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什麼呢
一、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症狀。和人一樣,骨骼也有自己的自然生長周期。一般而言,40-45歲開始,骨量隨年齡增加而減少,是為增齡性骨丟失。
在從嬰兒期開始的整個生命周期,通過合理營養、適度鍛煉和避免不良嗜好等措施來獲得最高的峰值骨量,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的最好方法。骨骼進入老化期後,上述三方面措施也是預防骨質疏鬆,盡可能減低骨丟失率的方法。
很多人以為補鈣就能防止骨質疏鬆。其實這是很片面的觀點。缺鈣只是導致骨質疏鬆的眾多因素中的一種,盲目、一味地補鈣極可能誘發其他症狀。科學證明,骨質疏鬆的發生與某些營養素的不足或過量密切相關。如蛋白質、鈣、鉀、微量元素(鋅、銅、錳)、維生素(A、B、C、D)不足,以及蛋白質、磷、鈉過量等,都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
二、謹慎運動強度
對老年人而言,為預防和延緩肌肉萎縮,參加適量的運動是很有必要的。足不出戶地躺在家裡頤養天年的老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更多的老年朋友都意識到選擇戶外運動來保持活力,廣交朋友,晚年生活才會更充實,更舒心,也更有滋味。
殊不知,運動中也有不少危險因素存在。比如出汗過多會引起機體脫水,造成心血管負擔過重、體溫調節__紊亂等問題。專家指出,老年人的體液平衡調節能力較低,在運動的前、中、後都應注意補充含有適宜濃度的鈉等電解質的飲料。能量消耗大如長時間耐力運動,或血糖控制機能差時,還應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飲料。
此外,老年人參加較大強度運動時,對維生素B6、B12和葉酸的需求量會增加。而且這三種維生素對心血管疾病等有預防作用,保證足夠的攝入量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是很重要的。運動可以加速過氧化反應的速度,在無系統訓練的人群、老年人和婦女中更易造成肌肉的損傷。抗氧化類營養素有助於延緩衰老過程,對心血管疾病、腫瘤等也有預防作用。專家建議參加運動鍛煉的老年人應每天額外補充維生素E。
三、適量補充維生素
足量的鈣攝入可以抑制骨量丟失,運動鍛煉結合補鈣可以進一步改善骨代謝。運動可以影響鐵和鋅等微量元素的代謝,在營養素供給與成年人相當的情況下,老年人貧血的發病率增加。參加運動的老年人,更容易發生鐵的缺乏。因此鐵和其他與造血有關的維生素B12和葉酸應該有充足的供給。而如果鋅供給不足,可以促使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
總之,老年人由於胃壁細胞萎縮的生理變化,小腸吸收功能的下降,容易發生維生素缺乏,所以適量、合理地在膳食之外補充某些維生素對老年人是至關重要的。
B. 老年人的生活怎樣安排
早晨起來出來出去溜達著去吃早餐,然後去公園或者附近的空曠場地慢走或者鍛煉。鍛煉之後去菜場逛逛買菜准備午飯,午飯結束午休。午休結束去社區棋牌室找同齡人玩一會兒。然後回家准備吃完飯,然後看新聞睡覺。
C. 老年人如何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如何幫助老年人克服「心病」,度過美滿幸福的晚年?根據記者采訪部分空巢老人和老年專家,專家建議,老年人應把退休當成人生的一次新機會,展示自我、豐富自我,另外,社會健全的精神贍養制度亟待建立,讓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優質多彩。
保持樂觀精神,培養健康的心理。老年人對生活要充滿信心,盡量做到性情豪爽,心胸開闊,情緒樂觀,盡量發揮自己在知識、經驗、技能、智力及特長上的優勢,尋找新的生活樂趣。
拓展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老年人應當根據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把生活內容安排得充實些,如練書法、學繪畫、種花草、養禽鳥、讀書報、看影視劇等。這樣既可舒展心靈,又能珍惜時光、學習新知識,使生活更有意義。
注意飲食營養,加強體育鍛煉。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更能保證心理的健康。老年人平時要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多食用富含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類、蛋類、豆製品及蓮子、桂圓等。老年人還應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強度以感覺舒適為宜。
D. 老年人應該怎樣對待老年人的生活
老年人的生活應該是開心的快樂的,因為兒女們都大了不用再管了,你只要照顧好自己,不有病健健康康的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就行了
E. 老年人應該怎樣生活才好
每天做自已喜歡的事,並維護好自己的身體,保持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選擇一種適合自己身體的健身方式,多交朋友,有條件的話經常出去旅遊。一日三餐定時吃,注意休息不熬夜,保持足夠的睡眠,不為兒女的事去操心。
F. 人老了怎樣生活才能幸福
老年人要想晚年幸福,就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所以,老年人最好每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幸福。老年人只有身體健康,生活能夠自理,這才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
