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的情感

老年人的情感

發布時間:2021-10-18 06:36:05

『壹』 老年人情感狀態檢查怎麼查

這個沒法查證,只有去接觸,看其心理活動,注意觀察老年人的心態,做事的心情,表情。還有就是,看他說話經常無意中會提及到誰。

『貳』 老年人的認知情感個性

老年人的認識情感個性,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沒有明白,所以不太好回答

『叄』 老年人的感情

可以啊 誰說老熱的愛不是愛啊 老人的愛更應受到尊重!

『肆』 對於老年人來講,他們都有哪些情感心理困惑

當下老齡化趨勢逐步上升,尤其以大城市表現最為明顯,其中上海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有將近500萬人口,佔全市人口的35%左右,因此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幸福指數成了當下政府和全社會共同的一個焦點問題,而對於老年人自己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各方面逐漸退化,行動不便,認為自己已經無用武之地,此時作為一名年輕人應該怎樣對其進行情感疏通,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伍』 老年人的情緒情感特點包括

    二、老年人的性格特徵    性格是指某人區別於他人的、鮮明的個性特點,是個體在其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行為方式。性格可以表現在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品質意志、情緒反應、以及理智特徵等諸方面。人在兩、三歲時,具備性格的雛形;到學齡時,逐漸構成性格特徵;青春期隨著生理上的變化,性格也有較大的發展;到成年期性格趨於穩定;到老年期性格又趨於變化。美國老年心理學家皮克曾根據社會心理特徵來分析人們自30歲以後的不同年齡階段的性格狀態:尊重智慧勝過尊重體力棗社會的人際關系勝過兩性的人際關系棗情緒的淡漠勝過情緒的豐富性棗心理上的刻板性勝過心理上的隨和性棗關心自己勝過關心工作棗關心身體健康勝過關心心理健康棗以自我超脫來戰勝對死亡的恐懼感。在個體之間性格的差異比較大,按照老年期的適應程度的差別,可將老年人的性格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成熟型。這類性格的老年人熱愛生活,順應社會進步;具有自覺、果斷、堅毅的意志品質;淡泊寧靜,經常處於愉快開朗的情緒狀態;有獨立見解,善於分析問題,富有創造力。    2、安樂型。這類性格的老年人安於現實,能夠較好地順應退休後的角色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休閑生活;依賴性比較重,期待得到組織和家人的照顧,自己對社會活動缺乏興趣;心境平和,情緒穩定,知足常樂;但是懶於思考。    3、自衛型。這類性格的老年人不願正視衰老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不服老,常常調動心理防禦機制來抑制自己對衰老的恐懼,來抗衡老年期自尊的喪失;他們獨立性強,有自製力;經常處於緊張、戒備的情緒狀況;凡事力求穩妥、保險、追求完美。    4、憤怒型。這類性格的老年人對社會的一切變化和新生事物都看不慣,將個人所經歷的不順利均歸咎於他人;容易對他人發脾氣,暴躁,人際關系比較緊張;自製力差,常抱有對立情緒,對人對事難以寬容大度;以自我為中心,興趣比較狹窄。    5、頹廢型。這類性格的老年人一生坎坷或疾病纏身,境遇不盡人意,將所有的不幸歸咎於自身,懷有負罪感和自責感;遇事顧慮重重,膽小怕事,躊躇不決;情緒上則常常長吁短嘆,抑鬱寡歡,萎靡不振,陷於沮喪、悲觀之中。

