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等
1、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與醫療服務。主要形式有兩種: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照料服務;在社區創辦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
2、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為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面,又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讓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
3、機構養老,是指以養老機構為主導,為老年人提供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模式。養老機構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最常見的如養老院、敬老院。
4、。「醫養結合」是指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將護老中心和老年醫院相結合,將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既包括傳統的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服務、老年文化服務,更重要的是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
『貳』 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存在哪些問題
據報道,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召開北京市養老服務質量建設暨安全管理工作會議。
民政局負責人表示,民政局將委託第三方機構對養老服務質量、欺老虐老等問題進行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將定期在媒體曝光並通報相關區政府。對於存在瞞報、騙報指標的機構將嚴懲不貸。
『叄』 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在貫徹落實國家「互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與社村通智慧居家養老系統相結合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服務管理平台。以雲架構的模式支撐開展智慧養老服務,採取全天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醫療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服務。 真正做到「讓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讓老人子女放心、省心」。
『肆』 養老院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鼓勵支持民間資本舉辦適宜特別失能、半失能、高齡集照料、護理、康復、娛樂養院、養護院、公寓、敬院等種形式養機構 民政部關於加快實現社福利社化意見凡非營利性社養服務機構享受政府優惠政策並鼓勵興辦養院規定社辦福利機構規劃、建設、稅費減免、用、用水、用電等面與政府辦社福利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關於服務機構關稅收政策問題通知,關於社力量投資興辦福利性、非營利性服務機構暫免徵收企業所稅及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車船房產稅、城鎮土使用稅、車船使用稅規定落實工作 據介紹養院提供養服務免徵營業稅;服務機構自用房產、土免徵房產稅、土使用稅;凡非營利性社養服務機構根據規定免繳征管理費、防雷檢測費、污水處理費適減免城建行政事業性收費、防空異建設費;新建服務機構消防等單位免收相關費用 通新建、擴建、改建、購置等式制宜建設養服務設施新建區要統籌規劃養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公建配套實施案鼓勵通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式閑置醫院、企業、農村集體閑置房屋及各類公辦培訓、、療養院、旅館、招待所等設施資源改造用於養服務通設備康復輔具產品研發、養服務專用車配備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社養服務能力 政府鼓勵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等社力量及外資獨資、合資、合作、聯營、承包、租賃、參股等種形式興辦養院(公寓)、、(校)等養服務機構提供照料、疾病護理等服務居家養服務機構;鼓勵創辦家庭式養院(公寓)、托所、文化站;鼓勵利用企事業單位及農村集體組織閑置房屋、場、設施改建養服務機構
『伍』 養老院的服務項目都有哪些
從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功能來看,除屬於衛生部門主管的老年護理醫院(也稱老年護理院)與民政部門主管的老年公寓在收養的老人需照料程度上有明顯差別外,一般的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均未進行功能定位,其收養的老人從基本生活能自理的一直到長期卧床不起、甚至需要"臨終關懷"的。這些養老機構只是在機構內部按收養老人需照料程度的不同,分成專門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等幾類,實行分部或分區管理,尚無專門收養需專門護理和一級護理的養老機構。
如體檢、娛樂、康復訓練、讀壽星大學、參與壽星農庄的種養殖、送飯、洗衣服、搞衛生、組織各種文娛活動等等。但是不是每個養老院都一樣的。
詳情可以參考咨詢:http://www.7yly.com/
『陸』 養老服務業享受稅收優惠項目有哪些
在逐步邁進老齡化社會的今天,我國的養老服務行業逐漸形成規模,養老機構越來越多。在社會關注的同時,我國也出台了養老服務享受稅收優惠的政策。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關於支持文化服務出口等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118號)第二條的規定:「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精神,更好地發揮稅收政策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引導作用,對現行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政策明確如下:
養老機構是指依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民政部令第48號)設立並依法辦理登記的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各類養老機構。
養老服務是指上述養老機構按照《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民政部令第49號)的規定,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
營改增後,國家也及時更改了政策。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三中規定:
「一、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
(二)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
報送資料一般為:
《納稅人減免稅備案登記表》、取得收入的相關證明材料、養老院提供民政部門核發的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文件或出具的從業認定證明等等。
具體以各省市的主管稅務機關公布的規定為准。
『柒』 養老機構的服務宗旨
養老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老年人,但某些養老機構(如農村敬老院)也接版收轄區內的孤殘權兒童或殘疾人。他們的服務宗旨是安排、照料、護理好老人,讓老年人滿意、子女親屬放心,為政府和社會分憂。絕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而不顧老人的安危、冷暖和利益,這樣的機構將會招致社會輿論的譴責和政府的制裁。我國《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2001)要求各養老機構在建院之初都必須明確其服務宗旨,並嚴格按照所設定的服務宗旨開展養老服務工作。當然,養老機構服務宗旨在具體宣傳、表述方式上可以存在差別。目前國內較為普遍採用的描述語言有:"尊老、敬老、愛老、熱情、周到、服務"、"關愛、真誠、溝通、服務"、" 勤懇、熱誠為入住老人服務"、"老人至上、服務第一"、"讓老人滿意,讓親屬放心"和"替兒女盡孝,為政府分憂"等。此外,亦可結合機構的名稱巧妙的制定。
『捌』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與服務機構如何簽訂協議
一、復甲方的權利與義制務: 1.按照約定的服務內容、服務時間和服務方式接受老人及家屬的工作安排,准時上崗,不得無故缺勤;遇到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履行服務時,應向服務對象說明原因; 2.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具有志願者無私奉獻精神,全心全意為老人服務; 3.自覺接受乙方的管理和監督,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各項活動; 4.甲方應對服務項目開具清單,寫明服務內容、數量、金額,並由服務對象簽字確認;不得向服務對象索要應付服務費用之外的任何額外財物。
二、乙方的權利與義務: 1.負責對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合理安排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 2.根據服務對象的情況,無償服務對象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全額購買服務項目的費用;低償服務對象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承擔30%的費用,其餘費用由服務對象向服務機構支付;有償服務對象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代為提供便捷方式(包括聯系服務機構、提供咨詢服務等),費用由服務對象自行向服務機構支付
『玖』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屬於什麼單位
為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的事業單位。
居家養老服務為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市民服務平台依託社區,以居家養老為突破口,在政府監管下運行的為民服務的綜合型服務平台。針對不同的居民提供三種服務方式:呼叫器服務、熱線電話服務、市民服務網站服務。整合了社會上的各種服務行業,為廣大居民提供20大類200多項服務,全方位的打造居家養老服務。
(9)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擴展閱讀: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相關要求規定:
1、整合資源,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要按照當地社區建設規劃和老年人實際需要,協同各個部門,整合資源。
2、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門到社區為老服務設施接受服務和參加活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則採取派專人上門包護,滿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種需求。
3、在城市社區和大部分農村鄉鎮建設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等基礎性服務設施,大力推動專業化的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信息咨詢、老年教育等服務項目的開展,構建社區為老服務網路,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