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應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才會有個健康的體魄。有了健康的身體,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兒女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如果老年人身體健康,很多事情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相對自由多些。反之,想做什麼就要受到身體限制,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甚至要麻煩他人來完成,這是最難的。
如果老人身體不好,不但要長期忍受病痛折磨,而且還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一旦經濟出現問題,家庭中各種矛盾就會突顯出來,從此便會家無寧日。
因此,老年人最好每天都堅持鍛煉,努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才會少些病痛,多些幸福。
二、堅持少操心
老人盡量做到不管兒女「閑事」,很多事情盡量讓兒女自己去做。
如果兒女有要求,當然可以量力而行,能幫忙的就幫忙,不能幫的也不用勉強。但千萬不要表現出故意為難,這樣兒女心裡會有怨恨,會影響家庭和睦。
如果兒女不希望老年人操心的事,老年人就盡量不要去管。這樣不但是對兒女能力的一種認可,也是對兒女能力的一種信任,相信他們會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老年人如果堅持做到少操心,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老人心裡負擔,也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堅持健康飲食
飲食健康,對老年人的身體非常重要,所以老年人每天要堅持健康飲食。
1、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一天分五到六餐進食,一天三頓正餐,其它靠零食補充,比如低脂牛奶泡餅干,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雞蛋。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蛋白質,老人要限制肉類攝取,部分蛋白質要靠豆製品來替代。
3、多煮些容易咀嚼的食物,如西紅柿、冬瓜、絲瓜、南瓜、茄子等食物。
4、食用質地軟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水密桃、哈密瓜、芒果等。
總之,擁有健康對老年人非常重要,有了健康才會擁有幸福,所以老年人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身體,堅持少份操心,堅持健康飲食,這樣晚年才會多份幸福。
G. 老人晚年生活如何度過
老年人晚年最應該關注的是健康問題,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而養老院的嚴重不足,早就體現出來了,嚴重缺少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服務。未來如何讓中國人在健康養生方面擁有更多更好的資源,這是大家樂見其成的,也是更多社會企業努力提升行業服務標準的奮斗目標。
在深圳,我們根據服務的數十萬中老年會員和合作的社區養老工作站數據調研對比,老人在晚年生活中心理健康因素佔比是最大的問題,因此老人更應該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
1、老人自身心理養生:人到老年已經不需要工作,往往是家中的閑人一個,所以很容易喪失生活的目標。因為整天無事可做,就會產生一些空虛感。尤其是空巢老人這種情況更是常見。因此老人要克服環境,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只有心情好了老人的胃口才好。胃口好了身體才會好,自身的抵抗力才會上去,才能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2、精神關懷:家人適當的給予老人的精神關懷遠遠大於各種保健產品產生的養生效果。家中的孩子每天多抽出一點點時間和老人聊聊天,老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另外適當和家中的老人一起出遊,共享休閑的時光的話,可以讓老人保持愉悅的心情。達到笑一笑十年少的效果的,老人身體會更加好。
H. 老年人如何快樂的生活
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快樂是養生的唯一秘訣。 快樂在於有所作為 人在各年齡階段的快樂是不一樣的。老年人快樂是指健康、經濟有安全感,被社會接受,不感到寂寞,覺得自己還有用,有信仰,感到滿足。有研究指出,人們在玩笑和娛樂中也有快樂感,朋友的聚會或家人的團聚帶來的快樂可以調劑生活。其實真正的快樂是在人在從事有建設性、有意義的活動中取得成績增強了信心,獲得了自我滿足時產生的。 人的情緒和社會相聯。一個人參加了有意義的社會活動或為社會、為他人做出了某些貢獻,他就會獲得滿足、榮譽感,感到生活充實,就會有積極、振奮的精神。如果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和個人的需要,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個人的需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一般來說,青年人重理想,中年人重事業,老年人重社會的尊重,即社會和家人對他的一生成就的承認。