『陸』 老人如何面對情感問題

這位知友,老年人在社會工作中常常將他們看做成功的一類。人到老年,雖是精力不盛,卻滿臉寫滿著生活的歷練,成功輝煌都說明著他們的存在,老人越老越老面對的情感問題也越來越多,壓力可想而知。佰佰安全網小編來普及相關的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識。
老年人情感問題有哪些?
親情方面
調查顯示,在生活上依賴子女照顧者占 27%,依賴老伴者則佔到 73%;在生病需要看護時,被老伴照顧者的比例高達 82%,由子女照顧的僅占 18%。
說起子女的陪伴,可能許多老人都得不到,我國現在已經逐漸趨於老齡化,而且是在不斷的加速,其中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 " 空巢老人 " 問題。
盡管老人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子女,但只是希望離子女近一些,這種思念子女心易引起老人孤獨,抑鬱等心理疾病。子女忙,沒時間照顧。大部分做子女的都認為父母能動的情況下,頭疼發熱等類似的小病不需要照顧,他們自己就能解決,真是不能動了或得了大病,他們再親自照顧也不遲。老人把子女培養長大成人後,子女成家立業後都有了自已的小家庭,再加上工作繁忙,能擠出時間照顧老人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數,離近了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常回家看看;
遠了,回一趟家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不容易呀,父母一年到頭想見上他們一面都難!長大了,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那麼重要了,甚致是可有可無的了。
友情方面
與孩子觀念不合、與老伴發生矛盾、想尋求情感慰藉……老人有很多心事難以向家人、愛人、子女訴說,此時,朋友就是最大的依靠。
可是有幾類人會在老年時交不到朋友。比如,性格本就孤獨、抑鬱的老人容易 " 自我隔絕 ",拒絕結識新朋友;很多老人為了子女 " 背井離鄉 ",來陌生的城市照顧子女,幫帶孫輩,但語言不通、習俗不同等因素,讓他們在結交新朋友時既期待又排斥;一些退休老人則會漸漸失去同事間的熱絡,變得心情不安、生活不適,進而失去再交友的興趣;還有部分老人喜歡攀比,比子女收入、比孫輩成績等,這些好比老人交友的 " 毒葯 ",老朋友也會漸漸疏遠。
愛情方面
調查顯示,100 位老人中,69% 現在有原配偶,23% 喪偶,1% 未婚,7% 再婚。在有配偶老人中,77% 的老人與現在配偶相處滿意,一般的占 23%。
但社會生活中,老年人離婚以及喪偶率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通過再婚找到了相依為命的伴侶,重溫了家庭及婚姻的溫馨與幸福,然而老年人再婚卻受到了嚴重的阻礙與干涉,並且這種干涉主要來自於老年人雙方的子女。
最基本、最主要的問題是因為老年人再婚涉及了老年人雙方的財產,有的老年人的子女擔心自己生父或者生母的財產會落入 " 他人 " 囊中。因此極力排斥生父或者生母的再婚,而不顧老年人老年生活的孤苦。
老年人情感問題會造成哪些不良心理?
退休後,老年人在家庭地位和經濟上覺得自己不再是家裡的頂樑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身體上也大不如前,子女漠不關心,婚姻問題,與朋友來往甚少這些因素都有可能讓老年人產生一些不適感,使得老年人心理發生變化,變得脆弱、敏感、自私、孤獨、抑鬱等,表現在脾氣暴躁、愛發牢騷甚至封閉自己。這樣很容易誘發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老人如何面對情感問題?
面對親情
老年人在對待子女回家難的問題,要學會轉移注意力,不糾結於原因,要學會諒解,與子女相處做到以下幾點 :
1、對待子女要一視同仁
不管是自己的兒子、媳婦、女兒和女婿,都應當看成自己的家人,對待他們的心意都要是一樣的,千萬不要偏袒任何的一方。如果你偏愛這個,疏遠那個,處事不公平的話,自然是沒辦法獲得子女們的尊敬和愛戴的。所以,要注意在子女面前做到一碗水端平。
2、閑話少說閑事少管
對待子女盡量要多包容和理解一些,即便發現子女在某些方面做得令你不滿意的話,也不要老是去批評和責難他們。如果實在有不妥的地方,您可以好好地指導、耐心的教育,千萬不要說一些風涼話,或者沒完沒了的嘮叨,這樣只會火上澆油,所以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巴。
3、不對子女提過分要求
如果老人家不懂得體貼子女的難處,總是給他們出一些難題,讓他們壓力很大的話,相信他們也是很難真正對你服帖起來的。所以想要跟自己的子女相處得好的話,平日里盡量別給他們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如果真想子女孝順你的話,就注意多跟他們做下情感的交流就好了,金錢方面要懂得退讓一些,不要給孩子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
4、學會裝糊塗帶傻勁
老人家對待子女要寬容一些,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爭吵或者紛爭的話,允許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盡量做到求同存異。千萬不要跟孩子老是對著干,然後非得爭個高低之分,這樣做真的很沒意思。大家都是一家人,作為長者要學會裝糊塗帶傻勁,謙讓一些,免得傷害到彼此的情感,留下裂痕。
