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走近最美中國人徵文 (快速處理)
5月12日,就這樣成為中國黑暗的一史。中國的汶川,地震,悄然來襲。白天,眨眼成了黑夜;一個繁榮的城市眨眼成了一片廢墟;一片朗朗的書聲成了一個淚水的海洋;一張張ke愛的臉蛋成了模糊不清的血腥。 空氣冰冷冰冷的,散發著可怕的腥味。消防官兵們正與時間斗爭,頻繁的餘震並沒有成為使他們停止工作的阻礙。無論有什麼危急情況,他們總是永遠奮戰在抗震第一線。早一分鍾就多一份希望,早一分鍾獲救就少一份絕望。 雖說
,但在這種情況下,有誰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有位奮戰的戰士,不小心受了傷,指揮讓他去休息,他卻說什麼也不肯去。最後他跪倒在大家面前大聲懇求:「讓我再救一個吧!讓我再救一個吧!我還堅持得住......讓我再救一個吧!這場面多麼令人感動啊! 在搜救過程中,救出的有老人,有孩子,有老師,有學生,有殘肢斷腿的,有粉身碎骨的......有的孩子為了剋制住自己的恐懼心理,艱難的背著書,有的孩子到死還掛著微笑。老師們都拼了命的保護學生,為了可以讓學生活著被救出去,有老師被砸成好幾段。我們尊敬的譚千秋老師在地震來臨時,死死護著身邊的幾個孩子,自己卻犧牲了。面對這樣的場面,我們的總理哭了,我們中國哭了,所有中國人哭了。 自地震發生以來,四面八方都向四川伸出援手。我們也都堅持以「一元錢就是希望,一件衣就是溫暖」為主旨。無論多少,一分,一角,一元......農民么從口袋之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紙幣,小心的放入捐款箱;乞丐們也把那並不多的余額捐給四川;連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嚷著媽媽把自己的壓歲錢捐出去......多麼溫暖的世界啊!多麼溫暖的中國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明天。 美麗的中國人會與災區人們攜手共度難關,與災區人民同患難,共呼吸,心連心。我們堅信明天會更好,光明會來到。 善良的中國人!感動的中國人!美麗的中國人!
走進延邊大學食品研究中心。 延邊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金文元:馬蹄、黃芪、林下參,我們山上這些東西都有,你們都是偉大的科學家,多多幫助我們,我們老百姓致富了,你們研究也有課題了,我們好好合作。 金文元不住地向專家請教,他最關心的是剛剛收獲的五味子的檢驗結果, 延邊大學農業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崔承弼:因為它在山區里生長,再一個海拔比較高,抗輻射能力比別的強一些,那麼據我們研究分析之後呢,它的組織結構、糖度比原先的高得多,比我們對照組還是高,所以這個質量是相當好的五味子。 許多專家都無償幫助金文元,他們看上的並不是金文元原來的職位。 延邊大學農業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崔承弼:作為高校的科研人員,看到他年齡這么大,還為老百姓奔波,我就主動義務地當上了他的科技顧問,也算為他帶民致富提供了一個科技支撐。 帶民致富,是金文元回鄉務農的初衷,他用昔日握慣了槍的手,攥起了斧頭鋤鎬,帶領朝鮮族鄉親尋找改變家鄉面貌的辦法。 從延吉回到退休安家的安圖縣石門鎮大成村,金文元沒有休息,帶著幾個也想包山種樹的鄉親來到自己承包的大山溝。 延邊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金文元:自然長的和人工栽的,都是我的。現在這樣的溝,我已經有三個溝,我目前8年時間,我已經栽了15萬棵樹。 說到種樹的效益,金文元如數家珍。 延邊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金文元:栽樹你非常合適,去年我總共摘了40個(松塔),今年怎麼得摘200個,明年怎麼也得摘一兩千個,再過五年,怎麼得結一萬個,一萬個的話,一個兩塊五,那是兩萬五,我栽的紅松11萬株,一個樹上結10個,100多萬那是。 村民 金哲浩:(朝語)跟著司令看了栽樹的情況,看到栽樹的確能掙錢,今年我也要跟著金司令種樹,今年一年我准備種3到4萬棵。 為了綠化荒山,金文元投進了自己70萬元的全部積蓄,金文元說,將來我不在了,人家指著這一片青山綠水,說是老金留下來的,我就心滿意足了。而種樹,只是金文元遠景規劃的第一步。 延邊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金文元:這就是我們專業合作社,我是合作社的理事長。 記者:那我們上理事長您的辦公室看一看吧。 金文元:我們哪有辦公室啊,我是沒有辦公室的理事長,平常我們開會、研究工作都在老百姓炕頭上。 金文元向我們介紹,他們在專家的指導下,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路子,在全村成立了優質稻米種植、稻田蟹養殖、五味子種植等7個專業合作社,吸納農村就業人員200多人,使全村人均年收入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 記者:大姐,在這工作怎麼樣啊? 