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敬老院上班11年沒有簽勞動合同也沒有交社保又被無條件開除該怎麼辦
1.確認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關系,沒簽勞動合同不代表不存在勞動關系。你可以從工資發放賬戶、工作證件、工作視頻照片等取證確認。
2.如果存在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4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1年內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所以,你在敬老院工作11年,如果存在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推定為無固定期限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你可以向養老院主張11月雙倍工資差額;根據《社會保險法》第84條,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你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補繳社保,如果對方不同意補繳,可以向社保機構投訴。
3.關於被開除的問題,如果你本人沒有過錯,是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辭退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7條,用人單位應當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具體標準是,被辭退前12個月平均工資,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滿6個月按照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照半個月計算。
4.你可以在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仲裁時效1年。自勞動關系中止之日起計算。
綜上所述,可以申請仲裁,主張補繳社保、補發11個月雙倍工資差額、支付11個月雙倍賠償金。
B. 河北一敬老院老人"雙腳腐爛」幾名公職人員被處理
河北徐水敬老院一老人「雙腳腐爛」,6名公職人員被處理。
兩名老人在敬老院的房間內休息。
事件發生後,徐水區民政局立即召開黨組會,對敬老院院長作出停職處理,對承擔敬老院照料護理工作的徐水國泰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解除服務合同,責成專人向老人及其親屬道歉並表明積極救治態度。同時,加強對敬老院工作人員管理、教育,健全機制,確保不發生類似問題。
區委常委會後,徐水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連夜到醫院看望慰問老人,向老人及其親屬誠懇道歉,要求醫院全力精心治療,讓老人早日恢復健康。目前,老人治療工作進展順利,親屬情緒穩定。
來源:網易新聞
C. 養老院和敬老院是一個意思嗎
你好養老院和敬老院的話意思是差不多的,反正都是供養一些老人的地方,然後我覺得這些地方的話,其實這些老人都挺可憐的,然後兩者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區別,意思都是一個意思,希望我的答案被採納,謝謝。
D. 你敢扮作一個老人在私人承包的敬老院呆一個月嗎
敢啊。私人承包的敬老院有多麼恐怖嗎?難道對待老人們特別不好嗎?老人們好多是有兒女的,難道不會反映嗎?
E. 我是一農村老人,想住敬老院,那家收
鄉政敬老院有義務收留農村老人,由老人提出申請敬老院負責人看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F. 進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2019年12月11日相關報道顯示,進養老院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
北京向西,在六環的良鄉出口往南1.5公里處,坐落著一處16萬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擁有奇石湖景主題公園、開心農場、人工湖、智能化設備等,這家名為德隆睿頤苑的老年公寓,是北京最大的綜合養老機構。
不同於北京及周邊其他高端養老機構動輒每月1萬元,甚至2萬多元的費用,這家老年公寓將價格定為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然而,平民化的費用加特色的基礎設施,並未吸引大量老人入住,1000多張床位只有300多人入住。運營四年多,這家機構仍處於虧損狀態。
負責人張德倫在一次行業研討會上曾自我剖析說,「在模式的創新方面可能有點問題」,與會的專家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症結在於:在15分鍾養老圈內,缺少一家大的醫療機構。換句話說,「養」高分,「醫」不及格。
(6)辛集第一敬老院擴展閱讀:
缺醫的養老機構
同醫院一樣,拼床位、比硬體,是養老機構「秀肌肉」的主要方式。養老這件事,由事業化逐漸向市場化轉變,可仍基本沿用了舊有的體制。如今的民營養老機構仍然根據床位數量來做預算、建設養老設施,政府的補貼也按照床位數來發放。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共有約750萬張養老床位,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超過30張。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稱,今後3年-5年將增加普惠性養老床位100萬張以上。
地方政府也紛紛為養老床位設定目標,如南京市規劃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人擁有的床位應不低於45張。養老床位的建設成本高昂,少則10萬元起,一線城市甚至高達五六十萬元,政策性補貼只有1萬到6萬元不等。
G. 有一五保富婆十幾萬現金被小叔子騙走,為獨呑此扻小叔子又把她托關系送敬老院,政策是否允許
這個情況需要上報公安機關,如果情況屬實,小叔子就是詐騙。
H. 中國的第一家敬老院是什麼時候,在哪兒呢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來,隨著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