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老年人總告誡我們,不能每天洗澡
之所以老年人告誡我們每天不能夠經常洗澡,還是因為節儉這個問題。我覺得每天都洗澡,肯定是一個非常有益於身體的一種行為,因為這樣就會讓我們保持一種潔凈的狀態,遠離細菌。我記得在小時候,爺爺奶奶那一輩人,可以說一年洗一次澡已經非常不容易。
在南方根本沒有搓澡巾,因為他們天天洗澡自己的身上已經非常的干凈,在南方地區不洗澡也是一種不現實的行為,因為空氣潮濕,身體一直都是一種非常潮濕的狀態。如果不洗澡就睡覺的話,會非常的難受。
⑵ 如何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洗澡
,
冬季老人不必每天洗澡,可7天左右洗一次,年歲超過70歲者,可適當延長至10天洗一次。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老人洗澡時間一般以30分鍾左右為宜。時間過長容易疲勞,還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二、如果在公共浴室洗澡,洗完澡後應盡快出澡堂,到更衣室休息一會兒。因澡堂里空氣不好,熱水蒸發散發出的化學物質三氯甲烷對人體有害。專家指出,澡堂的三氯甲烷含量比室外空氣高出3~4倍,這種物質具有致癌作用。
三、洗澡水溫不宜過高。無論淋浴、盆浴,水溫均不宜過高,水溫過高,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並增加血液黏稠度,對健康不利。
四、洗澡前不宜吃得過飽,更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因脂肪食物吃得過飽,易使人睏乏。營養學家指出:積聚在血管內的脂肪會對血液運行造成阻礙,身體自然感到乏力,不想走動。
五、冬天洗完澡走出浴室前一定要穿好衣服,戴好帽子,防止頭部受涼,否則極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是因為洗澡時,浴室溫度較高、頭部皮膚血管擴張;而走到室外時,由於氣溫急劇下降,擴張的頭皮血管遇冷急劇收縮,會造成頭部缺血而抵抗力減弱,感冒病菌就會乘虛而入,「興風作浪」而致傷風感冒。
⑶ 老人洗澡的禁忌有哪些 如何洗澡更健康
1老人洗澡的7個禁忌
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不少老年人洗澡時都喜歡在熱水池中泡洗,這樣長時間把全身浸泡在熱水中,會引起全身體表皮膚的血管廣泛擴張,皮膚血流量增多,使血液部集中體表,而腦組織的血流量則相對減少,老年人大多都有動脈血管硬化,血管彈性減弱現象,自身調節血液循環的功能差,長時間泡熱水澡輕者引起頭暈眼花,嚴重者還可突然暈厥而跌倒,引起顱腦損傷及骨折及其它意外的發生。
二、飯後不宜立即洗澡
有些老年人喜歡在吃過晚飯後洗澡,進食後胃腸粘膜小血管擴張,血液分布集中在內臟胃腸,而腦組織血流則相對減少,老年人此時往往都有倦欲睡感。如果此時立即洗澡,加上表皮血管又擴張,更加使腦組織的血液循環減少,從而有可能會發生暈厥。平素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還有可能誘發腦血管意外或心臟病的發生。所以老年人應在飯後1小時後洗澡為宜,並應在洗熱小澡前渴一杯溫開水。
三、洗澡水不宜過熱
老年人用熱水淋浴,如水溫適合,洗澡後則感到全身輕松。有些老年人因為皮膚癢,往往用過熱的水燙洗皮膚來止癢,這樣雖然暫時能止一時之癢,但會加重皮膚乾燥,甚至誘發老年紅皮病的發生。
四、家中洗澡不宜鎖住浴室門
老年人手腳不靈活,行動笨拙,在浴室洗澡時容易摔倒或暈厥,鎖住浴室的門,發生這些意外時即使老年人清醒呼救,也不能及時得到救助。
五、搓背不宜用尼龍巾
老年人皮膚比較乾燥,表皮大多萎縮變薄,用尼龍巾搓背容易損傷表皮,使皮膚的屏障作用減弱,容易使病毒、細菌乘機感染,從而誘發傳染性軟疣 、毛囊炎、癤腫等感染性皮膚病。
六、不宜空腹洗澡
用浴池時全身在熱水中,因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增加、老年人在空腹特別是飢餓時在浴池洗澡,就會因為出汗過多等原因,引起血糖及血壓降低,出現頭暈、心慌、四肢軟弱無力現象、嚴重者還會突然跌倒在浴室內而發生意外。
七、患慢性病的老人不宜單獨洗澡
患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症及頸椎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洗澡時容易生意外、最好由專人陪護洗澡。