5、適當分擔家務分解子女壓力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很大,工作壓力也不小,子女每日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就想有一口溫暖的飯吃,有一個舒適的地方安靜地休息一會。此時如果父母能夠力所能及的分擔一些家務,幫孩子做做飯、拖拖地什麼的,孩子自然也會感激你的付出,更樂意在以後的日子裡多孝順你的。一家人自然也就能夠長期和睦相處咯。
面對友情
俗話說 "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楊萍說,老朋友都是 " 日久見人心 " 考驗出來的,能保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友情非常難得,大家有許多共同話題和共同回憶。這也是為什麼發小最容易相伴一生、困難時不離不棄的原因。經常聯系是老情誼最好的保鮮劑。經常和老朋友通個電話,交流一下生活的新變化,回憶年輕時的趣事;如果同在一個城市,不妨經常相約散步、下棋、逛公園等。
老人身邊的朋友可能會陸續搬離或故去,這就需要多結交新朋友。首先可以關注 " 玩什麼 ",以興趣為引線。交友貴在志同道合,共同愛好能為彼此提供更多話題,增進了解。其次,通過自己的技能建立朋友圈,比如幫鄰居修電視、下水管道,做點工藝品贈送他人,甚至一起交流帶孫心得等,都能巧妙地擴大圈子。
最後,保持心態平和,少些攀比心。老人交友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聊天話題盡量輕松,不要互相攀比。
面對愛情問題
老年人也有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人到老年,最容易孤單寂寞,即使兒女孝順,也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老人身邊。因此,老年人希望有個伴兒,生活上相互照應,沒事聊聊天,在精神上有個慰藉。
總體上來講,老年人再婚的根本意義不在於 " 婚 ",而在於 " 養老 "。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人對老人的求偶、同居、" 走婚 "、" 試婚 " 等需求應當給予更多的理解。但從法律的角度講,老人同居得不到法律保護,因此老人最好還是登記結婚。為了避免再婚帶來的麻煩,可以在再婚前簽訂一個協議,將老人的財產、與子女的關系、雙方養老、生病如何處理等問題一一寫明,叫 " 協議再婚 ",這樣更有利於保護老人的權益。不論是子女還是社會,對獨身老人都應體現人文關懷,支持老人再婚。
根據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八條規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後生活。並且,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也不因老人的婚姻變化而消除。
子女如何滿足老年人情感需求?
1、親情需求
老年人最關心在意的就是血緣親情,老年人一般更想多跟兒女在一起,表面不管子女的事業、家庭,其實內心時時牽掛,期望子女能過得更好。老年朋友普遍比較寵愛孫輩,勝過關心子女。原因主要是:傳統的血緣觀念;彌補過去關愛子女不夠的 " 遺憾 ";與幼小的孫輩同為弱勢群體,都需要別人照顧等。一家人可以快快樂樂是老人么最大的心願。但是現在兒女一般不願跟父母住在一起,造成老人生活上孤單,沒依靠。因此,子女們應該多多關心老人,即使不能住在一起也要常回家看看,多打電話關心老人的身體健康,不要讓老人覺得自己孤單寂寞。
2、愛情需求
俗話說 " 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輕人要追求愛情,老年人也一樣。喪偶或離婚的老年人因為孤獨更需要情感的慰藉,需要呵護安慰。老年人需要愛情,並不是什麼醜事。子女不尊重老年人的感情,不同意父母再婚,無非幾點原因:一是觀念上的,有的子女認為父母再婚丟面子;二是經濟上的,擔心父母再婚後影響了自己的繼承權;三是贍養關繫上的,認為父母再婚後為自己增加了負擔。於是,一些子女不尊重父母的情感選擇,對老年人再婚橫加干涉,給老年人造成痛苦。因此,保護老年人的權益,是每個人的責任,做子女的也要尊重老年人的感情選擇。
3、社會情感需求
很多老人退休後很容易產生一種自己老了,沒用了的思想就是由於老人的社會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老年朋友盡管不能在社會中再有多大作為,但他們仍然十分關心社會中的種種事情,以他們特有的方式表示參與,從而獲得情感滿足。比如,退休老人自主地去到一些交通不是很好的地方幫忙指揮交通等等能夠讓老年人發揮余熱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社會情感需求。這類情感需求是人類最高級的情感需求。老年期雖然不及青年期表現強烈,但仍然十分重要。
了解了老年人情感需求,提醒子女們不僅要關心老人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老年人情感需求,滿足他們的需要,讓老年人度過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

