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公辦養老機構做好為無收入

公辦養老機構做好為無收入

發布時間:2021-10-09 02:00:59

養老院項目,是做非盈利好還是盈利性好

五險一金本質上就是稅啊,你理解為醫療稅,養老稅,失業保障稅,生育稅,當然公積金算福利。交稅就沒有合算不合算了,你只能選擇交,或者不交,不交你就脫離了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和保障體系,這個代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劃算的。五險一金本質上就是稅啊,你理解為醫療稅,養老稅,失業保障稅,生育稅,當然公積金算福利。交稅就沒有合算不合算了,你只能選擇交,或者不交,不交你就脫離了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和保障體系,這個代價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劃算的。

❷ 政府對公辦養老院的政策扶持

您好!政府對養老院的優惠政策如下:
第一、改革和完善養老服務機構收費制度
福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的對外養老服務和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收費標准,應報同級價格部門核定,並建立公示制度。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收費標准,根據其設施條件、服務項目和標准自行確定。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接收農村五保人員和城鎮「三無」人員,其費用由當地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享受低保的老人和其他困難老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的,其費用應適當減免,減免部分由當地政府按接收此類對象的實際人數予以補助。
第二、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稅費政策扶持力度
暫免徵收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光榮院、養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性或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企業所得稅、服務收入營業稅以及養老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減免其行政事業性收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對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可報經主管部門批准,予以減免。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應為福利性和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和收費優惠。其中用水、用電、供暖、用氣(燃料)等價格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並免收相應的配套費;免收養老服務機構有線(數字)電視、寬頻互聯網一次性接入費。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發生的生活垃圾、糞便清運等費用,可在達標排放污染物的情況下,經負責徵收排污費的環保部門核准後免繳排污費。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救護與生活用車可根據有關規定和實際工作需要,經核定後免徵養路費。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捐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按規定予以扣除。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按國家扶持發展服務業的相關政策執行。
第三、加大財政對養老服務業的投入
各級政府要將居家養老服務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福利性養老服務設施項目建設。有條件的地方可按照核定床位數或實際入住老年人數,給予面向老年人服務的福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和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一次性開辦補助。
第四、優先安排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
符合規劃要求並具備劃撥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用地要優先予以保證;不具備劃撥用地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用地要按照相關規定加快審批,但要加強監督,確保批准用地真正用於養老事業。鼓勵企事業單位、個人利用閑置的房屋資產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第五、鼓勵金融部門充分發揮信貸支持作用
金融機構要支持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增加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建設項目的信貸投入,適當放寬貸款條件,並提供優惠利率。
當然,國家對養老院的政策規定還有很多,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養老機構的更快發展。通過對養老院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家對養老院的支持力度較大,養老院配套服務設施逐漸得到完善,讓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❸ 一個項目如何在養老院內增加收入

在開始創辦廣外老年公寓時,張福祥沒有想到,以「為世上父母解難」為宗旨之一的養老院,卻在3年後成了他的難題。

張福祥介紹:「房租每年200萬元,40餘名護工、近20名後勤人員、5名醫護人員,一期投入700餘萬元,二期截止到目前已經投入500餘萬元。」然而,廣外老年公寓現在每個月僅有40餘萬元的營業額,「不要說現在盈利,就是幾年後都不敢想像。」

據民政部2015年1月公開數據,一半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盈利的不足9%。民辦養老院緣何陷入經營困境?同時又面臨哪些現實問題?

供需錯位的背後

「民辦和公辦差太遠了。」張福祥不禁感嘆,「政府建養老院,土地、房子、設備、人員,一切都有財政支持。我們創辦養老院,一切都要靠自己。」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員成緋緋看來,公辦和民辦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資金支持,因為養老機構的資金壓力往往來自硬體方面。而公辦養老機構的硬體設施都是政府出資建設。

以土地為例,公辦養老院是免費拿到國家土地,民營養老院卻要以市場價格拿地。盡管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將非盈利性養老院列入劃撥土地的使用范疇之內,但與養老院的微利性質相比,成本依然很高。

土地和硬體的成本也直接反映在民營養老院的收費標准上。北京市六城區的養老院收費絕大多數在1300~2800元/月,要比公辦養老院的收費高出一倍。譬如,北京市海淀區千禾敬老院網上報價為2550~6500元/月;位於北京昌平區的泰康之家燕園最高收費甚至達到20000元/月。

由於養老院供給與老人實際需求的錯位,城郊的養老院入住率大都很低。據上述藍皮書數據,懷柔、延慶、門頭溝和順義入住率低於30%,朝陽等7個區入住率低於50%。

成緋緋認為,入住率低,以致入不敷出是造成民辦養老院經營困難的直接原因。由於供需錯位、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對市場需求缺乏科學預測等因素,2009年至2013年間,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床位平均使用率從78.8%逐年下降為69.4%。