2老人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項
1、洗前備杯水
若因某種原因不能活動的老人,每兩小時應喝一小杯溫水(注意要150毫升左右,溫熱的水,不要喝冰涼的水),可有效控制血液黏稠度。
因此,洗澡前最好喝杯溫開水。因為根據測定,洗澡前不飲水的血黏度正常老人,洗澡後10分鍾時再測定血黏度,結果比洗澡前血黏度明顯增高。原因是洗澡時老人容易大量出汗,血液中水分也隨著大量地減少,從而造成血黏度升高。實驗也證明,同一個人洗澡前先喝一小杯溫開水(200毫升左右),再用同樣水溫的水洗澡10分鍾,測出的洗澡後的血黏度可以一直保持正常。
2、確認沒有不適感
不少老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稍不留神可能引起疾病發作。浴室環境密閉濕熱,呆的時間過長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心輸出血量不足、腦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現象出現,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因此,老人洗澡前,要確保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症狀。
剛吃完飯、剛服完葯或是感到困頓、身體乏力、頭暈惡心時,就先休息一會再洗澡,以免潮濕悶熱會加重症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時最好備一些常用急救葯品。
3、適當補充能量
洗澡時,浴室環境過於悶熱,會消耗掉人體的一部分能量,加上此時新陳代謝較快,人在洗澡時有可能會出現飢餓感。這種情況下老人如果進浴室洗澡,很容易感到頭暈、惡心。因此,老人沐浴時最好是保持五六分飽的狀態,但也不宜吃得過飽,避免洗澡時感到過度疲勞。
除此之外,因為老年人牙口不好,加之胃腸消化功能不佳,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在飯後洗澡,全身的血液較多地充盈於表皮毛細血管,使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常會加重消化不良,影響吸收,導致營養不良。因此,老人洗澡前雖需要補充能量,但是飯後卻不適宜立即洗澡。
4、進浴室後別鎖門
洗澡在人們看來是一件私密的事,所以,多數人都習慣在洗澡時鎖上門。但老年人一定不要這樣做,否則很容易造成危險。
老年人身體弱,平衡力差,且心臟病、高血壓等老年疾病較多,再加上洗澡間狹小,地面濕滑,很容易出現各種危險情況。如果老人將浴室門反鎖,就會因門鎖一時打不開而延誤及時搶救的時間。因此,老人浴室的房門最好安裝一扇磨砂或茶色玻璃窗,即便老人在裡面發生了危險,外面的人也可及時將玻璃窗打碎,將手伸進去及時打開門鎖搶救。
5、帶個小板凳
老人的體力有限,長時間站立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很容易暈倒、滑倒。因此,老人洗澡時可以帶個小板凳來借力。站累了可以坐著洗,既省體力,又不用擔心會滑倒。小板凳最好是木質的,塑料的不僅不夠結實,沾水後還容易濕滑,造成傷害。如果條件允許,老人可用浴缸洗澡,比淋浴節省體力,更安全。浴室地面應防滑,最好在老人入浴前鋪放防滑墊。
3這樣洗澡能讓你長壽
長壽洗澡法讓人活百歲
馬寅初先生是我國著名學者。他在百歲大壽時,還精神矍鑠,滿面紅光。馬老生前曾說過:「對我身體益處最大的,就是洗熱冷浴和爬山兩項。」馬老的熱冷浴,四季不斷,數十年如一日。
馬老的這一「長壽洗澡法」是1906年他進入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時,從一位90多歲高齡的美國醫生那裡學來的。
長壽「熱冷浴」方法
熱冷浴的方法簡單,即:每天就寢前用熱水洗澡,水的溫度以身體能夠忍受為限。洗好後就在熱水中「睡」15分鍾。出浴後照例出了一身大汗,過3~4分鍾後,再進入冷水盆或用冷水淋浴。
熱冷浴必須「先熱後冷」。馬老經自己的親身體驗,把「先熱後冷」的洗澡法歸納為三大好處:第一,用熱水洗澡時,全身汗毛孔擴張,身體裡面的臟東西隨著汗排出體外;第二,熱水使血液通暢,促進了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爽快;第三,全身血管因洗熱水澡而擴張,又因洗冷水澡而收縮。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增強了彈性,就不易硬化,血壓不易高,老來可防止中風。這確是馬老長壽的原因所在。
哪些人不適合?
