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阜城養老院

阜城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1-02-12 00:01:07

Ⅰ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阜城支公司聯系電話

可以打中國人壽95519

Ⅱ 歷史問題高分求知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為「從一品」。步軍統領衙門全稱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是京師衛戎部隊。掌京城守衛、稽查、門禁、巡夜、禁令、保甲、緝捕、審理案件、監禁人犯、發信號炮等要職。
九門指的是東邊的東直門、朝陽門;西邊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北邊的德勝門、安定門;南邊的崇文門、正陽門(前門)和宣武門。統稱"內九""內城"而九門提督權力可不小,相當於衛戍區司令,就是掌管內城的負責人。
以前的九門提督衙門就設在崇文門里頭。辛亥革命後仍沿用。1924年其職權歸京師督察廳。
北京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內城九門比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話兒來說,叫做「九門走九車」。您別急,咱們吶,繞著北京城東南西北地走上它一圈兒,我跟您一個一個說。
朝陽門: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順便說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崇文門:走酒車。崇文門又名哈德門,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權一說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正陽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里。「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於明正統4年(1439年)的箭樓。
宣武門: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里。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葯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庄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里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阜城門: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要不怎麼老阜城門的門洞頂上刻了一朵梅花,老乾婆娑,頗有畫意。梅與煤同音,這就表示這個地方走煤車的意思。
西直門: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著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裡的水,嫌城裡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您聽聽,玉泉山,這水聽著就讓人覺出一股子甜味兒來。乾隆皇帝曾誇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這不是傳說,現在科學進步了,人們專門把這水送去鑒定,的確是雜質少,味道純正。
德勝門: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瓮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制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安定門:走什麼車呢?北京的說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說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扎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里。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駐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駐朝陽門內,正白旗駐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駐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祟文門內。那兒用得著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說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廠改成壽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題胡同,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八旗:清朝的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體是騎兵,他們的普通士兵分為三個等級,馬兵,戰兵和守兵,軍餉依次降低。普通的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男子十歲開始每三年可以參加考試,達標為守兵,享有軍餉,以後每三年可以參加晉級考試,考試合格升入高一級,增加軍餉。
馬兵,戰兵和守兵是等級而不管你是否騎馬。漢軍八旗也叫烏真超哈(重裝部隊)其主要是炮兵。八旗的最小單位是牛錄,牛錄既是一種社會組織,也是作戰時的一個單位編成,每牛錄300戶,每戶出一個壯丁,父死子繼,兄亡弟代,在全軍出動時才有每牛錄300人。一般作戰,每牛錄只有幾十人。八旗的組成是滿洲八旗300牛錄,其中包括約100個已經滿族化的蒙古牛錄,純粹滿洲牛錄僅210個。
蒙古八旗129牛錄和漢軍八旗167牛錄。終清一代牛錄的數字增加不多。滿洲八旗:共有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八個部分。請注意上面的順序,並不是隨意寫的,而是滿洲八旗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另外一種排法是分左右翼,左翼鑲黃,正白,正藍,鑲白,右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這在老沈陽城區的八旗駐防圖上非常清楚,地位高的北方是正白,正藍旗,西方是正黃、鑲白旗,東方是正紅,鑲紅旗,南方是鑲黃、鑲藍旗。
