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區老年人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1、社區交通2、社區公共場所安全隱患3、社區設施安全4、社區路面防滑程度
Ⅱ 社區老年人的健康促進包括哪些內容
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包括:
1、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
2、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3、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和康復服務。
4、轉診服務。
5、培訓照顧。教會老年人使用急救葯品和器械。
Ⅲ 養老機構老年人安全包括哪些
養老機構如何保障長者的安全,主要有以下幾點:
護理護工,護理護工是保障長者的第一版道權防線,是長者的貼身守護者,護理護工照顧長者的日常需求,預防老年人出現意外,24小時不斷的進行照顧,保護長者的人身安全。
食物方面,每個長者一般都患有不同的慢性疾病,所以需要注意照顧好長者的飲食需求,進一步的控制好能量的攝入,保障長者身體安全。
園區安全,也就是養老機構院內是否安全,讓老人住的安心,所以在安保方面,養老機構都會對安保進行招募並嚴格制定安保計劃,保障院內長者安全。
Ⅳ 社區在老年人安全上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哪些需要改進
影響社區及家庭老年人安全的高危因素
1、慢性病對老年人安全的影響 87.8%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51.5%患有兩種以上慢性病,高血壓患病率位居榜首65.7%(65例),與文獻報道一致[1]。老年人患病後會伴有一種或多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行動不穩、動作不協調等,易發生跌倒等危險[2]。本次調查中,42.4%老年人在家或戶外發生過跌倒,有文獻統計[3],每年有1/3 65歲以上的老年人、1/2 80歲以上老年人都經歷過跌倒事件。因此,社區老年人慢性病引發的跌倒問題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高度重視,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與探討,以制定出相應的應急預案,減少這類不安全事件的發生。表2 42例老年人發生跌倒問題分析(略)
2、葯物也可引發老年人安全問題 被調查的99例老年人中,76.8%服用1~3種葯物,21.2%服用4~6種葯物,最多的服用10種以上葯物。調查中發現,有37.4%的老年人不了解所服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與文獻報道[4]相近:27.71%患者基本了解葯物性能,但對服葯前後的注意事項不很清楚;並且33.3%的老年人內服葯與外用葯不能分開放置,極易引起老年人誤服,調查結果中12.1%的老年人因看錯說明或遺忘而發生誤服,有的時間不對,不該服時卻服了,有的劑量不對,多服或少服,這些都構成了老年人安全隱患,社區醫務人員首先要有安全意識,做好轄區老年人安全用葯指導,確保社區老年人的用葯安全。
3、老年人自身功能狀況與生活環境也是出現安全問題的危險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性疾病的侵襲,老年人身體各器官功能減退,調節能力逐步下降,本組調查中有20.2%老年人在起床、站立時有自覺頭暈症狀,35.4%老年人因身體無力而行走不便,同時有些老年人夜間起夜次數增多,35.4%老年人起夜次數在3次以上,且32.3%起夜時不開照明燈。一些家庭中家居環境也存在著安全問題,41.4%老年人家中無防滑物品,56.6%無扶手,都易成為老年人出現不安全問題的高危因素。需要全科醫生與社區護士認真思考,如何教會老年人規避安全風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4、老年人對預防護理安全問題的需求普遍存在 本組調查數據表明,絕大多數老年人有對預防安全問題的需求,安全問題已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的重視。86.9%的老年人想知道預防安全的措施,79.8%的老年人想了解有關預防安全方面的知識。全科醫生與社區護理人員要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做好他們的安全教育,利用老年人喜歡的宣傳方式進行安全指導,如講課、家庭指導、發放宣傳小冊子等,重點對老年人用葯安全、跌倒、飲食、長期卧床等內容進行指導,加強老年人自我防護意識,嚴格控制高危環節,矯正老年人生活中容易導致安全問題的不良習慣,改善家居環境,安裝防護設施,同時做好老年人照顧者安全知識的培訓,預防各種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以確保社區及家庭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安全。
