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甲減有哪些臨床表現
有一些老年病人會突出的表現消瘦,而其它表現並不是很明顯。而且這種病人往往會表現食慾不振,常常被懷疑患有胃腸道惡性腫瘤。
⑵ 如何快速治療甲減老年人甲減怎麼治療
span甲狀腺功能減退一般會引起畏寒怕冷,脫發,浮腫,大便干結,精神萎靡不振等表現.診斷甲減需要進行檢測血清甲狀腺激素才能確診的,建議到醫院的內分泌科就診,查一下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的B超.面對甲減的危害,建議您盡快採取治療,中醫免疫因子聯合療法可以了解一下./span
span忌用生甲狀腺腫物質:避免食用捲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以免發生申甲狀腺腫大,這就是甲減的護理方法.供給足量蛋白質:每人每天蛋白質量至少超過20G,才能維持人體蛋白質平衡蛋,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每日約有3%蛋白質不斷更新,甲減時小腸粘膜更新速度減慢,消化液分泌腺體受影響,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甲減的護理故應補充必需氨基酸,供給足量蛋白質,改善病情./span
⑶ 甲低要怎樣治療
病情分析:
「甲低」是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的簡稱,亦叫「甲減」.「甲低」是指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效應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醫學界根據此病的患病年齡不同而分為呆小病(又叫克丁病),幼年型「甲低」,成年型「甲低」.成年型「甲低」多見於中年女性,男女之比為1:5.起病隱匿,病情進展緩慢,早期症狀又缺乏特徵性,有時可長達10年以上,才出現典型的「甲低」症狀——粘液性水腫.因此,此病不易被早期診斷,需要患者或家人自我慢慢發現.
指導意見:
中老年人的「甲低」常見原因有:既往有甲狀腺手術,甲狀腺炎,放射性碘131治療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近期內停用了甲狀腺激素等.
中老年人的「甲低」,早期症狀常表現為怕冷,乏力,嗜睡,納差,便秘,月經紊亂等.這些症狀又常會被認為是自然衰老的表現因而不能引起重視.隨著病情的進展,常出現畏寒,少汗,說話緩慢,行動遲緩,皮膚乾燥增厚,粗糙並多脫屑,脫發,眉毛外1/3脫落,面色蠟黃,眼瞼和頰部虛腫,表情淡漠,呆板,體重增加,指甲脆,薄且有裂紋,反甲,陰毛和腋毛稀疏,脫落,血壓偏低,心動過緩.嚴重者可有心包積液,不思飲食,腹脹,便秘,肌肉疼痛,關節
強直疼痛,受涼後加重,甚至關節腔內積液,性慾減退,男性陽痿,女性月經過少,嚴重者也可出現閉經.久病者常有脂肪質代謝紊亂,出現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叫旨蛋白血症,常發生絞痛,甚至心力衰竭以及粘液水腫性昏迷.
生活護理:
患者應注意保暖,多參加文體娛樂活動如散步,跑步,打球,跳舞,唱歌等,以促進代謝,鍛 煉體力和腦力.如果有誘發粘液性水腫昏迷的因素如感染,手術,』心衰,外傷,大出血,麻醉,寒冷等存在時,應密切觀察病情,調整甲狀腺激素的用量.呆小症患兒應採取各種康復治療手段,促進聽力,語言,智力,運動能力等發育殘疾的恢復;隨著年齡增長和體格發育不斷調整甲狀腺激素的替代劑量.為促進疾病的康復和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還可採取以下營養治療措施:
(1)適量補碘和硒 保證足夠的碘供給有利於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尤其是缺碘,甲狀腺攝碘功能障礙和脫碘酶缺陷所致的甲低,補碘可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硒是I型脫碘酶的輔酶,適當補硒有利於碘的利用和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患者可適量補充含硒量高的飲食如蛋,動物肝臟,魚和肉類等.
(2)供應足量優質蛋白質 甲低患者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肝臟和腎臟對蛋白質代謝產物的處理能力也下降,故應補充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如牛乳,蛋,魚,相類等.技中醫理論可多食羊肉,牛肉和狗肉等溫補性肉類.
(3)補充生血物質糾正貧血 有貧血者應補充富含鐵,維生素B12和葉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臟,新鮮蔬菜,肉類等.
(4)限制水和高脂飲食的攝人 甲低時腎臟對水的清除能力下降,故每日水的攝入量不宜過多,以免水中毒.甲低病人常有高脂血症,故應限制脂肪飲食.
(5)忌食致甲狀腺腫的食物 常見致甲狀腺腫的食物有捲心菜,蘿卜,大頭菜,大豆,豌豆,花生,核桃等.
