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到底應不應該送父母進養老院
不知道題主這個問題是站在什麼角度來問的。
如果是子女,這個問題要看子女能不能給老人提供一個可靠穩定的生活照顧,一般父母剛退休,60-75歲時,身體非常健康,基本是不需要去養老院的,甚至很多還會承擔「保姆」的角色,去照顧子女和孫輩。當老人年紀更大時,獨立生活出現困難,子女又無法全職的陪伴左右,又不願請保姆,老人的生活質量就會急劇下降,發生意外的幾率也會成倍增長,這時候處於老人安全的考慮也應該讓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或者社區養老。
如果是社會輿論,把老人送養老院是不是不孝的討論其實已經很多了,根結在於人們的養老觀念和現代生活方式的沖突。「養兒防老」的養老理念是否還適用於現在小型化的家庭結構,根據調查答案是否定的,新型的養老方式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與時俱進。我國現在還是90-7-3的養老結構,可見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在家中養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養老院就是「最後的選擇」。
如果是老人,老人有完全行為能力,入住養老院與否,最終是需要老人來決定的。如果可以在家裡養老,並且得到妥善的照顧,這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情況。但要避免高齡空巢老人的出現,並且適當的改造家庭環境,比如在走道、洗手間等處安裝扶手等。如果老人選擇入住養老院,則需要仔細的考察養老院的服務水平和醫療條件,以免老人在養老院生活不習慣
B. 將父母送去養老院屬於不作為犯罪嗎
如果送去養老院所有費用你們承擔,不屬於。如果送過去了就什麼都不管了,那就屬於不承擔贍養義務了。
很多人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陪老人,為了讓老人有一個快樂安樂的晚年生活,找一個照顧他們又有人說話地方也是很好的!現在不是在身邊就是孝順了,只要父母安康,過得好才是真的好!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C. 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敬還是不孝敬
送進抄去.像小孩進幼兒園一樣襲.老人不想去.不送自己有工作.照顧不過來.其實養老院也挺好的.老人多.有共同語言.你想把老人送去.每星期有空.去看看老人.同時給護理員每月200—300小費.叫他們多關照一下.我有個親戚癱瘓了.已經呆了八年了.就是這樣安排的.也挺好的 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痛..遇到這樣情況指責別人.說不孝之類.對老人好就是讓老人快樂.健康.只要沒有把老人冷著 餓著.就是孝順
D. 父母年紀大了,該不該把他們送到養老院
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自己的父母卻一天天的在變老,而當父母年紀大了之後,自然就會面臨著兒女給父母養老的問題,但是現在社會壓力也是非常大的,父母到了年紀大的同時,兒女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一邊要忙碌著工作,一邊還要忙碌著孩子,這邊還要兼顧著父母,難免會有不周到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考慮是否應該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呢?
其實關於父母到老了之後,究竟要不要到養老院養老已經成為了一種熱門的話題,每個人對於養老院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但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去了解一下現在的養老院。拋去對於養老院的舊觀念,養老院是一個給老人提供更優質生活的地方,並不是一個圈禁老人的地方。
E. 子女該不該把父母送到敬老院去
要看情況了,如果家裡條件不能很好的照顧老人。而老人有需要人照顧的話,最好還是送敬老院。只是子女應該一周最少探視一次。不能送完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不問
F. 我們應不應該將年邁的父母送進養老院
我知道,年邁的父母是不應該組織養老院的。因為父母應該是雲被我們養的,不應該處理兩種認知生活,除非。實在沒有時間,那也可以,兩個父母不應該說你養老院這樣是對父母不尊重的。
G. 老人應不應該送去養老院
其實這個問題就和老婆和媽媽掉進河裡先就誰是一個道理,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因為問這個問題就是受到了良心的譴責和現實環境的壓迫。怎麼說呢,以前孝順父母是美德,不孝順的話會被人看不起,所以外部環境和內心的感受是一直的。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獨生子女這一代變得更自私,不知從何時起,孝順父母成為了有些獨生子女眼裡的包袱,當然了他們也知道不養老會遭到別人的唾罵,所以必須找一些說的過去的理由,也給自己的內心找些理由。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有沒有因為我們生活不能自理把我們拋棄,有沒有因為他們工作忙把我們送進孤兒院,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愛。毫無保留的無私的愛。可當他們老的時候呢,有些人會說那些敬老院很專業的,對老人很好的,其實老人和孩子是一樣的,想一想你們小時候把你們交給陌生人看的時候你們傷心痛苦的樣子。我也能夠理解,有些人確實現實壓力很大,沒有精力照顧父母,如果再扣上個不孝的帽子,確實有些不對,但是有多少人明明有精力照顧父母,卻因為怕臟怕累怕錢掙的少了。找個理由將父母送進養老院。養老院不是天堂,那是迫不得已才要去得地方。有些人還會說要問問父母的意願,你們真的了解你的父母嗎,還是你明知道真正的答案卻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