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常吃蔬果

老年人常吃蔬果

發布時間:2021-02-23 03:25:32

1. 40歲~60歲的老人應該多吃蔬果嗎有什麼好處

飲用酸奶前後最好不要服用葯物,特別是紅黴素、氯黴素、磺胺類葯及其他抗菌素葯物,以免酸奶中的嗜酸乳桿菌被殺滅或使活力下降。同樣,飲酸奶前後最好不要喝濃茶。
不宜給嬰兒餵食
酸奶含鈣量較少,嬰兒正在生長發育,需大量鈣,且酸奶中由乳酸菌生成抗生素,雖能抑制和消滅很多病原體微生物,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菌的生長條件,同時也影響正常消化功能,尤其對有腸胃炎的嬰兒和早產兒更不利。
酸奶雖然味道好、營養價值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喝,例如胃腸道手術後的病人、腹瀉或其他腸道疾病的患者就不適合喝酸奶。酸奶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蔗糖作為發酵促進劑,有時還會有各種糖漿調味,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還有對牛奶過敏的人也不能喝酸奶。
酸奶添加菌種到底為何物
如今酸奶產品競爭已經進入了 「細菌戰」時代。一個朋友阿華特別喜歡喝酸奶,可是每次她到超市買牛奶,奶製品專櫃都會讓她看迷了眼睛,酸奶的包裝上各種菌種的「專業」名稱加起來不下10種,「AB1000」「BE80」「LGG」「龍根B菌」「雙歧因子」……有些酸奶不僅標明菌類名稱,還標明了菌群數量,如「每千克富含100億個活性益生菌」等,並稱是從國外進口的菌群,菌株純正、活力強。還有些廣告則大力宣傳各菌種能幫助消化以及不同的保健功能,如某一家廠商就宣傳其酸奶中的LGG成分有「平衡和改善胃腸功能」 「增強人體自身免疫能力」 「排出毒素」「預防齲齒」等八大保健功能。
那到底買含有什麼有益菌的酸奶好呢?營養學專家何俊認為,酸奶中添加的菌群雖然「名目繁多」,但作用大同小異,主要是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各種名稱的酸奶其實只有兩種:
一是純天然發酵型酸奶;二是配製型酸奶,即在第一種酸奶的基礎上加入食用乳酸、檸檬酸、有機酸等成分的調味酸奶。
製作純天然發酵酸奶的菌種無外乎就是乳酸鏈球菌和乳酸桿菌兩種乳酸菌,而目前市場上宣稱的各種菌群只不過是添加了促進乳酸菌繁殖的成分,如一些標稱添加「雙歧乳酸桿菌」的酸奶就是在乳酸桿菌中添加了以低聚果糖或異麥芽糖為主的雙歧因子,其作用就是讓菌群更快繁殖,促進人體吸收,除此以外並無其他功能。了解了這些知識,相信你就不會被市場上的那些所謂的「有益菌」所迷惑了吧。
健康導讀,對於食物的慾望也慢慢減淡,想讓你家老人的食慾大增嗎?今天小編為你推薦十個妙招,讓老人健健康康安享晚年。

一、勾芡淋汁好味道。
一般來說,老年人的飲食應該以少鹽少糖為原則,在這樣的前提下,做菜時,先以少許的糖和鹽調味,然後把調味較重的湯汁淋在菜上,或做勾芡;也可以在水煮的食物上淋上汁再入口。這樣甜味和鹹味只淺淺鋪在食物表面,既可以滿足口感,又不必擔心攝取過量的鹽和糖。小編推薦
二、代糖代鹽保健康。
以代糖、代鹽取代白糖和食鹽,也是一種既可滿足美食慾望,又不會威脅身體健康的好方法,其法也適用於有糖尿病的老人。此外,也可採用低鈉鹽和低鹽醬,不過腎功能較差的老人則不適合。

小編推薦
三、軟硬適中才順口。
如果老人吞咽有問題,進食的速度就應該放慢,並調整食物的軟硬程度來配合,可以在食物中摻入剁碎的熟蔬菜,把水果搗成泥,但要避免滑溜和太黏稠的食物,另外,稀薄液體也不適合,因為控制不當容易嗆著。
四、趁熱食用味正香。
保持食物的溫度,是鎖住香味的重要步驟,所以食物趁熱吃,或者上桌時才澆上熱湯汁,可以刺激老年人的食慾,當然也不能過燙。

五、加入香味增強劑。
在食物中加入一些以天然食物香氣濃縮製成的調味劑,不會刺激胃部,對因喪失味覺而厭食的老人很有幫助。
六、色澤美艷增食慾。
鮮亮的顏色可以刺激人腦,加強食物的整體色調搭配,能夠引發人的進食慾望。
七、食物新鮮又衛生。
老年人的味覺、嗅覺不靈敏,對已腐敗的食物,或不當化學物質的辨識能力都有所減退,老年人有時會因此而對進食有顧慮,所以准備食物時,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安全與衛生,讓老人放心大膽的吃。