政策難以落實

事實上,政府並非沒有給予民辦養老院以財政性支持。2000年以來,國家便陸續出台了《關於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非盈利性的民辦養老院不僅能拿到一次性的建設補貼,還有床位補貼,稅收減免、水電優惠等各項政策。

以北京市為例,2013年北京市就印發《關於加快本市養老機構建設實施辦法的通知》,通知中給予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並要求區(縣)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按1:1比例配套。

然而從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成緋緋認為:「有些地方政策落地有延遲,有些地方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落地。」其主要原因在於政府出台的政策與資金沒有匹配。

除了資金配套,在實際補貼申請中還會出現各種審批程序復雜、申請標准不明確等現象。這讓養老院的不少運營者們「既非常郁悶又哭笑不得」。

高風險的代價

由於老人往往身體虛弱、疾病纏身,養老行業也被冠以高風險行業。一些養老院基於風險和收益的考慮,往往不願接收失能、不能自理的老人。而接收這類老人也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價格。以什錦花園養老院為例,半自理老人的護理費為一個月800元,而不能自理的費用要達到1300元,特技護理的價格則根據護理程度而直接面議。

更高收費的背後存在著更高的風險。因為一旦老人在養老院內出現什麼問題,養老院不僅可能要面對家屬漫天要價賠償,還可能吃上官司。

然而,恰恰是風險較高的失能半失能的養老機構才是市場真正所需。成緋緋的研究表明:「真正提供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民辦養老機構,床位在100張左右床位的養老機構普遍能夠實現良好運轉。」因此,除了期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策能夠落到實地、降低養老院的運營風險,民辦養老院自身找準定位,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樣是擺脫困境,實現盈利的途徑。

養老院作為一個服務行業的一個經營實體,能否盈利,從財務的角度一般計算方式是:(經營收入)(經營費用)一成本=利潤。在做養老院的項目計劃時相關的盈利預測是必須的。我想應該包括幾大塊1養老院的土地,建築成本;2.設備,裝修等硬體投入;3醫護人員的工資和提成;4,日常辦公和維護保養費用;5,廣告和市場推廣費用,6,其他費用

目前我了解的養老院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養老地產和醫療服務緊密結合,可以為有醫療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專業和及時的服務,由於前期投資大並且需要和醫療機構的資源整合,所以目前只有大型的地產商(萬科,保利華潤等)有能力並有意願布局;高房價加上醫療服務,導致收費必然是所有養老模式裡面最高的,事實上這種模式的顧客群體針對的是高收入老人或子女,此類模式投資很大,盈利的模式實際上與房地產銷售模式相同,因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很大,所以只要足夠的資金支撐再加上專業的管理服務,盈利前景可觀。

2:公辦養老院

公辦養老院一般是非盈利的機構,傳統上主要承擔鰥寡老人的日常照料等基本服務,屬於政府基本養老服務的一部分,大多服務單一。不過在國家下來的重視下,很多養老院在做升級改造,主要以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主,尤其是北京,上廣州,浙江等地

3:公辦私營養老機構

顧名思義,由政府提供場地等硬體設施和政策法規支持,具體經營承包給私人養老從業公司和個人主要提供的大多是照料,看護,康復,娛樂等服務,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要看與合作政府的合作條件,(據業內人士透露,和私人醫院一樣要有很多人在從醫保報銷上動腦筋,是正經經營的本分人能掙到錢?還是坑蒙拐騙,騙補騙貸的老闆在發財?這個我無話可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養老院普遍盈利水平不高(不包含公立非盈利養老院),醫養結合的機構大多在投入期,很多都還處在盈利模式的磨合期,更多的意義在於行業布局。很多私立養老院的設施落後,服務水平低下,不能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務;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數是生於解放初期的老人,他們的特點是子女多,收入低,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如果不能提供真正優質的服務就很難吸引老人願意買單入住。

最近通過對這個行業的多方面了解,我現在的小其實是五味雜陳的,總結出以下幾點感觸:

1,老齡化是個全球性的問題,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就越嚴重,這是人類的共同問題,非洲那樣以農業為主,經濟落後的地區沒有老齡化問題,所以說高齡化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在日本和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一樣也有很多低收入的老人的晚年凄慘度日,做的最好的應該是新加坡,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倡導和要求家庭保持三代同堂的模式,同時提供多種形式的補貼和幫助,從而真正做到了從身體和心靈的愛護,這樣的國家屈指可數,可以說老年人是市場價值不斷遞減的一個客群,從市場的角度,老人需要有消費力,這個市場才成立,從人性的角度上講,沒有錢的老人,他們的晚年要依賴於一個真正有實力和有擔當的政府

