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寧海火車站到桑洲鎮有什麼車
先做公交車到西站,然後從西站轉車
❷ 寧海桑洲有長城寬頻
打長城寬頻全國統一客服電話95079問問便知道了。在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打這個電話以了解當地長城寬頻資費及申請安裝事項。長城寬頻價格很便宜,也是窮人喜愛的寬頻,但因為常常掉線被用戶罵為垃圾寬頻[網上查看],要不要裝你自己決定。
❸ 寧海縣桑洲鎮遼車村海撥高多少
好像有幾百米吧,還不是很高
❹ 浙江省寧海縣桑洲鎮信用社可以貸款嗎
現在沒有信用社了,叫農村商業銀行了,可以貸款的,但是有要求的,有信用貸款,抵押到款,具體要咨詢銀行。
❺ 浙江省寧海縣桑洲鎮麻嶴村陳家三台有一個鏡古樓,請問它有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來源:驛道繹跡 | 探尋鏡古樓別業
2016-06-11 周林雲 陳俏俏 行驛桑洲
寧西古族麻嶴村,台郡驛道穿村而過,前帶麻嶴溪之綠水,後枕小羅尖之青山。陳家三台古宅坐落在這環山繞水、蒼翠入目、潺湲入耳、竹韻松濤之地。
鏡古樓別業(義塾)是陳家三台中的一座小院,在陳家三台大車門向北16米左右處,坐北朝南的一個宅院。院門向南,院內前後三排房屋,前二排由單雙層樓屋圍成一個大天井,天井由卵石坦的各種花紋精美絕倫,三圍沿界石條鋪設,西面是廂房,東面圍牆。第一排單層結構共三間,廂房與二間未隔開組成一個大間,東首一間房間構結完整圓形拱門。第二排雙層結構,西首是樓梯,並開有西側門,緊靠樓梯有二間未隔開房間,東首一間房間結構完整,東西馬頭牆砌築。第三排靠北由三間單層組成,舊時用作廚房、柴房、茅房。四圍牆體開磚砌築,雕梁畫棟,三楹柱木古色古香,蓮台形磢子雕刻精美,屋頂普通泥瓦蓋結。
參考光緒寧海縣志《麻嶴陳氏義田記》(邑令周敦培撰)、《迪庵陳先生創置贍族公產記》(吳陳勛撰),以及麻嶴陳氏宗譜《迪庵公遂初編弁言》(自敘),鏡古樓別業建造時間在1810年至1824年期間,至今已有200年之久。麻嶴陳家陳公迪庵,生於乾隆27年(1762年),卒道光15年(1835年)。
嘉慶15年庚午(1810年)開始,他經常接濟同族窮苦之人,為使這項善舉持續,毅然捐出300石良田。其中160石作為族田,每年的租費收入接濟窮苦之人。另外140石作為學田,每年租費收入作為解決教書先生的薪資、本族學子讀書及赴考的費用等。同時捐出24畝山作為本族墓山。迪庵陳公還在自己宅屋的右邊建造義塾,取名為鏡古樓別業,課子、課孫培育陳氏族人出人才。
「鏡古」來自「三鑒」。謂以鏡、以古、以人為鑒,指正人心身的標准。《北堂書鈔》卷一三六引漢荀悅《申鑒》:「君子有三鑒:鑒乎古,鑒乎人,鑒乎鏡。」迪庵陳公以「鏡古樓」來命名,其意義非凡,在這里將培養族人成為正人君子。迪庵陳公對鏡古樓的描述:「齊有心鏡,秦有照心鏡,何嘗不美,惡立見然,見之而己,人自人,鏡自鏡也,今使鏡於古而不能滌瑕盪穢,以鏡至清,則雖因古得鏡,因樓得古。」「不知有古,何以雲鏡,不知以古為鏡,又何以樓,樓曰鏡古,見樓即見古也。」
鏡古樓是一面鏡子,在這鏡中曾有迪庵陳公舍田、舍山、建義塾之舉,在這鏡中曾有陳氏子弟酷暑寒霜、夜燈苦讀的身影,在這鏡中有現代陳氏裔孫保護古宅的雄心。鏡古樓本身就是一座樓,在這樓中有先輩們的期望,在這樓中蘊含著歷史滄桑,在這樓中陳氏後人又將灑下護樓的汗水。
編輯:清 溪 客
審核:濤濤不絕
行驛桑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