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中國養老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8.3%;高齡(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13.9%,達到3100萬。他們當前的養老服務需求已經凸顯,對養老設施、醫療、護理等一系列養老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預計到2026年,隨著上世紀四十和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齡老人集體邁向高齡階段,我國養老產業界將形成空前的照護壓力。但是從我國老年照護體系的發展現狀來看,還相當薄弱,養老機構維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為主,以健康老年人為主,以保障貧困人口為主的傳統格局。
截至2015年底我國358.1萬張養老機構床位中,年末收住老年人214.7萬人,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僅63.7萬人,占總體收住人數的比例僅為29.7%,說明護理型床位依然不足。同時,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全國僅30萬養老護理人員。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等文件中有關「將養老資源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傾斜,進一步擴大護理型服務資源」的要求,2017年,我國還將實施有行動力的老年照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方略,加緊建設以養老護理人員隊伍、養老護理教育培訓、養老護理技術標准、養老護理設施、養老護理政策、養老護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內容的養老照護服務體系,滿足符合老人身心特徵的護理需求。
未來,中國老齡產業的市場供給將更加充裕。當前,由於只有部分剛性有效需求,老齡產業的供給沖動被巨量無效需求所壓抑。隨著剛性有效需求的快速增長,預計在2020年前後,巨量市場供給將得到釋放,老齡產業市場供求矛盾將得到緩解,但仍然潛伏巨量供給沖動,並在2025年前後隨著黃金井噴期的到來得到充分釋放。需要關注的焦點是,要跟蹤有效剛性需求的變化態勢設計產業的發展戰略和運營策略,尤為重要的是在剛性有效需求戰略的導向下發展有效產業鏈、培育成熟業態,為迎接黃金井噴期到來做好充分准備。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建設,老年人口城鎮化也將成為我國老齡化的一大特點。2016年9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72號)出台,要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按照2015年底全國老齡化平均程度16.1%測算,每年將有200餘萬老年人城鎮化。
同時,《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我國流動老人數量已佔2.47億流動人口總數的7.2%,他們向非中心城市地區的流動比例正在提升。結合我國城鎮化的發展特徵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辦發〔2011〕60號)等文件的有關要求,這些即將城鎮化的老年人口將集中於縣和鄉鎮,對未來我國縣鄉兩級的養老服務提出較大需求。
此外,益養老認為,根據《2016中國民政統計年鑒》,2015年底,全國社區養老機構和以及互助養老設施共8.8萬個,其中農村社區服務機構和互助養老設施7.2萬個,81.7%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分布在農村。即使在養老產業發展較為迅速的浙江省,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雖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但功能不夠完善,很多偏重文體娛樂功能,而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功能十分不足。隨著城鎮化的發展,縣鄉兩級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將承受更大的服務壓力,需要加大建設力度。
❷ 中國最好的養老院在哪裡
傳統的養老院只是在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會有一種無味的感覺,亦或者居家養老。而如果能夠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種養老方式,一路養老,一路旅遊,在養老的過程中能夠看到各個美好的瞬間,可以讓精神變得年輕,看到候鳥旅居就是這樣做的,是一個值得稱贊的養老模式!
❸ 找一個目前中國最好的養老院
傳統的養老院只是在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會有一種無味的感覺,亦或者居家養老。抄而如果能夠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種養老方式,一路養老,一路旅遊,在襲養老的過程中能夠看到各個美好的瞬間,可以讓精神變得年輕,看到候鳥旅居就是這樣做的zd,是一個值得稱贊的養老模式!