八、良好環境助食慾。
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或者特別花心思布置的餐桌、桌布等都可以引發進食的慾望。
九、多人共餐更好吃。
對於有沮喪、壓迫感和厭世等心理障礙的老人,採用多人一起用餐的方法應該有用。可以家中老小一起吃飯,或者與鄰近的老人一起用餐。專家認為,熱鬧的用餐氣氛,會改變老年人的心情,進而增加食慾。
十、求助葯物有幫助。
必要時,也可要求醫生開一些可以促進食慾的葯物。
小編推薦
科學研究證明,肥胖對健康不利,還有發生某些疾病的潛在危險;而體重不足,也同樣對健康有妨礙。
肥胖是熱量攝入過多、營養過剩造成的。不言而喻,體重不足則與熱量攝入不足、營養素缺乏有關。體重不足除表現為體型消瘦、乏力外,也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體重下降常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原因可能由於有些老年人存在某種精神障礙,食慾減退,或由於牙齒脫落,或由於某種不良飲食習慣、偏食,或由於膳食營養搭配不合理以及由於經濟條件較差,以致不能吃到足量的食物所致。
事實上,胖人減體重難,而瘦人慾增加體重也絕非易事,據觀察,每周增加1000克體重,每天要多攝入500~1000千卡的熱量。因此,要改善老人體重不足,使其增加體重,應採用高熱量膳食,具體原則如下。
1、平衡膳食,葷素、粗細、干稀搭配符合衛生要求,全天熱量應供給3000千卡以上,其中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2%,脂肪佔30%,碳水化合物佔58%。
2、注意烹調方法,如氽、燉、煮、熬、蒸等。食物宜多樣化,在刀工上應多用絲、末、丁、片等。還應選用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慾的調味品。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餐時要細嚼慢咽,保持愉快的心境,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一般應在三餐之外加餐2次。
4、食物構成舉例300~400克,粗雜糧、薯類100~200克,禽肉類100~150克,牛奶或豆漿300~500克,雞蛋1~2個,豆製品100~150克,蔬菜500~750克,水果100~200克,植物油40~50克,糖25克,食鹽6~8克。以上膳食原則,僅供參考。具體實行,可根據個體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但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熱量及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
銀耳,還有補腎、潤肺、生津等功效,頗受老年人喜愛,但在臨床上,因食用銀耳不當而發生腸梗阻的老年人也比較常見。這是因為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差,銀耳又不太好消化,如果一次食用過多或連續多餐食用,則會引起腸梗阻,表現為腹部陣發性絞痛、惡心、嘔吐、腹脹、便秘、肛門停止排氣等,有些病情嚴重的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魚籽,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和核黃素,是人類大腦和骨髓的良好補充劑、滋長劑,但要注意老年人盡可能少吃,因魚籽富含膽固醇,老人多吃無益。魚籽雖然很小,但吃下去很難消化,燒煮也很難燒熟透,吃了後容易消化不良,造成拉肚子,因此,在烹飪的過程中要煮熟煮透,吃的時候不要吃得過量。
葵花籽,但並不適合老年人。首先,葵花籽含油量高,且這些油脂大多屬於不飽和脂肪酸,進食過多不但會消耗體內的膽鹼,使體內脂肪代謝失調,脂肪沉積於肝臟,將會影響肝細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礙,還容易引起結締組織增生,甚至誘發肝組織壞死或肝硬化。其次,有些葵花籽在炒制時用的香料,如桂皮、大茴、花椒等對胃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豆腐,但老年人也不宜多吃。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同時也含有植酸和脹氣因子,若一次食用過多不僅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還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造成人體內的碘缺乏。中醫認為,豆腐性偏寒,所以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吃。
健康導讀,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會減慢,但是也不能停止對老人身體的照顧,如何知道老人需要蛋白呢?

小編推薦 最佳首選雞蛋羹
其實,所謂「蛋白粉」,其主要成分是某種類型的蛋白質,其主要目的是針對蛋白質不足(而非其他不足)者補充蛋白質(而不包括其他營養素)。
老年人可以了解一些常識,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吃蛋白粉。其判斷大致如下:
能正常吃飯,但存在偏食、挑食,特別是不吃或很少吃肉類、奶類、蛋類、豆類食物。
能正常吃飯,但在控制體重時或其他情況時而減少進食量,特別是減少動物性食品(肉類)和豆製品的攝入。
能正常吃飯,但因某些原因採用素食,且不吃或很少吃豆製品。
如果存在上述問題中的一個或更多,則首先應鼓勵自己每日進食50克瘦肉、1個雞蛋、1袋牛奶(250毫升)和50克豆腐。
如果可以做到,則不需補充蛋白粉;如果不能做到,則需要適當補充蛋白粉。
另外,如果有下面三種情況之一或更多,吃蛋白粉,要首先去醫院檢查,由醫生指導食用。
食慾不振,進食量減少,體重降低,生活質量下降。
少量進食後,就早早出現飽脹感,不能再進食者。
進食後有惡心、嘔吐、打嗝、反酸、燒心、腹脹、腹瀉等情況之一者。
如果醫生診斷老人有器質性病變,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在原發疾病沒有有效控制以前,不宜進補蛋白質。如果屬於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則在治療過程中,首先強調建立正常的進食規律,然後按醫囑補充蛋白粉,但不可因此偏廢其他食物。
還有的情況需要經醫生指導適量補充蛋白粉。這樣的情況主要包括手術、創傷、多發骨折、感染、腫瘤等康復期,糖尿病胃動力障礙,心臟病、肺結核、慢性肝炎等。
另外,老年朋友如果一味強調補充蛋白粉,忽視能量和其他營養素的攝入,則可能:
因缺乏能量而使蛋白質被迫作為「劈柴」被燃燒掉(供能)營養不能被吸收;
因缺乏某些維生素而使攝入的蛋白質不能正常吸收;
因蛋白質攝入量超過需要,額外增加內臟(特別是腎臟)的負擔;
最關鍵的是,還會造成其他營養素的缺乏,從而導致整體營養不良。
小編推薦
健康導讀,飲食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可以減少老人的壽命,到底是怎麼樣的飲食習慣會讓老人薄弱的壽命還要減少呢?