為了健康長壽,不妨應用長壽洗澡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平時習慣於洗熱水澡的人,洗熱水浴後,不要一下子就洗冷水澡,要先洗溫水澡,逐步把水的溫度降低,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再採用「先熱後冷」的長壽洗澡法。
洗澡時常作3個「小動作」可治病
忙了一天,洗個熱水澡能夠讓疲憊的身體恢復過來。如果在洗澡時做點「小動作」,不但能夠加速緩解疲勞的程度,一些身體的小毛病也會很快好起來。
疲勞時常搓臉
多數人有這種感覺,在疲勞時搓一搓臉,馬上就會神清氣爽起來。因為面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同時舒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一次為宜,搓臉3到5下,每次不少於3分鍾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勞最理想,因為人體正常腋下體溫是37℃,體內溫度是40℃,40℃與人體的體溫最接近。如果水溫過高,消耗熱量多,不但不會消除疲勞,反而會感到難受;水溫過低,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
消化不良勤吸氣
食慾不振時可以在飯前30分鍾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沖5秒休息1分鍾,重復5次;泡澡可以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鍾,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吸氣,讓腹部鼓起,然後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而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在熱水中浸泡3~4分鍾,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便秘揉肚子
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秘,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沖3分鍾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鍾,反復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因此,淋浴雖然節約時間,但只會對皮膚表面產生刺激,內臟並不能獲得熱量。早晨起來最適合淋浴,這樣可以喚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而睡前1至2個小時,最好在浴盆里泡個澡。
4老人洗澡每周一兩次
勤洗澡是保持個人衛生的基本要求,但對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來說,頻繁洗澡卻不一定是件好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皮膚科郭一峰醫生說,老人洗澡太勤很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通常來說,一周一兩次即可。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更需要呵護和休息。就像適當的運動有利健康,而過度的鍛煉反而對身體有傷害一樣,適當洗澡有利於皮膚清潔,但過頻洗浴卻可能造成傷害。郭一峰表示,老年人的皮膚跟年輕人不一樣,由於老化,皮膚油脂少,比較干。如清洗太多,不僅對皮膚是一種刺激,而且容易損傷鱗狀上皮細胞,使皮膚的自然「防禦」功能降低,招致細菌入侵,引起癤腫、癬類等皮膚病。
老人洗澡的頻率要看皮膚的情況和具體的季節來決定,一般冬天洗澡一周一次就夠了,春秋天一周兩次為宜。夏天天熱出汗多,如果是體質較胖、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較多的老年人,洗澡次數可適當增多;但體瘦出汗少的老人則最好控制次數,特別是冬天和春秋天不出汗的時候,可以用擦澡等方式來代替泡澡。
老人每次洗澡時間不要太長,一般以15—20分鍾為宜,洗完澡後,需休息片刻再離開。
5洗澡暈倒時應如何進行老人護理
一、為什麼會暈倒
在浴室空氣不新鮮或悶熱時,疲勞、空腹、患有心腦疾病者及年高者,容易使腦一時缺血缺氧。其先兆為頭暈、胸悶、心慌、氣急、面色蒼白、出冷汗眼前發黑而暈倒。
二、急救
1.未暈倒前如感到不舒服時,立即停止洗澡,家人扶持到新鮮空氣處平卧,防跌傷。
2.暈到後,將病人移到空氣新鮮處,平卧休息,下肢抬高30度;吸入稀氨水的氣味,能促使患者蘇醒。
3.經上述急救見效不著,速送醫院搶治。
4.洗澡時室內空氣新鮮,水溫36~40℃為宜。疲勞、空腹、有心腦病時不要單人洗澡。
⑷ 澡堂拒絕83歲老人獨自洗澡,出於哪些安全因素的考慮
