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人低血壓要怎麼調理
老年人出現低血壓應該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會出現一些疾病,老年人必須要注意身體的調理方法,避免造成更多影響,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血壓低的現象,在這種情況出現之後,會造成老年人頭暈,而且還會導致頭痛,危害後果很大,那麼,老年人出現低血壓應該怎麼辦?
老年人血壓低怎麼辦
1、查找病因
如降壓過度者應暫停服降血壓葯,患有貧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時要及時診治;如果患的是體位性低血壓,在起立或起床時要使動作盡量緩慢,不可操之過急,每變換一次體位,要休息2—3分鍾;體質虛弱者宜加強營養。
2、鍛煉身體
低血壓患者要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心血管和神經調節功能。國外有位學者說過:「鍛煉身體可以代替許多葯劑,但任何葯劑也代替不了鍛煉身體。」低血壓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3、注意飲食
在飲食方面應注意增加營養,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約為正常食鹽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攝入鹽後還要多喝水,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升高血壓。
老人低血壓食療
1、烏骨雞1隻(約重1500克)。將雞去毛剖肚洗凈,在雞腹肚中放入當歸頭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月。
2、紅棗15枚去核,粟子150克,洗?1隻,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後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燜熟食之。
3、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2次,連服兩月。
4、嫩母雞1隻,黃芪30克,新鮮天麻100克(干品15克)。雞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用涼水沖洗。將天麻、黃芪切片裝入雞肚內。將雞放入沙鍋中,加蔥、姜適量,鹽、酒、陳皮15克,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雞爛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5、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低血壓的出現,而且要注意自我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老年人低血壓的發生情況,平時也要注意調理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護理事項,而且要注意科學進行治療,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進行飲食。
B. 老年人低血壓該注意什麼
請問:老年人低來血壓如用中草葯如源何治療回答者:黃紅遠你好,一般成人肱動脈血壓<12/8kPa(90/60mmHg)時,稱為低血壓。當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明顯低於正常范圍時,稱為急性低血壓,可表現為暈厥和休克,慢性低血壓則指血壓呈持續降低的狀態。通常說的低血壓主要指的是慢性的低血壓。無自覺症狀的原發性低血壓可不予治療。如果有暈躍等症狀,可給予高鈉飲食和葯物治療,症狀性低血壓應針對原發病因積極治療。治療可以用西葯如麻黃素、地塞米松等,大多時候更常用中葯調理,具體的中葯要根據辨證來處方。 老年人低血壓吃什麼好回答者:楊艷治療首先找到原因針對原因進行治療,另外建議多吃瘦肉和豬肝,蛋黃,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和血補充鐵和蛋白質和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平常注意防止偏食啊。長期貧血可能導致抵抗力低下和導致心臟的改變的啊,所以需要盡早治療啊。而且嚴重的有生命危險的,需要輸血治療.
C. 老年人突然血壓低怎麼回事
一般認為上肢血壓低於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為低血壓。由於血壓低,血液循環緩慢無力,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向組織細胞送入氧氣、營養並帶走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根據其發生原因, 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1)體位性低血壓:即由卧位突然變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收縮壓下降2.67 kPa以上,常於早晨起床後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仆,以40-70歲男性較多 見,可因久病卧床身體虛弱或服用同時具有擴張靜脈作用的降壓葯所引起。
(2)症狀性低血壓:由某些疾病或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嚴重二尖瓣或 主動脈瓣狹窄,慢性營養不良,服用降壓葯等。
(3)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40歲的婦性,多 有家族遺傳史,有的沒有任何症狀,有的則出現疲乏、健忘、頭暈、頭痛、心慌,甚至暈厥,或有心前區壓迫感等症狀。 許多患者伴見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淺、胃口不好、腳腫等症狀。這些表現為夏季氣濕較高時更顯突出。本病以體質衰弱者及女性為多見。但也有人並無明顯異常的感覺。 中醫認為低血壓是脾腎陽氣虧損所致,治療上注重溫脾腎,升陽氣。
自療注意事項
(1)本病屬於虛勞范圍的病,故宜從整體上調理,單純葯物治療效果不佳。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改善體質。運動量要逐漸增加,不能操之過急,但要持 之以恆。
(3)起床時目花頭暈嚴重,甚至昏倒者,欲起床前應先略微活動四肢,搓搓面, 揉揉腹。起床時先至坐位片刻,再慢慢下床呈立位。睡床宜將腳部略墊高。
(4)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可多食一些具有溫脾腎、升陽氣的食 物,如鹿肉、狗肉、羊肉、公雞、酒、胡椒、辣椒、生薑、韭菜、龍眼、濃茶、咖啡等。
(5)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於常人。少吃冬瓜、西瓜、葫蘆、赤小豆等 通利小便的食品,以保持血液容量。
(6)檢查一下是否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心臟衰竭等 疾病。
(7)多洗溫水浴(40℃左右),以改善血循環。但每次時間不宜太長。