⑷ 老年人甲減如何治療最好
?近年來,年齡大於65歲的老年人中,甲減的患病率約為1%~5%,其中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老年人的身體體質在很大的晨讀上不如青年人,所以在治療時一定要相當注意。那麼?北京甲減治療中心專家將為您帶來專業的講述。 專家指出:老年的甲減常因為甲狀腺激素缺乏對全身所有組織均產生影響,所以症狀是多方面的。甲狀腺激素缺乏引起的最主要病理生理改變是在全身各組織間隙中含有大量細胞外黏液性物質,該物質是由酸性黏多糖(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與蛋白質組合而成的黏蛋白。 這黏蛋白親水力極強,吸聚大量水分,沉積在各組織間隙中。表現在皮膚上,逐漸被黏蛋白及酸性黏多糖浸潤而腫脹,皮膚表面角化、萎縮、毛囊內及汗腺管有角化栓塞呈特異性的「黏液性水腫」,心肌細胞間被黏蛋白及酸性黏多糖沉著,則間質水腫、心肌張力減退、心臟鬆弛而擴大,呈心肌假性肥大,重者可心肌纖維斷裂,細胞壞死,心包積液。 北京甲減治療中心獨創的「介入激活阻斷術」,介入治療是超聲醫學發展的新階段,是介入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1世紀醫學發展的新方向,是特殊臨床醫學研究的新課題,當今世界是醫學科技含量最高的學科之一,雖應用時間不長,但應用范圍甚廣,療效極好!它與介入放射醫學相比較,無X射線損傷,無造影劑過敏,具有操作簡便,導向准確,實時顯示,靈敏度高,費用低廉等許多優點。 北京甲減治療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倡導「關愛老人,讓他們遠離疾病傷害」。
⑸ 老年人得了甲減能治癒嗎不治會什麼樣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建議及時到正規的甲狀腺醫院進行治療。
⑹ 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怎樣治療
(1)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需依賴甲狀腺制劑終身替代治療。甲狀腺制劑一般有從動物甲狀腺攝取的和人工合成的激素兩類。合成激素有左甲狀腺素鈉(L-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L-T3)以及兩者的混合劑。通常選用L-T4,開始服25μg,每日1 次,以後每隔2 ~ 3 周增量25 ~ 50μg,直至奏效,維持量約每日150 ~ 200μg;或服用甲狀腺片,開始劑量為30mg,每2 周增量15 ~ 30mg,直至奏效,維持量約每日120 ~ 180mg。
通常需要終身服用。若中斷服用,常於1 ~ 3 月內復發,嚴重者會危及生命。若在服葯過程中出現心絞痛、心動過速、高血壓、多汗、興奮等現象,宜減量或暫停,待上述症狀消失後,再行調節用量;若服葯時同時服用普萘洛爾可以減輕甲狀腺素對心臟的興奮作用。
(2)中醫中葯的治療。中醫學將本病歸於虛勞病范圍。其發病多責之於脾腎兩虛、氣血不足、肝腎虧損。治療多採用益氣溫陽、補益氣血、滋補肝腎等治法。常用葯物有黃芪、黨參、仙靈脾、仙茅、補骨脂、菟絲子、丹皮、澤瀉、制附子等。
(3)其他治療。有貧血者除補充甲狀腺激素外,應按不同的類型補充鐵劑、維生素B12、葉酸等,以及其他對症處理。
(4)黏液性水腫昏迷的治療。黏液性水腫性昏迷又稱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危象,為本病最嚴重的表現。未經治療或治療不當的重型患者,多由感染、寒冷、手術、麻醉或鎮靜劑應用不當而誘發。患者常先表現為嗜睡、遲鈍,逐漸出現體溫下降(低於35℃),呼吸淺慢,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四肢肌肉鬆弛乏力,各種反射減弱或消失,可伴休克及心、腎功能衰竭,直至昏迷死亡。本病約50% 發生於70 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率高達60% ~ 70%。需積極預防及搶救。
搶救措施如下。
① 即刻靜脈注射快速劑L-T4 200μg, 或L-T3 100μg, 以後每日注射50μg,待患者蘇醒後改用口服劑,L-T4 20μg 或L-T4100μg, 每6 小時1 次, 待病情穩定後, 每日服T3 20μg 或T450μg。如無注射劑,可將上述同等劑量的葯物溶解後自胃管注入,每4 ~ 6 小時1 次,也可用甲狀腺片30 ~ 60mg,每4 ~ 6 小時1次胃管給葯,蘇醒後改為口服,每日60 ~ 180mg,逐漸減為維持量,每日40 ~ 80mg。
②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維持血管張力,防止發生低血壓。由於腎上腺功能不全所致的低血糖、低血鈉,一般應用氫化可的松200 ~ 300mg 靜脈滴注,每日1 次。患者清醒後應減量。
