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
居家養老:晚年生活得有個寄託
很多老人的想法如出一轍:不願去養老機構,首先是過不去心裡那道「坎兒」,認為去養老機構就是沒家人管。再就是退休後老有所為,這讓很多 老人感覺生活有寄託。
機構養老:需要好心態和收入保障
養老床位足夠,但是否去養老機構,除了取決於老年人本人及家人的心態外,還要考慮家庭收 入情況。「在無錫,硬體設施較好的養老機構,除了少量收費相對較低的公益性床位外,一般每位老人每個月需要交2000—3000元的費用,如果沒有足夠的 退休金來負擔,那老人的家庭年收入至少要在10萬元以上,才能保證這個固定支出。」濱湖區社會福利中心工作人員唐輝告訴記者。由此看來,養老機構的不菲收 費提高了機構養老模式的門檻。因此,有養老機構的負責人建議,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最好選擇居家養老;而高齡老人、失智失能老人、子女無法看護的老人應選 擇機構養老。
社區居家養老:力爭服務家庭化
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其實就是社區居家養老的一種,其優勢在於:老人可以住在家裡,但由社區的相關服務機構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可以說是融合了機構養老 與居家養老的某些特性。目前,該模式在我市仍處於積極探索階段,主要是街道或社區根據自身特色為轄區老人們提供針對性服務。
❷ 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區別
「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為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版面,又以上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讓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
社區養老吸收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並彌補了兩種方式的缺點,是一種中庸養老模式,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養老模式。
追根究底,不同的養老方式最根本的就是用於養老的經濟來源,以及服務方式的不同。
❸ 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區別
「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為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面,又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讓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
社區養老吸收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並彌補了兩種方式的缺點,是一種中庸養老模式,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養老模式。
追根究底,不同的養老方式最根本的就是用於養老的經濟來源,以及服務方式的不同。
❹ 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區別
1、特點不同。
居家養老的特點是在家中養老,更加強調在家中進行養老。而社區養老的特點更加強調以家庭為核心,在老人所在的社區提供養老服務。
2、服務不同。
居家養老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社區養老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
(4)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的關系擴展閱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各種物質保障、醫療條件趨於完備的今天,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已經不再為溫飽問題而擔憂,而面對這個人口大國的是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人口老齡化。養老的方式主要依靠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兩種主要的方式。
但隨著我國家庭規模和功能的改變,家庭狀況越來越朝向小型化發展。以421為代表的家庭結構日漸成為社會的主流。甚至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由於各種壓力的增大,丁克家庭的新型結構也越來越多。老人居家養老的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養老院養老方式的出現,確實能緩解部分養老難的問題,但養老院養老卻與中國深遠的文化積淀產生沖突,必然與社會產生矛盾。
❺ 「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有什麼不同
居家養老是養老的基礎,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養老,他不需要進機構,也不需要社會上給他幫多大忙。從養老的戰略上來講,首先要服務好這90%的老年人。因為服務好這些老年人以後,可以減少我們社會辦養老院,成立養老機構的負擔,在家就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所謂居家養老,實際上就是把服務老年人這些方式、模式、措施延伸到老年人家裡面去,大家知道老年人最大的需要,無外乎有這么幾種,一個是吃飯問題,可能歲數大了買菜不方便、做飯不方便;第二個有了病以後的護理問題;第三個就是看病的問題。這三個方面,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比方說專門扶持一些大型的餐飲企業,包區、包片來解決老年人用餐問題,比方說有送餐車、有老年人的餐飲點,有直接飯送到老家人家裡的,也可以老年人到社區的餐飲點來吃飯,就是想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社區養老,實際上就是承接居家養老的一個平台,跟我們的社區的公共服務是分不開的。建設這個養老的平台,實際上就是剛才講的居家養老的照料中心,比方說老年人他家裡面沒人看了,孩子上班了,臨時把老年人託付給照料中心,有點像托兒所式的,實際上就是托老所了,白天看護,晚上孩子下班以後把老年人接走,或者臨時動完手術,需要護理,可以進照老中心護理一段時間,失能老人也可以住到裡面去,老年人也可以上那吃飯,來不了,照料中心可以往家送,每天還可以幫助他看看這些葯,哪些吃、吃幾片、吃幾種,幫助它來做這些互利上的這些措施。社區養老實際上就是社區公共服務。
❻ 社區家庭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有什麼區別嗎