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是這樣一種排法?這和滿洲八旗的形成有關,清太祖努爾哈赤最早憑父親遺留的13付鎧甲起兵,征服家鄉周圍的滿族部落建立了一旗部隊(黑旗),後來又接收了鄰近的一大批部落組成新的一旗(紅旗),努爾哈赤將自己原有的部隊(黑旗)交給兄弟舒爾哈齊,自己統帥新建的一旗(紅旗),以後他收編了實力曾經很大的滿族哈達部,哈達部很大,不能編入原來兩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成為貝勒或王)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以後由於權力斗爭,舒爾哈齊和褚英先後被殺,白旗被一分為三:正藍旗(21個牛錄,這個數字全是滿族牛錄,以下同),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莽古爾泰,他以兇猛著稱,皇太極曾以莽古爾泰殺死自己的母親來說明他的殘暴。正白旗(18個牛錄),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鑲白旗(15個牛錄),旗主是褚英長子杜度。黑旗被一分為三:正紅旗(25個牛錄),旗主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鑲紅旗(26個牛錄),旗主是代善長子岳托,鑲藍旗(33個牛錄),旗主是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他被皇太極殺掉後旗主改為舒爾哈齊的兒子濟爾哈朗;努爾哈赤自己統帥的紅旗也分為二旗:正黃(45個牛錄)和鑲黃旗(20個牛錄),開始努爾哈赤自己親統兩黃旗,晚年將親統兩黃旗的大部分分授同母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個牛錄,其餘自己統帥作為親軍,他有個明確的指示: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是正黃旗旗主,將來自己死後,自己統帥的親軍全給多鐸,但將另賜一旗給多爾袞。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他明確立多爾袞作繼承人的公開宣示。
因為這種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所統帥的軍事力量佔有很大的優勢。沒有一個其他兄弟可以和他們相比。但這種溺愛可不好玩,它也使其他兄弟(努爾哈赤有十六個兒子)團結起來反對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此時多爾袞和多鐸一個9歲,一個8歲,哪裡是驍勇善戰,兇狠殘暴的哥哥和侄子的對手。努爾哈赤去世時,他已經將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准備以此旗給多爾袞。
努爾哈赤剛死,兒子們就開始爭奪皇位。由於前述的原因,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失敗,母親被殺,多爾袞沒有得到皇位,但保住了自己的15個牛錄,並依附在兄長阿濟格的旗下,反而是實力倒數第二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極當上了皇帝,而且皇太極趁機佔有了鑲白旗,以自己的兒子豪格作了旗主,為了當皇帝名正言順,將正白和鑲白旗改名為正黃和鑲黃旗,說他改領正黃和鑲黃旗是不正確的,原來的正黃和鑲黃旗各有上司,他無法奪過來,別的旗主也不會同意。不但不能奪,皇太極還當眾發誓不能隨便沒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錄,即使旗主有罪被罰交出部下牛錄,交出的牛錄也只能在本旗內分配給其他領旗貝勒。
前面的敘述已經提到這時的正黃和鑲黃旗是實力最小的兩旗。所以皇太極還不能南面稱尊,為所欲為。為了壯大實力,壓住強橫的兄弟們,雄才大略的皇太極不但沒有殺掉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反而極力拉攏這三個小兄弟,因為他們統領的正白和鑲白旗(原來的正黃和鑲黃旗)實力強大,尤其多鐸繼承了父親的親軍之後,成為實力最大的正白旗主,但他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以後皇太極採用計策先後殺掉了鑲藍旗主阿敏和正藍旗主是莽古爾泰,吞並了正藍旗,將正藍旗和自己的正黃旗混編後再一分為二,組成新的正黃和鑲黃旗,由自己親自統帥,從中還分出一部分牛錄實力給自己的兒子豪格壯大實力,豪格的鑲黃旗被改名為正藍旗,改動的結果還是新的鑲黃旗實力最小。為了鞏固地位,皇太極對正白和鑲白旗採用分化的辦法,先是廢掉年長戰功高的阿濟格的旗主地位,用14歲的少年多爾袞作鑲白旗主,當多爾袞和多鐸長大成人後,又找岔子將正白和鑲白旗混編,以多爾袞作正白旗主,多鐸作鑲白旗主。但這時由於歷史的淵源,正白和鑲白旗還是比較團結的,而且實力是八旗的第2和第1位,多鐸統轄的牛錄太多,他到那一旗,該旗就是八旗的最大一旗,皇太極死時,正是他的家天下計劃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他和他的兒子豪格一共有117個牛錄,是八旗的第一大勢力,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則有98個牛錄是是八旗的第二大勢力,老代善(他兒子岳托已死,所以代善轄兩紅旗)和濟爾哈朗則有96個牛錄是八旗的中間勢力。
皇太極死後的形勢險峻,多爾袞和豪格預備作殊死一搏來搶皇位,多爾袞實力強大,詭計多端佔有一定的實力優勢,但豪格兇悍敢戰一直是皇太極時期的第二勇將(第一勇將是阿濟格),也不是好欺負的。弱點是兩黃和正藍旗並不完全一致支持他,兩黃旗害怕豪格即位後再改換旗色,使自己的利益受損失,又受後宮皇後的壓力,只是強調皇子即位。豪格是庶妃所生,與皇後沒有血緣關系,他年歲比多爾袞大,皇後和皇後的侄女(庄妃)不願意豪格當政後,她們被關在冷宮養老,她們的態度決定了兩黃旗的態度。在劍拔弩張的選舉皇帝大會上老滑頭代善和濟爾哈朗始終態度模稜兩可,阿濟格和多鐸要推舉多爾袞,卻受到兩黃旗的武力抵制,豪格原指望代善和濟爾哈朗推舉他,這是見二人不說話,氣憤的甩手而去,詭計多端的多爾袞卻抓住時機,推舉庄妃的兒子福臨即位。
從此多爾袞掌握了政權。他一直記恨八哥皇太極搶他的帝位,找機會殺了豪格出氣,並吞並了豪格的正藍旗,和自己的正白旗混編為新的正白和鑲白旗,至於原來的鑲白旗則改名正藍旗由多鐸的兒子(這時多鐸已死了)做旗主,多爾袞和多鐸雖才略甚佳,軍政皆通,入關建立大清朝,但生活不檢,30多歲先後病死。兒皇帝福臨親政後清算多爾袞,但按照滿族風俗,如果沒有兒子,丈夫死後的軍隊歸妻子統帥,多爾袞沒有親生兒子,從多鐸的兒子中過繼的兒子被皇帝福臨給於否定,那他的軍隊當然歸正妻棗庄太後統帥,這一點將領們都認同,福臨是庄太後唯一的兒子,所以正白旗理所當然的成為上旗(皇上親自統帥),鑲白旗則還給豪格的兒子,你看小皇帝福臨很聰明的,否定多爾袞的繼子真是一舉多得。由於上述歷史,形成了八旗的排序: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從上所述,正黃旗並不是努爾哈赤親統的部隊

