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食補原則

老年人食補原則

發布時間:2021-02-04 22:08:05

A. 老年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攝取需要特別關注,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項營養需求,營養專家歸納出以下10項適用老年人的飲食原則。
(1)少食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營養師建議,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5~6餐,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准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低脂牛奶泡餅干(或營養麥片)、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蛋,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等。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老年人必須限制肉類的攝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內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如番茄、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2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獼猴桃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湯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時可以加些水稀釋。
(5)補充維生素B。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維生素B與老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無論生病、服葯或是手術過後,都會造成維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對於患病的老年人來說,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
沒有精加工的谷類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所以在為老年人准備三餐時,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飯,或者也可以將少量堅果放進攪拌機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麥里一起煮成燕麥粥。
(6)限制油脂攝取量。老年入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盡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子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7)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葯材,尤其像氣味濃厚的當歸、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豐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慾。
(8)少吃辛辣食物。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少吃為宜。
(9)白天多補充水分。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後,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因夜間上廁所而影響睡眠。
(10)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加上多數人要長期服葯,所以每個人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也大不相同。讓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強化營養方法,尤其可以補充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維生素 B、抗氧化維生素C及維生素E、維持骨質的鈣、增強免疫力的鋅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劑量的單一補充劑,尤其是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吃得過多會累積在體內,甚至引發毒性。

B. 老年人飲食原則是什麼

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攝取需要特別關注,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項營養需求,營養專家歸納出以下項適用老年人的飲食原則。
(1)少食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營養師建議,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5~6餐,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准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低脂牛奶泡餅干(或營養麥片)、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蛋,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等。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老年人必須限制肉類的攝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內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如番茄、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2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獼猴桃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湯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時可以加些水稀釋。
(5)補充維生素B。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維生素B與老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無論生病、服葯或是手術過後,都會造成維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對於患病的老年人來說,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
沒有精加工的谷類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所以在為老年人准備三餐時,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飯,或者也可以將少量堅果放進攪拌機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麥里一起煮成燕麥粥。
(6)限制油脂攝取量。老年入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盡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子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7)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葯材,尤其像氣味濃厚的當歸、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豐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慾。
(8)少吃辛辣食物。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少吃為宜。
(9)白天多補充水分。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後,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因夜間上廁所而影響睡眠。
(10)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加上多數人要長期服葯,所以每個人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也大不相同。讓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強化營養方法,尤其可以補充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維生素 B、抗氧化維生素C及維生素E、維持骨質的鈣、增強免疫力的鋅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劑量的單一補充劑,尤其是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吃得過多會累積在體內,甚至引發毒性。

C. 老年人飲食原則四個搭配都是什麼

如果你想保證老年人的健康,那麼我們下面介紹的三低原則就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幫助老人,但是也要注意老人的飲食的合理性。

低糖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於利。因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調節功能逐漸減弱,經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齲齒,引起缺鈣,身體易發胖,還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
低鹽鹽是人體內氯和鈉的主要來源。但常吃過鹹的食物,會使體內水分瀦留、心臟排血量增加,易引起腎病和高血壓。
一般人平均每天動物食品攝食量達到150克時,就應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為宜。老年人活動減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如果飲食是以素菜為主,可適量增加一點脂肪。
低脂肪油吃多了有害身體。高脂飲食,特別是高動物性脂肪的飲食,與發生心血管疾病、膽囊炎、胰腺炎的關系密切。
原則一:靈活選食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老人食補也要隨季節變化協調,根據各季節特點,科學飲食,因時因地食補,春季多吃菜粥類的清淡食物,夏季多吃綠豆湯之類的甘涼之物,秋季吃些乳品類的生津食品,冬季用羊肉等以溫補機體精氣,加強人體適應季節與氣候變化的能力,做到正氣存內,邪氣不可干。原則二:適應個人特點
每個老人的身體狀況、生理狀況、生活習慣都千差萬別,對膳食要求也各不相同,老年人選用保健食品,要適應自己個特點,不斷調整飲食,既不缺乏營養,又不致過度。否則,千篇一律用保健食品食補,會適得其反。如食用桂圓肉,有人能安眠,有的老年人則會失眠,同樣的龜肉,有的老年人吃了神清氣爽,有的老年人吃了加重病情。
原則三:以自身表現選食
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各種疾病也會增加,選擇食補食療時,要根據疾病表現,按照「急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適宜選擇食物,遵照寒者溫之,熱者涼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中醫理論,善食善療。
原則四:注意食物性味
食物的性是指寒、熱、溫、涼,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寒涼食物有清熱、泄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適合春夏季食用。溫熱食物有溫中、補虛,除寒作用,不同味的食品其作用也不同,酸有收斂固澀作用,甘能補益和中,緩急止痛,苦能泄炎堅陰,辛能宣散滋潤、疏通血脈、運氣行血、強筋壯骨、增強機體抵抗能力,咸有軟結散結瀉下作用,而淡味食品有滲濕利尿功效。老人要了解食物性味,根據需要進食。
望採納 謝謝