❹ 中國養老產業發展有哪些機遇
養老的方式有多種,需要結合不同養老方式共同使用,如果老年只有一種養老專方式,面臨的風險屬會很大。總之,養老問題應趁早考慮,早做規劃。養老不能等到老的時候再考慮,等到你退休或是年紀大的時候,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也沒有改善生活的條件了。
❺ 在中國養老有哪幾種方式
中國大陸復養老的幾個社會養老方式制:城鎮職工養老,城鄉居民養老——農民養老/城市居民養老,公務員養老、國企退休職工養老;
當然也還存在一些養兒防老,啃不啃不老就不知道了。另外還有商業性的理財養老,如保險公司的養老保險,什麼兩全險啦,(當然某些時候也可以把一些重疾險、意外險也算在內。)壽險啦。你在銀行做理財存款時一不小心就被弄成了和銀行有業務關系的保險公司的理財保險產品。
不靠譜的有以房養老。另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如社區養老、養老院……,等等。
❻ 目前國內養老院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當然,民政部統計的養老機構數和床位數只是登記在冊的數量,並不能完全代表國內養老院供給的全貌。但是,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養老院供不應求的現狀是事實;同時隨著國民機構養老意識的強化,必將產生更多的養老院需求,如何提高養老院的數量和質量供給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同時也為養老院行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❼ 最近國外養老地產如何走進國內養老地產或者養老機構的發展道路
近幾年來,外資養老企業大躍進式進入中國,與國內企業合作、項目落地的新聞頻見報端。其中最為顯眼的有三大外資主體:一支是以CPM、Emeritus、Fortress、ABHOW為代表的「美國系」;另一支是以RIEI、WISNET、大阪長壽控股公司、韓國書佑集團為代表的「日韓系」;最後一支是以Colisée、Orpea為代表的「法國系」。
外資的養老服務機構主要布局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大連、青島、常州、南京等二線城市(尤其是長三角地區),這主要與外資養老服務機構定位高端有關,它們傾向於選擇有一定消費能力、老齡化趨勢明顯、尚有開發空間的城市。
歸納起來,外資參與國內養老地產及養老服務業有以下八大特徵:
特徵一:社區嵌入型、醫養結合型、CCRC開發模式
外資在我國開發養老地產主要有三種模式:社區嵌入型、城市醫養結合型和CCRC持續照料退休社區。
第一種模式——在社區中嵌入養老公寓,代表項目是凱健國際,凱健國際.浦東苑選址在世博輻射圈高端社區內,北京椿萱茂.凱健選址在遠洋地產高端住宅項目遠洋天著別墅社區內。
第二種模式——城市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代表項目是上海禮愛頤養院,距離最近的醫院僅有8分鍾車程,頤養院內部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同時,與嘉定地區三家醫院建立了醫療合作關系。
第三種模式——CCRC持續照料退休社區,代表項目有星堡中環項目,為老人提供卓越的一站式退休生活服務與定製化協助式生活服務。宜興九如城養老綜合體也是CCRC模式的典型代表,它要打造的是一個包括養老院、醫院、購物中心、綠色食品基地、酒店、學校、公園、公寓等形態,同時高度集合養老養生需求,覆蓋獨立生活區、協助生活區、專業護理區、老年痴呆照顧區和臨終關懷區等功能區,滿足養老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體。
對於國內開發企業極力追捧的度假型養生養老機構,外資企業目前涉獵較少。
❽ 中國有哪些異地養老機構
這個范復圍太大了,但是每個城市制幾乎都有可接收異地養老的機構,你像很多旅遊城市更是傾向於異地養老比如南北巢推薦海南的三亞海口,沿海城市大連秦皇島北戴河煙台青島等等,另外也有一些傳統的養老機構只要是孩子在本市工作也可以接受異地老人養老
❾ 我國養老機構都包括哪些,養老機構的介紹及區別
首先介紹一下養老
在我國養老主要有三個方面
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
養老機兆桐構包括
養老公寓、養老院、護理院、安養院等等
這些稱呼屬於養老機構的范疇
顧名思義
養老機構就啟逗是老人不在家,在一個專業的養老中心養老族旁坦
❿ 國內養老院的現狀問題與不足
從老人養老對養老院的需求來看,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3種。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發展,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機構養老或將成為未來養老體系中的重要支柱,而這就對養老院產生了巨大需求。
從老人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意願來看,在全球范圍內,通常有5%的老年人願意在養老機構養老,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機構養老的意願更高,已經超過了35%;而在國內,老年人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人數佔比遠高於全球水平,大約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願計算,國內對養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數量在2018年大約保持在0.17億人左右。對於發達國家老年人入住養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隨著中國老年人口數量的攀升,預計未來市場對養老院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供給端:養老院供給不足,供給缺口不斷擴大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在養老機構的床位數方面,也基本與養老機構數量保持一致的變化趨勢。盡管床位總數不斷增加,但是從2014年開始床位增速不斷下降。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總數約為744.8萬個,同比僅增長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5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9月,國內登記在冊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為732.6萬張,較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
而如果按照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願意入住養老院來計算,那麼在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缺口將擴大至914萬個左右,遠遠超過了現在市場上的已有供給數量;同時,最近3年,養老服務機構床位供給缺口增速還在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