Ⅲ 社區要蓋老年人活動中心需要給發改局寫的項目建議書該怎麼寫急求。。。。

老年活動中心建設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市老年活動中心
2、項目建設地點:****市平安路東、阜城街南側,
3、項目建設的背景: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滯後,老齡人口問題即老年人的需求問題和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對社會發展產生不容忽視影響。人口老齡化和老年人問題,是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態,加之家庭日趨小型化,青年人與父母交流漸少,勢必造成他們的落伍感,甚至發生心理問題。老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人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部分老年人因離退體的社會角色轉變而產生出心理不適應現象,如出現焦慮、抑鬱、孤獨和失落感,與子女遠離後的空巢感以及代溝造成的隔閡等,使他們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夜不能眠。老年人有固定的生活模式,其個性和行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慣變革中的一些現象,對後輩消費方式和價值觀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嘆不已,影響家庭和睦與身心健康。
目前老年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經常有人交流、看病就醫方便、生活有人照料。而子女已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所受壓力不斷加大,在贍養老人方面常常力不從心。老年人渴望擁有一個舒適、寧靜、便於交流的居住環境,老年活動中心恰好能滿足廣大老年人的這一願望。
面對老齡化發展的趨勢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政府和全社會必須未雨綢繆,關注老年人、關心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加快發展社會養老事業,真正使他們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因此,國家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採取扎實有效措施,積極推動養老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目前,我市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相對滯後,我市有近2萬老齡人口,但還沒有一個能夠為老人提供全面活動的令老年人滿意的活動場所,極大地影響了****市的養老事業發展。建設****市老年活動中心,是全市老年人多年期盼,也是全市30萬人民的期盼。從社會調查市場行情分析來看,老年人想到一所環境幽雅,功能齊全的老年活動中心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建設一個老年活動中心,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生活情趣,必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老年活動中心項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4、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設施的完善,****市的平均壽命大幅度提高,老齡階段人口在整個人口中的比重逐年增大,「白發浪潮」日益臨近;另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家庭中子女人數大為減少,大家庭逐漸小型化。根據《****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預測,預計 「十二五」期間老齡人口增長1萬人左右,將達到3萬人以上,現有的養老院無論是規模、條件還是服務水平,都不能滿足社會對養老服務的需要。人口老化已逐漸受到全市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社會養老已是大勢所趨,為老年人建設一個集保健、康復、學習、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老年活動中心已成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曾經為國家、社會和家庭做出過貢獻,其晚年生活應當得到切實保障。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建立完善老年保障事業創造了有利條件,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不斷滿足廣大老年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也對促進家庭和睦、人際關系融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同時,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能夠有效提高包括廣大老年人在內的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相關行業發展,推動經濟增長,符合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總體要求。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對於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因此,****市老年活動中心項目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5、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
老年活動中心大樓,長70m、寬19m、佔地面積1330㎡,共4層,鋼筋砼框架結構,建築面積5320㎡。其中主要設健身理療中心、康復治療中心、圖書室及學習中心、從業培訓中心、文化娛樂中心、服務管理中心等。設有不同規模、不同內容的活動廳室,游藝廳、檯球廳、棋牌室、健身廳、舞廳;音樂欣賞、戲曲欣賞、書畫欣賞廳;休息廳、茶室、便利店;與之相配合的還有餐廳、衣帽間、衛生間、洗浴間、接待、管理辦公室等輔助設施。
室外配套建設:14812㎡,主要含廣場、綠地、廊亭、門球場、網球場、種植場等。
建設工程主要包括:土建工程、一般裝飾工程、電梯安裝工程、給排水及消防工程、電氣照明及弱電工程、室外場地、道路、排污、排雨、路燈、綠化美化等。
6、項目總投資:
投資估算:項目總投資2188萬元。
1、建安工程費用1596萬元;
2、設備購置費用520萬元;
3、規劃、設計、招標、監理等費用42萬元;
4、基本預備費30萬元;
7、社會效益分析
老年活動中心是社會公益事業,經濟效益不大,但社會效益明顯:減輕政府、家庭負擔,有利於社會穩定,真正使老人這一弱勢群體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醫」,該項目對老年人的服務與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項目的運營可以解決30--40名下崗職工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和再就業的問題。
綜合上面的具體款目寫,可以自己加的實際性的情況,希望能幫到你

Ⅳ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社會養老保險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衡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為做好企業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最近,衡水市勞動局赴各縣市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衡水市養老保險工作面臨的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養老保險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斷保問題日益嚴重。由於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和改制等因素的影響,職工斷保問題嚴重。到今年 6 月底, 全市斷保人員共24571人,佔全市參保人員總數的18.6%, 其中自由職業者斷保的2457人,占斷保人員總數的10%,企業改制斷保的4103人,佔16.7%,企業破產而斷保的1622人,佔6.6%,「兩不找」人員16389人,佔66.7%。,大批職工斷保既導致這部分職工脫離了社會養老保險的「安全網」,也減弱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
(二)欠費數額增加,征繳率下降。97年衡水市企業養老保險費征繳率為98%,從98年後企業欠費逐年增多,到2000年底全市企業累計欠費3519.8萬元,平均征繳率為92.1%,同97年相比下降了近6個百分點。 今年征繳養老保險費難度更大,上半年全市應征繳7236.5萬元,實征繳5925.9萬元,征繳率為81.9 %, 其中有兩個縣市征繳率不足60%。征繳率的下降嚴重削弱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
(三)退休人員增多,基金供需結構失調。經測算,衡水市1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需要5.2名參保人員提供保障。96年度全市企業參保職工123562人,離退休人員20468人,離退休人員與參保職工之比為1:6。2000年度全市企業參保職工132020人,離退休人員 28534人,繳費職工118052人, 離退休人數與繳費人數之比為1:4.1。其中棗強、武邑、武強、饒陽、安平、深州、阜城離退休人數與繳費人數之比不足1:3.5。由於供需結構不合理,即使征繳率達到100%,養老金也入不敷出。
上述問題的存在,導致養老金收不抵支,2000年度除市直、冀州外,其他10個縣市區養老金收支相抵均呈現赤字,共虧2687萬元。同時,養老保險積累金越來越少,支付能力明顯下降。除市直、桃城區和冀州外,其他縣市積累金均不足3個月的支付能力, 超過了養老保險的警戒線,對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構成了威脅。
二、問題的主要原因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對勞動保障征繳政策認識不到位,少數單位惡意逃繳、拒繳。調查發現,很多私營業主法律意識淡漠,對勞動保障政策不了解,認為給員工投保,增加成本、影響利潤,拒絕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同時由於就業難度大,職工因怕解僱而不敢奢求。如衡水市寶力橡膠廠、京華焊管廠都是具有較大規模的私營企業,效益狀況良好,但仍游離於養老保險范圍之外;有些國有、集體企業經營者談起養老保險政策,了解都很到位,但涉及到繳費時,卻總是以多種理由搪塞。市建材廠就是如此,該廠累計欠費已達220多萬元。
(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景氣,停產破產企業增多影響征繳。最近,衡水市勞動局對安平縣化肥廠、食品廠、拔絲廠、絲網廠等14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已有3個破產, 11個長期停產,涉及職工2100多人,這種情況雖然比較特殊,但嚴重堪憂的經濟狀況對養老金的征繳成效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三)執法力度不夠、影響征繳成效。國務院頒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對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征繳制度和程序、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都作了規定,為養老保險征繳提供了政策依據,但部分經辦機構執法不嚴、違法不咎的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影響了養老金的征繳成效。
三、意見與對策
(一)深化企業改革,提高經濟效益。提高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率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經濟,提高經濟效益。各級政府要緊緊抓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努力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對扭虧無望和停產半停產企業要由政府出面,進行破產重組,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以搞活企業,促進經濟發展。
(二)努力做好城鎮個體私營人員的養老保險工作。從當前調查的情況看,城鎮個體私營業主普遍存在參加養老保險沒必要、不合算、不可靠的認識誤區。對此,要加強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參保的自覺性。同時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配合協調。認真貫徹好省政府冀政〖98〗33號文件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把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勞動者參加養老保險作為工商年檢的內容,對不參保的不予辦理年檢合格手續。各級勞動部門要同工商管理部門聯手制約,逐步將生產經營較穩定,效益較好的個體私營納入養老保險范圍。
(三)強化措施,做好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工作。當前,養老保險費征繳率仍然較低。各級社保經辦機構要嚴格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用好用足征繳政策。對那些不按規定申報繳費的,逐戶進行稽核,責令其整改,並加收滯納金。對拒不繳費的,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並按《條例》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四)努力做好斷保人員的續保工作。為確保職工未來老有所養,增強基金支撐能力,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在積極推進再就業工作的同時,要抓緊抓好再就業人員的續保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續保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五)嚴格退休標准。職工退休標准執行的嚴格與否關繫到養老保險基金積累承受能力,必須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為此,要建立健全退休公示制度,對擬辦退休的人員,在報勞動部門前,先由企業在職工中進行公示,充分發揮企業工會、職代會和職工的監督作用。各級勞動行政部門和社保機構要實行聯合辦公,把好退休標準的執行關,使退休及養老金的發放與領取更公開、更合理,緩解社保資金的壓力。

