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特性

老年人特性

發布時間:2021-02-10 20:58:02

A. 老人有哪些性格特點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我們不難發現,人一過六旬,性格變化很大,主要的性格特徵多可歸納在以下幾種類型中:恬淡型:此類型的老人不再熱衷於各種人際活動,除了晨練、遛鳥外,多在家抱孫子,侍弄花鳥魚蟲,一副與世無爭的自得之態。奮發型:此類型的老人希望對社會能再盡一分力,有的參加居委會,調解鄰里糾紛,有的資助貧困學子,有的返鄉植樹造林,還有的則常聚在一起舞文弄墨,搞文藝活動。嬌弱型:此類型的老人對身體變化十分在意,身體稍有不適就很緊張,終日多愁善感,最怕聽到舊友故鄰辭世的消息,晚輩言詞稍有不慎或照料一粗心,老人便會悶悶不樂。自衛型:這種人自卑感嚴重,但又好勝心強,不肯承認過失,喜歡倚老賣老,一旦家人不順從就大發雷霆,這種類型的人容易懷疑女婿或兒媳,也容易變成吝惜家財的守財奴。自責型:此類型的老人容易後悔自責,甚至把兒女、孫輩的過失往自己身上攬,如任其發展下去,有轉變成抑鬱症的可能。墮落型:此類型的老人較少。我們有時從報紙上讀到某某老革命為人民辛勞了一輩子,到最後卻落得個遭人唾棄的「夕陽黑」的下場,這即是墮落型的老人。他們的思想不但不「頑固」,而且對屬於年輕人的「花花世界」妒羨不已,因財、因色、因子女而終未保住晚節。上面六種類型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大因素:體能的衰退與疾患的增加限制了老年人接觸社會的機會;親朋故友不斷辭世帶來生活上的孤獨、心理上的空虛和死亡的預感;老人的大腦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這自然會影響其高級思維活動及精神狀態;過去歲月中未解決好的矛盾很可能引發老年人無盡的沮喪與悔恨,如以往疏忽了對子女的教育與感情投資等。為了最大限度地使老人安享晚年,並發揮「夕陽」的光和熱,我們不僅要分析老年人的性格類型和成因,更要對其中一些不良類型性格的矯治多得動腦筋,使老年人擺脫落寞與自卑,充說滿生活的信心。

B. 老年人有哪些認知特點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老年人最大的一個認知特點是:往事歷歷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幾十年歲月痕跡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心裡,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是支撐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們要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選擇,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為老人創造頤養天年的環境,並創造條件使他們樹立新的社會價值和家庭價值,真正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每個人都會變老,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在家裡,許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們,再想到自己。所以,我們做什麼事也應該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們不僅要尊敬家裡的老人,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沒有兒孫的老人如果是你的鄰居,就抽空跟他聊聊天吧!

C. 按照傳統的觀點,老年人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三個特點:老化、衰退、喪失

D. 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特點

·脂肪蓄積,血脂上升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加上活動量較少,需要的熱回量也較低,此時如果攝答取過量餐食及點心,體內會積存過多的熱量而肥胖起來。老年人體內總血脂也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主要是總膽固醇量增加,甘油三酯也明顯增加。·骨質密度降低
40歲以後骨密度逐漸降低,老年以後骨膠質減少,鈣含量降低,使骨質疏鬆和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人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為24.6%。

·蛋白質合成速度減慢
老年人體內蛋白質合成與分解速度明顯低於年輕人,容易出現血液中蛋白含量降低,發生水腫和營養性貧血;在受到外傷或感染時,痊癒及恢復得緩慢。

·生理功能逐漸衰退
老年人代謝減慢,各器官隨年齡和體內自由基傷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對外界和體內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減低,體力下降。

E. 簡答老年人生理特點有哪些

主要表現在:
①機體組成成分中代謝不活躍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歲與20歲相比,體脂多出部分可達體重的10~20%;而細胞內水分卻隨年齡增長呈減少趨勢,造成細胞內液量減少,並導致細胞數量減少,出現臟器萎縮。
②器官機能減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謝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環功能減退,如不適當加以調整,將會進一步促進衰老過程的發展。

F. 老年人心理特點有哪些

一、認識能力低下。中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大腦功能發生改變,中樞神經系統遞質的合成和代謝減弱,導致感覺能力降低,意識性差,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
主要表現兩個方面,首先是感覺遲鈍,聽力、視覺、嗅覺、皮膚感覺等功能減退,而致視力下降,聽力減退,靈敏度下降;再有是動作靈活性差,動作不靈活,協調性差,反應遲緩,行動笨拙。
二、孤獨和依賴。孤獨是指老年人不能自覺適應周圍環境,缺少或不能進行有意義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孤獨心理最易產生憂郁感,長期憂郁就會焦慮不安,心神不定。依賴是指老年人做事信心不足,被動順從,感情脆弱,
猶豫不決,畏縮不前等,事事依賴別人去做,行動依靠別人決定。長期的依賴心理,就會導致情緒不穩,感覺退化。
三、易怒和恐懼。中老年人情感不穩定,易傷感,易激怒,不僅對當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發對以往情緒壓抑的怒火爆發。發火以後又常常感覺到如果按自己以前的性格,是不會對這點小事發火的,從而產生懊悔心理。恐懼也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表現為害怕,有受驚的感覺,當恐懼感嚴重時,還會出現血壓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頻、厭食等症狀。
四、抑鬱和焦慮。抑鬱是常見的情緒表現,症狀是壓抑、沮喪、悲觀、厭世等,這與老年人腦內生物胺代謝改變有關。長期存在焦慮心理會使中老年人變得心胸狹窄、吝嗇、固執、急躁,久則會引起神經內分泌失調,促使疾病發生。
五、睡眠障礙。中老年人由於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能力低下,造成睡眠減少,睡眠淺、多夢、早醒等睡眠障礙。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這些心理特點很容易導致中老年人罹患某些精神障礙性疾病,如抑鬱症、神經衰弱等。因此,中老年人應該心態平衡,適當進行體育運動,促進身心健康。中老年人出現心理問題時,要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尋求心理治療,以免心理問題加劇,引發嚴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特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子都喜歡什麼樣的父母 瀏覽:970
如何看待愛孩子和愛父母 瀏覽:719
2022年養老金社保怎麼漲 瀏覽:470
郴州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572
蘇州39年工齡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754
不收老人家的紅包 瀏覽:355
今年養老社保漲了多少啊 瀏覽:16
上海婦幼保健院體檢怎麼樣 瀏覽:392
老人家用的洗腳桶 瀏覽:836
老人家小腸掉了可以吃什麼 瀏覽:608
老人家鑽痛 瀏覽:279
未到退休年齡 瀏覽:457
70歲國慶節圖片 瀏覽:403
第三軍醫怎麼掛號體檢全身檢查 瀏覽:182
父母養鴿子經濟來源寫什麼 瀏覽:744
退休工資年審 瀏覽:641
孝敬雙方父母多少錢 瀏覽:660
民生鑫瑞返本養老保險 瀏覽:583
退休老人每年醫保繳費多少錢 瀏覽:785
老年人高壓210怎麼辦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