首先83歲的老人屬於是高齡了,所以在洗澡的時候如果出現任何的意外,沒有人是能夠承擔起的,來自江蘇省徐州市的劉大爺83歲了,當他去公共澡堂獨自洗澡時,工作人員拒絕其進入,老了一點也沒什麼不放心的,如果發生什麼事,澡堂是負擔不起的,必須有監護人才能進入,劉大爺進入之前必須有人陪同他,否則誰負責這起事故。
更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現在正慢慢步入老齡化社會。有這么多的單身老人,我們這一代人也希望能夠更好地撫養老一輩,但是有時候不願承受就可以承擔這個沉重的負擔,我們期待為老年人提供依賴性,安全性和幸福感,但是這確實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期待國家在各個方面越來越好,可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減少這種凄涼的晚年老人,讓所有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⑸ 老年人能洗淋浴嗎
能,不過對於有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不僅洗浴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水溫也不能超過40℃,有病老人不要突然進入熱環境,先用手、腳等身體局部接觸熱水5至10分鍾後,再洗全身;
⑹ 老人洗澡都要注意什麼
老年人洗澡不宜抄過頻。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乾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
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40℃,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洗澡時的水溫更要注意不要太高。夏季洗冷水澡要適度。
洗澡水過冷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後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於10℃為好。
(6)浴室不讓老年人洗澡擴展閱讀: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
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為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症,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洗澡分淋浴和盆浴以及缸浴。
⑺ 怎麼寫65歲以上的老人進浴池洗澡時的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老年人洗澡注意事項
1、注意選擇正確的洗浴時間
不同時間洗澡,注意事項不同。早晨洗澡,要注意水溫和保暖,以防感冒;中午洗澡要注意疲勞;晚上洗澡注意不要濕頭發睡覺。
2、洗澡時刻關注身體情況
老人剛接觸熱水的時候要注意身體情況,尤其是冬季,老年人收縮的血管在遇熱後放鬆,容易造成心臟供血不足,發生暈厥。醫生建議,老年人洗浴時間不宜過長,15至20分鍾為宜,洗浴超過30分鍾時,老年人應該關注身體是否有飢餓、乏力、胸悶等症狀出現,此時容易低血糖。剛走出浴室時也應該多加註意,由於血管遇冷後收縮,容易眩暈,站立不穩。
3、及時補水、補充能量
醫生建議,老人進浴室要做好水分補充。洗澡前1小時,補充約500毫升溫開水。洗澡時,也可以隨身帶一瓶水,口渴時小口慢慢補充水分。洗完澡不宜大口大口地喝,以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增加心臟負擔,可以先喝一小杯淡鹽水,休息5-10分鍾後,再少量多次飲水。
老年人不能空著肚子進浴室,最好保持五六分飽的狀態,可以在浴前吃些巧克力和糖果,補充能量。
⑻ 老人行動不便,洗澡不方便怎麼辦
冬季老人不必每天洗澡,可7天左右洗一次,年歲超過70歲者,可適當延長至10天洗一次。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老人洗澡時間一般以30分鍾左右為宜。時間過長容易疲勞,還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二、如果在公共浴室洗澡,洗完澡後應盡快出澡堂,到更衣室休息一會兒。因澡堂里空氣不好,熱水蒸發散發出的化學物質三氯甲烷對人體有害。專家指出,澡堂的三氯甲烷含量比室外空氣高出3~4倍,這種物質具有致癌作用。
三、洗澡水溫不宜過高。無論淋浴、盆浴,水溫均不宜過高,水溫過高,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並增加血液黏稠度,對健康不利。
四、洗澡前不宜吃得過飽,更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因脂肪食物吃得過飽,易使人睏乏。營養學家指出:積聚在血管內的脂肪會對血液運行造成阻礙,身體自然感到乏力,不想走動。