村民 孫桂雲:挺好的,一天一百塊錢,擱這里,守家在地的。出來干點活,比在家呆著強。出來活動活動,不挺好嗎。 傍晚,沒顧上吃晚飯,金文元又和幾個合作社的主要成員坐在炕頭上開碰頭會,女主人特意為金文元敬上「鍋巴茶」。 朝鮮族村民 全玉姬:(朝語)我們朝鮮族,歷來是家裡來了尊貴的客人,就用這種鍋巴沏成茶給他們喝,金司令到我們村七年多了,為我們辛苦了,是我們心裡最最貴的人。 天黑透了,忙碌了一天的金文元才回到山溝里的家,和老伴一起生火燒炕做飯。 延邊軍分區原副司令員 金文元:今年冬天特別冷,老百姓怕我受凍了,送來了很多暖水袋,讓我暖暖身子,為了報答他們的心願,再苦再累,跑多少路,受多少苦,也把這個溝建設好。 金文元今天挺高興,因為好幾件事都有了著落,我們也希望每天都這樣忙碌的他,能趁著好心情睡個好覺。 (編輯:朱心蕊 鞠澄昊) 8.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河北饒陽:一家三代 接力照顧抗日老兵 在河北衡水市饒陽縣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不是親人卻比親人更親。1944年一名抗日老兵在饒陽縣養傷時與當地的一位老鄉結下了兄弟般的情誼。傷好了,抗戰勝利了,抗日老兵選擇了留在農村。如今60多年過去了,抗日老兵已經是91歲高齡。這段情誼也由老鄉的後輩們接力傳遞著。 (編輯:朱心蕊) 9.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李子娟:被人需要 說不出的快樂 CCTV消息:接下來的走基層報道我們共同去認識一位美麗善良的人。李子娟是遼寧沈陽市鐵西區的一家修腳店的老闆。每個星期她都會去養老院為老人們義務修腳。李子娟說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她感覺被人需要是一種說不出的快樂。 (編輯:朱心蕊 鞠澄昊) 10.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哈爾濱:自強鞋匠 助人為樂 CCTV消息:我們都知道修鞋是一門傳統的手藝。而現如今,這門手藝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一位修鞋匠不但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而且還帶動了一批人成功就業。今天的走基層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自強的鞋匠。 11.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藏族姑娘梅朵收養漢族棄嬰 CCTV(新聞直播間)消息:33歲的梅朵是拉薩市城關區的一名環衛工人,兩年前她和同事在大街上工作時發現了一名被遺棄的女嬰,沒有結婚甚至沒有談過戀愛的梅朵馬上收養了這個孩子,並給她起了一個藏族名字:白馬央宗,意思就是美麗吉祥的寶貝,從此梅朵有了一個女兒。 12.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山東青州:八旬老人為村民免費送報27年 中國網路電視台綜合消息:在山東青州有位82歲的老人,城裡工作退休之後回到家鄉農村。村裡沒有郵局,老人就自告奮勇擔起了全村的送報工作。沒想到這一送就是27年。 早上8點半, 82歲的石殿俊老人准時來到了家門口的巷子頭,等鎮上的郵遞員來送報。 從1984年石殿俊退休回到村裡開始算起,他已經在石石羊村這條特殊的郵路上奔走了整整27個年。 石殿俊現在送報分為中午和晚上兩個檔期,老人每天的送報路程都是提前設計,爭取科學合理,一遍就成。 石殿俊送信送報,可不是大傢伙想像的送到即可,每天的報紙到了老人手中,見到有什麼致富的新門路,還會主動地為村民做上一個標記。 為了鼓勵石殿俊老人,1989年村裡以4年為一個周期,定期以村委會的名義為他送上一塊牌匾,對老人常年義務為村民送信送報的行為以示鼓勵,到今天,老人已經收到了村委會送給自己的5塊牌匾。 雖然自己受到了這么多表彰和獎勵,不過石殿俊覺得,其實送信送報也給自己帶來了成就感和意想不到的收獲。 文字編輯:易佳 13. 最美的中國人:大別山裡的「討書」老人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在湖北的一個小鄉村裡住著一個72歲的老人——汪新民,從2003年開始他就拿出所有的積蓄和退休金,自費辦起了農家書屋,讓鄉親們免費看書。8年來他千方百計的買書討書,就像螞蟻搬家一樣,他的小書屋裡從最初的200多冊發展到的了2萬多冊。 編輯:鞠澄昊 14. 走基層 最美的中國人:買買提:老師幫我的家鄉賣大棗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最近吉林農業大學的好多老師和同學們都在張羅著團購新疆和田蜜棗,不過他們不是跟商家團購,而是跟本校來自新疆的一位同學買買提這買。買買提家鄉的新疆和田蜜棗大豐收,賣不出去積壓住了。於是在吉林上大學的新疆學生買買提就在眾多老師的幫助下業余時間在校園里做起了賣棗的生意。還別說這賣棗的生意還真不錯。 編輯 孟超 15.