Ⅳ 老年人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人到老年安全第一。安全問題應是老年人最應考慮的一個問題,老年人年高體弱,腿腳不靈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事情:
1、忌情緒不穩。老年人應保持穩定的情緒,既要避免「樂極生悲」,也要避免「怒發沖冠」;即老年人要避免過度興奮,也要避免脾氣暴躁,以防止突發腦溢血、心臟病等意外的發生。
2、忌吃飯過快。老年人進食需細嚼,這樣才有助消化吸收。飯吃得急,狼吞虎咽的極其容易發生噎食品。
3、忌站著穿褲。老年人多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站立不穩,且多有骨質疏鬆,站著穿褲子是很危險的,一旦站立不穩摔倒了,後果往往非常嚴重。
4、忌用力排便。老年人因胃腸功能紊亂常發生便秘病症,因此,老年人應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當排便不順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藉助葯物排便,不能硬排。因為過分用力排便往往導致血壓升高,有可能導致休克以至腦溢血的發生。
5、忌猛然回頭。老年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性疾病,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摔倒的意外事件。
6、忌腰帶過緊。老年人腰帶最好使用松緊帶,如腰帶太緊,易使下身血流不暢,對肛門的影響最為嚴重,下身供血不足極易患上痔瘡。
7、參加鍛煉要量力而行。運動量不要大,更不能蠻干,尤其不能做像急劇旋轉、過分負重以及比較長久的彎腰低頭等動作。運動時,千萬不要爭強好勝,在氣候過於炎熱、過於寒冷時,最好不要鍛煉。老年人鍛煉時如感到胸悶、頭暈、眼花或心跳過速等反常現象,應立即停止活動,千萬不能勉強鍛煉。
8、要避免快速變換體位。老年人常因血管硬化,致使腦供血不足;因此老年人在變換體位,尤其要避免快速站立起,以避免腦缺血的發生。
9、不攀高。因老年人臂力和腿力減弱,身體平衡能力下降,且由於骨質疏鬆,一旦摔倒極易導致骨折,所以要盡量避免做攀高的動作。
10、行走安全注意。老年人獨自外出不要走得太遠,最好有家屬陪伴外出,或帶上一根手杖。走路時行動要緩,步子要小,還要注意路面情況以避免絆腳摔倒。不穿硬塑料底類的鞋
11、乘車安全。為防止被擠傷,老年人最好不去擠公共汽車。必須乘車時應避開上下班乘車高峰;站上人多擁擠時,應盡量靠後站,以免人多擁擠時被人撞倒;上車時不要站在車門口,以免被上下車的人無意中碰撞;坐在座位上不要打瞌睡,以免車子在停站或急剎車時撞傷頭部;身體不佳時,出門乘車最好有人陪伴。
Ⅵ 社區為老年人發放物品時需要採取什麼安全措施
算了 大家都開老年代步車 最好的的是完全可以不把交規放眼裡 即使是全責也只需要承擔3成責任 多開心
Ⅶ 社區老年護理基本服務內容包括哪些
1、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2、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3、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和康復服務。4、轉診服務。5、培訓照顧
Ⅷ 老年人日常安全要注意那些
▲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項
1.梯級,不平地板、滑溜地磚等容易造老人發生意外;
2.傢具擺設、擁擠雜亂(玩具、物品等),也可能使老人跌倒受傷;
3.一些隨時要用到的物品(食物),應該擺在老人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不需動用到樓梯或登子等東西,這可避免家庭意外的發生;
4.老人晚上上廁所時,通常不喜歡開燈,因此卧房、客廳或廚房不應該有太多雜物,以免他們被絆倒;
5.不應該讓老人坐太軟的沙發,因為他們坐下後,起身比較困難;
6.傢具不能太輕或容易滑動,這潛伏著危險,因為老人在家裡行動時通常喜歡攙扶著傢具,萬一失去重心,容易發生意外;
7.燈光的亮度必須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