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如東縣敬老院

如東縣敬老院

發布時間:2021-02-28 14:15:49

㈠ 如東縣有多少個敬老院

基本上一個鄉鎮有一所敬老院,你們如東縣有幾個鄉鎮就有幾所敬老院。

㈡ 有木有關於北京精神中的厚德的演講稿啊

校園處處夕陽紅

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踐行如東精神,爭當新世期先進老人的大討論中,如東縣老年大學校園內涌現出一大批先進老人,前面介紹的四位同志,只不過是眾多先進老人中的典型代表。老年大學涌春潮,校園處處夕陽紅。許許多多的先進老人和先進事跡,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共同特點。
一、關心集體、關愛學校
很多老同志在討論中,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結合實際寫心得體會,短短兩個月,已有91人寫了96篇文章。這些文章道出了老同志的心聲。郭祥貴在文章中說:「我們老人要常懷感恩之心,多做有益之事。」徐長福的體會寫道:「我們老人要感恩知足,要尊重他人,關心別人,熱愛集體,熱心公益。」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徐長福從公安局政委崗位上退下來後,便來到老年大學上學。他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積極參加老幹部宣講隊、老年合唱團、京劇興趣小組等活動。凡是學校的重大活動,都有他的身影。被推選為學委會主要領導後,他更加註意發揮學委會成員及各班班長的骨幹作用,積極引導並與大家一道當好學校各項活動的宣傳員、組織員和聯絡員,在學校與學員之間、師生之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成為學校領導的得力助手,學員的知心朋友,為構建和諧校園作出了貢獻。
先從軍、後從政的徐愛如,從縣人大財經委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便首選進了老年大學。去年他當選為學委會副主席,傾心盡責,把熱心為大家服務當作自己的最大快樂,從不擺架子,更不講得失,時時、事事、處處與人為善,跟大家和睦相處。對學校交辦的每一件事,都能一絲不苟地做好。文藝演出,他既出點子提建議,又做實事抓過細,從道具、音響到桌凳的搬放,總是親自上陣,從服裝、化裝品到食品飲水這些瑣事,都是親自過問。在工作中,他還注意發揮整體作用,不厭其煩地調節好各方面關系。
舞蹈班班長凌美雲,關心學校發展,積極動員社會上的老人來老年大學學習,並為鞏固學額費盡心思。她十分愛惜學校財物,對於舞蹈等演出所用的服裝,洗曬收管,她總是一絲不苟,不厭其煩。
被學員稱為「老黃牛」的周慶友,義務為學校管理音響設備,忙裡忙外,認真負責,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那個場合要用音響,只要學校領導說一聲,他總是認真調試,充分准備,確保及時播放。每次音響用好後,他都隨時整理,認真收管。話筒、多用插頭等,是易於發生故障的部件,他憑借多年的經驗,既當管理員,又當修理員。他多年如一日,在老年大學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發揮余熱。
沈春華,秦小定等同志,也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學校做了許多具體而繁雜的事情。
二、老而好學,求知若渴
許多老同志來老年大學,總是把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理念當成生活需要,堅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使自己在新的社會化進程中適應形勢,提高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李映華老人,胡光老人,雖都年過八十高齡,仍然堅持在老年大學學習,他們「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吟詩揮毫,從不間斷,被稱之為「詩迷」、「書痴」,常有詩作發表和參賽,也常有書法參展和獲獎,成了不可多得的大器晚成型人才。70多歲的呂宗雲,腿腳不好,眼睛有白內障,但她堅持學習文學、外語和電腦,每次來去乘三輪車,如果遇到上午上課下午也有課的情況,她就乾脆自帶方便食品在教室隨便吃上一頓。這種學習精神實屬可嘉。
何建華、嚴華夫婦,同上老年大學學書畫,一樣學有所成,共同舉辦了書畫展。何建華還如飢似渴地學習電腦,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電腦有關知識和操作,參加「滄海一粟」電腦興趣小組並為興趣小組講課,深入淺出,盡心盡力。
林則蘭,勤奮好學,在國畫班學習僅兩年,從沒有一點繪畫基礎開始,現在已能畫出很有神韻的牡丹、梅花作品。還被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吸收為會員。
三、科學養生,注重健康
長沙鎮教辦退休的袁振揚,從長沙到掘港有25華里,為了趕來老年大學學保健課,從2006年起,堅持騎自行車往返,近年改乘公交車,5年來幾乎從沒缺席過。這種精神著實可貴。更為可貴的是,他還堅持一邊學習,一邊積累保健資料,到目前已從相關資料上摘錄、剪貼了30000多篇,約200萬字,裝訂成15冊。他還從全國各地徵集名院疑難病專科書籍70多種。他將所獲保健知識轉授別人,共享健康資源。在保健班,他堅持每周出一期保健知識,近5年共出了150多期。在學校本部、兵房分校以及有關地區,他還向離退休人員作健康講座30場次。由於堅持長期鍛煉,科學養生,袁老雖已78歲,但精神矍鑠,白發童顏,2008年被評為南通市「樂天健康老人」。
