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一天喝多少水為益
一天飲水量多少為宜呢?以正常成年人的飲水量為計算標准。生理需要量為版3000毫升,每日通過權飯、菜、湯、水果攝取水分約1000毫升。為此應補充白開水2000毫升,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歡飲茶水、牛奶、咖啡、果汁、酒等其他飲料,即便如此,補充白開水量一般也不宜少於1000毫升。 老年人 應為成年人的4/5左右。男性比女性增加10%—15%,嬰幼兒由於生長發育使其新陳代謝較成年人旺盛,因而相對需水量較多,應在不口渴情況下再補充100—500毫升,比較符合需求量。
Ⅱ 為什麼老人夜間喝水多
人的年齡越大,對於口渴的感受力就會越低,也就是說,可能到很渴的時候才能感覺到渴。所以人從中年開始就應該每天固定飲水1500毫升,這樣才能保證人體每天的基本需要量。
所以,請您家裡的老人在白天就要平均分配喝水的時間,不渴的時候也要喝一點。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美兆健康顧問祝您健康!
Ⅲ 中老年人多喝水,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多喝水可以有效的防止腎功能方面的疾病,因為多喝水了可以去有效的排毒,嗯,多喝水可以幫助我們擁有一個更好的心情,缺水的情況下人是會感到頭痛,或者情緒惡化,甚至會感到注意力難以集中。
Ⅳ 老年人多飲水的好處有哪些
我們身體內的廢物都是有肝臟和腎處理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僅占身體1%腎卻要承受整個全身1/4的廢物,然後腎臟會將這些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排於尿再排除體外,多喝水會加快尿液的排出,不但可以預防結石還能減輕腎臟的負擔。
多喝水,這樣才能多排尿,濃度高的尿液會對前列腺產生較多的刺激,所以多喝水可以稀釋尿液的濃度,這也是腎臟保健的最好方法。
正常人每天飲水、排水處於平衡狀態。腎臟是最重要的調節水分代謝的器官,它有濃縮和稀釋尿的功能,將尿的比重維持在1002-1030之間,多喝水,尿變稀比重低,尿量增加,少喝水則比重高尿變濃,尿量減少。正常排尿量每日大約1500毫升與飲水量差不多。腎濃縮和稀釋尿的功能受體內抗利尿激素、滲透壓等的支配和調節,並有口渴中樞,人感到口渴時會增加飲水。
2
多喝水是腎健康的基本保障。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疾病。目前,醫學認為腎結石病人與人體代謝環境、飲食、疾病等因素有關,同時還認為與人體極度缺水或脫水有關。究其原因,一是食物中的鈣質沒有足夠的水來分解、輸送、排除,積聚在腎中形成結石;二是補充水分不足,排尿次數減少,尿酸過濃,造成鈣質沉澱,久之形成結石;三是腎臟發炎,無法將鈣質及時排出體外,日積月累形成結石。要避免腎結石,最重要的是要多喝水。
3
對於人體而言,水在身體內不但是運送各種營養物質的載體,而且還直接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保證充足的攝水量對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
一般認為,喝水最佳時刻在早上起床後、運動後、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時,以及感冒發燒中。早上起床身體可能會有些許脫水的情況,因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補充水分。最好先喝一杯水,讓身體開始重新運作。其次每隔一段時間適時地為身體補充流失的水分。
4
另外,人在發高燒時,會以出汗的形式散熱,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嚴重的會引起脫水。因此,發燒期間及時補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溫開水或溫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時喝一次。喝點小米粥、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飲水的最佳時間是:早晨起床後,上午10時左右,下午3時左右,就寢前。飯前飯後不宜飲水,飯前飲水要在進餐前15分鍾,飯後飲水間隔時間要長些,食物越是不好消化時間越長,吃水果之後30分鍾,吃肉之後3個小時。
Ⅳ 老年人應該多喝水嗎
老年人結腸直腸肌肉易於萎縮,排便能力較差,加上腸道中粘液分泌版減少,所以大便權容易秘結。因此老年人應多飲Pure NZ礦泉水,但老年人心腎處於衰竭期,多飲水必會加重心腎負擔,因此,老年人飲水又要適量,一般飲水量控制在每日2升左右。初生嬰兒水分量雖佔全身60% ,但2歲以下嬰兒各系統還處在發育中,大量補給水分會填滿他們小小的胃,使他們不想吃或不能再吃那些含有他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和卡路里食物,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更有甚者,如果對嬰兒短期內過量給水,由於排泄系統發育不完全,一時排出困難,則勢必血液與間質液被稀釋,滲透壓降低,致使水會自由滲人細胞內,使細胞增脹,發生水中毒,故對嬰兒宜多次少量給水。運動員喝保健飲料,稍加點鹽和糖料。又如高血壓病人,一般應少鹽少水,老年人和小孩最好是飲用溫開水,溫開水對人刺激小而且有利於酶的活性。