五、冬天洗完澡走出浴室前一定要穿好衣服,戴好帽子,防止頭部受涼,否則極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是因為洗澡時,浴室溫度較高、頭部皮膚血管擴張;而走到室外時,由於氣溫急劇下降,擴張的頭皮血管遇冷急劇收縮,會造成頭部缺血而抵抗力減弱,感冒病菌就會乘虛而入,「興風作浪」而致傷風感冒。
⑼ 養老院老人洗澡護理規定
為了防止老年人在洗澡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養老院護理員應鼓勵老人加強身體鍛煉,控制好老人洗澡的誰問你,在老人洗澡前不要飲酒,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1. 老年人應加強自身的鍛煉
為了增強老年人的體質,養老院護理員應鼓勵老人加強鍛煉,提高老年人機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和耐受力,而養老院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和久病處於的老年人應在護理員的專人陪護下進行,防止老人意外事故的發生。
2. 老年人應控制好水溫
養老院護理員在為老人放水洗澡時,洗澡的水溫應循序漸進,一般老年人洗澡的水溫應控制在37-39℃,在養老院老年人進入浴室前,老年人應適應5-10分鍾,然後再去洗浴,而養老院老年人在洗澡時,下水的動作宜慢,不要將整個身體立即全部泡在水中,在養老院老年人入水後浸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例如杭州養老院護理員會讓老人的洗澡時間控制15-20分鍾,在老人洗澡時,避免過分的用力而導致老人皮膚的損傷。
3. 老人洗澡前不應飲酒
養老院老年人在洗澡前,不宜過飽、過飢或是過度 的疲勞,當養老院老年人感到頭暈、眼花時,應立即到池外躺下休息,喝杯熱茶,恢復老人的正常狀態,因此杭州養老院在遇到老人洗澡暈倒的症狀時,應立即將其平卧保暖,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⑽ 什麼情況下老人不宜洗澡
什麼情況下老人不宜洗澡呢?
在勞累、運動後不要立刻洗澡,休息片刻再洗,否則容易造成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有些老人在發燒時洗澡,以為通過洗澡可以降低體溫。殊不知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攝氏度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這時身體比較虛弱,洗澡很容易發生意外。
一些愛喝酒的老人要注意酒後不要洗澡,因為洗澡時人體要出汗,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相對增高,再加上熱水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加快脈搏跳動,這往往會引起血壓下降、血液黏稠度增高,以致機體難以適應,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引起心臟病或腦中風的發作。
由於老年人身體狀況的特點,洗澡也有很多講究。建議老年人一般5天左右洗一次澡就可以了,而且隨著年齡增大,洗澡間隔還可以適當拉長。而經常運動或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運動後擦擦就行了,沒必要立刻洗澡。
可以在洗澡前半小時喝200~300毫升白開水,以避免或減輕因洗澡時皮膚血管擴張而導致的種種不適,同時補充全身血液容量。
空腹洗澡容易引起低血糖,或出現疲勞、頭暈等不良反應,但一吃完飯就洗澡也不行,因此老年人將洗澡時間放在飯後2小時,或餐前1小時左右為宜。
有些老年人洗澡時間過長,這樣容易引起疲勞、體力減弱,以致引起心臟、頭部缺血,形成冠狀動脈痙攣、血栓,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同時,洗澡時間太長,老人著涼的機會也會大增;皮膚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更容易長皺紋。建議洗澡時間一般以20分鍾左右為宜。
有些老人洗澡時喜歡用力搓,這樣容易搓掉大量有保護作用的角質細胞,而且洗去了汗液和皮脂共同組建的化學保護膜,引發多種皮膚病或使皮膚變干。
老人洗澡還不能過猛過快,以防體位變化過快或幅度大而導致血壓下降。所以洗澡時動作宜輕緩。
冬季洗完澡後,要注意保暖,穿好衣服再出來,以防受涼引起傷風感冒。洗澡時,浴室溫度較高、頭部皮膚血管擴張;走出浴室後,由於氣溫下降,擴張的頭皮血管遇冷急劇收縮,會造成頭部缺血而抵抗力減弱,使感冒病菌乘虛而入。
建議老年人洗澡時,室溫在24~26攝氏度為宜,水溫則以35~40攝氏度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