參加文學班、保健班和烹調班學習的徐應蘭,十分喜愛體育運動,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常年堅持長跑、打乒乓球。體育運動煉就了她堅韌頑強的性格和健康的身體。他數次參加縣市省和全國的中老年人中長跑及馬拉松比賽,幾年來獲得多個獎項,並數次被評為「健康老人」。2008年,他被29屆奧運會組委會確認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手,參加在南通境內的火炬傳遞,當選為「全國億萬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奧運會」江蘇省先進個人。
四、老有所為,樂於奉獻
不少老同志在如飢似渴、勤奮求知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樂於為社會公益奉獻余熱。
原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吳潔雲,除長期堅持在英語班、音樂班學習的同時,還以飽滿的熱政治熱情加入學校的宣講隊、革命傳統教育組和教育局關工委關愛團,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活動。她還參加了縣留學生、新華僑親屬聯誼會活動,為組建海外同鄉會、宣傳如東、招商引資引智做了許多工作。去年當選為我校首任學委會主席後,更是帶領學委會一班人,為做好學校政治思想工作獻計獻策,發揮了骨幹作用。對於這些費時費力的份外事,她總是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曾執教於縣中的袁世君,在老年大學學習多門課程,皆能學有所得。尤其是學會了寫詩,已有近百首詩為有關詩集、詩刊和報紙錄用。她還積極參加我校的宣講隊和教育局關工委德育故事中心組活動,參加京劇興趣小組到敬老院演唱,並用自己的退休金購買蛋糕、水果贈給敬老院老人。她把校園當家園,動員姐姐、兒子向老年大學贈送桌椅、花木等。她認認真真地做著這些在別人眼裡是「傻事」的事,卻從沒有想過要什麼回報,她說:「不求回報,只求有益於社會,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民政局退休幹部繆焜在裝裱課上學會了裝裱技術,遇到學校和書畫班有辦板報的任務,他再忙再累也要擠出時間來完成,並盡量辦好。10多年來,書畫班的「夕照園」辦了49期,期期都出自他的手。他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是革命傳統教育組的成員。在街道里弄,他經常幫助鄰里做好事,作調解,鄰居家有什麼事,總愛第一個告訴他,聽聽他的看法。
還有王鶴聲、姚秉劍等也都是這樣一些樂善好施、勤勉有為的奉獻老人。
五、尋求興趣,享受快樂
科委退休幹部王錦森,2004年來老年大學,先是攝影班的學員,後又成了攝影班的教員,還是攝影聯誼會的發起者和負責人。在他的精心組織下,攝影班蒸蒸日上,攝影聯誼會紅紅火火。2005年以來,參加省市縣級影展20餘次,累計參展照片1278件,獲獎人數和作品逐年增多,其中獲國家級獎的就有130餘件,還有80餘件分別被省市縣級報刊和畫冊採用。現有7人分別成為市、縣攝影家協會會員。
原馬小副校長翟金鳳參加音樂班學習,被推選為聲樂班班長,成了合唱團的重要骨幹,與吳惟貴、黃桂冬、章音萍等積極開展大唱紅歌活動;參加電腦班學習,和張弘等人發起組建了「滄海一粟」電腦興趣小組,利用網路視屏教育,請老師上課,進行師生面對面交流,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吸引著許多電腦愛好者參加。現在上海、青島都有人與他們聯系。張弘既是這個小組的負責人之一,又是講課老師之一。
如東雜技團專業演員、民間藝術家葛方平,不僅是書法班學員,而且為我校的民樂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以自己的人品和技藝吸引了一批民樂愛好者,協同周慎兵、金華組建的民樂興趣小組,成為縣城唯一的一家民樂隊。他擔任民樂班教師和民樂隊教練,並積極參與創作,把一個初具規模的民樂隊搞得既紅紅火火又轟轟烈烈,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中醫院退休幹部胡金萍,為我校開辦服飾模特班、組建時裝興趣小組費盡心思。她既是模特班和興趣小組的組織者,又是聯絡員,還是教練員。聯繫心愛影樓,為表演活動拉贊助,忙裡忙外,奔波勞碌,不圖名利,不辭辛勞。
再有馬健萍、單思靄、孫明珠等人,也都是社團活動的重要骨幹。
我們還有一些老同志,既熱心參與校內的社團活動,又積極組織社區的文體活動,既是校內各項活動的骨幹,又是社區晨練點的教練。蘆亞琴,駱如英、陸忠祥等等就是這樣的全能老人。在他們的帶領下,現在縣城已有多個健身點。每當旭日東升或夜幕降臨時,各個健身點就沸騰起來了,歌聲笑語,加上音樂節拍,組成雄渾的交響曲,回盪在掘港上空,為縣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老人們在如此饒有興趣的活動中享受並快樂著。
在老年大學這個和諧校園里,關心集體,關愛學校;老而好學,求知若渴;老有所為,樂於奉獻;科學養生,注重健康;興趣廣泛,享受快樂的先進老人實在太多了。他們堅信,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有什麼,而在於著意追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無數事實證明,我們新時期的老人,仍是能夠綻放出第二青春光彩的大有可為的人群。讓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厚德篤行、扶海越江」的如東精神,躍馬揚鞭,百舸競流,人人爭做新時期的先進老人。