Ⅳ 怎樣在電腦上寫身邊好人榜推選表

先舉例,例如郭明義之類的,在歌頌一下,結合一下國情,黨的領導.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還有不懂的地方,請繼續「追問」。
如你還有別的問題,可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Ⅵ 阜城縣社保中心關於養老金能補交嗎

可以的,這種的個人去繳很麻煩,找個代辦公司去辦理好處理點,某寶去搜「5S社保代繳」

Ⅶ 阜寧社保中心在哪裡

阜寧所謂的社保中心就是阜寧縣社會勞動保險管理中心

就是阜寧縣勞動局。現在不在大關南路了。搬了

在新阜中南校區那邊呢。你自己去跑跑。
辛苦點。謝謝。

身份證復印件,想關證明。

Ⅷ 阜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統一規范阜城集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準的通知》

關於印發阜陽市城市規劃區內集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
征地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申請征地單位按照征地報批要求准備報件,向市國土資源部門申報。申請征地單位是指各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土地收購儲備機構及按劃撥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的項目建設單位。
市國土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和項目建設計劃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由市國土資源部門通知申請征地單位辦理規劃選址、勘測定界和征地等相關手續。  
(二)擬征地范圍內的所在鄉鎮(街道辦事處),應積極配合各國土資源分局和市征地事務機構調查登記擬征地的權屬、地類、面積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並由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共同確認。戶籍管理部門應對被調查的農業人口進行核實,並出具書面核查報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及時將符合參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納入保障范圍。
(三)征地方案依法報批前,市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擬征地的面積、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和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意見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權利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組織聽證。
(四)征地方案依法批准後,由市政府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街道辦事處)、村(社區)范圍內發布征地公告。
(五)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應當在征地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及其他有效權屬證明,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六)市國土資源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征地公告和征地調查登記情況,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擬訂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報批前,應當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街道辦事處)、村(社區)予以公告,聽取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所有權人的意見。權利人有明確意見的,市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進一步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對補償安置方案要求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
(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經市政府批准後,應當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公告。
(八)征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應當自征地各項費用付清之日起30日內交付被徵收土地。

Ⅸ 高金潮為社會 三農 弱勢群體所做貢獻

誠信為本 服務三農——高金潮
阜城縣委宣傳部 通訊報導組 孫景雷 郝紅軍
高金潮,男,63歲,中共黨員,阜城縣阜城鎮高樓村人,自1978年12月開辦電機潛水泵修理部,至今已有30年了。30年來,他始終堅持「用戶至上、信譽第一;優質服務、質量第一;精益求精、技術第一;誠信服務、道德第一」的誠信經營和服務理念,恪守職業道德,做到童叟無欺,用自己的手藝和良心,熱情、誠實的為廣大農民服務。在經營過程中,他將文明誠信服務制定成公約,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落實到行動上。隨時代的變遷,誠信文明公約也曾修改了六次,每次都賦予它新的內容適應於時代的發展。他經常奔波於滄州市東光、泊頭、衡水市武邑、景縣等6個縣內之間,義務為近400個村莊的上千戶機井、水泵、變壓器,累計排除用電故障2萬多起,為這一帶旱作農業豐收作出了貢獻,被當地農民譽為「農民維修高手」,多年堅持義務免費為縣光榮院、城關養老院、武警中隊義務服務;為確保農民增產增收,他組織了十幾個個體維修戶成立了「服務三農義務維修隊」,為方便農民朋友維修農業機械,他們還在縣城周圍設置了4個便農維修點,並經常深入農村,為廣大農民排憂解難,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曾先後榮獲「全國商業勞動模範」、「全國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河北省勞動模範」、「河北省愛國擁軍模範」、「河北省國防之星」、「河北省優秀個體工商戶」、「河北省光彩之星」、「河北省個體私營經濟工作先進個人」、「衡水市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衡水市十佳誠信魅力家庭」和「和諧家庭」、「衡水市道德模範」、多次榮獲「優秀人民代表」和「模範政協委員」、「縣資深政協委員」等稱號,先後五次受到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合影留念。歷任二十三年縣政協常委,當選為省市縣個體勞動者協會副會長,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理事。
30年來,外出行程多少公里,其間的酸甜苦辣,他都已記不清了。說到這里,可能會有人問,買賣一定不小,也掙了不少錢吧?其實沒剩下幾個錢,鄉親們都知道,到現在他住的還是25年前的老平房,看的是黑白電視機,倒不是一點錢沒掙,一是事業越做越大,用來發展事業;二是他是個心腸軟的人,賒了不少賬,加上這些年參加了一些公益活動,再加上養家糊口,也就沒有什麼落頭了,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年服務三農發生的事情。

