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陽節敬老院里有25位老人品茶,這25位老人的年齡恰好是25個連續自然數,並且年齡之和2000
您好:
中間的 2000÷25=80歲
最小的 80-12=68歲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記得採納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另發或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學習進步!
Ⅱ 重陽節去敬老院給老人唱歌,唱什麼歌好
1、《重陽》
歌曲《重陽》收錄於中國風仙俠音樂才女董貞的第四張個人專輯《九音貞經》中。歌詞有部分內容引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人比黃花瘦)。
這首歌延續了董貞一貫的仙俠風。畫面唯美,音色凄美繞梁,婉約的歌詞如詩似畫。
2、《九九女兒紅》
《九九女兒紅》是陳少華演唱歌曲,由陳小奇作詞、作曲,是繼九月九的酒出的第二首九月系列歌曲,收錄在其1994年專輯《九九女兒紅》中。該歌曲獲得1995年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銅獎。
3、《九月九的酒》
《九月九的酒》是陳少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陳樹作詞,朱德榮作曲,收錄於陳少華199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九月九的酒》中。
1995年,陳少華憑借該歌曲獲得第三屆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銀獎。2016年10月5日,該歌曲獲得第二屆內地華語金曲30年經典歌曲獎。
4、《九九艷陽天》
《九九艷陽天》是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由胡石言、黃宗江作詞,高如星作曲,禹鼎、潘文林、呼延生、孫佩華演唱。
高如星在彌留之際讓妻子給他唱《跟著我吧》,妻子便咽唱不下去。從家鄉來照顧他的小侄女輕聲為他唱了這首他的歌。
5、《橄欖樹》
《橄欖樹》是齊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詞,收錄在齊豫1979年7月9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橄欖樹》中。這首歌曲是齊豫的代表作品之一。
2010年,「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於12月12日廣州影音展揭曉,《橄欖樹》入選「30年30歌」。
Ⅲ 重陽節敬老院里有25位老人品茶,這25位老人的年齡恰好是25個自然數並且年齡之和是2000問最小老
2000÷25-12=68歲
Ⅳ 重陽節快到了,我打算和同學們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想邀請你同我們一起去,(求翻譯)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coming. I plan to visit the elderly with my classmates. I want to invite you to join us.
可以嗎
Ⅳ 重陽節去敬老院為老人們表演節目是對還是錯
本題考查了親社會行為,依據課本知識知識分析材料可知,九九重陽節,某中學團員組版織起來權到敬老院為老人們表演節目,打掃衛生等,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說明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是自覺服務社會,所以A是正確的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A.
Ⅵ 重陽節那天王老師帶我們去( )慰敬老院的老人們
(39-12)÷(14-11),
=27÷3,
=9(個);
11×9+39,
=99+39,
=138(個);
答:有9個老人,有138個蘋果.
Ⅶ 重陽節去敬老院適合帶什麼禮物
現在連春節都沒到就開裂瞎始考慮重陽節,好像早了點首冊吧。可以者源宏帶牛奶,酸奶,小包裝的麵包餅干,香蕉,蘋果等。千萬可別帶重陽糕,這種粘糯的食品不適合老人食用。
Ⅷ 單位準備在重陽節組織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動,領導將此項任務的組織工作交由你,你會如何開展。
【答題要點】
1. 抓住開展活動的目的,緊緊圍繞目的進行效果的達成;
2. 前期與敬老院溝通,切實了解我們老人們的需求;
3. 根據老人們的需求制定我們的敬老方案。
【參考答案】
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切實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為了更切實際的解決老人們的需求,做好敬老服務工作,我會先期聯系敬老院的負責人,通過溝通了解我們老人都有哪些需求?根據老人們的需求,前往敬老院深入了解,方便開展准備工作。
對於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比如修葺屋頂,清掃天花板,搬挪傢具等,由單位的男同事組成服務隊,准備工具。對於老人們的文化生活,由單位的同事們准備文藝節目,包括談心聊天准備。對於老人們想念家人,我們聯系其家人,可以幫助老人們回家看看,還可以接上老人們的孫子、孫女前來探望老人。
除此之外,准備好路由器、老年智能手機等設備,前往敬老時,為老人們搭建好WiFi,並手把手的教會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與家人視頻聊天。對於具體的操作流程,還要用截圖標識做成海報,這樣方便老人們在操作手機時有比對指示。
最後制定一份服務聯系手冊,當關愛活動結束後,老人們有什麼需求可以通過聯系本單位來安排同事前往服務。
Ⅸ 計劃去敬老院陪老人過重陽節的英語作文,(100詞左右)
題目不錯,比較好寫
Ⅹ 重陽節給敬老院老人的長篇現代詩,不要太短,讀三分鍾以上就行。謝謝!
《紙船》 作者: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永恆的媽媽
當第一次睜開初生的雙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無比聖潔
慈愛的睇視和欣喜的淚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細的盯著你
你朦朧無知的心本能地律動
卻無法表述親情只一陣四肢亂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聲啼哭
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撫育
終於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軀
在調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後
決不等待,徑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寶的第一聲——媽媽
這是最感人的原始蘊蓄
無論世界上流韻著多少種語言
只有這一聲呼喊絕對的相同
沒有什麼樂音,沒有什麼詩歌
能比這一聲更動人
母愛 文 / 詩涯
發黃的燈光,流露著幾分單薄,如同一縷殘風
屋檐上的蜘蛛,牽著一絲白線,在編織著生活的幸福
黑夜在外面,慢慢地向萬家燈火,伸手
萬籟俱寂,幾次低沉的狗吠聲,悠悠然
一堆番薯藤,兩個籮筐,母親的一雙膝蓋
「你的窗欞關好了嗎?今夜可能會下大雨。」
「這么大的人啦,還趴著睡,拿著,這里還有張被子,電視說今晚變冷。」
夢中多次被這幾番話驚醒,掛在窗前的風鈴
在靜靜地,凝望著正空中的彎月,如一陣微風輕吻麥浪
母親的雙手,還在捋著番薯葉
輕輕地,生怕嚇走我們的夢
「媽,我想回學校了。」
「廣州真的這么好嗎?難道就不能多吃幾天家裡的飯菜嗎?」
她深邃的雙眸,隱隱地閃爍著某些東西
我讀得懂
再多離家的緣由,都被深深地咽了下去
「媽,不用送了啦,雨天路滑。」
「好,好,不送啦,乘車時多加小心,到校後記得打電回。」
泥濘的小路,在腳下靜靜地延伸
淚水模糊了雙眼,回首時,也模糊了母親佇立的身影
一滴溫暖的血,滴在心湖上,染紅了我的理想
「在外面住得慣,吃得好嗎?」
曾被母親問了千萬次的話,沒有任何的褪色
如皚皚萬里白雪
一棵樹,守侯在菁菁河邊上
母親的生命里
孩子永遠都那麼的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