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棄城回鄉「80後」重返深山當老師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在江西省宜春市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里,有兩位80後的老師,2011年他們一起報考的公務員,並且雙雙被錄用。但是,令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是,僅僅上了三天的班,他們卻都辭職回到了三尺講台。 16. 走基層·最美中國人:雲丹旺姆:愛上鏡子里的自己 經過專家多會診,商討手術方案,8天以後,雲丹旺姆的手術終於得以進行。 這天下午2點,小旺姆進行了她人生的第一次手術。手術室里,除了葉子隆、甄靜醫生,還聯合了眼眶、整形、耳鼻喉、放射等各個領域的專家。手術時間兩個小時。兩天以後,葉子隆醫生除去了小旺姆術後右眼的紗布。小旺姆的手術並不是一個立竿見影的手術,術後還有拆線、消腫等很多工作。這天晚上,葉醫生照例到病房查看小旺姆的眼睛。術後觀察的這些日子,小旺姆的病房裡,玩具更多了,醫院的護士們一有空就會過來陪小旺姆玩,很多玩具都是她們自己掏錢買的,一根紅繩,一個變形玩具,護士孟榮榮會跟她玩上半小時;小旺姆會用漢文、藏文在寫字板上寫自己的名字給她們看。這天,剛剛下手術台的主治醫生甄大夫還給她送了件禮物,她在前一天給女兒買新衣服的同時,給小旺姆也買了一件。甄醫生也趁這次機會帶著小旺姆去全身的大鏡子照了照,雖然,小旺姆還有些羞澀,但是她終於願意走到了鏡子前。我們發現,這個時候的小旺姆,已經慢慢地比之前更加喜歡鏡子里的自己了。 文字編輯:易佳 17. 走基層·最美中國人:北京醫生千里赴藏救治眼疾女孩 中國網路電視台綜合消息:雲丹旺姆今年11歲,是西藏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熱當鄉完小五年紀的學生。在她6歲的時候,被氂牛撞傷了眼睛。因家庭貧困,並受當地醫療水平的限制,雲丹旺姆的眼傷一直沒有及時醫治。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右眼日漸畸形突出。因為眼疾,女孩十分自卑。在大家面前,她總是低著腦袋。北京一家醫院的眼科專家葉子隆偶然得知此事後,千里赴藏,希望幫助這位「低頭」女孩重拾自信。本台記者全程跟蹤記錄了這一過程。 她就是雲丹旺姆。我們和北京來的葉子隆醫生一起見到了她。因為眼睛的問題,小旺姆從小就習慣低著頭。雲丹旺姆的家裡共六口人,父親、母親和兩個正在上學的哥哥,還有一位老奶奶。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就是一台舊電視,做這樣高難度的眼科手術大概需要花費一、兩萬元,對他們這樣的低保家庭來說,這筆費用實在太高了。因此小旺姆的眼睛問題就一下子拖了六年,進了小學因為受傷的右眼,甚至影響了她的性格。 雲丹旺姆的老師次旺久美,了解到雲丹旺姆的情況後,在網上發了一條求助消息,呼籲大家來幫幫雲丹旺姆。因為不想看到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因眼疾而自卑下去,沒想到消息一發出,當天就有490人次點擊查看。北京的眼科專家葉子隆醫生更是自費到了西藏,初步檢查完小旺姆的眼睛情況之後,決定出資讓旺姆到北京做手術。 視頻編輯:鞠澄昊 文字編輯:易佳 18.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8位老人義務植樹31年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在雲南有8位老人花了31年的時間在荒山上種樹,如今歲數大了,就把自己種了一輩子的13.6萬畝山林全部無償捐獻給政府,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85歲, 最小的王小苗老人也已經71歲了。 19.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河北:不畏艱苦 周汝珍堅守敬老院24載 20.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愛心接力 17張火車票物歸原主 湖南益陽一位公交車司機一天在車上撿到了17張火車票,全都是當天從益陽開往重慶萬州的,他同時撿到的還有15張身份證,這些火車票和身份證到底是誰的?丟失票件的人能否順利返家呢? 視頻編輯:甄濤 文字編輯:易佳 21.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蘭州:拾荒老人撿拾上百證件物歸原主 22.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市民張平、萬貴熊、雅安消防支隊戰士李波:驚險20分鍾 百人接力營救輕生女 2011年的12月26號下午4點左右,四川雅安的清堤江大橋下突然有人落水,路經此處的兩名男子先後縱身跳入江中,可是水深十多米,水面距離地面七八米,成為救援最大的難題.隨著救援的持續,雅安消防官兵和附近的農民工清潔工遊客一道,展開了一場接力救援。 視頻編輯:王青濤 文字編輯:易佳 23.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張仁強、張仁秀、:不讓哥哥留罵名 24. 