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在健康方面應該做些什麼
老人健康包括大三方面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安全問題。
1、身體健康版就是不得大病,如何權不得病?鍛煉,飲食,作息,體檢,健康監測及體檢——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等等。
2、心理健康,多陪伴、多溝通、培養興趣愛好,多社交……
3、安全問題,最好有人照應,老人身體已經很脆弱,老年慢性疾病已經快到了「質變」的時候,而且年紀大的老人行動不便,安全問題必須考慮到。盡量要有人陪伴照顧,以防意外不能及時提供幫助,此外做好日常健康監測很重要,通過智能手環、S-VITAL-C生命健康監測器、智能手錶等實時監測老人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減少重疾發生概率。
⑵ 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有什麼
老年人一般是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疾病的高發人群,因此體檢包括以下幾項:內一、抽容血查血常規、肝功、腎功、血脂、心肌酶,再就是查個尿常規和大便常規。二、心電圖、心臟彩超、胸部CT、顱腦CT,還有全腹B超檢查。三、老年人可以查腫瘤標記物,排除有沒有全身的腫瘤。四、做個無痛胃腸鏡排除消化系統的腫瘤。五、可以查腰椎和頸椎磁共振,看看有沒有腰椎、頸椎間盤突出的情況。
⑶ 老年健康的特徵是什麼
人到老年,其體內器官系統會因自然規律發生不可抗拒的退化。但若積極健身保養得當,衰老過程可以推遲,仍可較長期保持健康老人風采。現歸納出健康老人十二徵象。
兩耳聰
耳聾是衰老徵象之一。若老年人兩耳聽力保持正常,說明聽覺器官、神經系統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正常。
雙目明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若雙眼視力不衰,目光炯炯有神,是心、肝、腎功能良好的證據;是視覺器官和大腦皮層生理功能正常的標記。
聲息和
如老年人聲音洪亮清晰、呼吸從容不迫,說明言語中樞、發音器官、呼吸和循環系統生理功能未衰。
腰腿靈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體衰腰先衰」。若老年人能保持腰腿靈便,步履矯健,證明肝、脾、腎充實,肌肉、骨關節和神經、循環系統健康無恙。
牙齒堅
老年人牙齒完整堅固來自腎氣充盈,「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腎氣不足,則骨齒難保矣」。平時重視口腔衛生和飲食調劑,則免生齲齒和牙齦、牙周炎。而牙齒完整牢固是保證食物消化吸收的關鍵。
形不豐
俗語道:「千金難買老來瘦」。這意味著老人不宜軀體肥胖。因肥胖老人易患「肥胖綜合征」,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膽囊炎、膽石症等減壽性疾病。但應正確理解「老來瘦」的內容,不是越瘦越好,而是保持標准體重,以無病為宜。
後門緊
反應老年人消化系統機能良好,肛門括約肌正常、無便秘和腹瀉疾患。
前門松
說明排尿通暢,男女老人泌尿和生殖器官無異常改變。顯示該系統器官未見良、惡性腫瘤。
脈形小
老年多有血虛,以脈搏粗大為主。如老人仍保持較小脈形,說明其氣血調和,陰平陽秘。血壓不高,心律正常的老人,往往動脈血管硬化程度低,心功正常。
思路清
人到老年,如能做到思想敏捷,邏輯性強,動作靈活,反應良好。說明大腦思維能力正常。這是健康老人的重要標志。
性開朗
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老人,往往擁有熱愛生活、熱愛他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開朗愉快的性格。這些健康心理素質的集中體現,勢必形成生理健康的保證。故心理健康也是老人重要的健康標志。
善適應
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包括人際關系在內)的良好適應性,也是科學評價老人健康的綜合標准之一。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若缺乏對生活中隨時隨地發生的形形色色變化的及時反應能力,必然會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進而影響人們健康的整體發展,甚而危及生存。而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素質正是展現良好適應能力的基礎。反而言之,老年人對環境的良好適應性就是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體現。
⑷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老年人的常見病包括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版變,腦梗塞,腦缺血,胃權痛,消化不良,便秘,老年性的頭暈,關節痛,骨質疏鬆,骨折,心力衰竭,腦出血,經常咳嗽的病人可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纖維化,肺氣腫等等。另外,還有一些老年人,年紀過大,各個臟器功能衰退,出現心肺功能的衰退,還有一些老年人年紀大了之後還可以出現出現老年痴呆,生活行為不能自控。
⑸ 老年人如何進行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正逐漸步入老齡化的趨勢下,居家養老也好,機構養老也罷,為老年人提供幫助的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要首先了解應從哪幾方面對老年人進行照顧,才能幫助老年人維持健康。為此,推薦以下簡單指南。
1
/4
1、體重