2,我曾經認為養老行業的痛點是沒有真正專業和護理人員,所以護理人員的培訓和上門服務可能是好生意,但是真的深入了解後,我發現也許是我想錯了,在日本這樣比我們早30年發展老年產業的國家,護工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一樣也是很低,虐待老人的事情屢見不鮮,在低生育率和高齡化同時》的情況下,期待有等多專業的護工進入市場是現實的事情,未來老年人需要更多專業的設備盡量完成生活自理,時代在進步,環境在改變,時至今日,養老行業這個傳統產業需要從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雲數據等多方面共同發力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和效率,提高被服務的老人的體驗舒適度,這可能是未來的選擇,目前需要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

3,哪一部分人才是養老產業的主要顧客群體?

1958年之後出生的人群,這一部分人是被計劃生育的一群人,也是中國改革開發後經濟發展迅速的參與者,社會變革的見證者,孩子大多不在身邊,有一定經濟實力,熟悉互聯網,他們的需求才是未來30年養老市場的潛力所在!

4,養老服務的目的是什麼?

開始我一直認為老人需要的是醫療照護,看護,康復,誠然這些確實是目前很多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還是剛需,但是目前能提供的服務很少,也很難,難在法律法規不完善,難在沒有專業的人和技術和設備?最關鍵的是這部分剛需最應該承接的是醫院或者醫療養老機構,而這部分在國家的戰略規劃9064中,只佔4%,難道養老行業需要的就是接屎接尿,喂飯洗澡嗎?老年人更應該擁有自由,自主,自我的後半生,至少我對我的未產下載這樣設想的,堅持運動,堅持學習,保持活力、老需要突破傳統的概念,要營造不一樣的老年活,讓老年人有限的時光中盡量少的分布在病上!所以健康管理,歡度晚年才能賦予這個行業更多積極的情緒。

❹ 為什麼養老院在中國做的不是很好

中國人幾千復年以來的傳制統思想是「養兒防老」,去養老院意味著無後或子孫不孝。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與農耕社會不同,現代社會養兒防老逐漸變得不現實,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❺ 公辦養老院和民辦養老院哪個好

公辦養老院成本低,收費低,節約了拿地和建設等方面的成本,工作人員穩定,加之版收權到的補助等因素,養老院自身資金壓力較小,無需考慮開資成本,而許多公辦養老院是在城市發展之前建設的,隨著城市發展,養老院在城市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好,老人入住的花費肯定便宜,是帶有公益性的。這種天然的不平衡,又占據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造成了公辦養老院基礎好,硬體好,資金充裕,提供的服務質量較高,最後變成一床難求,很多老人也願意入住。
目前民辦大多都是租賃或是購買土地,政府不會無償補給。建設成本比較高,而且土地都是偏遠地方,交通設施差,周圍配套不齊全。護理人員缺少,沒有專業的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專業的護理人員,很多管理者和護理者多是半路出家,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偏大,工資收入偏低,在護理或是管理時難免出現失誤,在經營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成本,所以導致了民辦養老院價格居高不下,而且服務質量難提高的困局。

❻ 養老院能夠盈利的建議是什麼

通常講,養老院是非盈利機構,不是以賺錢為目標的。以滿足社會效益為主的,尤其是公辦養老院肯定不是為賺錢的,不賠已經很好了。公辦的,基本上有國家補貼的。那麼,民辦的,近年大量涌現。既然是民辦的,能夠在市場上生存,肯定是賺一點錢的。現實上,很多養老院經營狀況一般,有的保本,有的狀況好一些,有的則是虧。可見,賺大錢,一般不選養老院這一行業,但做的好,會有一些穩定的回報。但經營養老院不適合所有人,至少它需要投入很多,不只是資金外的投入,還要對老人負責啊。

