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省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規劃建設局待遇怎麼樣,是事業單位嗎
一、濰坊事業單位人員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 資標准。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二、濰坊事業單位人員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日照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日照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
三、濰坊事業單位人員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 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准和實施范圍。
2. 峽山敬老院地址
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鄭公街道敬老院
地址:東環湖路南200米
3. 濰坊市的敬老院條件比較好的 正規的養老院
去華都集團問問,在勝利東街交警支隊對面
4. 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有犬舍嗎
霞山區是由全社的。
5.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哪裡有養老院
濰城區政府後邊的卧龍街上有個寶葉護理院以"醫養結合"作為特色養老模式,以醫院為依託,配有專業醫療設備器材,團隊由有著幾十年臨床經驗的教授主任、豐富養老工作經驗的專業管理人員,以及有醫生、護士資質的專業醫療人員組成,實行24 小時值班制度,從醫、護、住、養各方面滿足老人更高層次的養老需求。同時費用優惠,是社保定點地方。
6. 濰坊市哪家敬老院最好
濰坊松鶴居老年公寓非常不錯
7. 山東濰坊市峽山區直屬哪裡管轄坊子區還是
峽山區全稱為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歸濰坊市直管,為山東省省直屬單位。
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
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又稱峽山經濟開發區,簡稱峽山區,位於濰坊市東南部,處濰河中游,因峽山水庫得名,北臨昌邑市,西靠安丘市,東部及南部毗鄰高密、諸城兩市,東部與青島市相望,經坊子區與市區連為一體。全區總面積491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2007年,濰坊市委市政府析昌邑、安丘、高密(劃轉峽山區代管34個行政村,為:前鋪、後鋪、前嶺、後嶺、中嶺、西嶺、鄭公、柿子園、住王莊等)及諸城等縣市成立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現屬縣級編制,歸濰坊市直管,為山東省省直屬單位。
2008年1月1日,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正式組建運行。
2015年10月9日,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舉行揭牌儀式,由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更名為濰坊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
(7)山東省濰坊市峽山敬老院擴展閱讀
濰坊市:
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9月,濰坊市轄奎文區、濰城區、寒亭區、坊子區,青州市、諸城市、壽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昌樂縣、臨朐縣等4區、6市、2縣,另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綜合保稅區4個市屬開發區。
位置境域:
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地跨北緯35°32'至37°26,東經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脈,北瀕渤海萊州灣,東與青島、煙台兩市相接,西與東營、淄博兩市為鄰,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直線距離西至省會濟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8. 濰坊市峽山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查詢
濰坊2010年1月8-12日,抄2011年3月1-4日社會保障稅的基襲礎,如果單位繳納的社保基數的20%,個人社保基數* 8%,付出自己的社保基數* 28%的線。青島市2010年基準年1270,2011 1470。你能比較電腦
9. 山東省淮坊市峽山屬於哪個區
山東省淮坊市峽山是經濟開發區隸屬濰坊市不屬於某個區。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位於濰坊市東南部,處濰河中游,因峽山水庫得名,北臨昌邑市,西靠安丘市,東部及南部毗鄰高密、諸城兩市,東部與青島市相望,經坊子區與市區連為一體。
全區總面積491平方公里,其中峽山水庫面積144平方公里,設7個直屬部門,4個街道辦事處,共27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9.92萬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9)山東省濰坊市峽山敬老院擴展閱讀
按照濰坊市委、市政府建設「生態峽山」的總體要求,峽山區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堅持以生態發展為主線,以有機農業名牌創建為切入點,高端定位率先發展,堅定不移的發展有機農業。目前,全區已認證有機農業面積492畝,有機養殖面積22.5萬畝,轉換期有機農業面積1150畝。
認證有機農產品52個、轉換期有機農產品21個;22.5萬畝峽山水庫野生魚7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成為江北最大的淡水有機魚生產基地。
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以優質實現了優價,產品價格是普通產品的5—10倍;當地農民土地流轉後就地轉化為產業工人,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5000元以上;帶動全區發展綠色蔬菜8萬畝,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庫水質明顯改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日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