老年人每月應測量一次體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應由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幫助測量。測出的數值記錄在日歷上或筆記本上。如果體重變化達到或超過2公斤就要看醫生,以明確是否有消瘦、脫水或水腫發生。出現下列情況,最好每天測體重:
* 存在脫水的風險時,如高溫、發熱、腹瀉、嘔吐時,
* 在感染、住院治療、感情受傷後,
* 近期有心臟病發作。
2
/4
2、營養
出現下列情況時,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要特別關注老年人的營養狀況,評估有無營養不良發生:
* 老年人遵醫囑或自行決定節食的情況下,
* 老年人連續3天以上,進食量不如以前的情況下,
* 老年人偏食,大量進食某類食物,如肉、奶或蔬菜的情況下。
3
/4
3、補水
* 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要經常提醒老年人喝水,要確保老年人每天至少飲水1升,
* 如有脫水的風險,如高溫、發熱、腹瀉、嘔吐時,要比平時多飲水。
4
/4
4、活動
每種活動的水平下降,都意味著老年人處於疲勞或精力減退的狀態,這是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因此,為老年人提供幫助的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一方面要確保老年人正常進食,另一方面要確保照顧對象有:
* 體力活動:散步,做園藝,做家務活,
* 腦力活動或愛好:閱讀、撞球、棋類等。
* 社會交往。
⑹ 老年人保持身體健康該怎麼做
首先,要定期做體檢。更不能忽視每年必做的體檢,幫助你發現一些早期疾病隱患。現在體檢也比較方便,像TTM體檢,直接全身掃描,篩查全身疾病,可早期發現身體潛在的疾病,而且安全、經濟。其次,科學合理飲食。在生活中千萬不要挑食、偏食、暴飲暴食或者刻意節食,這樣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身體的抵抗能力就會下降,吃飯定時定量,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像油炸、燒烤、腌菜、罐頭、速食產品、冷凍類食品及飲料、餅乾等加工類垃圾食品,再次,堅持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參加體育鍛煉就是強身健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對於老年人來說,每天有大量多餘的時間可以用來鍛煉,在閑暇之餘可以到公園練練劍、打打太極、跑跑步、跳跳舞都可以鍛煉身體。
⑺ 老年人如何運動最健康
1)步行: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經常步行鍛煉,能調節各器官功能,增強腰腿肌力。
(2)體操:方法很多,如廣播操、保健操、醫療體操。
(3)自我按摩:一般手法有推、擦、揉、捏、掐、點、拿、搓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功能。
(4)慢跑:一次不超過30分鍾。
(5)太極拳:適合年高體弱者,高血壓、冠心病患者。
(6)氣功、理療。
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及量要適當。如果運動時感到發熱、微汗,運動後輕松、舒暢,說明運動適當。運動時出現頭昏、胸悶、心悸,運動後食慾減退、睡眠不好、明顯疲勞,說明運動量過大,需及時調整運動量。
⑻ 老年人保健常識有哪些
老人養生保健的方法
1、睡:即睡好覺,保證睡眠充足。老年人要學會有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
2、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用進廢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報看書,繪畫下棋,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愛好。研究表明,一個經常用腦的65歲老人,其腦力並不比不愛動腦的35歲的青年人差。
3、轉:即轉換不同性質的運動。在較長時間的單調工作或讀書、寫作後,應及時轉換另外不同性質的活動,使大腦神經鬆弛而不過分疲勞,使腦力保持最佳狀態。
4、活:是指活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經常活動手指,做兩手交替運動及轉動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健腦益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5、參:即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年輕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
6、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歡樂感覺。
7、調:即調節飲食。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兼收並蓄,多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紅棗、牛奶、豆漿、蛋黃、桑椹、芥菜、芝麻、核桃仁、百合、豬腦、豬心、黑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動物脂肪和含糖類食物。
相信大家對老人養生保健常識有什麼也都心中有數了,生活起居各個方面都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老年人雖然正處於身體各個部位功能的衰退期,但是只要能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激情和希望,完全可以越活越年輕的。
⑼ 老年人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少吃多餐,飯後散步,睡前誤飲水,少吃補品,心情開朗,不為兒女操心,不計較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