用誠信經營的理念贏得客戶的信賴

他是怎麼幹上這一行的呢?說起來可能是緣份。阜城地處黑龍港流域,十年九旱,抽水澆地是農業生產的頭等大事。但這里地下水位深,機泵多是超負荷工作,非常容易出故障。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是個地區電影放映員,放電影天天下鄉,經常遇到農民維修難的事。看到農民心急火燎的樣子,他心裡也著急,於是就動了改行干維修,為農民服務的念頭。1968年10月,被迫辭去電影放映員的公職後,到1978年12月2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身揣著電機電器維修技術回到縣城,成立了全縣第一個持照經營的維修部。在當時那個年代,沒有復雜的電器,只是維修一些簡單的電機、電器開關。隨著時代發展,高科技的電器被應用於各行各業的同時,無形也給維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至今天,每逢遇到維修難題,他常常邊學習邊實踐,都能夠及時排除故障,從沒耽誤客戶使用,得到了客戶稱贊。從此以後,他的名聲很快被人們所熟知,慕名前來維修的人也越來也多。「只要不更換零件,我決不收服務費」,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96年春夏之交的一天,郭塔頭一位叫常振川的老者來門市部查修一台2.2千瓦的潛水泵,機械故障查完後,該換的件全部換好,老人家將潛水泵當即取走。事後,他兒子新凱說:「郭塔那台潛水泵電纜線上有個小破口,忘記給處理了,誰知會出什麼事兒嗎?」他聽到兒子的疑懷話語,馬上決定立既去郭塔,帶上萬用電表、絕緣膠帶,下午一點鍾冒著炎熱趕到常振川家,當向老常說明來意後,常振川帶領他來到潛水泵旁,經解剖電纜一看,三相電線有兩根完好,另一根的多股線只剩下三、四根細絲,如果用在線路中稍稍上水,幾根細銅絲就會燒壞,再說,電纜線又有破口,因觸水、電纜線也會很快燒斷,通過向老常講明線燒斷就會損壞潛水泵線包道理,隨後把斷線接好,將電纜線絕緣好,對此進行免費處理,老常聽到看到他的誠心經營的態度,很是不忍心,非讓捎上三十元錢,並說:「高師傅,你要不來,我花一百五拾元也不夠」。經再三推讓,老常才打消了付款的做法。事後,老常逢人便講:「高師傅,跑了十多里給我老漢白服務,真是讓人佩服。」1997年夏季的一天,也是阜城鎮郭塔頭農民,他叫任清泉。這天上午,他氣喘噓噓地將一台潛水泵馱到門市部,對高金潮說:「潛水泵線包燒壞了,給換個新的吧!」按理說,顧客自己都以為線包壞了,經他拆下來,換上新的也就了事。可他沒有盲目的拆除,而是仔細測量電機線包,測量後,發現線包並沒有壞,只是潛水泵電機出頭線局部斷路,進行了應急處理。當任清泉來取泵時,高金潮向他說明了故障原因,沒收分文,任清泉其心不忍,從兜里掏出120元錢,誠懇地說:「老高,留下一半吧,其其它門市我120元也不夠」。 當既高金潮向他解釋說:「沒壞就沒壞,我怎能光顧掙錢不講道德呢?」推讓著叫任清泉把款收回。任清泉激動地說:「俺可碰上好人了」。
三十年來,他始終維護自己的職業道德標准,從未做過坑害顧客騙取錢財的事。有一次,他花了兩千多元錢購進四盤漆包線,回來一試,發現這些漆包線機械強度低,耐壓差、質量不過關,倘若湊湊合合用在電機電器線圈上,會給顧客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他想到這里,毅然將四盤線當作廢銅線賣掉。這樣,他雖然承受了一千多元的經濟損失,卻從顧客那裡得到了金錢難買到的信賴和敬重。
為做好道德服務,門市部嚴禁劣質品、冒牌貨進店,對安裝和銷售出去的機電零件,當場驗試,公開價格,合理收費,絕不冒收分文,處處讓消費者稱心、放心、滿意而歸。僅這一項,多年粗算也得少收20萬元。

以誠信服務的理念服務於農業生產

每逢農業灌溉高峰,也是高金潮最忙的時候。「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個道理成為他排除農業灌溉故障的座右銘。無論生意多忙,或是中秋節、元旦、春節,只要打電話來,他都會及時趕到故障現場。
2005年11月初的一天下午一點多,門市部來了三個客人,酒菜剛擺上桌,楊廟的一家企業打來告急電話,他和兒子高新凱陪著吃飯,立即安排新凱趕赴現場,新凱和客人說了聲對不起,就騎上摩托往十幾里外的楊廟趕。兒子走了,他端起酒杯代兒子向客人道歉,可他們卻說:「老高啊,你什麼都甭說,雖然新凱沒陪我們喝酒,可企業一打電話,他顧不上吃飯就趕過去,讓我們感到非常滿意,心裡也覺得更踏實,因為如果換作我們,你們也會是一樣的做法。相反,如果企業打電話來,你們置之不理,在這兒陪我們喝酒,我們就會有想法了。你們不僅手藝好,服務還到位,同事就得和你們這樣的人同事。」象這樣盛上飯顧不上吃,來了朋友沒時間照應的場合,每年都得有那麼幾十次,所以慢慢的親戚朋友也都見怪不怪,都理解了。
今年7月份,正值伏旱的緊要關頭。一天深夜,還在熟睡的高金潮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吵醒,原來是滄州市東光縣找王鄉小曹庄的支部書記老吳打來電話,稱他們那裡的機井壞了。他深知機井壞了農民急迫澆地的心情,於是他撂下電話,立即租車趕往70公里外的故障現場。當趕到事發地時,已凌晨4點鍾,經過幾個小時努力,終於為該村兩台機泵和一台補償器排除了故障。機井正常運轉了,該村支部書記老吳握著高金潮的手高興地說:「真是太感謝你了,為俺村農田灌溉贏得了寶貴時間」。等故障排除後,已到了次日,對於一個年過六十多歲整夜沒合眼的高金潮再也支持不住了,只好在車上休息了一會,匆匆忙忙地往回趕。
2003年3月的一天,下午六點鍾,太陽已經落山了,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距縣城十五六里的村莊打來的。時值春天,農民忙著給小麥澆返青水,水泵突然不上水了。聽著電話里心急火燎的樣子,高金潮在電話里顧不得多說,就說了句半小時以後趕到。他帶上維修工具推著自行車往外走。春天的風大,卻沒想到會那麼大,風吹起的沙粒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風大再趕上頂風,騎出去沒多遠,就騎不動了。畢竟也是快六十歲的人了。在過一條大渠時,自行車突然失去控制,一下子沖了下去。他被甩到了荊棘窠子里。自行車也被扔出去七八米,他趴在地上半天沒動,過了好一會,才穩穩神兒,喘過氣兒來。覺得腿有點痛,便扒開褲腿一看,雙腿都蹭傷了,破了皮的地方滲著血,他一拐一瘸地走過去,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車,一陣針扎似的疼痛鑽到心裡,才發現左手食指的指甲蓋翻起來了。剛光注意腿了,沒想到手也傷了,回去吧?又和人家說好了,怕別人等地著急,更怕耽誤農活。於是,他就忍著疼痛騎車到事主家,等把水泵修好了,已經到了晚上九點,看到他受了傷,事主特別過意不去,硬往他手裡塞錢,被他婉言謝絕了。