❼ 開養老院賺錢嗎都要注意些什麼

❽ 失獨父母沒收入養老問題咋辦

一是部分失獨家庭收入單一,難以承擔養自身的養老費用。很多失獨家庭收入主要為工資性收入,當他們年較大退休後,收入明顯減少,身體明顯弱化,醫療性開支大幅上升,生活逐漸窘迫。和城鎮相比,鄉村的家庭收入更為單一,社會保障體系無法有效達到,失獨老人一旦失去勞動能力,只能依靠低保生活,如果遇到身體不多,生活不能自理時,生活將變得非常困難。
二是公辦養老院嚴重不足,民辦養老院費用過高,失獨老人難以入院養老。當前,公辦養老院數量過少,且進入門檻過高,大部分失獨老人常常無法進入,而民辦養老院由於費用過高,管理服務不夠規范,失獨老人大都無法負擔起高昴的費用。並且,很多養老院接收老年人需要子女簽字,而失獨老人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簽字人」。因此,養老院怕擔責任,不願接收失獨老人,也是失獨老人入院養老難的原因之一。
三是缺乏家庭的溫暖,心理空虛和孤獨,難以得到心理的慰籍。
中國人絕大多數不相信神,他們靠代際傳承來寄託希望,他們把生命的全部意義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僅是血脈的延續,也是精神的寄託。有失獨者說,中國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沒有孩子,就什麼都沒有了。因此,大部分失獨者害怕刺激,害怕孤獨,害怕孤身一人或生病時無人看護,害怕將來無人送終,害怕沒有尊嚴地死去或去世多日無人知曉。如何較解決好失獨失獨老人的精神困境與心理慰籍,也是我們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三是加強政策支持,鼓勵和幫助失獨老人成立自助養老、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養老模式,切實幫助失獨老人解決養老難題。由於經濟原因、政策原因、個人生活習慣原因等等,致使一些失獨老人不能或不願進入養老院養老,他們更願和少數幾個志同合、脾氣相投的老人相處,更願意「自由自在」的生活。為此,我們應該積極鼓勵和幫助這些老人成立自助養老、結伴養老、社區養老等養老機構,從設立手續、運營資金、法律關系和糾紛處理等各個方面為他們創造條件和提供便利,鼓勵和幫助他們成立互助式合作養老機構,盡可能的就近解決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2016年6月,河北衡水失獨老人馮立柱成立了衡水特殊家庭互助關愛協會。一年多時間里,他帶領志願者們為家鄉衡水的失獨家庭開展年夜飯、植樹節、踏青、賞花、採摘、生日祝福等大大小小三十多場活動,陪伴和幫助剛剛失去孩子的失獨父母,探望病榻中失獨老人,深得失獨老人們的喜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濟南市歷下區縣西巷社區積極探索失獨老人居家養老,他們幫助 6戶失獨家庭申請低保,聯系街道辦為失獨老人提供社工服務,每個月定期上門為失獨家庭提供20個小時的家政服務,辦理了「居家醫療」,定點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定期上門給老人做檢查,較好的解決了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在探索和推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等養老模式中,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常常成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能否成功和持續的決定性因素。
四是進一步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積極支持和鼓勵適齡男女生育兩個孩子,積極支持和鼓勵失獨父母收養孩子,從根本上減少失獨老人的產生。2016年《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開始實施,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為「獨生子女政策」畫上了一個句號。然而,由於「養兒防老」觀念的不斷淡化,扶養孩子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適齡男女放棄生育第二個孩子,僅僅依靠「允許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的政策引導作用已經比較有限,難以扭轉少子化的趨勢的繼續發展。為此,應該適時調整人口生育政策,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支持和鼓勵「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的實踐。首先,加大國家對生育服務的投入,積極推進全民免費生育服務,實行從孕前檢查到產後恢復的一條龍全免費生育服務,努力降低孕產婦的生產成本,提高生育意願和生育質量。其次,加大國家對育兒的投入,積極推進兒童保健和保育工作,實行兒童全免費醫療保險制度,積極創造條件建立普惠性的、全覆蓋的幼兒保育機構,努力降低父母的育兒成本。同時,可以適時調整收養的相關規定,支持和鼓勵失獨父母收養孩子,盡可能為失獨父母找到家庭的溫暖提供條件和便利,盡可能的減少失獨老人的產生,從根本上解決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

閱讀全文

與公辦養老機構做好為無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在家裡怎麼放電視 瀏覽:487
長壽村采訪 瀏覽:708
烙鐵焊接要做什麼體檢 瀏覽:62
浙江省國有企業中層幹部退休金多少 瀏覽:260
上市公司尋養老院合作 瀏覽:887
軍校提前體檢什麼 瀏覽:2
重陽節快樂英語怎麼說 瀏覽:200
老年大學柔力球計劃 瀏覽:93
50歲女人微信號大全 瀏覽:402
朋友父母離婚該怎麼安慰英文 瀏覽:384
清濁祛毒丸治老年人夜間尿頻嗎 瀏覽:231
六和孝順餐廳 瀏覽:818
老年人的冰箱 瀏覽:516
中老年人肚子疼該怎麼辦 瀏覽:533
軍校體檢在哪裡通知 瀏覽:658
孝敬父母金怎麼寫 瀏覽:895
南通市老年大學藝術節 瀏覽:539
中老年人牙松動吃飯困難怎麼辦 瀏覽:119
江中猴姑米稀老人家 瀏覽:588
吉林市電視台女主持人退休年齡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