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抑鬱症的發病原因

老年人抑鬱症的發病原因

發布時間:2021-10-10 13:56:23

① 導致老年抑鬱症發病因素有哪些

65歲以上的老人來,抑鬱症自的發病率約為7%~10%。導致老年抑鬱症的發病因素有:因退休而失去地位;社會性孤立、喪失愛的目標,角色作用起了變化;生物性衰老,如震顫、感覺敏感度下降,記憶減退;軀體疾病、傷殘;病前性格較內向;家族中有抑鬱症患者。

老年人抑鬱症的表現主要是什麼

老年人患抑鬱症的表現跟年輕人差不多,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所以要盡快去醫院治療了。

③ 老年人抑鬱症的表現

老年抑鬱症,是常見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鬱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由於抑鬱是長期情緒低落的結果,因而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高血壓、冠心病和癌症等軀體疾病。抑鬱又是自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1、健忘:老年抑鬱症
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老年痴呆症相似的健忘問題,但它們最大的分別在於痴呆症患者是真的忘記一切,而抑鬱症患者只是堅信自己已忘記。舉個例子,如果問老人痴呆症患者他吃的是什麼早餐,他一定說錯,或根本答非所問。但如果問老年抑鬱症患者,他會對醫生說「不知道」或「我記不起來了」,如果醫生強調他一定記得,最終他說出來的答案會是完全正確的。
2、無力感:抑鬱症是指一種不尋常、持續的嚴重抑鬱情緒,這種極度悲傷的感覺同時會產生一連串生理上的不適,包括失眠、沒有胃口、體重減輕、長期感到疲倦及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並經常有頭疼、背痛及腹痛的症狀,專注力也大幅度下降。老年人患上抑鬱症的幾率較高,是因為老人在退休後會寂寞及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沒有用了),加上收入驟減(或完全沒收入)、體力漸漸不支、健康出現問題及老友一個個去世。
3、自責感:在抑鬱情緒支配下,病人往往自我貶低、自我譴責。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沒做好,誰都對不起。他們會把一丁點兒大的小事,誇大成不可饒恕的錯誤,內心不斷責備自己,甚
注意區別
至有的人認為只有一死方足以謝天下。
4、自卑感:認為別人看不起他、討厭他、鄙視他,偶爾也表現疑心重重。但這種疑心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疑心不同,它是原發於情緒障礙的,是由於情緒低落而產生。
5、情緒不穩易激動:有的病人可表現焦慮煩躁、激動不安,因而會長吁短嘆或頓足捶胸。有的病人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常常發脾氣。
6、思維活動受到抑制:時常感到腦子遲鈍,自己覺得「變笨了」,甚至連很簡單的問題都難以解決,因而學習、工作效率明顯降低。由此,病人往往認為自己不中用了,更增加了自卑和自責。
7、精神方面:性格孤僻,意志消沉,沉默寡言,動作遲緩,不願活動,步履變小。
8、思維方面:思維內容貧乏、遲緩;憂郁悲觀,焦慮不安;緊張、絕望,
老年抑鬱症
覺得活著沒意思,因厭世而產生自殺的念頭。
9、情緒方面:終日愁眉苦臉,情緒低落,悲痛、哀傷、有空虛感,覺得做什麼都沒興趣,坐卧不安;人際關系冷淡,失去原來的愛好,腦力和體力下降,能力減低。
老年抑鬱症,是老年人的多發病,據有關資料介紹:「每十位男性就有一位罹患抑鬱症,每五位女性就有一位患此病。」但早期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等病。故在發病開始,周圍人就應抓住其蛛絲馬跡的症狀,盡早診治,爭取治癒。軀體症狀據統計,在55歲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鬱症的比例可高達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狀十分嚴重,甚至走向輕生,因而老年抑鬱症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
與年輕抑鬱症患者一樣,老年抑鬱症患者發病時即出現原因不明且持續二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和沮喪,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墜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症狀是是萬念俱灰,並對生活、工作和以前的業余愛好均不感興趣。漸漸地,老年抑鬱症患者還可能出現比年輕患者更多也更嚴重的軀體症狀,其中包括:
1.嚴重失眠。
老人健康生活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會突然變得難以入眠,可雖入睡但醒得過早,或入睡了卻又自感未入睡(即所謂的「睡眠感喪失」),此時服用抗神經衰弱症的葯物往往毫無效果。
2.便秘。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會變得難以排便,嚴重可閉結一周,同時還會伴以種種消化障礙,如食慾大減甚至完全不思飲食,有的還出現腹脹、口臭等症狀。
3.心血管異常。老年抑鬱症患者常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或某些冠心病症狀。
4.無名疼痛。部分老年抑鬱症患者在出現失眠、便秘、心悸等軀體症狀的同時,還會出現諸如頭痛、心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症狀,而且患者也說不準。患者服止痛葯無濟於事,但服用抗抑鬱葯疼痛又會緩解、消失。
5、其它症狀:除上述症狀之外,還可能有周身乏力,沒精打采,耳鳴目眩,肢體麻木,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陽痿、性慾減退;胸悶、喉緊、胃痛,自疑患有多種疾病,常呻吟嘆氣或大喊大叫等(註:以上症狀,不一定都完全具備,就是只出現上述某些跡象時,在能排除了其他症病時,就要考慮患本病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可周期性發作,時重時輕,即便在同一天中,輕重也可不同,一般來說,上午較重,而晚上較輕。隨病情的發展,特別是精神障礙也會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為:強烈的孤獨感和沮喪感,記憶力、判斷力、決斷力和學習能力大大下降,愛哭泣,不願見人(即便是至愛親朋),還可能有越來越強烈的自殺企圖甚至開始實施輕生計劃,最後極可能釀成災難性後果。[3]
老年抑鬱症患者大多性格內向,發病前就不愛交際,在發病後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誤解,也可能難以擺脫抑鬱陰影,不利康復。反過來說,和睦、溫暖的家庭和「交際圈」本身就是一貼良葯,有助於患者度過灰色的抑鬱期。
鑒於老年婦女罹患抑鬱症的比例可達25%,比老年男性高出許多,專家們重申,老年婦女防治抑鬱症更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鬱症,原因是其一生中影響激素分泌的「非常時期」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懷孕期、絕經期等等。而絕經期婦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綜合征,則絕大多數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抑鬱症狀。要是當時未經科學、徹底治療。往往又會拖成慢性抑鬱症並在老年期反復發作,大大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④ 老年期抑鬱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建議:抑鬱症是老年期常見的一類精神病,其發病率約占老年人口的7%~10%,在患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鬱症可高達50%,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雖然抑鬱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與老年人易於發生抑鬱的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家庭、環境等變化有關。抑鬱症的發生常是在精神抑鬱的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基礎上產生的。老年人心理上感到自己的地位、能力、健康狀況、經濟等各方面都不如過去,失去了很多東西,回憶過去的黃金時代,感到現在的失落,於是產生悲觀心理。加上疾病、喪偶、孤獨、子女離開,自己守空巢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很易發生抑鬱症。其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終日嘆息、情感淡漠、興趣減少、抑鬱寡歡,對事物失去原有的興趣和愛好,悲觀失望,甚至出現消極自殺情緒,常伴思維遲鈍、內容貧乏,有時處於緘默狀態等一系列假性痴呆的症狀。這些症狀確實與老年性痴呆難以鑒別。