牢記黨的宗旨 踐行黨員義務

高金潮是一位有著二十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他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身先士卒,努力踐行共產黨員就是為人民服務。
2003年是非典肆虐的非常時期,他一方面宣傳抗擊「非典」知識,另一方面沒有忘記抓生產。蔣坊鄉的小辛庄發現當時衡水唯一一例非典患者,是上上下下轟動關注的非典感染災區,為穩定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秩序,盡快幫助該村解決吃水用泵的難題,根據非典指揮部領導的安排,他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義無反顧的來到小辛庄,在沒有穿戴任何防毒器具的情況下,經過一個多小時努力,終於把故障完全排除了。在非典盛行的日子裡,他們還先後為孫窪、繩王、東韓村、留駕井、李城寺頭、黨庄、馬庄、田屯等三個鄉鎮的20多個村莊排除了吃水井的井台機泵、電器用電故障,該修理部受到了阜城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為此也在市、縣政協全會工作報告中,受到大會通報表揚。
2005年,蔣坊鄉楊尚村一位年過八十的楊老漢,氣喘噓噓地馱著一台小電機來到維修部,讓趕快給修好。看到他著急的樣子,便撂下手中的活,立刻給修理。「你這么大歲數了,還會用電刨子嗎?」高金潮說。「唉,這是亂動用別人的電刨子,想自己做個小活,沒想到木頭卡住了,電機冒煙了,趕快馱到你這里來維修」楊老漢垂頭喪氣地說。在交談過程中,他得知楊老漢是一個生活困難的老人,電機修好後,楊老漢說:「高師傅多少錢啊」。「七十元錢」。楊老漢用顫抖的手從衣兜里剛掏出錢來,他說:「不要了,你別拿了」。楊老漢說:「不要錢哪行啊!你也得花錢買件啊!」。經過一番推讓,楊老漢只好將錢收回,握著高金潮的手激動地說:「好人啊!現在這樣的人少了!」。

「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興。對一個人來講,誠信是一種品德;對一個地方來講,誠信是一種環境;而對企業來講,誠信是一種財富,是品牌,是生命。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創造財富過程,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講誠信,不講誠信,遲早要被市場淘汰」這是高金潮30年來經商悟出的道理。
在談到服務三農時,高金潮斬釘截鐵地說:「我現在生活很好,錢多了也沒用。再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得有共產黨員的樣。我以後要繼續領著我們的『三農義務維修隊』服務於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稿刊登在河北經濟日報

他,始終把支持服務「三農」放在首位
(獻給建國六十周年)
記全國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省勞動模範、省優秀個體工商戶、市縣道德模範 、高樓電機潛水泵修理部創始人 高金潮
中共阜城縣委統戰部 曲東武
提起高金潮,阜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他是阜城縣阜城鎮高樓村人。三十一年前,他迎著改革開放、富民政策的春風,勇敢地走進縣城,在原東大街開了電機潛水泵修理部,成為阜城縣第一位持照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文革前,他有過輝煌地歷史,在技術大比武年代,曾赫赫有名,原衡水地區行署給予過褒獎,所在工作單位,連年被評為先進單位。十年動亂,蒙受不白之冤,是撥亂反正,找回自我;又是改革開放、富民政策使他有了用武之地,重操舊業,幹上修理電機這一行。打那時候,從心眼裡感恩共產黨的好政策,憑良心做人,用精湛的技藝,為廣大群眾服務。幾十年中,不分白天黑夜,常年義務免費下鄉為農民朋友服務到澆地現場,排除機泵和電器故障;修理部電話就成了為農民用機、用泵、用電器的「110」,放下報修電話,馬上奔赴服務現場,晴天日頭曬,雨天兩腳泥,風天沙土打,冰雪天摔跌爬滾;汗水流盡,遭雨挨凍受飢寒,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今天。群眾見到老高爺兒倆拚命實干,心疼和不解地問老高:「干這賠本地買賣為個啥?」老高果斷地說:「不為錢,不為利,為的是群眾方便,農民增產、增收、早脫貧,干這賠本的買賣苦點、累點我認了」。下鄉義務免費搞服務,不僅僅是辛勞,更重要的是影響了門市部的業務,靠加班加點去完成。義務下鄉搞服務始終不間斷,在阜城大地許許多多田間小道都留下他服務澆地現場的身影;老高幾十年來誠信服務「三農」,下鄉排除機泵、電器故障,,默默地付出、奉獻著…..
在過去,修理電機、水泵這行當,可說是坐商,甭用走出去,客戶自動將壞損的機泵、器件送修到修理部門口,穩穩當當、不風不雨,坐在門市部掙錢;可到了老高這里,從1978年12月28日開始,他在門市部正常處理業務外,抽出、擠出時間,趁一早一晚,飯前飯後,夏秋季節午休時間,走出門市,走進村村戶戶,到澆地現場,農村副業攤點,排查老百姓用機、用泵、用電器地難題,就是老百姓見其辛辛苦苦搞服務,心中著實不忍,硬往手中塞錢,他分文沒取過,群眾見其不辭辛苦,天到飯時,非留吃飯,被他婉言謝絕。在服務現場查準的故障、隱患,他叮嚀群眾:「抓緊拆卸,趕緊維修」;就是到偏遠鄉鎮或是外市縣,找准地故障,他也告訴群眾:「找個靠近的修理部,馬上趕修」。老高無私奉獻的精神受到了群眾和同行的好評。
修理部支持、服務「三農」,有嚴明紀律貼掛上牆:一、有損良心的錢,一分不能賺;二、有損形象的話,一句不能說;三、胡弄老百姓的事,一件不能做。經營規則上牆:「用戶至上,信譽第一;優質服務,質量第一;精益求精,技術第一;誠信服務,道德第一」。修理部文明誠信公約隨著時代的發展,更改過六次,每次改動都有新的內容,熱心「三農」,誠信服務「三農」早已寫入文明公約,不僅寫在紙上,掛在牆上,更重要地是落實在行動上;最近幾年,老高親自謀劃、發動、組織修理、服務行業地精英,創建了阜城縣「志願者服務隊」,老高率領他們走進新農村,走進城鎮路井街巷,掛起「阜城縣志願者服務隊誠信『三農』奉獻社會」大字標,帶上工具和儀表,擺案設點,在服務現場為農民朋友修理家電、鍾表,進戶修理大彩電,電冰箱、空調,街頭修理電動車、摩托車、拖拉機、三馬和旋耕犁,地頭修復起動器、補償器和導水泵等。「志願者服務隊」誠信「三農」地行動,受到老百姓廣泛贊譽,在2009年7月12日縣委、政府表彰「十佳道德楷模」大會上,高金潮作為道德楷模收到了表彰。2007年8月31日在河北省電視台做了《誠信服務「三農」、奉獻社會》演講,在衡水市、阜城縣專題會議上,做了典型事跡報告,河北省電視台導視頻道於2009年4月1日播發了老高「誠信服務『三農』奉獻社會事跡」 的專題片。
在高樓電機潛水泵修理部經營中,始終把本身業務融入到誠信服務「三農」上,始終把修理部承諾同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結合在一起,始終沒忘回報社會;修理部業務再忙,沒忘支農、為「三農」搞義務奉獻,經永遠放在第一位,他們將按著既定的路一直走下去,走下去!
新聞耒源: 阜城報 阜城熱線
發布時間:2009-08-29 17:35:57
轉 載:河北省私營個體月刊(2010.5。第五期)