㈢ 如東縣是幾家敬老院

好幾家呢?你是家裡有老人需要送去嗎?其實真沒必要 去了哪有自己照顧的好啊!人家畢竟不是百分百無償的!還是自己晚輩幸苦點吧!

㈣ 河口鎮的經濟建設

一、工業:在如東,產業雄風看河口。以為龍頭的200多家工業企業,走科技創新之路,生產的各類特種通訊光纜、電力電纜、電光源器件、電子陶瓷、電腦開關、白廠絲、石油鑽采機械、健身器材、紡織、化工等產品馳名海內外。河口鎮產業布局合理,鏈式產業群落初具規模,光纖光纜、紡織服裝、精細化工、石油機械、電子陶瓷等五大產業成為全鎮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轄區享譽全國的光纖光纜上市企業─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河口的驕傲。河口鎮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江蘇省首批創新性試點企業1家,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18家。企業現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處,江蘇省工程式技術中心1個,上海交大中天科技光纖技術研究中心1個,南郵中天光纖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農機具研發中心1個,浙大中天聯合實驗室1個,江蘇省海纜研究重點實驗室1個,市、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各1個, 06年到15年企業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64件,申報省、市、縣科技進步獎12項,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14項,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16項,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3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1項,省火炬計劃項目12項,市科技計劃項目10項,縣科技計劃項目12項。為企業爭取國家無償資金1800多萬元,是南通市科技強(鄉)鎮,如東縣科技工作先進鎮。2008年,全鎮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52億元, 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縣一直處於領先位置。
二、農業:河口鎮地處長江中下游,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注重加快發展農村經濟,通過培植農業龍頭企業、培育農產品品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及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對富民強鎮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一是效益明顯的品牌農業。河口鎮經省市農林專家評定的「通如草黃雞」、「萬家惠」豬肉、「亞山牌」雞蛋等品牌不僅在全縣享有知名度,而且在國內市場也具有較高聲譽。通過他們的帶動,全鎮家禽年出欄550多萬羽,生豬年出欄10多萬頭,禽蛋年銷售4000多噸,年經濟效益達12億元。二是規模化的高效農業。全鎮種養大戶達到4500多戶,單位產出高於一般農戶的5倍以上,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明顯增加。三是日益推廣的特色農業。河口鎮2萬畝桑園鋪就新絲綢致富路,全鎮種植業以蠶桑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面積1.65萬畝,年發種4.6萬張,年產鮮繭1800噸,年產值3000多萬元,平均畝效益是純糧田的2.5倍以上。荷園村550畝田的鋼架設施栽培,主要生產反季節蔬菜,產品全部銷往上海、蘇州等大中城市。