⑤ 為什麼會得老年抑鬱症

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老年性疾病發病率逐漸增高,老年人抑鬱症的患病率也相應增高,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被孤立者、孤獨者、失業者或剛遭遇哀傷事件的人,都是老年抑鬱症的高危險群。
另外平時多多參加健身、文娛活動,多交朋友,盡量使老年生活豐富多樣,並學會排解煩惱,也可對防止復發起積極作用。

⑥ 老年人有抑鬱症的表現是什麼

老年人的抑鬱症有哪些表現
老年抑鬱症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性疾病。老年抑鬱症的症狀很多,主要表現在經常感覺心煩意亂,苦惱,憂傷,感到生活沒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興不起來。老年抑鬱症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而治療老年抑鬱症前,我們先來看一看老年抑鬱症的症狀有哪些表現:
1、患有老年抑鬱症的患者普遍自我評價低,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用,是子女的累贅,無價值感,內疚、自責。這就是典型的老年抑鬱症的症狀。
2、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總是會焦慮不安,心裡不踏實,總是擔憂,如為子女不按時歸家而惶恐不安,唯恐遭遇車禍。終日擔心自己和家庭將遭到不幸,將大禍臨頭。這是比較常見的老年抑鬱症的症狀。
3、悲觀厭世,痛不欲生是老年抑鬱症的症狀中最常見的。有過老年抑鬱症的老人曾經描述這是他們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困難的經歷,比任何肉體的疼痛都要難以忍受。所以有不少老年患者會產生自殺觀念和行為。
3老年抑鬱與痴呆的區別
1、老年人中抑鬱症,多過痴呆症
「抑鬱症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方亞明告訴記者,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社會老齡化的加快、老年性疾病發病率的逐漸增高,老年人抑鬱症會變得更加常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老年人口中,抑鬱症老人約佔7%—10%;在患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伴有抑鬱症。而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調查顯示,在老年人群體中,抑鬱症是發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老年痴呆症。
方亞明指出,如果家中的老人經常情緒低落,失眠、健忘、吃飯沒胃口,同時不願參與各種活動,那麼他有可能患上了老年抑鬱症。老年抑鬱症的高危人群包括孤處的老人、退休後感到失落的老人或者剛遭遇了生活中的哀傷事件的老人等。此外,在中風或心臟病患者中,有20%的人也會陷入抑鬱的心理狀態,而女性患抑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2、關注前期徵兆以免誤診
方亞明告訴記者,老年抑鬱症會給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但由於種種原因,抑鬱症常被誤診,臨床上常見一些老人在綜合醫院求診了多次才來到精神科治療,所以對老年抑鬱症前期徵兆的關注尤為重要。
方亞明指出,頭痛、頭昏,是老年抑鬱症的常見徵兆。如頭痛可以表現為脹痛、鈍痛或跳痛,但一般還能忍受;大多為緊張性頭痛和非偏頭痛性血管頭痛,而且疼痛的部位沒有特殊固定位置,因此這樣的老人常感到頭部這疼那疼。頭昏則常表現為早晨起床後覺得頭腦發漲或者頭重腳輕,到了午間頭昏的感受加重。方亞明說,約有一半以上的老年抑鬱症患者會出現這種症狀。
此外,出現睡眠問題:約有48%的抑鬱症患者是以失眠為首見症狀。
老年抑鬱症的前期徵兆還包括:多汗,遇到情緒激動或稍事活動便容易出汗,尤其是頭部、軀干、手足部位多汗,甚至在熱鬧的場合多說些話也易出汗;心慌氣短,患者表現得焦躁不安、情緒緊張、心悸心慌、胸悶氣短,感覺呼吸不暢,常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平時周身倦怠無力,語氣聲調也低微無力;食慾減退,胃部感到飽、悶、打嗝,食而無味,飯後胃脘部脹痛,自覺腹中有氣上沖,嘴裡發膩,甚至感到惡心欲嘔;周身疼痛,四肢、肩部、膝關節、背部、腰部疼痛酸楚,檢查發現不到異常,然而總覺得渾身不適,雙腳和小腿發涼,採取保暖措施和葯物處理後仍不見效;眼花耳鳴,感到視物模糊,看書看報覺得兩行字在相互移位或顫動,但眼科檢查卻又正常,休息或睡覺前、或者在一陣緊張嘈雜之後耳朵內會出現各種聲音,患者因此煩躁不安,久治難愈。

⑦ 引發老年抑鬱症的病因有哪些

老年抑鬱情緒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它有明顯的特徵,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表現: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老年抑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的精神疾病,其發病原因錯綜復雜,其中75%的病例都是由生理或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種身體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繼發抑鬱症。還有許多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由於長期服用某些葯物,也易引起抑鬱症。

此外,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成員的患病率遠遠高於一般人群,其子女的發病率也高,說明此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系。

(2)心理因素

抑鬱症的出現與老年期的各種喪失有較大的關系,這些喪失包括工作的喪失、收入的減少、親友的離世、人際交往的缺乏等。

一是我們老年人退休後對於角色轉變在心理上常常出現不適應,如職業生涯的結束、生活節奏放慢、經濟收入減少等,巨大的落差會產生失落感,導致情緒低落。

二是我們交往圈子變窄,人際互動減少,缺乏情感支持。

三是親友的離世,特別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對我們老年人形成較大的精神創傷,容易誘發抑鬱症。此外,周圍的老年朋友的逝世也會引起老年人對死亡的恐懼。