誠送溫暖情
——記阜城縣愛國擁軍模範高金潮

衡水日報通訊員 潘桂生 易祖江

在阜城縣廣泛傳頌著阜城鎮高樓村電機電器維修部個體戶高金潮愛國擁軍的事兒。
爭做份內事 為前方將士解除後顧之憂
1986年,100多名阜城籍將士隨部隊開赴前線,肩負守邊御敵的重任,將士們去了前線,也把高金潮的心帶到了南疆。那些時日,高金潮同前方將士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樣,時刻關注著前線的動靜,對這些可親可愛可敬的人掛肚牽腸。
於是,他在個體工商戶中積極倡導並發起了以捐款、捐物、「三優」服務和義務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擁軍優屬、支援前線活動。
1988年元月,為表達對人民子弟兵的情誼,他動員了40多人參加的慰問團,帶著個體戶義務捐獻的1000多元的慰問品,行程4000多里,對全縣106名參戰將士的家屬進行慰問,那一聲聲地親切問侯,表達了個體勞動者對前線將士及其家屬的一片真摯之情。
1987年「八一」前夕,他又抽出三天時間,帶領六名個體戶,對阜城籍10名參戰將士的家屬進行慰問,給每戶送去一袋化肥,照了一張「全家福」照片,還分別給將士們寫了慰問信,連同「全家福」一起寄往南疆。
1988年春節前夕,為了表達自己對軍人的敬重之情,他購買了價值近千元的100條精製晴綸背心,100張精製雙龍戲珠賀年片,列印100張慰問信,寄往雲南前線政治部。事隔一個月,雲南前指政治部教導隊的將士們收到慰問品後寫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信中寫道:「你們這一行動,深深感動了我們全體官兵,我們一定要勇於克服困難,堅守陣地,嚴懲入侵之敵,再立新功」。
在民兵建設方面,高金潮懇於組織個體戶民兵,踴躍投入四化建設,並廣交社會民兵為朋友,引起了人武部門重視。1990年4月6日,原省軍區司令員董學林,向他贈送了80冊各種書籍,省、地軍區政治部率隊前來阜城對老高進行慰問。縣人武部還為他贈匾一塊,稱贊他是「愛國擁軍模範,青年民兵知音」。1990年7月1日,縣人武部聘他為全縣「編外民兵政治指導員。」

義務傳技術 讓優扶對象快步走上富裕路

多年來,高金潮不僅把支前、照顧戰士家屬當成自己份內的事,而且把幫助現役軍人家屬和退伍戰士脫貧致富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幾年來,高金潮曾先後免費或減費吸收他們學習技術100多人次,使他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退伍軍人李國賓,在部隊是一機電修理工,他對機電方面的理論比較精通,可家電修理技術操作不熟練。高金潮就多次主動同他切磋技術,傳授技藝,使他的技術水平提高很快。如今,李國賓已成為當地技術水平高、服務質量好、經濟收入多的先進個體勞動者。
熱情搞服務 讓人民功臣歡度晚年