小編推薦
不良習慣一 多吃少餐。
有人調查了1400位60~64歲的老人,發現每日吃兩頓飯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頓飯者(總熱量相等)只有1/5患病。另有一份報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數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佔57.2%,膽固醇增高者佔51.2%,而每日就餐次數在5次或 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僅佔28.8%,膽固醇偏高者佔17.9%。專家們分析認為,空腹時間較長,造成體內脂肪積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習慣二 晚餐過遲。
晚飯時間過遲,並且是進食難消化的食物,會加重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促使動脈硬化的發生。有人做過這樣一次實驗,然後馬上入睡,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劇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樣進食這些高脂肪飲食,則對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響不大。
不良習慣三 喜吃精糧。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糧,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麥的麩皮里,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纖維素,例如鉻、錳在全谷類、豆類、堅果類中含量最高。若經過加工精製以後,這兩種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這兩種元素的飼料去喂養大鼠及家兔,動物就容易發生動脈硬化。植物纖維素能增加膽固醇的排泄,使血膽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細,纖維素太少,不容易產生飽腹感,往往造成過量進食而發生肥胖。因此,長期進食低纖維素飲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壓的發病率則增高。
不良習慣四 過食肥甘。
過多地食用動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豬肉、豬肝、皮蛋、蟹黃、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並非要絕對禁食上述食物。近年來有人研究證明,正常的膽固醇並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而腐敗的膽固醇才是引起動脈硬化的元兇。因此,一些動物油,特別是豬油不宜儲存過久,若已變質,顏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敗味,則不要食用。糖分攝入太多,過剩的部分就會轉化為脂肪。隨著血脂增高,冠狀動脈發生血栓的機會也就增多。還有研究發現,糖能使肝臟合成脂類的作用增強。正常人吃高糖飲食3周後,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給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飲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不良習慣五 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營養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綠葉蔬菜吃得少,常會發生維生素C缺乏,而維生素C可以降低膽固醇,減輕或防止動脈硬化。如果豆製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膽固醇在糞便中的排泄。還有人不吃大蒜、洋蔥,嫌它們有特殊氣味,殊不知大蒜、洋蔥有著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不良習慣六 煙、酒成癖。
世界科學界已公認,大部分心血管疾病與吸煙有關。長期過度飲酒,則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組織增加,心臟功能減弱,心臟變得肥大,特別是長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心臟變化,醫學上稱它為「啤酒酒精能影響人的脂類代謝,並使機體從血中清除脂類的能力降低,從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發病機會。
小編提醒,不良飲食習慣與血脂過高、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確有密切關系。為了延長壽命,中老年人應該徹底改變以上各種不良飲食習慣,自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保證身體的健康。
小編推薦
酸奶雖說好喝,同時也可以促進消化,但好東西也有其反的一面,所以喝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五個「不宜」。
不宜過多飲用