D. 老年人飲食的原則

人到老年,生理機能衰退,代謝變慢(合成代謝比分解代謝低),腺體分泌減少,各器官代謝功能下降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若一日僅吃兩三餐,會有明顯的飢飽感交替出現,這樣對老年人的體力、腦力活動會有不良的影響。同時,還要損害腸胃,甚至引起各種疾病。所以老年人每日除與一般人同食三餐外,還應在早、午之間,以及晚餐前2小時加餐。加餐的飲食力求清淡,以膳食平衡、葷素搭配為主。

E. 老年人的膳食原則有哪些

老年人的膳食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在種類上多樣,多樣化的飲食能夠保證充足全面的營養,做到營養均衡。

2、堅持飲食的規律性,進食要定時定量。老年人的消化系統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食用過多過雜的食物或者不規律,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引起脾胃功能紊亂。

3、多食用豆製品、奶製品。隨著人的衰老,老年人的身體成分發生改變,骨組織礦物質和骨基質均減少、骨密度降低、骨強度下降,攝人充足的奶類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骨折。大豆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大豆異黃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體內脂質過氧化、減少骨丟失,增加冠狀動脈和腦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

4、主食粗細結合,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和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食物通過胃腸道,對人體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理作用。

老年人咀嚼功能和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許多老年人易發生便秘,患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選擇食物要粗細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軟易於消化吸收,以保證均衡營養,促進健康,預防慢性病。

5、飲食清淡、少鹽。老年人是高血壓、糖尿病的高發人群,在飲食中尤其要注意清淡,少食肥膩、煎烙、油炸、堅硬、生冷以及不易消化之物。

(5)老年人食補原則擴展閱讀

人體衰老是不可逆轉的發展過程。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導致營養缺乏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合理飲食是身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對改善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F. 老人食補有哪些講究

老年人隨年齡的增大,其活動、體力及代謝功能亦逐漸降低,每日需要的營養物質、熱量也相應降低,這就要求攝人的食品要量少而質精。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特點,各種營養素的補充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熱量

因為老年人身體組織萎縮,代謝過程降低,故老年人的基礎代謝一般比成年人降低10%~15%左右;又因為老年人體力活動減少,相應熱量消耗也降低,故老年人膳食中的熱量也相對減少,大約相當於成年人總量的80%。所以老年人要補充熱量,但這種熱量不宜過多;否則會出現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

2.蛋白質

蛋白質在老年人的進食營養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老年人體內代謝過程以消耗(分解代謝)為主,所以需要較為豐富和質量高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以蛋白質的量來說,老年人每天需要的量一般為每公斤體重1克。對老年人來說,蛋白質除了要保證數量外,更重要的是保證其質量。例如魚類、乳類、豆類、肉類都是質量較高的蛋白質,所以老年人應當經常食用這些食品。

另外,老年人多進食植物蛋白比多進食動物蛋白有利。世界衛生組織在30個國家調查後認為,肉、蛋等動物蛋白都可促使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而進食植物蛋白則可使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多糖、蔗糖、麥芽糖、乳糖、葡萄糖的總稱,是供給能量的主要來源。以我國的飲食習慣來說,它主要來自大米、小麥等糧食中的澱粉。對老年人來說,果糖相對比較適宜,因為它能比較迅速地轉化為氨基酸,而轉變為脂肪的可能性卻比葡萄糖等小。所以在老年人的飲食中,可供給一部分含有果糖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蜂蜜、某些糖果等。但老年人,尤其是肥胖者及冠心病者仍需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4.脂肪

老年人體內脂肪組織隨年齡增大而逐漸增加,因為過多的脂肪不但不利於心血管和肝臟,而且對其較虛弱的消化功能也是一種不利因素,故脂肪的攝入量一定要有所節制,可根據總熱量的17%~20%供給。但是,過分地限制,也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從而影響其健康。一般而言,重要的是要盡量選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人量,這比單純限制飲食中的脂肪更為有利。我國的飲食習慣中,吃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人較多,對健康較為有益,特別是菜油中絕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他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也對身體較為有利。

