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冬天身體冷

老年人冬天身體冷

發布時間:2021-02-20 14:04:25

Ⅰ 為什麼老年人感覺到全身發冷

老年人新陳代謝慢了,血液循環也不好,感覺冷挺正常的
多穿些衣服,注意腳的保暖。
冬天多吃點補血、溫補的東西就可以了。
紅棗、羊肉、兔肉,鯽魚都可以,煮爛點,老人家牙口不好,喝湯也可以的。

Ⅱ 老年人冬天在身體上應注意些什麼

冬季氣候寒冷,人體新陳代謝緩慢,尤其是老年人,由於身體各器官功能的衰退,體溫調節和耐寒能力下降,各種慢性疾病容易復發,所以冬季老年人加強對身體器官的防護顯得特別重要。
護鼻:鼻是呼吸系統的門戶。老人鼻黏膜的血運減少,鼻對病菌的黏附和對冷空氣的加溫作用便會減弱,以致於帶有病菌的空氣直接進入肺內,從而增加呼吸道感染,誘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等心肺疾病。鼻的防護包括鼻按摩,堅持用涼的鹽開水洗鼻,並且不去人多而且密閉的公共場所,以減少病菌對鼻的侵襲,外出時盡量戴上口罩,以減少冷空氣對鼻的刺激。
護腦:據資料統計,約70%的中風患者在冬季發病。冬季護腦的關鍵是要做好預防,防中風首先要做好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原發病的治療;其次是注意及時發現先兆症狀,如突發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失語,肢體麻木等,遇此症狀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護心:冬季氣溫降低會導致心臟發病率增高。冬季護心要加強體育鍛煉,重視防寒保暖,對於原來就有心臟病的老人,不提倡冬季到戶外鍛煉。
護胃:由於寒冷刺激可增加血液中組織胺的含量,加速胃酸的分泌,所以胃病在冬季容易復發。冬季護胃要注意胃部保暖,飲食要溫軟、淡素,易於消化,並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煙酒。
護膚:老年人皮脂腺機能減退,遇寒冷乾燥氣候極易產生皮膚瘙癢。防護措施包括:洗澡次數適當,少用肥皂,使用電熱毯取暖時,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Ⅲ 為什麼老人非常怕冷

老年人冬天怕冷,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為,寒冷時節氣溫低,通過輻射、傳導和皮膚表面的蒸發作用,身體要散發大量的熱。老年人產熱不足,身體就感覺很冷。老年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一、老年人的基礎代謝比青壯年降低10~15%,因而產熱不足。二、肌肉活動是增加產熱的重要途徑,人在劇烈運動時,肌肉的產熱量是正常量的60倍。老年人肌肉萎縮,重量減輕,又少於活動,所以,由肌肉活動增加的熱量較少。三、內分泌激素中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都能提高代謝率,使產熱增加。老年人由於內分泌腺的老化,以上激素生成減少,故產熱也隨之減少。四、寒冷時,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也會使皮膚散熱量降低。老年人由於血管老化、對冷的反應遲鈍和神經調節不敏感,影響了體溫的調節,以致寒冷時血管不能有效地收縮,使散熱量充分地減少。此外,有些老人較瘦,皮下脂肪少,也是造成怕冷的原因之一。

怕冷是隨機體衰老而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在冬季,老人只要注意防寒保暖,對身體健康是無礙的。

Ⅳ 老年人總感覺冷,怎麼辦

1、暖寶寶貼在後褲兜。

臀部是人體脂肪最多的部位,但是此處的脂肪多數會蓄積起來不易燃燒,因此臀部溫度平均要比體溫低3℃。脂肪越多的人,越容易感覺發冷。

外出時,可將暖寶寶放在褲子後邊的口袋裡來溫暖臀部,促進血液循環和該部位的脂肪燃燒產熱,進而暖和全身,還能預防臀腹部、大腿處形成橘皮組織。冬天開車,可以選用加熱坐墊,不僅使臀部暖和,還能防止肚子受涼。