許多人認為酸奶營養價值較高且含有益健康的嗜酸乳桿菌,便認為多飲有益無害。實際上,過多飲用酸奶會造成某些營養物質暫時過剩而可能引發代謝障礙,特別是嗜酸乳桿菌群攝入過多會導致腸道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生態平衡失調,從而引發某些腸道疾病。
不宜加熱
酸奶中的嗜酸乳桿菌是活的細菌營養體,若加熱,活菌變為死菌,使菌體失去其特有的保健功效。當然,也不要用開水沖服,以免嗜酸乳桿菌群被殺滅或使其活力下降。酸奶飲用的最佳溫度是10 ℃~12 ℃,在這種溫度下,酸奶的口味較好。夏季酸奶的飲用溫度可適當降低。
不宜空腹飲用
酸奶跟牛奶一樣都不宜空腹飲用。在酸奶中含有大量的嗜酸乳桿菌,它的存活與胃腸道中的酸鹼度(pH值)密切相關。據醫學研究部門的細菌學培養試驗結果表明,嗜酸乳桿菌在pH值5。4以上的環境中生長繁殖良好,而在pH值2以下則難以存活。如空腹時喝酸奶,此時胃液的pH值一般在2左右,嗜酸乳桿菌將被殺滅或使活力嚴重下降,從而達不到酸奶應有的保健功效。因此,飲用酸奶的最佳時間是在飯後30分鍾到兩個小時之間,此時胃液的pH值一般已升至5左右,較適宜於嗜酸乳桿菌的存活與生長,從而有利於發揮其獨特的保健功效。
不宜與葯物同服
飲用酸奶前後最好不要服用葯物,特別是紅黴素、氯黴素、磺胺類葯及其他抗菌素葯物,以免酸奶中的嗜酸乳桿菌被殺滅或使活力下降。同樣,飲酸奶前後最好不要喝濃茶。
不宜給嬰兒餵食
酸奶含鈣量較少,嬰兒正在生長發育,需大量鈣,且酸奶中由乳酸菌生成抗生素,雖能抑制和消滅很多病原體微生物,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菌的生長條件,同時也影響正常消化功能,尤其對有腸胃炎的嬰兒和早產兒更不利。
酸奶雖然味道好、營養價值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喝,例如胃腸道手術後的病人、腹瀉或其他腸道疾病的患者就不適合喝酸奶。酸奶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蔗糖作為發酵促進劑,有時還會有各種糖漿調味,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還有對牛奶過敏的人也不能喝酸奶。
酸奶添加菌種到底為何物
如今酸奶產品競爭已經進入了 「細菌戰」時代。一個朋友阿華特別喜歡喝酸奶,可是每次她到超市買牛奶,奶製品專櫃都會讓她看迷了眼睛,酸奶的包裝上各種菌種的「專業」名稱加起來不下10種,「AB1000」「BE80」「LGG」「龍根B菌」「雙歧因子」……有些酸奶不僅標明菌類名稱,還標明了菌群數量,如「每千克富含100億個活性益生菌」等,並稱是從國外進口的菌群,菌株純正、活力強。還有些廣告則大力宣傳各菌種能幫助消化以及不同的保健功能,如某一家廠商就宣傳其酸奶中的LGG成分有「平衡和改善胃腸功能」 「增強人體自身免疫能力」 「排出毒素」「預防齲齒」等八大保健功能。
那到底買含有什麼有益菌的酸奶好呢?營養學專家何俊認為,酸奶中添加的菌群雖然「名目繁多」,但作用大同小異,主要是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各種名稱的酸奶其實只有兩種:
一是純天然發酵型酸奶;二是配製型酸奶,即在第一種酸奶的基礎上加入食用乳酸、檸檬酸、有機酸等成分的調味酸奶。
製作純天然發酵酸奶的菌種無外乎就是乳酸鏈球菌和乳酸桿菌兩種乳酸菌,而目前市場上宣稱的各種菌群只不過是添加了促進乳酸菌繁殖的成分,如一些標稱添加「雙歧乳酸桿菌」的酸奶就是在乳酸桿菌中添加了以低聚果糖或異麥芽糖為主的雙歧因子,其作用就是讓菌群更快繁殖,促進人體吸收,除此以外並無其他功能。了解了這些知識,相信你就不會被市場上的那些所謂的「有益菌」所迷惑了吧。
炸素丸子
原料有,胡蘿卜,豆腐,麵粉,澱粉。
調料,鹽和胡椒粉。
先把西葫蘆的囊去掉,用刀切成3厘米左右的大塊,用擦子擦的時候千萬注意不要劃到手哦。西葫蘆絲切好之後,胡蘿卜也同樣用擦子擦成絲,再把豆腐抓碎以後和胡蘿卜絲、西葫蘆絲拌在一起,加入適量鹽,味精,胡椒粉,放上麵粉和澱粉,充分攪拌,如果太粘手就倒點水稀釋一下。
炸的時候,用手把拌好的麵糊捏成乒乓球大小的團子,注意火不要太大,否則容易炸焦。直到外表變成金黃色的時候,丸子就可以出鍋拉。外焦里嫩,口口留香。
專家,尤其是胡蘿卜,最大的特點是脂溶性的,油炸對於胡蘿卜素的攝取是非常好的。
蔣老太太的三姑娘還給我們推薦了道菜,用到的就是平時總被我們扔掉的芹菜葉,做法也很簡單。
首先要調糊,放點麵粉,澱粉,油,味精,鹽,就可以了。
對老年人來說,老吃素也不好,又想吃素又想味道比較好,偶爾吃油炸食品也是可以的。
崔書靈,老太太的大兒媳,家裡家外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她一個人操持!
媳婦要給老太太做的是板栗燜肉。
板栗燜肉需要五花肉一塊,板栗一小碗,紅糖白糖各二兩,蔥姜蒜大料,鹽和料酒。
先把五花肉切成一厘米寬,一厘米厚的塊。在鍋中加上油,用白糖炒出糖色,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鍋里翻炒上色。倒入切好的蔥姜蒜和大料,接著倒入料酒和適量鹽,鹽不要放多。然後,要把紅糖放進去,加入紅糖後不僅使肉的顏色紅潤鮮艷,老人適量吃些紅糖還能散瘀活血、利腸通便、舒肝明目。最後,倒入板栗。再用沙鍋燜一個小時才能吃。
一個小時之後,五花肉和板栗都已經燉的非常爛了!
板栗在肉里頭,肉的滋味完全侵到板栗里,比肉還好吃,所以對老年人來說是非常好的食品,既解饞了又有營養。
老年人的身體是最敏感的,所以更要注意日常飲食中的調理。吃什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麼吃。家常便飯,只要稍加留意,多費點心思,就可以吃得健健康康。
健康導讀,其實生活中有些小方法可以杜絕老人的白發,食療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