Ⅵ 人每天喝水過多怎麼辦有什麼壞處
1、水喝多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人體是通過尿液來排毒的,那尿液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水,而所有的尿液都是要經過腎臟過濾的,因此,如果喝水過多,就意味著腎臟的過濾就更多,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飲水過量會引起水中毒。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鍾16毫升,如果人體攝入水的量超過了這個標准,或者喝水的速度超過這個標准,那體內就會出現水過剩的現象,而過剩的水分就會使細胞膨脹,繼而引起脫水低鈉症,臨床會表現為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這種中毒的症狀是全身的,嚴重的會出現痙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6)老年人喝水多擴展閱讀:
喝水誤區
1、喝水並非越多越好
成人每天要消耗至少2500毫升的水,這些水並不都是「喝」進去的哦!其實我們的食物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了,比如蔬菜,90%都是水分,水果中80%都是水分,魚和肉類也含有70%的水分。除去這些,我們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也就足夠啦! 否則物極必反,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水並非越純越好
不少人認為,水越純越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大量飲用純凈水會帶走人體內的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易引發疾病。由於人體的體液是微鹼性的,而純凈水呈弱酸性,如果長期飲用弱酸性的水,體內環境將遭到破壞。
此外,長期飲用純凈水還會增加鈣的流失。對於老不少人認為,水越純越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大量飲用純凈水,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和兒童、孕婦更不宜長期飲用。
3、礦物質含量並非越高越好
礦泉水因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一些礦物質而深受喜愛。不少消費者認為,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飲用水中應該含有適量、平衡的礦物質,但礦物質含量高並不能完全說明水的活力強。反之,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還會危害人體健康。例如,當飲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毫克/升~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大於0.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
4、每天真的要8杯水嗎
科學家們說,整天大口大口地或小口地喝水對健康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好處。那麼,每天八杯水的標准建議又是從哪裡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腎臟專家斯坦利戈德法布博士說:「沒有人准確知道。」
5、喝水能清除毒素
腎臟過濾我們血液循環中的毒素,然後毒素通過尿液排出。但問題是,每天和過量的水真的能提高腎功能?「不能」戈德法布說,「實際上,喝大量的水能夠驚人地降低腎臟的過濾能力,這種衰退雖然細微,但確實存在。」
Ⅶ 老人多喝水能帶來哪些好處
1、老人喝水能預防便秘
老人晨起第一杯水顯得很重要,不僅補充了整晚人體代謝所消耗的水分,同時還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粘度,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起床後,可空腹喝一杯水,因為睡眠時我們的隱形出汗和尿液分泌,損失了很多水分,起床後即使不感覺口渴,但體內仍會因為水分缺乏而導致血液粘稠。因此,起床後一定要盡快小口慢慢補充水分。
2、老人喝水可以降低心臟負擔
老年人晚間睡前不飲水,可導致血漿濃縮、血液粘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聚能力亢進,從而可促進體內血栓形成。對於老年人或患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間睡前飲杯水,可以預防致死性梗塞。晚上睡覺前1—2小時喝一杯水,也可防止夜間血液粘稠。夜間增加一次喝水很重要。但對患有心衰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睡前不宜大量喝水,否則,會增加心臟負擔。
3、老人喝水可以降低生病率
由於老年人口渴中樞對缺水的反應不靈敏,所以,老年人應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的習慣。除了白天主動喝水外,夜間也應喝上一杯水,使血液稀釋,降低血液黏度,減少腦中風的發病率。俗話說「水靈即心靈」,水本身對人體有安神。鎮靜作用。老年人睡前喝適宜的水,不僅可幫助很快安神入睡,還可遠離腦中風。