2、圍巾護好後脖頸。

冬天出門,要注意脖子防寒,尤其是在風大的日子,更要用圍巾護好脖頸。可以把暖寶寶放入圍巾夾層纏起來固定在後頸處,或直接貼在衣服上。後頸發際線凹陷處有個「風池」穴,溫暖這里有抵禦風寒入侵、預防感冒的作用。

3、腳踩熱水袋暖足心。

寒由腳底生,冬天很容易手腳冰涼,尤其是腳底一冷,全身都很難暖和起來。可以將小號的暖寶寶隔著襪子貼在腳底,能有效禦寒,但不要穿著厚襪子或長筒襪,否則腳會因悶熱不透氣而出汗,降低取暖效果。剛從外面回來雙腳凍得冰涼,也不要馬上泡腳或將雙腳放在暖氣上。

4、穿件背心暖和腹部。

冬天腹部受涼容易引起腹瀉、痛經等症狀,如果冬天衣服裡面多穿件棉背心,並將背心掖進褲子里,可以抵禦部分寒冷。經期的女性可以將暖寶寶隔著內衣或毛衫貼在肚臍附近,可以緩解疼痛。平時多吃些禦寒食物,如羊肉、海帶等。


(4)老年人冬天身體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老人著裝要與季節氣溫相適應。夏季氣候炎熱,服裝應涼爽、透氣、吸濕、寬大單薄、利於通風散熱,切忌緊小,顏色宜淺淡,不宜穿深色衣服。常言道「春捂秋凍」有一定道理,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大,早晚較涼,老年人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以免感冒受涼。

秋天天氣逐漸轉涼,不要急於過快地添加較厚的衣物,使人體有適度的「秋凍」過程,從而增加抵抗力,有利於增強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力。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老年人身體較弱,自身抵抗力差,只要遇到降溫天氣,就應隨之添加衣物,以免受涼。

Ⅳ 老人冬季怕冷是什麼原因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人都非常的怕冷,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那麼老人怕冷是什麼原因呢?老人怕冷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在寒冷的氣候環境中,有的人衣著單薄,卻精神抖擻,精力旺盛,甚至年過花甲,還到江河冬泳。然而,也有的人卻年紀輕輕就特別怕冷,剛一入冬,就全身捂得嚴嚴實實,卻還手腳冰涼,甚至縮手縮腳,冷得發抖。 特別怕冷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除畏寒外,免疫與抗病能力下降,極容易患感冒,並往往出現頭部發沉,肩臂發僵,倦怠乏力以及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等症狀。 祖國醫學認為:「陽虛則外寒」,也就是說,人體陽氣衰微,氣血不足,衛陽不固,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人就特別容易怕冷。 中醫上講陽虛者多為氣血運行不暢,凝滯脈絡,少數人氣血不足。 從健康角度說,所謂陽虛體質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缺鐵。鐵在人體中是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而血紅蛋白擔負著機體運輸氧的任務。缺鐵者外周組織的氧供應減少,導致組織的能量代謝發生障礙,會因產熱不足,身體感到異常寒冷。 2.低血壓。血壓過低可引起末梢血循環不良,機體得不到足夠的氧和能量,所以使人容易怕冷。 3.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素有加速代謝並釋放能量的作用,還可使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從而增加體熱以抵禦寒冷。如果機體長期缺碘,甲狀腺分泌不足時,機體就會因產熱不足、禦寒能力降低而怕冷。 4.患畏寒證者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這是因為女性擁有製造熱量的肌肉比男性少,月經又容易導致鐵的流失所致。此外,更年期的婦女還與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密切關系。

Ⅵ 老人為什麼身上總是感覺冷

老年人新陳代謝慢了,血液循環也不好,感覺冷挺正常的 多穿些衣服,注意腳的保暖。 冬天多吃點補血、溫補的東西就可以了。 紅棗、羊肉、兔肉,鯽魚都可以,煮爛點,老人家牙口不好,喝湯也可以的。

Ⅶ 老年人冬天為什麼身體發冷、腿腳抖,很冷,穿上衣服好多了

老年人身體發冷,一般最常見的是感冒,嚴重受涼,感受寒邪,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如果出現了咳嗽痰多,鼻塞,流涕,打噴嚏,就考慮是有感冒了,建議服用三九感冒靈顆粒治療。如果經常出現四肢發冷,腰膝冷痛,畏寒肢冷,那就認為是有脾腎陽虛,寒邪內盛,需要使用健脾補腎,溫陽散寒的中葯治療。

