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上海市區回族敬老院地址

上海市區回族敬老院地址

發布時間:2021-03-16 06:45:24

『壹』 找一個北京回民敬老院

朝陽區長營鄉敬老院(回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長營鄉東十里堡村
65755875

『貳』 請問沈陽市內有幾家回族敬老院!詳細地址在哪裡!

幫你查到一家,地址在:瀋河區市府大路383號西關回民市場二樓西側(海馨龍宮附近) 電話:(024)31573870 名字叫做:沈陽市瀋河區回族敬老院

『叄』 上海市有聚居的回族嗎

上海回族大概有5萬人,散居在全市12個區和10個縣。
上海地區回族先民及回族遷來的時間,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宋代上海地區已有回族先民駐足
從北宋起,上海地區的青龍鎮(始建於唐天寶五年,即公元746年)開始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外貿的重要港口,外人雲集與此。擅長經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斷來到這里。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3年)在青龍鎮所屬的秀州華亭「興置市舶務,抽解博買,專置監官一員」。宋代大書畫家米芾,於北宋元封年間就曾擔任過青龍鎮鎮監。據地方誌稱,當時青龍鎮煙火萬家,衢市繁盛,「蕃商船舶雲集」(《宋會要.官職》四四),是古代上海地區唯一帶有國際交往的地方。據1975年在對上海松江方塔地宮的發掘考察中,出土了丁香料木,經堅定為沉香。該塔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年時(公元976~984年),沉香歷來為西域輸入,由此證明宋時阿拉伯、波斯商人確已到達上海地區進行商業活動。無疑,這些回族先民——波斯、阿拉伯商人也會在這里停留。據《上海通志》載:「回教傳至上海,在宋元之間」。「由廣東、福建、浙江傳來。其傳入時代,則約在宋、元之間,因此時始設市舶司於上海,與海外通商,回教必於此時傳入矣」。但是他們是否如同蕃坊「五世蕃客」、「土生蕃客」一樣留居,已不可考,也無史料發現。
二、元代至明中葉是上海地區回族先民定居和回族形成時期
在上海地區有回族先民定居的遺跡,還是元代時從松江開始的。松江從元代起便是海防重鎮,毗鄰的青浦有古華亭縣港口,是海外各國船舶進入我國的水上通衢。當時東西方交往密切,松江一代經濟繁榮,人文宣朗匯集,手工業、商業都很發達。
自公元1277年蒙古攻略江南後,包括上海在內的江南地區開始出現了禮拜寺建築。公元1295年西域回回人納速喇丁鎮守松江時創建了上海地區第一座禮拜寺,該寺曾稱「禮拜寺」、「真教寺」、「雲間白鶴寺」。在寺內又建起了「回回墳」。寺內尚保留有碑石三方及墓碑銘一方。其中,一方為「重修真教寺碑記」,清康熙丁巳年(公元1677年)內;另一方為「清真寺捐輸碑記」,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立,此碑碑首刻有雲紋白鶴圖案,正切「雲間白鶴寺」之名。該寺為江南著名的伊斯蘭寺院,被列為上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自西域的穆斯林以此清真寺為中心定居落戶。他們有的從軍、有的駐田,有的經營各種商業和手工業。那時松江是府城,駐兵較多,定居的「西域(回回)親軍」也就最多,故松江民間有「回回城」之稱。從《松江府志》上可以看到,當時定居松江的回回人姓氏有:麻合馬、納速喇丁、哈只、兀都馬沙、答里馬、阿都赤、瑞卿、沙全、密蘭、哈撒沙、金拉甫丁、暗都拉、乜只等等。據地方誌記載,這些西域回迴文武官員及其所帶來的家鄉子弟兵,在松江定居以後,又陸續向周圍地區搬遷,先後在青浦縣、南匯、上海、嘉定、七寶等地落籍定居下來。在青浦縣和七寶鎮,歷史上就建立過禮拜寺和回回墳。他們來自阿拉伯、波斯、中亞西亞各部,這些回族先民在松江地區形成里一個新的群居體,他們在居住區域內娶妻生子,繁衍後代,成為上海地區回族。
三、明末至清中葉以後是上海地區回族的發展時期
明萬曆六年(公元1573年)上海青浦縣城內有重修真教寺(又稱回回堂)一座,常州知府馬化龍特意為該寺寫下碑記(這座清真寺在抗日戰爭時因築路拆除了)清代嘉慶中期,地處上海縣七寶鎮鎮中「回教人建清真寺於南街王家場」。據說在七寶、諸瞿等鄉還建有「回回墳」,說明回族人口已經擴展到鄉鎮去了,並有回族居民點。 至於目前定居在上海城內(包括市區)的回族,是在清乾隆時(約公元1736年)才開始出現的。那時,上海的商業資本有了發展。隨著上海疆域的變更,人口也有些增長。特別在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開辟為通商口岸,內外貿易迅速發展。隨著殖民主義者加緊對華侵略,廣大農村日益破產,因此山東、河北、河南、安徽一帶不少回族遷來上海。同時,江蘇南京、蘇州、鎮江等地許多回族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來上海謀生。太平軍興,南京回族來滬更眾,他們集中住在小南門外滬軍營一帶,這里因而被命名為「南京街」。以後又移居到九畝地一帶。大約在公元1853年,城內建起了第一座清真寺——南寺,又稱為草鞋灣清真寺。公元1904年又行重建。隨後由於遷來上海的各地回族日益增多,他們陸續創建了19座禮拜寺。這些禮拜寺成為回族的活動中心。由於回回圍寺而居,在上海市區形成了一些新的回族聚居區,如九畝地一帶是以南京籍回族為主的聚居區;滬西小沙渡一帶是以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回族為主的聚居點。這些聚居點如今已發展成為南市區露香街道和普陀區膠州街道等12個回族較為集中的地區。盡管人口不多,又是在漢族的包圍之中,然而由於回族人民建立的清真寺,以及所保持的伊斯蘭民族的特點,使上海地區的回族延繼下來並有所發展,其共同的習俗和心理狀態仍明顯的保持著。