走基層 最美的中國人 甘肅蘭州:替父圓夢 古稀老人辦免費書庵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結識一位古稀老人,劉易是甘肅蘭州人,三年前,為了實現父親生前的願望,他創辦起了蘭州第一家公益圖書館。這家綠雲書庵藏書三萬冊,來這里借書都不需要借書證,也不要押金,完全是免費的。 視頻編輯:張雙玲 文字編輯:易佳 25.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重慶沙坪壩區某餐館老闆 張世文:11年慈善宴 農民工宴請3000人 26.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北京醫生葉子隆:赴藏救治「低頭」女孩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六歲的時候她被氂牛撞傷了眼睛,因為家庭貧困,林丹旺姆的眼傷一直沒有得到醫治。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右眼日漸突出畸形,北京一家眼科醫生葉子隆在網上聽說這一消息後,他千里赴藏希望幫助這個「低頭」女孩得到醫治。 27. 最美的中國人·李志敏:救人,義不容辭 中國網路電視台(新聞聯播):李志敏是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前不久,一名乞討者暈倒在學校附近的街頭,恰巧經過的李志敏不假思索,立即上前施救。 事情發生在北京通州區貴友大廈門前。從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衣著破舊的男子暈倒在地上一動不動。而一名衣著時尚的年輕女孩則跪在地上,正在對他進行心肺復甦按壓。 按壓了一會兒,見男子沒有動靜,這名女孩就趴下身子,對這名衣衫襤褸、滿身污漬的乞討者進行人工呼吸。 據目擊者介紹,這名男子蘇醒過來後,搖搖晃晃地站起來,離開了人群。整個過程持續了十幾分鍾。 在圍觀的人群中,有人用手機將這一場景拍攝下來並傳到了網上。 這段視頻上傳到網上後,人們才找到了救人的女孩。女孩叫李志敏,今年23歲,是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當天和同學上街購物,偶然路過事發地點。在學校里,她學過一些急救常識。 李志敏的老家在山西定襄農村。聽說李志敏在街頭救乞丐的事情,村裡的左鄰右舍都不感到意外。 (文字編輯:林帥華) 28.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陝西 馬華: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 29.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陝西 馬華:癱瘓8年 資助41名貧困學生 30. 走基層·大叔 魏友階:知心宿管員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大學的宿舍管理員是學校里朝夕和學生相伴的人,一般一個宿舍管理員負責一棟樓,要對整棟樓的學生生活和安全負責,比如誰違規使用電器,誰宿舍衛生沒有搞好,誰晚上熄燈時候還沒回來,宿舍管理員都會操心甚至嚴加管束。因是管人的人,在很多大學生的印象當中很多宿管員可能都有點嚴厲了。不過在湖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西三宿舍學生的眼裡,他們的宿管員魏友階大叔卻有點與眾不同。 編輯:鞠澄昊 31.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陝西西安 丈夫夏秀霖:18件毛衣 18年愛的堅守 32.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 陝西西安糊塗記面館 老闆不願透名、員工葉金松:糊塗記的愛心粥,收獲內在成長 33.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我是捕鳥人的剋星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在浙江海寧與海岩交界的高陽山,每到秋冬換季的時候,各種候鳥都會在這里中轉,而這個時候就有人在山上布上天羅地網專門捕殺過往的鳥兒。徐建峰是這里方圓四千畝山林的護林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破壞捕鳥的網。 編輯:楊書傑 34.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周寶存:將公益事業進行下去 35. 走基層·最美的中國人】六旬老人周寶存 指路助人熱心腸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在山東青島火車站附近,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位老人,他手拿一面小紅旗,頭戴一頂小藍帽。如果您向他問路,他能准確無誤的給您指出目的地。老人自稱是老青島,別人稱他為活地圖。平時老人不買新衣服也不吃肉,把省下來的錢全部捐給貧困學生和重症病人。 . 走基層·最美中國人:孝順兒子喚醒「植物人」母親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