5.礦物質和水

老年人的飲食中需保證鈣和鐵的含量。由於老年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常會影響到鐵和鈣的吸收,易造成貧血、骨質疏鬆等症狀,故平時要選擇一些富含鈣質而又較容易吸收的食物,以豆類、豆製品、奶類、奶製品等為佳;同時,也要補充含鐵的食物。老年人對鹽分一般並不缺少,鈉的需要量每天0.5克左右即可,所以食鹽的攝人量每天只需2~3克,若過量則對健康不利。老年人常缺碘,故應適當多吃一些海帶、海蜇、紫菜一類的海產品。此外,老年人還應該每天保證一定量的飲水,因為老年人的結腸、直腸的肌肉萎縮而致排便能力較差,以及腸道黏液分泌量少,所以給予一定的水分是必需的。

6.維生素

老年人的消化和代謝功能下降,會影響維生素的利用,故在老年人的飲食中,維生素的供給要充足。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等都具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但因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所以在對這些食品進行烹調和加工時,可製成果汁、菜泥、肉糜等形式食用。足夠的維生素飲食可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促進食慾。

G. 老年人的主要飲食原則是什麼

合理的營養是減少疾病發生和延長人的壽命的重要條件之一,飲食則是提供營養的最主要途徑。人進入老年期,人體生理功能逐漸衰退,新陳代謝變慢,消化功能減弱。

因此,合理膳食,平衡的營養素,乃是老年人的主要飲食原則。

H. 老年人的膳食有哪些原則

據生物學家抄的推測,襲人的自然壽命約是120~150歲長壽是由生活的安定、精神狀況的良好、氣候宜人、營養成分合理等條件決定的。

合理的營養是減少疾病發生和延長人壽命的重要條件之一,飲食則是提供營養的最主要途徑。人進入老年期,人體生理功能逐漸衰退,新陳代謝變慢,消化功能減弱。因此,合理膳食,平衡的營養素,乃是老年人的主要飲食原則。

I. 老年人的飲食有哪些原則

人到老年,生理機能衰退,代謝變慢(合成代謝比分解代謝低),腺體分泌內減少,各器官容代謝功能下降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若一日僅吃兩三餐,會有明顯的飢飽感交替出現,這樣對老年人的體力、腦力活動會有不良的影響。同時,還要損害腸胃,甚至引起各種疾病。所以老年人每日除與一般人同食三餐外,還應在早、午之間,以及晚餐前2小時加餐。加餐的飲食力求清淡,以膳食平衡、葷素搭配為主。

J. 食補的原則

祖國醫學認復為中國人體質可以分為九種制。除平和體質屬於健康體質外,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其他八種體質都屬於不健康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因人食補就是根據個人的體質通過食療來糾正個人體質出現的陰陽失衡或偏性。例如:老年人臟腑功能減退,從中醫的理論而言,主要是陰陽平衡失調。因此食補也要根據人體陰陽偏勝偏衰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調補,以調整臟腑功能的平衡。如熱體、熱病宜多食寒涼性食物;寒體、寒病,就要多食溫熱性食物。只有這樣的食補才能相「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要根據一年四季季節的變化對人體氣血的影響規律來進補的原則。具體原則有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人生活的地域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等自然界的變化不同來決定進補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食補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甘肅省2014年度養老金調整細則 瀏覽:357
重陽節金典句子 瀏覽:382
寧夏城鄉居民養老金怎麼辦理 瀏覽:790
廣州50歲生孩 瀏覽:550
試用期不交養老保險 瀏覽:460
養生養老度假運營機構 瀏覽:637
50歲每天高潮 瀏覽:608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研究 瀏覽:962
50歲男子的精子 瀏覽:592
山東省離退休人員工資 瀏覽:511
50歲引產 瀏覽:435
佛山養老保險政策補貼嗎 瀏覽:918
老年痴呆不睡覺清醒 瀏覽:292
日本女性的退休年齡是多少歲 瀏覽:494
養老房和學區房哪個好 瀏覽:809
長壽花和虎皮蘭同時放在卧室嗎 瀏覽:175
上海1月至6月退休金補差 瀏覽:687
中級職稱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894
成都哪裡體檢結果出得最快 瀏覽:63
當兵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個月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