(8)患者要振作精神,處處事事激勵自己奮發前進,這樣有利於病情恢復。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雙龍補膏,每次服1匙,每日2次,早晨、下午開水沖服。
(2)參桂鹿茸口服液,每次服1-2支,每日2次,早晨、中午溫水送服。
(3)生脈飲口服淮,每次服2支,每日2-3次,溫水送服。
2.驗方自療法
(1)生曬參粉25克、紫河車50克(粉末),混勻,每次服3-5克,每日2次, 早晨、中午溫水吞服。
(2)桂枝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紅參5克,開水沖泡代茶,每日1帖。
(3)制黃精30克、黨參30克、炙甘草10克。上午水煎頓服,每日1次。
3.飲食自療法
(1)狗肉200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乾薑10克。葯另包,加酒、 胡椒等調料小火燉熟。3-5日分次食完。
(2)白酒500克,內浸白參50克、鹿茸5克,每次服25克,每日1-2次。
(3)若干生薑去皮洗凈,生服。常吃生薑對治療低血壓有好處,健康人口嚼生薑 1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5kPa,舒張壓升高1.9kPa。此外,可在菜湯、 豆腐湯、肉湯、雞湯中多放些薑末,平時用薑末泡開水當茶飲等等都對治療低血壓有好處。
4.外治自療法
炙穴。取百會、合谷、關元三穴。點燃艾條(或香煙)對准穴位,距離只要保持皮膚溫熱不燙。每穴15分鍾。
合谷穴:在食指和拇指並緊時,手背部虎口處肌肉最高突點上。
關元穴:在肚臍恥骨上緣作5寸算時,臍下3寸處。
百合穴:在兩耳尖連線的頭頂正中點上。
5.其他自療法
(1)每天打太極拳1-2次。
(2)每天慢跑1-2次,每次20-30分鍾。
避免誤診 生理性低血壓無明顯症狀者,不必要求醫服葯。 沿海平原居民進入3500米以上高原地區,可出現低血壓。此是「水土不服」引 起,適應後即能調整,如無明顯症狀者不必服葯。
D. 老年人慢性低血壓可分為哪幾種
老年人如果收縮壓在100汞柱,舒張壓60~65毫米汞柱以下,並且伴有昏睡、虛弱、頭暈專、頭痛、視力屬模糊、昏厥等症狀時可稱為低血壓.醫學上將低血壓分為兩類:一類是急性低血壓,可因中毒、出血、外傷、昏迷、休克等引起,老年人當然可以發生。
另一類是慢性低血壓,它又分為;(一)體質性低血壓,由於體質虛弱引起;
(二)體位性低血壓,從平卧或下蹲突然轉變成直立位時發生;
(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營養不良引起的低血壓;
(四)內分泌病引起的低血壓,常見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
(五)心臟本身有病引起的低血壓,如嚴重主動脈狹窄、心包炎等;
(六)高原性低血壓,發生於居住在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米以上高原地區四至六個月以上者。由此可見,一旦老年人發生低血壓應該追根究底地查明原因。
E. 老年人低血壓怎麼辦
先查查看是否有貧血,然後檢查一下心肌供血能力,最後看看是否有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反流。你瘸著是什麼病因了,再來提問,就可以有針對性措施了。現在這樣問因為病因太多,不好針對性建議。要是單純體位性高血壓一般問題不大,多注意一下動作就行了,適當補充一些營養素,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F. 老年人低血壓怎麼辦
有多低,血壓具體多少,一定要預防血壓過低休克,有些老年人會這樣的
G. 老年人血壓低,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知道老人的血壓目前到底是多少?成年人的理想血壓收縮壓(高壓)100~內120mmHg,舒張壓(低壓)60~80mmHg,收容縮壓-舒張壓=脈壓,30~40mmHg.。如果血壓不低於90/60,就不是低血壓。如果她以前沒有低血壓,只是最近有這些症狀,那有可能是夏季出汗較多,體內缺水所致,建議多喝一些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但是老年人是不建議吃太鹹的食物的,適當補鹽即可。如有低血壓的病史,那就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如紅棗,參類等。如果突然站立會頭暈,看不清東西,多是腦供血不足的現象,建議起立時慢一些,適當進行一些活動,不可過勞累。
建議去正規醫院給老人查一查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現在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太多了,別耽誤!
H. 老年人血壓低要注意什麼`如何改善
一老年人血壓低注意事項: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
.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綳帶,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症狀,無需葯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症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二 低血壓的飲食治療:
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I. 老年人低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平時血壓較低,但是並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其實,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老年人,血壓低是比較普遍的,這與人體的先天性的血壓低、平時運動量較少等都有關,只要可以滿足自身需求,不會出現頭暈、黑曚、暈厥等情況,劇烈運動後也不會出現缺血缺氧症狀,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不需要刻意追求數據上的達標。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疾病導致的低血壓,比如老年性的體位性低血壓,人體從平躺或者坐著突然站立後出現一過性的頭暈;也不能排除老年人因為消化道大出血或者外傷導致的血容量不足進而導致的低血壓;其他情況比如說是中毒、嚴重的感染等引起的休克,血壓也是偏低的。
J. 低血壓對老年人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60毫米汞柱。低血壓可能是一時性的,也可能是長期性的,其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於大腦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低血壓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性損害極為突出,病人常感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健忘、思維遲鈍,容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