小編推薦「三白」
宿州市一位五代同堂的老人丁秀華顯得格外高興,因為她迎來了自己100歲的生日。盡管記不清所有子孫的名字,這位百歲老人在壽辰上還是放出了豪言:「我要活到200歲。」
為了給老人過百歲壽辰,兒孫們利用國慶長假回到老人身邊。5日中午,幾位孫女特意在丁秀華的胸前別上兩朵紅玫瑰。老人從未戴過鮮花,像孩子一樣好奇地伸手去摸,沒幾下,其中一朵的花瓣就被弄掉許多。
老人的腿腳很靈活,孫女們用電動自行車送她去酒店過壽時,她竟然一抬腿自己坐到了車座上。參加丁秀華百歲壽辰儀式的親友有近百人,大家紛紛圍著老人合影。盡管記不清所有子孫的名字,老人還是從心底里感到高興。
丁秀華住在二樓,孩子們擔心其行動不便平時不讓她自己上下樓,可老人見到家中無人,准會偷偷跑下樓,到外面轉轉。鄰居們見狀就會向老人的孩子「告狀」,而老人就像犯了錯的孩子一樣,善意地撒謊予以否認。
老人的兒子劉勇說,母親的長壽秘訣除了因孩子們孝順而心情好之外,還應該與她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有關。母親每日三餐都吃八成飽,最愛吃魚,飯前還愛喝上一口參酒。老人愛鍛煉,每日飯後都要出去活動。除此之外,老人自己的事也愛自己干,小件衣服自己洗,便盆自己倒,床鋪自己收拾,「孩子們要幫她做,可她不願意」。
最近十多年,老人的身體非常好,連小感冒都沒得過,臉上原有的一塊很大的老年斑不見了,白發也有近一半變黑了。對自己有這樣的好身體,丁秀華老人樂觀地說:「我要活到200歲。」
飲食調養有效防止白發增長
一、桃仁1000克,白糖適量。先將桃仁放冷水中浸泡三天,取出後去皮尖,然後將白糖適量放入鍋中,待其溶化後倒入桃仁,攪勻,冷卻後做成丸食用。每日兩次,每次5克,連吃100天。
二、黑芝麻、黃豆、花生、核桃各等份,分別炒香、炒熟,研成細粉後調勻。每日睡前用牛奶、豆漿或開水沖服一小匙。腹瀉時不宜使用。
三、每晚食炒熟黑豆20粒,黑芝麻一匙,長食可烏發。
四、黑芝麻25克搗碎,大米適量洗凈,加水共煮為粥,經常佐餐食用。
小編推薦
大蒜,也稱葫蒜,據說在西漢時張騫由西域所得。大蒜經栽培改良的品種葯用價值更高,山野中自然生長為野蒜,個頭較小,葯食也可。大蒜是很好的調味劑,能促進食慾,在傳統醫學許多經典著作中,在應用大蒜來防治疾病方面,包括對一些時令疾患的防治,實踐中取得了極豐富的經驗,如用大蒜來散癰腫、殺蟲害(包括諸蟲咬傷)、去溫疫、止瀉痢、消中暑、祛寒氣、健脾胃、化積食,大蒜還有達諸竅、通五臟、止鼻血、祛腥膻等功效。
現代臨床醫學和實驗研究證實,大蒜中含有幾百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物質,如大蒜中的葫蒜素、大蒜辣素、蒜氨酸、胱氨酸、多糖、磷脂、亞油酸、蒜氨酸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硒、B族維生素、維生素C、粗纖維等,特別是大蒜油中的揮發性化合物,能殺菌、防治許多疾病。有學者稱大蒜為植物廣譜抗菌素,從其葯理作用也不難說明大蒜對人體健康的多種益處:
1、調解人體血脂代謝異常。大蒜的提取物可降低血漿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游離膽固醇,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的比例,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的比例,還能降低肝總膽固醇,如每日食兩瓣生蒜對調解人體血脂極為有益。
2、大蒜辣素對血管有保護作用。人體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特別是主動脈、冠狀動脈和腎動脈受到損害,是威脅人類生命質量的重要因素,會導致「心梗」、腦血管意外和腎功能衰退。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與血脂代謝異常有關,而大蒜辣素等有效成分不僅能降低過多「壞膽固醇」,更能降底血黏稠度的水平,從而減輕或推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發展。
3、大蒜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大蒜不僅能間接抑制血小板不正常的凝集,還有溶血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據報道,大蒜的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有的專家認為不次於阿司匹林的作用。
4、大蒜是很好的抗癌食品。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增加體內吞噬細胞數量,並還能阻斷一些致癌物質的合成。
5、大蒜對肝臟有保護作用。肝臟不僅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最強的解毒器官,肝臟一旦受損害,將會對機體帶來一系列病理變化。大蒜是解毒防腐的「良葯」,其解毒作用,不僅能阻擋一些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損害,還可減輕肝臟許多負擔,大蒜還能緩解鉛中毒的一些臨床症狀。
6、大蒜能促進新陳代謝。大蒜中的化合物能提高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使人體生理功能在正常運轉中,能量的供應得到更好的保障。
7、大蒜能調解機體免疫功能。大蒜中的脂溶性物質,能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力並增加體內吞噬細胞的數量,據報道,大蒜可刺激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性,從而產生更多的細胞因子,以殺死有害的微生物。
8、大蒜有止痢和防食物中毒的作用。大蒜對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均有防治作用,夏季食物容易腐敗,每餐吃兩瓣紫皮蒜能有效預防腸道傳染病,也能減少和減輕食物中毒。
9、大蒜有殺菌和抑制真菌的作用。大蒜辣素等物質不僅能防治腸道傳染病,對「流感」病毒、「流腦」病毒、肝炎病毒、肺炎雙球菌、綠膿桿菌等致病菌有很強的殺菌和抗病毒作用,也能抑制致病性真菌的活性,為此能治療一些真菌感染。如頭癬、足癬,用蒜泥的稀釋制劑塗抹局部有一定效果。