『肆』 北京哪裡有回民的敬老院

北京市大興區禮賢民族敬老院。北京市大興區禮賢民族敬老院,是民政部在北京定版點建設的三家回民敬老院之一權,其佔地面積17,460平方米,建築面積6,671平方米。

位於大興區禮賢鎮派出所南50米,地處北京市南北中軸路與大禮路交匯處以東200米,有直達禮士路的844路和直達大興清城的24路公交車,交通方便快捷。

(4)上海市區回族敬老院地址擴展閱讀

養老院和敬老院區別

1、它們職責不同

敬老院,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敬老、愛老、尊老、養老體現了敬老院作為福利服務的宗旨。養老院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並具有相對完整的配套服務設施。

2、主辦單位不同

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而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伍』 你好,請問哪裡有回族養老院你查到了嗎

必須是回族的嗎,這個好像不好找,我知道別的養老院

『陸』 在上海回族人主要分部在那個地方

上海的回族同胞大概有5萬人,散居在全市12個區和10個縣,主要分布在浦東新區
、靜安、盧灣、閔行、閘北、南市、寶山等幾個區,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柒』 上海市最大的民族養老院在哪

上海市最大的民族養老院在崇明島,目前這是全上海市唯一一家對民族老人開放的最大的養老院,我同學的父母就是回民,而且都住在那個民族養老院,它的全名是「上海崇明原野敬老院」,那邊的熱線電話是:021-59449039,您可以電話聯系下!

『捌』 回族養老院

去養老院啊~~現在 的養老院不錯。先去民政局說清情況,要是是低保的老人,民政局會專門安排養老院的。現在的養老院很不錯~~衣食住都不錯~~還有老人一起玩~~醫療方面也還可以~!!。

『玖』 回族敬老院

除了小西路還哪裡有回民敬老院

閱讀全文

與上海市區回族敬老院地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抗戰老兵退休工資 瀏覽:964
離異家庭如何處理父母關系 瀏覽:404
杭州佳都老年公寓 瀏覽:917
繳納25年社保退休金能領多少年 瀏覽:240
疫情後養老交多少 瀏覽:476
江蘇省淮安市養老金什麼時候到 瀏覽:305
重慶長壽201 瀏覽:317
福州老人卧床護理在哪裡 瀏覽:64
總夢見去世的父母是什麼意思 瀏覽:232
夢見爺爺老年痴呆怎麼回事 瀏覽:901
體檢常見毛病怎麼辦 瀏覽:276
中老年男性活動 瀏覽:790
全國老年痴呆的人群 瀏覽:821
老人倆手腫怎麼回事啊 瀏覽:425
50歲男女做愛嗎 瀏覽:535
渭南八十歲老人領多少養老錢 瀏覽:465
老年人傷口久治不愈 瀏覽:396
村官無養老保險 瀏覽:703
湖北非法集資老年公寓 瀏覽:187
長壽花葉子稀疏怎麼回事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