Ⅷ 老人經常喝水是怎麼回事
1,老人多喝水防衰老,不少老人家對喝水沒有強烈慾望,總認為少運動少出汗,就可以少喝水。事實上,人一到了中、老年期,細胞內的水分會比青年期減少三至四成之多。正因如此,中、老年人大多數的皮膚會出現皺紋,如果不能充分補充水分,不僅皮膚起皺情況加重,還將影響正常的排尿。所以,老人家其實有著迫切的補充水分需要。 其實補充水分的方法很多,權威營養師的建議是:將蔬果熬湯、喝茶(濃茶不宜)、飲涼開水等。值得注意的是,老人早上起床後如能先喝一杯涼開水,對身體很有幫助。因為人體經一夜睡眠之後,水分從出汗、排尿和呼吸中消耗不少,血液變得濃稠,血管腔也因血流量減少而變窄。這將容易引發心腦血管栓塞等意外。老人正是該類疾病的高發人群。 因此,適時適量適法地補充水分,不但可降低血液稠度,促使血管擴張,還具有清理胃腸道的功用,進而幫助消化,防止便秘。 至於飲水量方面,還得視老人的身體狀況而定,最好是量少次數多。對於老年人,每次攝水量不宜過多,以免增加心、腎等器官的負擔;此外,中、老年人勞動或運動過後,雖然大量出汗,但不宜大量喝水。 2,但是你也要注意哦,因為糖尿病的典型表現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卻減少 。雖然不一定都有此種症狀,但我覺得你還是注意點好!!!!最好去檢查一下!! 希望以上回答能令你滿意!!
Ⅸ 老人多喝水對身體好嗎
荷蘭科學家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於那些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來說,每天增加大約1升的液體攝入量不會對其身體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據路透社4月6日報道,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馬克·斯皮格特博士及其同事在《美國老年病學協會雜志》上撰文指出,那些年紀較大的人經常會出現身體脫水的現象,其中部分原因在於其自身對於口渴的感覺可能已經變得十分遲鈍了。但是,老年人也很容易處於體內含水量超標的狀態,因為他們的腎臟的工作效率已經趨於下降。過多的水分存留在人體內會使身體里的鈉被大量稀釋,而這可能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研究人員對141名年齡在55歲到75歲之間的身體健康的老年人進行了一項研究,這些人被隨機分為兩部分,其中一組被建議每天比平時多喝1.5升水,而另一組則每天都會喝上一匙實為糖漿的無效對照劑。為搞清增加每天液體攝入量到底會給老年人帶來哪些影響,研究人員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了仔細的分析。斯皮格特說:「因為當時尚未搞清每天多喝水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帶來何種影響,所以我們特地對此進行了分析。盡管此前在這方面缺乏足夠多的證據,但還是有很多人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設,有人聲稱此舉會對人體帶來積極影響,而另外一些人則警告說要小心身體出現水分過多的現象。」 6個月後,那些多喝水的人已經能夠將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平均提高了大約1升。這兩組接受測試者在血壓、體內鈉含量以及腎臟過濾速度方面均未出現明顯差異。這些研究人員因此得出最終結論,認為老年人每天增加液體攝入量不會對他們的身體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斯皮格特總結說:「那種擔心多喝水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的想法看上去似乎是毫無道理的。」但他同時表示:「這一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可以敞開肚皮無節制地喝水。過量飲水,比如每天喝了10升都不止,那就一定是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了
Ⅹ 老人每天喝多少水
老人養生的話至少每天要喝4次水。」早晨起床後是補充水分的最佳時間,因為專睡了一屬晚,體內水分大部分已被消耗,此時喝水,既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又能潤滑腸道,有利於排便。上午10點左右,可以再喝1次水,以補充上午活動消耗或排便流失的水分,但最好不要在午飯前大量飲水,否則會影響食慾。下午4點左右,人活動了大半天,體內水分被正午所產生的熱能帶走,這時喝水,可以補充下午活動消耗的水分。晚上8點左右,是就寢前飲水的最佳時間,此時晚餐中的食物水分已消耗了大半,喝水可以沖淡血液,有利於促進夜間血液循環,避免夜間缺水。
每日飲水量應保證在2000—3000毫升,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人體水分的平衡。但喝水又忌暴飲,特別是一些心臟功能不好的人,一次飲水量不能過大,應適量多次飲用,每次最好不超過500毫升。所以,在上面提到的時間點喝水,通常以一杯二三百毫升為宜;其他時間內,可不定時插空補水,最終使總量達到2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