2. 老年人吃什麼蔬菜最好

老人吃什麼青菜好

1、吃多種蔬菜水果

保證每餐要有1~2種蔬菜,每天要吃2~3種水果,一周內吃到盡可能多類的蔬菜水果。不同顏色的蔬菜要經常輪換,烹調時間要短,少用油鹽。

2、吃深色蔬菜

深綠色、深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蔬菜微量營養素密度高,富含胡蘿卜素,還含有多種植物化學物,不僅可促進食慾,還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損傷、抗腫瘤等作用。

3、吃十字花科和蔥蒜屬類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植物活性物質異硫氰酸酯,蔥蒜屬類(蔥、蒜、韭菜、洋蔥等)有含硫化合物及重要的抑癌成分。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類,如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紅菜薹等;甘藍類,如椰菜、椰菜花、芥藍、青花菜、球莖甘藍等;芥菜類,如葉芥菜、莖芥菜(頭菜)、根芥菜(大頭菜)、榨菜等;還有蘿卜類。

4、吃菌藻類食物

木耳、香菇、蘑菇、銀耳、紫菜等菌藻類食物富含植物多糖,它們具有抗氧化、抑制腫瘤的作用,在海產菌藻類(如紫菜、海帶)中還富含碘。

5、蔬菜

不同部位的蔬菜營養價值相差很大。同一蔬菜中葉部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含量比根莖部高出數倍至十倍以上;蔬菜外部的膳食纖維含量高於菜心。不要扔掉萵筍葉、芹菜葉、蘿卜纓、茄子皮、藕皮等部位。

6、盡量食用新鮮蔬菜

蔬菜盡可能趁新鮮食用,現做現食,保存時間不要過長。如果一定要保存,就冷藏起來,避免因儲存時間過久造成營養物質丟失。另外,如蔬菜儲存過久可能產生亞硝酸鹽,發芽土豆產生龍葵素等有害物質。

7、少吃腌制蔬菜

蔬菜在腌制過程中不僅營養成分會有流失,而且在某種條件下可能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少吃腌制蔬菜可減少鈉和亞硝酸鹽的攝入量。

8、採用適宜的烹調方式

蔬菜應先洗後切,急火快炒、開湯下菜、炒好即食。對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可將蔬菜切碎搗爛,製成蔬菜漿或蔬菜泥。

====================================================================================

3. 老年人應該多吃哪些食物

老人應該多吃什麼

1、老人飲食——蔬果宜鮮

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慾增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作用。

2、老人飲食——數量宜少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3、老人飲食——質量宜高

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製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盡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製糖的食用。

4、老人飲食——食物宜雜

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5、老人飲食——質地宜軟

老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採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盡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製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6、老人飲食——飲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谷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製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調用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7、老人飲食——速度宜緩

細嚼慢咽有利於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於肉質松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於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8、老人飲食——飯菜宜香

老人食慾降低,在食品的製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調配。此外,優雅、安靜、整潔的就餐環境;集體或結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興趣。

9、老人飲食——飲水宜多

老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麼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人便秘和體內代謝失調。

10、老人飲食——溫度宜熱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溫熱為主。

4. 老年人適合吃哪些水果

01
草莓 草莓能夠調解胃酸的分泌,促進腸胃蠕動,平時多吃草莓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02
獼猴桃 獼獼猴桃含有大量的天然糖醇類物質肌醇,能有效地調節糖代謝,調節細胞內的激素和神經的傳導效應,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對防止糖尿病和抑鬱症有獨特功效。