因此,老人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就要參與社會或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活動。 快樂靠自己 老人要快樂,就要調整自己的認識與態度。快樂的老人善於適應困境,能在黑暗中尋求光明。北京通縣一位快樂長壽的老人,他曾遭火災,財產被燒光,他幽默地說:財產能去,也能來。廣西有一位心胸開朗的老人,曾因全部財產被盜,一夜之間變成無家可歸的人。她說:有人就有財。並唱山歌來安慰自己。這些樂觀的人共同特點,就是想得開,對生活充滿信心。年人要使自己快樂,必須心胸開闊,以現實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封閉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能自知、自信、知足。順應自然,自己能力達不到的事不去強求。 快樂有良招 1.排除不良情緒人到老年,由於生理、心理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會出現消極的心理狀態,感到孤獨、寂寞、空虛、失落、憂心忡忡、焦慮不安等等,這些都不利於老人的身心健康,可採取以下方法排除: 疏導法把悶在心裡的憂慮或者想不通的心思傾訴給別人。因為一個人自我解脫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他人的幫助,或許別人僅僅幾句鼓勵的話就夠了。要在消極情緒剛萌芽的時候,就主動、及時地尋求幫助,不要等消極情緒幾乎要壓倒自己的時候才去求助。 自我激勵法找一個自己羨慕的榜樣,或者想想自己有過的成功,來鼓勵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找出自己成功的事例,肯定自己的成績,就可興奮、振作,不被煩惱所困擾。向心中的模範或榜樣人物學習,日子就會過得有意義,願望也會逐漸實現。 發展才能和培養興趣根據個人的特點,老年人可以利用多年積累的經驗,創造條件,開辟工作的新天地。有煩惱的人對事情往往沒有興趣,但是,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做喜歡做的事情,提高技能,使自己勝任社會工作,從而體驗快樂。 2.牢牢把握現在老年人不要懊惱過去,也不要擔憂未來,要牢牢把握現在,享受人生。日本井上勝也等人研究了老年人生死觀後,得出一個結論——為今天而生。這就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准則。過好每個今天,才能使生命更有朝氣,更有力量,更有成果,更幸福,更安全,更快樂。
I. 老人如何安排日常生活
老年人日常生活養生最好方法:
方法/步驟
1、第一步: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因為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和休息,因為排尿、呼吸等原因,水分排泄的比較多,所以,早上起來喝一壞溫水不但可以恢復身體水分還有助於腸道蠕動,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
2、第二步:適當的運動,早上可以以伸展筋骨為主、或者慢走、太極拳、 太極劍、柔力球等注意要愛護膝蓋,運動過量會導致膝蓋不可逆的損傷。見意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分鍾左右。
3、第三步:早餐 宜軟不宜硬:在早晨,人不宜進食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則會勞脾傷胃,導致食滯於中,消化不良。中老年人早餐宜吃容易消化的溫熱、柔軟食物,如加些蓮子、紅棗、山葯、桂圓和苡仁等保健食品,則養生效果更佳。
4、第四步:中餐 三多三少」:蛋白質多些、維生素多些、纖維素多些。糖類少些、脂肪少些、食鹽更少些,總之飲食方面應做到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菜、適量吃魚鴨、常吃豆類、每日飲奶、少吃肥肉等。
5、第五步:補水 ,秋、冬季養生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預防由於季氣候乾燥所造成的皮膚粗糙、皮膚起皺、皮膚瘙癢的症狀。此外,多喝水還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助排毒養顏。
6、第六步:娛樂,注意培養自己生活情趣如讀書、看報、下棋、養花、喂魚、養鳥等並合理安排時間。同時要戒煙、限酒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等做到勞逸結合。
7、第七步:晚餐,晚餐最佳時間是18點左右,
禁晚餐吃太葷:晚餐吃素防癌。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如 小米、白粥、等,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見意以粥為主。
正確的晚餐應該吃8分飽,以自我感覺不餓為度。
8、第八步:泡腳,睡前泡腳(飯後一小時)
一.溫水(40--50度)以舒服為標准,涼了不斷加熱水。
二.時間(20--30分鍾)以全身舒展放鬆出汗為度。
三.秋、冬養生應多泡腳,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預防疾病發生,還可以使身體酸鹼平衡、放鬆肌肉。
注意事項:
注意天氣變化,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