『柒』 如何照顧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在人年老後,他們的情感需求有可能發生變化。許多老人發現自己需要應對失去配偶或健康問題。他們還有可能因為孩子離開或退休,不再有同樣的支持系統。有家庭成員的照顧能讓老年人感覺不同。

與家裡的老人交談並了解需求。傾聽單個問題。不要假設所有老人都很孤獨。鼓勵人表達感情,並做一個好聽眾–只問問題,但不要評判。
意識恐懼。一些人會因為疾病而在年老後失去獨立能力。一些老人會對不能照顧自己感到恐懼。
許多老人變的抑鬱。疾病,家人死亡和葯物等因素都有可能成為導致抑鬱的原因。不要害怕詢問家人是否他或她感覺抑鬱。也注意觀察是否存在遠離家人和朋友,情緒變化,疲勞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鼓勵參加新活動。保持忙碌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學習新東西有助於保持思維敏捷和改善情緒。與人談論有興趣的話題。很多社區有老年人活動中心,有鍛煉和藝術課等活動。
如果家人單獨居住,應考慮減輕孤獨感的方法。一些社區為老年人提供配套服務。工作人員到家裡陪伴老年人,做玩游戲,閱讀或談話等活動。可以聯系當地的社區服務機構獲取信息。
理解老年人被需要的需求。在孩子成人並從工作崗位退休以後,老年人會感覺不再被人需要。很多志願者機構優先考慮老年人,並提供給他們不同的工作機會。
訪問老年人保健網站。它提供來自不同家庭與照顧老年人有關的話題,其中包括如何應對悲傷和抑鬱等。

『捌』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一、老年人常見心理病症
1、抑鬱症
抑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常伴有其他軀體疾病,老年人抑鬱症患者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或抑鬱,對生活失去興趣,日常生活沒有快樂,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記憶減退,甚至持續產生死亡念頭。老年人患上抑鬱症是十分危險的,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老年人自殺。
2、焦慮症
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煩意亂,坐卧不安,有的為一點小事而提心吊膽,緊張恐懼。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焦慮,嚴重者稱為焦慮症。他們身體本無疾病,或僅有一點無傷大雅的小病,卻擔憂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斷輾轉於各處求醫問葯,做各種化驗檢查,遍嘗各種偏秘祖傳方;過分擔憂家人的安全和健康等等;對某種治療或葯物過度依賴,甚至覺得離了它們就沒有活下去的勇氣。種種表現提示「杞人憂天」式的恐懼擔憂是焦慮症的核心症狀,與現實處境不符的持續恐懼不安和憂心忡忡是其臨床特點。
3、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懷疑自己患了某種軀體疾病,或是斷定自己已經患了某種嚴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煩惱,其煩惱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實際健康狀況很不相稱。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性格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內向,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對身體變化過度關注,以及過分自戀等。
4、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主要表現為精神易興奮,控制不住,精力不足,情緒性疲勞,失眠,頭痛,心悸等,病程可達數十年,症狀可有間歇,病情容易反復。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時間多在5~7小時之間,並常常有睡眠淺、早醒、多夢的現象。睡眠障礙是老年人神經衰弱最主要的表現。
5、老年痴呆症
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0%存在智力障礙,其中1/2可發生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現為記憶減退和多種形式的認知功能減退,比如記憶力減退、語言功能障礙、定向力障礙、推理判斷思維減退等。
6、老年性精神分裂症
此類精神病分為三種類型:①以往有分裂症,晚年仍保持有發作特點,但症狀常減輕,當有誘因時,可加重。②晚發性分裂症,即60歲以後第一次出現精神症狀,具有性感妄想,性感幻覺障礙,但發作時間短,妄想和幻覺常在晚間明顯。③緩慢進行性連續型。發病日期很難確定,既往可能有神經症或類似人格變態的表現。一般來說,妄想在進入老年期以前便已形成,整個病程時間較漫長。
老年人常見心理
1、黃昏心理
因為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
由於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產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或是自暴自棄。
3、無價值感
對退休後的無所事事不能適應,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
4、不安全感
有些老年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很少與人效,同時,也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恐懼外面的世界。
5、懼死心理
這類老人懼怕談論死亡,不敢探視病人,怕經過墓地和聽到哀樂,甚至看到一隻死亡的動物也備受刺激,不敢正視。
6、害怕孤單心理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這類老人既希望別人關心照顧,又害怕由於過分期望而出現過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於是常常拒絕與他人交往,因而會變得行為孤獨、性情孤僻,與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精神面貌不僅是對保健養生,也對疾病康復非常有幫助。特別是一些身心疾病,即疾病狀態與心理情緒存在密切聯系的疾病,如高血壓、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綜合征等,良好的情緒會給它們帶來幫助。

