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震設防類別怎麼分類的
抗震設防類別么分類如下:
1、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後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築。簡稱甲類。
2、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築,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後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築。簡稱乙類。
3、標准設防類: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准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築。簡稱丙類。
4、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築。簡稱丁類。
抗震設防類別簡介:
抗震設防分類,對各類建築抗震設防類別的劃分。根據建築遭遇地震破壞後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等因素進行劃分。中國國家標准將建築分為特殊設防、重點設防、標准設防和適度設防四類,並制定相應抗震設防標准。
2. 建築的抗震設計類別 分為哪幾類分類的作用是什麼
抗震設計中,建築根據其在地震時產生的後果及在抗震救災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四類。
甲類建築:特別重要的建築。如遇地震破壞會導致嚴重後果的建築等,必須經過國家規定的批准許可權批准。
乙類建築:重要的建築。如城市生命線工程的建築和地震時救災需要的建築,應按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確定或經有關部門批准。
丙類建築:甲、乙、丁類以外的一般建築等。
丁類建築:次要的建築。如遇地震破壞不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經濟損失的建築等。
探討建築物於地震中受損倒塌的原因,並加以防範,從工程上建造經得起強震的抗震建築是減少地震災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築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綜合防禦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也是防震減災工作中一項「抗」的主要任務。
設防標准
1、甲類建築
地震作用應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2、乙類建築
地震作用應符台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況下,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
對較小的乙類建築,當其結構改用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類型時,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措施。
3、丙類建築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應符台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
4、丁類建築
一般情況下,地震作用仍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應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
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規范有具體規定外,對乙、丙、丁類建築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但仍採取相應的抗震措施。
3. 抗震設防類別:標准設防類什麼意思
建築工程應分為以下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1.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後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築。簡稱甲類。
2 .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築,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後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築。簡稱乙類。
3. 標准設防類: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准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築。簡稱丙類。
4.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築。簡稱丁類。
從事工程建設的朋友們,接觸最多也最必要的資料就是標准規范。截止到2005年現行各項工程建設標准、規范、規程1162項。
其中:強制性條文3項、工程建設國家標准311項、城鎮建設工程行業標准102項、建築工程行業標准143項、建設工業產品標准334項、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標准175項、工程項目建設標准94項。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又出現了:大全或匯編中的1本或幾本標准規范如被廢止或修訂,讀者不得不重新購買,也就意味著重復購買。同時,限於篇幅,無論「大全」或是「匯編」,因其採用簡單的合訂方式,對讀者正正需要的專業標准條文,都不可能做到「全」、「匯」。
4. 關於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的問題
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6.0.1 適用於體育建築、影劇院、博物館、檔案館、商場、展覽館、會展中心、教育建築、旅館、辦公建築、科學實驗建築等公共建築和住宅、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築。6.0.2 公共建築,應根據其人員密集程度、使用功能、規模、地震破壞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大小劃分抗震設防類別。6.0.3 體育建築中,規模分級為特大型的體育場,大型、觀眾席容量很多的中型體育場和體育館(含游泳館),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6.0.4 文化娛樂建築中,大型的電影院、劇場、禮堂、圖書館的視聽室和報告廳、文化館的觀演廳和展覽廳、娛樂中心建築,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6.0.5 商業建築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層商場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當商業建築與其他建築合建時應分別判斷,並按區段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6.0.6 博物館和檔案館中,大型博物館,存放國家一級文物的博物館,特級、甲級檔案館,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6.0.7 會展建築中,大型展覽館、會展中心,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 6.0.8 教育建築中,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學用房以及學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設防類別應不低於重點設防類。6.0.9 科學實驗建築中,研究、中試生產和存放具有高放射性物品以及劇毒的生物製品、化學製品、天然和人工細菌、病毒(如鼠疫、霍亂、傷寒和新發高危險傳染病等)的建築,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特殊設防類。6.0.10 電子信息中心的建築中,省部級編制和貯存重要信息的建築,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國家級信息中心建築的抗震設防標准應高於重點設防類。6.0.11 高層建築中,當結構單元內經常使用人數超過8000人時,抗震設防類別宜劃為重點設防類。6.0.12 居住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於標准設防類。 殯儀館屬於會展建築一類!
5. 抗震設防類別有幾級怎麼劃分
抗震設防類別有四級,劃分情況如下:
1、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後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築。簡稱甲類。
2、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築,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後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築。簡稱乙類。
3、標准設防類: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准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築。簡稱丙類。
4、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築。簡稱丁類。
抗震支架設計要求:
抗震支架鑽孔應使用台鑽,嚴禁使用火焰割孔,直角支架在轉角處要採用煨彎,煨制要圓滑均勻。
支架要做到無毛刺、豁口、漏焊等缺陷,本工程支架採用鍍鋅型鋼支架,因此支架製作好安裝前要二次鍍鋅,在安裝後有損壞部分即使刷漆防腐抗震支架下料前,先將型鋼調直。
小型型鋼下料採用砂輪切割機切割,大型型鋼可採用火焰切割。割切端面的延邊和毛刺,用砂輪磨光機磨光,保證切口端面美觀。
立管的承重支架安裝要牢固可靠,所採用的形式及組合焊接的質量必須達到要求,必要時應做承重試驗,支架與管道的錨接必須可靠牢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_抗震設防
6. 「抗震等級一、二、三」 「抗震設防類別甲、乙、丙 」「抗震設防裂度7、8」 三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主要是從結構類型(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等)、房屋高度。用這四方面查表綜合來區別。
7. 抗震設防的分類
建築抗震設防類別劃分,應根據下列因素的綜合分析確定:
1 建築破壞造成的人員傷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的大小。
2 城鎮的大小、行業的特點、工礦企業的規模。
3 建築使用功能失效後,對全局的影響范圍大小、抗震救災影響及恢復的難易程度。
4 建築各區段的重要性有顯著不同時,可按區段劃分抗震設防類別。下部區段的類別不應低於上部區段。
5 不同行業的相同建築,當所處地位及地震破壞所產生的後果和影響不同時,其抗震設防類別可不相同。
註:區段指由防震縫分開的結構單元、平面內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建築工程應分為以下四個抗震設防類別:
1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後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築。簡稱甲類。
2 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築,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後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築。簡稱乙類。
3 標准設防類: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准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築。簡稱丙類。
4 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築。簡稱丁類。
8. 養老院分到底有哪些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