居家養老是指以社區為依託,家庭為核心的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原則上不應該把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相區別的。其實,就其操作是的實際情況來說,居家養老就是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有機結合
❼ 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區別
區別一、兩者的概念不相同。
社區養老不是家庭養老,是社區中在家養老,社區養老不是社會養老,是將機構養老服務引入社區,實行社區在家養老。吸收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方式的優點和可操作性,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結合點集中在社區。
區別二、兩者的服務有所不同。
社區養老服務是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逐步建立以家庭養老為核心,社區服務為依託,專業化服務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
居家養老主要服務內容是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以及精神關愛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
區別三、兩者的特點有所不同。
社區養老的特點在於:讓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
居家養老的特點在於系統由"居家養老平台"和智能終端組成,外接有線或無線的老人專用終端呼叫器,該終端呼叫器可以實現一鍵撥號功能,並能提供緊急呼叫求救和求助功能。
區別四、兩者的服務對象有所不同。
居家養老主要是政府購買服務推動的,服務對象只限於較小的范圍:「三無」老人等,其費用主要由政府負擔。一些地方鼓勵老年人自己購買服務,對此政府給予適當補貼。而社區養老主要針對社區的老年人,也可以是家裡獨自一人的老人等等。
區別五、兩者服務的內容有所不同。
居家養老中,首先是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用;還由精神文化需求,如文化娛樂、保健、醫療衛生等;其餘的包括情感和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比如說心靈溝通。老人也有為社會發揮余熱來實現自身價值的要求,這也是心理慰藉的一個方式。
社區養老主要內容是舉辦養老、敬老、托老福利機構。設立老人購物中心和服務中心;開設老人餐桌和老人食堂;建立老年醫療保健機構;建立老年活動中心;設立老年婚介所;開辦老年學校;設立老年人才市場;開展老人法律援助、庇護服務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區養老
網路-居家養老
❽ 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你們會選擇什麼樣的養老方式
因為工作的關系,接觸過一些養老的方式。
首先,我是肯定不會在家裡養老的,無論是自己住還是和子女一起住,我都不想在家裡。可能是我比較看的開,兒孫自有兒孫福,一方面是自己可以落個清凈,畢竟也勞碌了一輩子,另外一方面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也不想依附在子女身上,成為他們的負擔,這樣大家都輕松。
其次,我理想的養老生活,是和我的老伴能一起在自己財力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住在一個好一點的養老社區。這樣,我們倆個人可以彌補很多年輕時候的遺憾,去多擴充自己,多去玩樂玩樂,多去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從日常的柴米油鹽裡面解脫出來。
前一段參觀了一個央企打造的高端養老社區「梧桐人家」,覺得很符合我的想像。環境很好,房型都是朝南帶陽台,裡面的配套就像是高端酒店,還有很多日常娛樂活動,最重要的一點是有全套的健康管理體系,對於我這種體質不太好的,年紀大了肯定有很多健康問題。
❾ 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區別
「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有什麼不同?
李萬鈞:這個居家養老實際上我們知道它是養老基礎,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養老,他不需要進機構,也不需要社會上給他幫多大忙。那麼我覺得從養老的戰略上來講,首先要服務好這90%的老年人。因為這個服務好這些老年人以後,可以減少我們社會辦養老院,成立養老機構這種負擔,它在家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所謂居家養老實際上就是把服務老年人這些方式、模式、措施延伸到老年人家裡面去,大家知道老年人最大的需要,無外乎有這么幾種,一個是吃飯問題,可能歲數大了買菜不方便、做飯不方便。第二個有了病以後的護理問題,第三個就是看病的問題,我覺得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那麼有這三個方面重點我們現在也著力在這三個方面政府來採取一些措施。你比方說今年我們投入了大概幾千萬,專門扶持這個大型的餐飲企業,包區、包片來解決老年人用餐問題,這個每個區的形勢都不一樣,你比方說有送餐車、有老年人的餐飲點,有直接飯送到老家人家裡的,也可以老年人到社區的餐飲點來吃飯,就是想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主持人:這些是免費還是說政府會給一定的補貼,老年人有一定的優惠呢?
李萬鈞:當然不是免費的,但是這里有政府的補貼。我剛才講了我們市裡面投入幾千萬,區縣投入也很大,現在你看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一般這一份飯大概在10塊錢左右,那麼政府往裡補貼大概4到5塊錢,基本上是這么一個比例。
主持人:就是老年人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解決吃飯的問題。
李萬鈞:對,這是居家養老,那麼社區養老,實際上就是承接居家養老一個平台,就是實際上跟我們的社區的公共服務是分不開的。那麼我們建設這個養老的平台,實際上就是剛才講的居家養老的照料中心,你比方說老年人他家裡面沒人看了,孩子上班了,臨時把老年人託付給照料中心,有點像托兒所式的,實際上是托老所了,白天看護,晚上孩子下班以後把老年人接走,或者臨時動完手術,需要護理,可以進照老中心護理一段時間,失能像類似剛才寸草春暉這樣的,也可以住到裡面去,老年人也可以上那吃飯,來不了,照料中心可以往家送,每天還可以幫助他看看這些葯,哪些吃、吃幾片、吃幾種,幫助它來做這些互利上的這些措施。應當講就是社區養老實際上就是社區公共服務,它跟我們整個對社區其他人群的服務也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