『玖』 情感需求對於老年人最重要

由於各種原因,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不盡人意,一些老年人為避免家庭沖突,隱忍自己的感情;有的老年人喪偶後一個人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雖子孫滿堂,但晚景凄涼。讓老年人度過幸福的晚年,不僅要讓他們吃好、穿好,還應該讓他們心情愉快,其中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不可忽視。
老年人有權利追求幸福生活
事例:劉女士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惱的事情,她的父親要與母親離婚。她說:「父母親一同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性格不和,兩個人磕磕絆絆過了大半輩子,沒想到老了卻鬧起了離婚。」
婚姻專家認為,近年來老年人離婚率有上升的趨勢。以前忙於事業,還要照顧孩子,無暇顧及感情生活,淡化和掩蓋了生活中的矛盾。退休以後,面對的是整個家庭、老伴和子女,生活中的不和諧就會暴露出來,和老伴的一些問題和矛盾就變得無法忍受,最後不得不分手。所以,老年人離婚現象值得關注和重視。
老年人的感情應該受到尊重
事例:劉老先生中年喪偶,自己一個人含辛茹苦地將兩個子女撫養成人,並將他們送到了國外生活。劉老先生面對空盪盪的房子,覺得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十分寂寞。後來,他通過婚姻介紹所,結識了一位離異的女幹部。通過接觸,兩個人很談得來,劉老先生決定再婚。但他的子女堅決反對,後來經過努力,子女同意劉老先生再婚,但前提條件是讓他立下遺囑,劉老先生為此非常傷心。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年輕人要追求愛情,老年人也一樣。喪偶或離婚的老年人因為孤獨更需要情感的慰藉,需要呵護安慰。老年人需要愛情,並不是什麼醜事。子女不尊重老年人的感情,不同意父母再婚,無非幾點原因:一是觀念上的,有的子女認為父母再婚丟面子;二是經濟上的,擔心父母再婚後影響了自己的繼承權;三是贍養關繫上的,認為父母再婚後為自己增加了負擔。於是,一些子女不尊重父母的情感選擇,對老年人再婚橫加干涉,給老年人造成痛苦。因此,保護老年人的權益,是每個人的責任,做子女的也要尊重老年人的感情選擇。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的情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跟父母分離戶口有什麼好處 瀏覽:745
香港老人家吃的葯 瀏覽:875
孝敬感恩評價標准 瀏覽:892
父母該如何具體陪孩子寫作業 瀏覽:616
南寧養老保險有哪些 瀏覽:81
與父母分歧怎麼辦 瀏覽:499
90歲的女人生殖器有多大 瀏覽:112
多層次養老金怎麼解決 瀏覽:858
離職人員退休金計算 瀏覽:239
哪些國家過重陽節 瀏覽:387
潿洲島80歲 瀏覽:514
青島2018年退休金什麼時候補發 瀏覽:338
養老保險幾個月沒到賬 瀏覽:636
老年人兩側胯骨疼怎麼治療 瀏覽:102
浙江養老院護理分級標准 瀏覽:125
養老金產出比什麼意思 瀏覽:798
80歲老年人經常出汗 瀏覽:81
什麼是形神合一養生 瀏覽:861
老年人的鼻子為什麼老是不通氣 瀏覽:955
90歲老人為什麼作 瀏覽: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