縣城內部隊首長較多,縣光榮院又座落在城內,這些老同志為國為民浴血奮戰,操勞過大半輩子,有的殘疾留身,有的積勞成疾,他們在晚年生活中難免有種種不便,需要全社會的照顧和幫助。從1987年開始,高金潮就協助有關部門和單位,成立10多個送溫暖服務隊,每逢「五一」、「七一」、「八一」、「十一」、新年、春節和敬老日里,他除走街串巷登門服務外,還在門市部前張貼出為部隊離休首長、榮軍、烈屬免費服務的公告。幾年來,高金潮為他們免費修理各種電器100多台件,免費額達3000多元,奉獻服務日60多個,
這幾年,高金潮已從自己的微薄收入中拿出1000多元分別為參戰戰士、將士家屬、軍烈屬、光榮院老人郵寄贈送了慰問品。
阜城縣光榮院住著14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援朝戰爭的老功臣,他們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每逢節日,高金潮都要走訪一下,給他們點安慰和溫暖,湊在一起說上一會話。在1990年敬老節和1 991年的春節前夕,他買上慰問品,組織城鎮10多名個體戶來到光榮院,聽老人講革命傳統,為院中老人提供服務,去年2月,高金潮領著兒子高新傑,帶上25公斤桔子、5公斤水果糖一一分發給16位老榮軍。有兩位老人不能下床,高金潮和兒子就把禮品送到床前。同時,還對7位離退休首長贈送了春節對聯和紀念畫。高金潮還不斷組織縣城內的個體戶到烈士陵園開展掃墓活動,讓陵園的同志介紹先烈事跡,講革命斗爭故事。現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增強了個體戶和社會各界人士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心情,激發了人們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
摘自<衡水日報>1995年2月24日第3版

民政戰線上的「編外兵」

Ⅹ 桂林清代阜成書院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在秀美的桂林小東江畔七星岩普陀山前,一座嶄新別致的書院展現在人們面前,這就是由陳元龍主持創辦的官辦書院一桂林阜成書院。
古代的書院,分私辦和官辦兩類,為供名家學者集中講學,研習儒家經典,間亦討論時政和准備科舉的場所。書院一般都選擇山林名勝為院址,桂林阜城書院亦如此。據時任廣西巡撫的陳元龍在《阜成書院記》中的描述,這個書院擁有一個靜謐、清雅的環境,它「峻嶺峙其後,清溪環其右,梵宇傍其左,群峰如畫,園田在目……」陳元龍在《阜成書院記》中描述說,阜成書院內設有惠南堂、永譽堂、擬蘭亭等建築,庭院中還設有一個專供讀書人飲酒猜謎的射堂。射,也叫射覆,即將對象預先隱藏,供人猜度。後來,這種游戲發展到酒令中,即在酒令中用字句隱寓事物供人猜度,這是古代一種能施展學問的高雅游戲,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從阜成書院的設施上不難想像當年書院內文人雲集的盛況。
陳元龍把書院命名「阜成」,是取自儒家經典《尚書•周官》中「阜成兆民」之意。用陳元龍自己的話說,是要「九牧者職在遂民生,復民性」,「兢兢以兆民(兆民:百姓)」。意思是為官者要以大的成就造福百姓,兢兢業業以滿足百姓的物質、精神兩方面需求。很顯然,把書院命名「阜成」,反映了陳元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願望。正如陳元龍在《阜成書院記》中所說的:待書院落成後,來游者必為眾官吏,他們在宴席上可以商談政事;在游覽中可以與農家男女老少相互往來以問風俗;在休憩閑談的時候,可以講一些儒家孝悌,談論一些農桑耕作之事。可見,在衙門之外為官員們提供一個近距離了解社會和互相交流的寬松環境,是陳元龍創辦書院的初衷。
陳元龍,浙江海寧人,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進士,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時,授廣西巡撫,在桂八年,做了不少利桂惠民的實事,頗有政聲。據史志記載,陳元龍剛到廣西上任時,恰逢廣東飢荒,從廣西調運了數月的大米,導致廣西米缺糧貴,他馬上想辦法從湖南糶入了數千擔大米,解決了百姓吃飯問題。他還建立了儲備糧倉以備水旱、帶頭捐錢興修水利、設粥場施葯餌以賑窮民,並興辦養老濟貧的養濟院、義學等社會福利事業。勤政務實的陳元龍還時常巡視農田,鼓勵農民耕作,並把從家鄉帶來的大豆種送給農民,教其種植技術。農民從中獲得了好處,都親切地稱呼他為「陳公豆」。在桂八年政績卓著的陳元龍,得到了當地人民的認可和愛戴,他以「吏畏民懷」的良好政聲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被擢升為工部尚書。
陳元龍不僅在政治上聲名顯赫,他的博學多才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和尊重。陳元龍的文章和詩歌寫得很好,有《愛日堂》詩二十七卷、類書《格致鏡原》流傳於世。歌頌桂林山水的著名詩句「看山如觀畫,游山如讀史」就出自其《游龍隱洞》詩中。他的書法也很有名氣,被梁同書稱之為「本朝不以書名,而書必傳者」。據史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陳元龍考中一甲二名進士(即第一等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第二年,擔任皇帝的日講起居注官。四月的一天,陳元龍在乾清宮西暖閣值班,康熙帝對他說:「朕素知你精於楷書,可寫大字一幅。」陳元龍當即御前作書,皇帝觀後大喜,以御書「闕皇碑」文嘉獎他,由此可見陳元龍書法功力。這件《阜成書院記》石刻高210厘米、寬288厘米,以楷書書就,字徑8厘米。書法端莊圓潤,堪稱珍品。

閱讀全文

與阜城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婦幼保健院體檢怎麼樣 瀏覽:392
老人家用的洗腳桶 瀏覽:836
老人家小腸掉了可以吃什麼 瀏覽:608
老人家鑽痛 瀏覽:279
未到退休年齡 瀏覽:457
70歲國慶節圖片 瀏覽:403
第三軍醫怎麼掛號體檢全身檢查 瀏覽:182
父母養鴿子經濟來源寫什麼 瀏覽:744
退休工資年審 瀏覽:641
孝敬雙方父母多少錢 瀏覽:660
民生鑫瑞返本養老保險 瀏覽:583
退休老人每年醫保繳費多少錢 瀏覽:785
老年人高壓210怎麼辦 瀏覽:983
養老金中間斷了年休還有嗎 瀏覽:634
武漢社保退休多少錢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990
最新老人陪護假多少天 瀏覽:273
退休金跟養老金的區別2017 瀏覽:222
如何做好老年人退休教師工作 瀏覽:37
不得父母疼愛怎麼辦 瀏覽:451
金牛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