Ⅷ 老年人怕冷是為是么原因

老年人冬天怕冷,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為,寒冷時節氣溫低,通過輻射、傳導和皮膚專表面的蒸發屬作用,身體要散發大量的熱。老年人產熱不足,身體就感覺很冷。老年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一、老年人的基礎代謝比青壯年降低10~15%,因而產熱不足。二、肌肉活動是增加產熱的重要途徑,人在劇烈運動時,肌肉的產熱量是正常量的60倍。老年人肌肉萎縮,重量減輕,又少於活動,所以,由肌肉活動增加的熱量較少。三、內分泌激素中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都能提高代謝率,使產熱增加。老年人由於內分泌腺的老化,以上激素生成減少,故產熱也隨之減少。四、寒冷時,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也會使皮膚散熱量降低。老年人由於血管老化、對冷的反應遲鈍和神經調節不敏感,影響了體溫的調節,以致寒冷時血管不能有效地收縮,使散熱量充分地減少。此外,有些老人較瘦,皮下脂肪少,也是造成怕冷的原因之一。

怕冷是隨機體衰老而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在冬季,老人只要注意防寒保暖,對身體健康是無礙的。

Ⅸ 老年人冬天手足冰冷怎麼辦

冬天很多老人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這是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液迴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經末梢循環不良」。老人手腳冰涼多無大礙,只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多加註意,就可以改善症狀。
多吃含碘食物。老人要選擇多吃低脂蛋白質,如魚肉、家禽肉;其次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蜇、貝殼類等。此外,還可以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能擴張末梢血管,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烹調時為菜餚添加一些香料,但注意不可過量,如辛辣的生薑、蔥、辣椒、胡椒、大蒜和咖喱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產生熱量。
按摩相關穴位。經常揉搓手腳心,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或按摩以下穴位。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勞宮穴:勞宮穴位於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隻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熱,再換另一隻手,交替進行。
選好鞋襪手套。老人外出時,要穿戴保暖性能好的手套鞋襪,同時手足可經常擦些油脂。鞋襪選擇純棉材質,不宜過厚,否則容易出汗,鞋內濕氣遇到冷空氣,雙腳會感覺更冷。鞋底要厚,2~3厘米為宜,薄底鞋隔寒效果差。白天坐著時下肢可以蓋一條小毯子。
適度晨練。一早起來做做運動,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一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簡單地爬樓梯、原地跳躍等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也可以在起床前,先用手按摩下肢。平時堅持慢跑、快步走、打太極拳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但不可運動過度,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泡澡泡腳。每晚睡覺前泡腳,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鍾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 ,效果會更好。每周泡一到兩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和起來。

Ⅹ 老年人冬天手腳冰冷,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
您好來,手腳冰冷自,這種情況是由於血液循環緩慢引起的,而出現麻木的現象是可能是因為手腳中一些神經根受壓迫的緣故.
指導意見:
你也要觀察一下自己手腳寒的問題是否伴有胃寒等其他症狀。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心情舒暢也會有一定的改善。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冬天身體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語字的孝順 瀏覽:569
沒收到退休金 瀏覽:281
買銀行股養老和買房養老哪個好 瀏覽:7
老公孝敬父母孝敬我爸媽 瀏覽:827
長沙縣60歲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661
了微信防老年痴呆 瀏覽:390
四十五歲中年人應做哪個體檢 瀏覽:592
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的退休年齡 瀏覽:774
三亞異地養老院 瀏覽:878
關於養老保險延遲退休政策出台 瀏覽:801
養老保險單位怎麼交費 瀏覽:122
長春補發退休金 瀏覽:592
人生最長壽命多少歲 瀏覽:261
開展小班重陽節活動反思 瀏覽:985
剛剛退休病逝退休金如何發放 瀏覽:120
老年人用什麼擦臉的好 瀏覽:487
老人頭不停的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517
小學生給父母的賀卡怎麼寫 瀏覽:396
甘肅省2014年度養老金調整細則 瀏覽:357
重陽節金典句子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