(3)人格因素

一般來說,素來性格比較開朗、直爽、熱情的人,患病率較低,而性格過於內向、或平時過於好強的人易患抑鬱症。這些老年人在身體出現不適、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時會變得心情沉悶,或害怕絕症、或恐懼死亡,或擔心成為家人累贅,從而形成一種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壓力,引起抑鬱。

⑧ 抑鬱症的病因是什麼

1、遺傳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的患者,那麼家庭成員患此病的危險性較高,這可能是遺傳導致了抑鬱症易感性升高。其中雙相抑鬱症的遺傳性更高些。然而,並非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都會得抑鬱症,而且並非得了抑鬱症的人都有家族史,這表明遺傳給並非是唯一決定性的患病因素。
2、生物化學因素
證據表明,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發病的重要因素。現在已知,抑鬱症患者腦內有多種神經遞質出現了紊亂;抑鬱症患者的睡眠模式與正常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葯物能導致或加重抑鬱症,有些激素具有改變情緒的作用。
3、環境因素和應激
嚴要的喪失,人際關系緊張,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這些都會促發抑鬱症。有時抑鬱症的發生與軀體疾病有關,一些嚴重的軀體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發作,激素紊亂等常常引發抑鬱症,並使原來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鬱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質濫用的問題。
4、性格因素
有下列性格特徵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鬱症:遇事悲觀,自信心差,對生活事件把握性差,過分擔心。這些性格特點會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並干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這些性格特徵多是在兒童少年時期養成的,這個時期的精神創傷影響很大。
總之,抑鬱症是遺傳、心理和社會環境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的,應結合患者的情況具體分析。
那麼,有下列情況的人們要特別注意抑鬱症的危險:抑鬱症患者的親屬,患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兩倍;女性,危險性是男性的兩倍;有過度飲酒、濫用葯物和反社會的行為男性,這可能是抑鬱情緒的發泄形式;在升學、就業、住房等面臨著空前激烈的競爭青年人,許多人夢想破滅,導致失望、挫折和喪失信心,直到抑鬱;劇烈變化的青春期,在高傲和自卑間徘徊,即想擺脫家庭的束縛,又未完全獨立,這使的他們對重大的挫折易產生嚴重的情緒反應;時常要面對身體衰弱、親人喪失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會感到悲觀暗淡,對病痛無能為力。

⑨ 引發老年抑鬱症的原因有哪些

常見原因有:

沒有事情做,缺乏價值感。
疾病,痛苦。
缺乏戶外運動。
孤獨,缺乏人際來往。
兒女自身的問題,或兒女對自己照料不周。
關於老年抑鬱,建議:
一,親友、晚輩們多關心、照顧老人,多與老人交流、聊天,多了解老人的心事、難處,幫老人打開心結、排憂解難。
二,時常帶老人戶外活動、運動、散心一下,游游園,散散步,吃吃飯,會會友……調整一下精神狀態。
三,支持老人擁有一些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包括看看書,練練字,寫寫詩,養養花,喂喂鳥,聽聽戲什麼的……
四,找時間,可以咨詢心理醫生。身體有疾病的話,積極治療、調理疾病。慢病可以考慮中醫調理。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抑鬱症的發病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如何不聚會 瀏覽:724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休金計算 瀏覽:530
老年人怎樣學英語 瀏覽:311
伊蔓匯美容養生怎麼樣 瀏覽:589
50歲失眠怎麼治 瀏覽:498
東營2018年退休金 瀏覽:107
夏季喝什麼最好養生 瀏覽:669
2020年農村養老金需要認證嗎 瀏覽:554
老年人乳腺炎吃什麼消炎葯 瀏覽:878
60歲大媽練愈加 瀏覽:611
60歲人血糖多少正常 瀏覽:561
安全保護老年人 瀏覽:922
四季養生陰陽指的是什麼 瀏覽:333
中老年人脫頭發是什麼意思 瀏覽:978
老人為什麼做夢夢到以前的事 瀏覽:690
大學升學體檢都查哪些項目 瀏覽:12
荊州周邊夏天老年人適合去哪裡避暑 瀏覽:739
有關重陽節的公眾號文章 瀏覽:244
體檢血常規是哪個指標 瀏覽:891
農村要怎麼能買到養老保險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