03
葡萄 葡萄中含有微量元素鉀,可以促進人體內部鈉的排出,降低血壓。中老年人在平時生活中多吃葡萄可以預防高血壓疾病,但是葡萄多糖,糖尿病患者還是盡量少吃。

04
山竹 山竹的營養價值很高,能夠為人體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消除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中老年人平時多吃山竹,可以減少動脈硬化和高血脂的發生。

05
雪蓮果 雪蓮果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可以調理血液、降低血糖、血脂和膽固醇,預防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經常食用還可提以高人體免疫力。

06
枇杷 枇杷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果實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效。平時還可以把枇杷肉製作成水果罐頭或者釀酒喝都可以,味道鮮美。但是要注意的是枇杷吃的時候需要剝皮。

07
柚子 柚子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等功效,對敗血病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此外,柚子中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皮甙,可以降低血液的黏滯度,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心血管疾病。

08
柑橘 柑橘中富含纖維,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幾率。

5. 老年人應該多吃的蔬菜有哪些

1、老人冬季要多補鐵。鐵在人體內參與含鐵血紅素的合成,提高血液攜氧能力,故缺鐵者外周組織的氧供應就會減少,人體組織的能量代謝就會發生障礙,自然會因產熱不足而感到寒冷。因此,老人平時要注意多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動物肝臟、蛋黃、豆類、芹菜、香菇、黑木耳等。但動物肝臟和蛋黃膽固醇偏高,不能吃太多,每周吃一次即可,而炒西芹、香菇肉片、涼拌木耳等,則可常在飯桌上出現。在補充含鐵食物的同時,還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利機體對鐵質的吸收。
2、老人冬季可以適當多吃含碘的食物。老年人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引起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環不良,特別是使肢體末梢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手腳發涼。而碘元素有助於體內甲狀腺素的合成,提高人體基礎代謝,進而產生熱效應,減輕怕冷症狀。含碘食物包括:海帶、紫菜、貝殼類、牡蠣、沙丁魚、菠菜、魚蝦等,秋冬季節可以選擇多食用。
3、除了日常飲食,身邊也可以備點核桃仁之類的小零食。核桃仁富含的磷脂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原料,可增強細胞活性,促進造血功能,增進食慾。另外,它還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產熱量高,可增強機體熱量,禦寒保暖。
老年人的飲食搭配
1、豬肉、牛肉宜搭配豆製品:豆製品(如豆腐,腐乳,豆漿,豆豉,醬油,豆芽,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使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懸浮於血漿中,不在血管壁沉積,能防止斑塊形成。
2、蘑菇和雞肉搭配:蘑菇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雞肉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兩者同時烹制時會釋放出遊離的谷氨酸鈉,從而使鮮味大增。
3、魚肉和豆腐搭配較好:豆腐含鈣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豐富;魚肉中苯丙氨酸含量較少,而在豆腐中含量高。兩者混合食用,可取長補短,提高營養價值。

6. 哪些蔬菜適合老年人吃

青菜羹
青菜富含人體所需維生素,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由於老年人牙齒不好,腸胃不好,所以我們可以把青菜洗凈切碎,做成青菜羹,放入油鹽各種調料,這樣老人吃起來方便又易消化。

2/6
南瓜泥
南瓜含有各種人體所需營養成份,可以健胃、潤肺、益氣、化痰排膿、治咳治喘等功效,為了方便老人消化,可以把南瓜切成薄片,放到碗里,然後加上自已喜歡的各種調料把味調好,直接上蒸鍋蒸熟就成了南瓜泥,老年人入口即化,非常方便沒牙的老人食用。

3/6
胡蘿卜汁
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有美顏明目的功效,也是老年人必吃的蔬菜,因為它可以幫助老年人明目,但胡蘿卜如果炒著吃,對於沒有牙齒的老人是沒有辦法吃的,所以我們可以把胡蘿卜用榨汁機榨成果汁,然後煮熟給老人吃,非常方便。

4/6
各種蔬菜粥
大米的營養也是人體所必須的,如果米飯老年人不易消化,可以把大米和著各種蔬菜一起煮成蔬菜粥,煮的進候先把大米煮爛,基本熟透了後再加入青菜,青菜煮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久了青菜營養成份易流失。

5/6
雞蛋
雞蛋營養價值非常高,所含蛋白質、氨基酸的比例非常適合人體生理需要、也極易人體吸收,人體對雞蛋的營養物質的利用率高達98%以上,所以每天一個雞蛋是必要的,雞蛋可以做成湯吃,做成雞蛋羹吃等都行。

6/6
麵食
麵粉的營養價值也是眾所周知的,平時可以給老人做各種麵食,如饅頭、包子、餃子,也可以做面條、面團、煎餅等,只要有利於老人咀嚼和消化的麵食都可以做給老人吃。

