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志願者重陽節走進敬老院9月30日,正值重陽節到來之際,武隆縣石橋苗族土家族鄉志願者們到敬老院和老人一起歡度重陽節。 志願者們來到敬老院,有的陪老人下棋,.
2. 幼兒園重陽節去敬老院開展些什麼活動
為了從小培養孩子敬老尊賢的習慣,重陽節來臨之際三口中心幼兒園組織幼兒到三口敬老院進行慰問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先表演集體節目,稚嫩的童聲,略顯零亂的動作,引來老人們的陣陣歡笑和熱烈掌聲,同時也換回了他們童年的回憶。接著遞上一杯熱茶,送給老人們溫暖。用稚嫩的小手給他們捶背、按摩,送給老人們溫...馨。近一個小時的活動,給敬老院增添了歡樂,老人們異常開心。
3. 重陽節那天王老師帶我們去( )慰敬老院的老人們
(39-12)÷(14-11),
=27÷3,
=9(個);
11×9+39,
=99+39,
=138(個);
答:有9個老人,有138個蘋果.
4. 單位準備在重陽節組織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動,領導將此項任務的組織工作交由你,你會如何開展。
【答題要點】
1. 抓住開展活動的目的,緊緊圍繞目的進行效果的達成;
2. 前期與敬老院溝通,切實了解我們老人們的需求;
3. 根據老人們的需求制定我們的敬老方案。
【參考答案】
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切實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為了更切實際的解決老人們的需求,做好敬老服務工作,我會先期聯系敬老院的負責人,通過溝通了解我們老人都有哪些需求?根據老人們的需求,前往敬老院深入了解,方便開展准備工作。
對於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比如修葺屋頂,清掃天花板,搬挪傢具等,由單位的男同事組成服務隊,准備工具。對於老人們的文化生活,由單位的同事們准備文藝節目,包括談心聊天准備。對於老人們想念家人,我們聯系其家人,可以幫助老人們回家看看,還可以接上老人們的孫子、孫女前來探望老人。
除此之外,准備好路由器、老年智能手機等設備,前往敬老時,為老人們搭建好WiFi,並手把手的教會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與家人視頻聊天。對於具體的操作流程,還要用截圖標識做成海報,這樣方便老人們在操作手機時有比對指示。
最後制定一份服務聯系手冊,當關愛活動結束後,老人們有什麼需求可以通過聯系本單位來安排同事前往服務。
5. 每年9、9重陽節,單位領導紛紛去敬老院慰問什麼看
這一天是中國的敬老節,他們去也是一種表示,一種責任,合乎禮儀,也無可非議。當然平時多關心就更好了。
6. 重陽節去敬老院適合帶什麼禮物
現在連春節都沒到就開裂瞎始考慮重陽節,好像早了點首冊吧。可以者源宏帶牛奶,酸奶,小包裝的麵包餅干,香蕉,蘋果等。千萬可別帶重陽糕,這種粘糯的食品不適合老人食用。
7.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這篇文章怎麼寫快!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是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淀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范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梁之才。
8. 怎麼給澳美製葯舉辦的敬老院公益活動送衣服棉被
可以聯系主辦方澳美製葯
9. 在九九重陽節來臨之際,少先隊員們開展尊敬老人的活動。他們給敬老院做衣架。小華做了5個,小紅和小亮共
5 8 7=20
20除以4等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