③採用提高室溫、多蓋被毯、暖水袋等方法保暖,使患者體溫緩慢上升。快速復溫可使周圍血管擴張易於加重休克,應予禁止。
④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給氧。
⑤每日補液量及速度不宜過多過快,以免誘發心衰。一般給予5% ~ 10% 葡萄糖溶液500 ~ 800ml,並補充適量維生素C 和維生素B。
⑥加強抗感染、抗休克、糾正酸中毒等治療。
⑺ 得了甲減注意什麼飲食注意什麼怎麼治
一.日常飲食一定要少吃鹽 甲減患者由於黏液性水腫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鹹的食物會引起水、鈉瀦留而加重水腫。雖說甲減患者不像腎病患者那麼嚴格要求限制食鹽的攝入,但也要少吃偏鹹的食品如腌制的鹹菜等。 二.適合食用性溫和的食物,禁食寒涼食物 中醫認為,各種食物有寒涼溫熱之性,如眾所周知的多吃辛辣容易上火,多吃冷飲就容易傷胃。中醫認為陽氣有溫煦機體、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陽虛則寒。甲減患者怕冷、喜熱、乏力,多屬中醫的陽虛,適宜進食溫補。在肉類食品中,狗肉、鹿肉、羊肉、牛肉等性屬溫熱滋補,適宜甲減患者在冬季食用。從現代醫學角度講,蛋白質攝入不足時,甲狀腺功能有低下趨勢,供應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能改善甲狀腺功能。蔬菜中韭菜、山饕可以溫陽健脾,瓜果類中胡桃肉可以補腎溫陽,甲減患者宜多食用。但寒涼生冷之品如西瓜、冷飲、苦瓜、菊花茶等則少吃為好。 碘是製造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海產品含碘豐富。甲減患者甲狀腺激素不足,多吃海產品既可以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還有軟堅散結作用,對抑制甲狀腺腫大和結節有幫助。因此,甲減患者宜食用海產品如牡蠣、海帶、海參、蝦、紫菜等。但螃蟹性涼不宜多吃,我們平時吃螃蟹沾薑末也是為了避免其寒性。由於甲減患者胃腸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食用海產品最好清蒸,不僅能保持味道的鮮美,還避免油膩,減輕胃腸負擔。 三.多搓手腳促進血液循環 甲減患者末梢循環不好,容易手足發涼,四肢欠溫,在天氣寒冷時,這些身體暴露的部位就更容易受寒。中醫學認為,陰經、陽經等十二經脈多在手指處交會,手上有許多穴位,經常搓揉按摩不僅可活動關節,有利氣血經脈通暢,升提陽氣防寒保暖,還可以幫助甲減患者緩解手脹、晨起手指關節僵硬症狀。這種保健方法十分簡便,您在看電視或坐車的時候都可以做。老百姓還常說寒從腳下起,護好腳身上就暖,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甲減患者每天晚上睡前用一盆熱水泡腳半小時,邊泡邊搓,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改善睡眠,與現在社會上流行的足療有相似作用,可謂免費的家庭足療。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中扮演許茂的老演員80多歲,但心臟功能測試卻比三四十歲的人還好,他的養身秘訣就是每天堅持做自編的搓手揉腿操。老年朋友不妨也試試。 四.生活上要注意保暖,晨練宜晚不宜早 甲減患者的身體產熱量下降,免疫力及抵抗力較差,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受寒感冒,所以也就更應當注意防寒保暖。 人體必須適應四時陰陽變化,才能與自然界保持協調平衡。冬季天寒地凍、草木凋零,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甲減患者由於本身缺少甲狀腺素,體溫偏低,在清晨和傍晚時就更不宜外出活動。而且清晨的空氣質量是全天最差的時候。對有早起鍛煉習慣的中老年人來說,應當盡量推遲早起鍛煉時間,避免受寒。活動鍛煉可以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增強甲減患者的抵抗力和產熱量,但要注意防止運動過於劇烈,過度運動不僅無益於健康,還可能誘發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散步、甩手、捶背、太極拳等鍛煉方法,很適合中老年甲減患者。 甲減患者不但要在飲食起居上要有一定的規律,在日常生活中,多鍛煉身體,也是一種治療,這樣甲減患者免疫力及抵抗力增加了,就不容易受寒感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