三、三產服務業: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給三產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好的機遇,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的發展,又給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高點定位,科學謀劃,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圍繞特色產業發展特色市場,依託鎮蠶業和畜禽業優勢,發展壯大繭絲綢市場、滬景家禽市場和苗豬市場。二是提升市場建設功能,以現有市場為基礎,進行改擴建,建成一個特色農貿市場和小商品市場,強化規范管理,推進市場上規模、上檔次,不斷增加市場輻射力和產業帶動力。三是培植一批農民經紀人,創建農村專業合作社,加快本鎮種養業接軌上海進程,使河口鎮成為上海及長江三角洲重要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使農村服務業的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四、社會事業:社會事業建設深度推進。一是優先發展教育。鎮政府投入560多萬元,實施「校校通」、「六有」和「四配套」等工程,學校教育教學環境和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每年用於危房改造資金20萬元,五年共化解教育債務600萬元左右。全鎮中小學教育質量持續在全縣處於領跑地位。二是推進農村改水。為了讓全鎮老百姓吃上自來水,鎮政府舉全鎮之力,組織全鎮幹部群眾全力投入改水工程,共投入800多萬元用於農村改水,取得了明顯效果,全鎮受益人口達65229人,普及率達96.03%,順利通過省市驗收。三是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努力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全鎮農民參保率達98.1%,五年籌資總額600萬元,鎮補助大病統籌112萬元。合作醫療的結報方式更加便捷,五年結報金額1500餘萬元。四是大力普及廣播電視雙入戶。積極促進廣播、電視雙入戶,五年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8000戶,累計入戶率達到75%,安裝調頻音箱12000隻,入戶率達到76%。五是著力改善敬老院條件。2005年,政府籌集120萬元資金,對三家敬老院的設施進行了添置和更新,截止到2015年全鎮共有282名老人在專職人員照顧下頤養天年,五保集中供養率由2003年的26%提高到2007年的65%,五保供養標准逐年提高,2007年集養標准達到2200元∕年人,散養1400元∕年人,讓老年人優先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五、交通運輸:近幾年來,我鎮投入1800多萬元,共建四級農路21條,14米寬的1.5KM;8米寬的13KM;5米寬的3KM;4米寬的5KM;3.5米寬的42.5KM,農村交通條件大為改善。另外,隨著世界第一斜拉橋─的通車以及揚啟高速、海洋鐵路、滬崇啟、滬崇海大通道的相繼建成和10-30萬噸級洋口深水海港2008年10月28日的通航,河口鎮將更緊密地融入大上海2小時經濟圈,並與大江南北聯為一體,成為上海北冀的重要經濟腹地和連接大江南北的重要樞紐。河口鎮距蘇通大橋 80KM,正在建設的蘇225線一級公路從鎮內直通蘇通大橋;與南通機場唇齒相依,距南通機場 50KM;正在建設的揚啟高速,在鎮內有高速出道口;正在建設的海洋鐵路,在鎮內有客站和貨站;距洋口港60KM,與洋口大港裙帶相連。這里,交通四通八達,便捷順暢,到達上海僅需2個小時。
六、園區建設:河口鎮把做大做優鎮中天工業園區作為吸引產業和資本轉移的重要載體,高起點規劃建設了規模大、特色明、配套優的中天工業園區,園區布局合理,規劃科學,功能配套,項目承載能力強。中天工業園區--南通市生態工業集中區。位於鎮政府南首,規劃面積5.43平方公里,園區分為機械工業園、電子通訊科技園、輕工業園、紡織業園,功能布局合理。郵政、電信、銀行、醫院緊臨園區,近在咫尺、服務周到、方便快捷。中小學、幼兒園、文化中心與園區隔河相望,就讀、娛樂條件優越。園區內水電基礎配套,環境保護到位,服務設施齊全,開發政策優惠,是如東唯一的「省級鄉鎮工業小區」,高標准、高起點的軟硬投資環境帶動了鎮域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

㈤ 廣州市有沒有一個地方既可以念佛又可以養老

你可以在廣東寺廟出家,那裡可以供養你的下半生,而且可以念佛,但是學佛人怎麼能想著養老的問題呢?念佛人當拋下一切念頭去認真念佛,那麼養老的問題不是問題啊。你可以讓你的兒女為你養老,或者去養老院休養。念佛不在於場所為何,念佛人當把一切-場所作為念佛道場,潛心念佛,不念一切俗事,只有抱著這樣堅定的心念,你才能往生極樂凈土啊!
阿彌陀佛,如果對我的話還有疑惑,你可以去附近的寺廟請幾本佛書回來讀讀,可以去看看《念佛往生錄》、《蓮池海會》等,這些書對你念佛的信心都有幫助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如東縣敬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