來說比較虛弱,所以老年人黃疸一旦出現之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比較凶險。不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應該對老年人黃疸引起高度重視,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口服葯物或者手術進行治療。如果手術效果不錯基本上都能夠很好的延長生命。但病情比較嚴重並且治療的不是特別及時,即使通過治療之後也很容易對生命造成很大威脅。
Ⅵ 老年人黃疸高怎麼辦,有偏方嗎
沒有,還是住院好好治療吧。
Ⅶ 中老年人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意見建議: 您好,您說的情況一般的在20以下,都屬於正常的,太高的話,要警惕肝膽疾患的可能的
Ⅷ 成人黃膽高有什麼危害
成人黃膽高有下列六種危害:
1、膽紅素生成過多如先天性溶血性黃膽、獲得性溶血性黃膽、由無效造血引起的旁路性高膽紅素血症等。
2、膽紅素攝取障礙如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Gilbert綜合症、某些葯物及檢查用試劑(如膽囊造影劑)引起的黃膽等。
3、膽紅素結合障礙為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力減低或缺乏引起的黃膽,如Gilbert綜合症、Crigler-Najjar綜合征(1型與Ⅱ型)、新生兒生理性黃膽等。
4、肝外膽管阻塞如膽結石、胰頭癌、膽管或膽總管癌、壺腹癌、膽管閉鎖等。
5、肝內膽管阻塞如肝內膽管結石、華支睾吸蟲病等。
6、肝內膽汁淤積如肝炎、葯物性肝病、妊娠期復發性黃膽、Dubin-Johnson綜合征等。
(8)老年人黃疸高嚴重嗎擴展閱讀:
新生兒發生黃膽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一、生理性黃膽
如果是生理性黃膽,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
二、病理性黃膽
病理性黃膽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膽明顯加重,並容易與生理性黃膽相混淆。
1、感染性黃膽:感染性黃膽可由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體、弓形蟲等。
2、非感染性黃膽:非感染性黃膽有溶血性黃膽、膽道閉鎖和遺傳性疾病等。
Ⅸ 老年人黃膽過高會引起什麼症狀
皮膚發黃,眼珠發黃,肝功能受損
Ⅹ 老年人黃疸500嚴重嗎
很嚴重了,超過肝臟處理的能力太多游離膽紅素會對大腦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