7. 盤點適合老年人吃的蔬菜有哪些

1.大白菜:大白菜中的豐富維生素C能降低人體膽固醇濃度,增血管彈性,常吃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 心血管疾病。
2.芹菜:芹菜中芹菜元(芹菜素),能降壓和影響中樞神經。芹菜元還有一定的擴張末梢血管作用,這與降壓作用也有相當關系。
3.韭菜:韭菜含鉀豐富,常吃韭菜可改善體內的鉀鈉平衡,對高血壓、心臟病人有益。
4.洋蔥:洋蔥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硫氨基酸及半胱氨酸,具良好降脂作用。洋蔥是目前所知極少數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是較強血管擴張劑,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與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壓。
5.山葯:山葯中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
6.大蒜:大蒜對心血管系統有十分良好的影響,能降低血壓、血脂和膽固醇。每天吃2瓣大蒜,三個月後血壓可下降12%左右,且隨著時間進展會下降更多。
7.蔥:蔥素能治療心血管硬化。蔥還有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8.姜:生薑中有一種與水楊酸十分相似的物質,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9.番薯:番薯中的黏液蛋白,能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膽固醇的排泄。
10.白花椰菜:白花椰菜中豐富的鉀,在心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另有助於預防高血壓。 11.香菇:香菇中有腺嘌呤、膽鹼及一些核酸類物質,有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 12.蘑菇:蘑菇有降血脂、抗凝血、護心血管等作用。

老年人宜常吃帶餡食物 :
帶餡麵食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它最大的優點是營養素齊全,符合人體需要。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葷菜,又有素菜,其中動物性來源的是豬、牛、羊肉、雞蛋和蝦肉;植物性來源的是白菜、韭菜、芹菜、茴香和胡蘿卜。一種餡中可以加入七八種原料,實現了多種食物原料搭配的膳食平衡要求,麵粉做的皮兒,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豬肉或牛肉、羊肉做的餡可以補充優質蛋白,營養價值很高。大白菜、韭菜、蘿卜、扁豆等青菜做配料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可以促進腸蠕動,使大便通暢,一般調餡時還會放點油特別是植物油,這就增加了體內的植物類脂肪。蔥姜等調料則有殺菌的作用.

8. 老年人吃什麼蔬菜對身體好

老年人應該放鬆心情,好好享受屬於自己的休閑時光.養養花草,小動物.曬曬陽光,下廚給自己煮點好吃的吧.可是,究竟哪些食品適合老年人呢?又有多少是無用的添加劑成分?能放心地吃嗎?來吧,自己選材料,了解每種材料的營養成分,自己做自己吃!

下面我提到的12種食物,老年人都可以放心食用.希望你們能吃得健康,並快樂!

老年人擁有健康就是幸福……
葯補不如食補……
輕松享受美味生活……
該吃什麼?
……

這12種食物一定要吃哦!
草莓:水果王後 特別提示:清洗時,不要摘取葉子.否則可能造成農葯進入草莓心
豆腐:老年人有健康食品 特別提示:不宜用小蔥拌豆腐,因為不宜於人體吸收.久而久之,會導致缺鐵
大蒜:健康保護神 特別提示:不宜空腹食用.胃潰瘍者和患有頭痛,咳嗽,牙疼疾病時,不宜食用.
蜂蜜:老年人的牛奶 特別提示:每次服量最好在25~50克.不宜超過100克.否則不被吸收反而可能引致腹瀉
核桃:長壽果 特別提示:將核桃放在鹽水中浸泡數小時後,果肉易剔出.
冬瓜:食療妙品 特別提示:老年人小便不通暢,有輕微的刺痛,可用冬瓜煲湯飲服.
蓮子:清心安神之寶 特別提示:患外感初起,大便秘結,痔瘡,積滯等症者,暫不食用為好
南瓜:補血妙品 特別提示:南瓜不宜與羊肉同食,否則易發生黃疸
銀耳:長生不老良葯 特別提示:外感引起的感冒,咳嗽或者陽虛畏寒者,均不宜食用
玉米:補腦聖品 特別提示:食用玉米宜以六七分熟為好,玉米凈煮食時,最好連湯也喝.玉米須同煮可降壓
西蘭花:抗癌巨星 特別提示:盡量縮短加熱時間.如果煮超過3分鍾,西蘭花會流失50%的維生素C
銀杏:老年人的好朋友 特別提示:不可將銀杏和阿司匹林或抗凝血葯物同時服用.否則容易造成出血不止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常吃蔬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場六月份養老金有什麼優惠 瀏覽:678
長沙縣企業養老金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782
老人家反復快死 瀏覽:381
重陽節社區帶居民體檢活動預案 瀏覽:206
父母被鄰居暴打後續該怎麼處理 瀏覽:178
周末父母升職多少集 瀏覽:800
曲靖養生湯鍋怎麼樣 瀏覽:286
80歲老人psa指標高 瀏覽:855
安徽最大養老院 瀏覽:177
老年大學教材英語 瀏覽:662
居民養老交15年多少年回本 瀏覽:719
父母不同意自己也迷糊怎麼辦 瀏覽:389
老年人一年裡反復輕微咳嗽 瀏覽:299
重陽節警察 瀏覽:253
珠海惠州哪個養老好 瀏覽:395
廠長退休金 瀏覽:420
河北冒領養老金 瀏覽:560
臨床課題設計方案老年痴呆 瀏覽:591
長壽之鄉可以用什麼體現 瀏覽:78
2016年北京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