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鍛煉身要注意什麼
老年人身體的同化作用低於異化作用,機體日趨衰退,在心理上對體育鍛煉顧慮較多,總懷有力不從心的負擔。因此,老年人的體育鍛煉,是在特殊身體條件下進行的,活動的內容、生理負荷和活動的方式、方法,必須與自己的生理、心理相適應。切記要盡量避免以下四種情況的發生
1.不要進行負重鍛煉。由於老年人運動器官的肌肉已開始萎縮,韌帶的彈性減弱,骨骼中鈣質減少,關節活動范圍受到限制,進行負重的鍛煉,容易發生骨折,損傷關節、肌肉和韌帶。
2.不要進行屏氣鍛煉。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減弱,肺的纖維組織增多,肺泡的彈性降低,如果在體育活動時屏氣,易損壞呼吸肌和導致肺泡破裂而發生支氣管咯血等現象。
3.不宜快速度地運動鍛煉。由於老年人的心肌收縮力減弱,血管壁彈性下降,管腔狹窄,血液力增大,勢必使心臟負擔加大。加上呼吸系統功能已經減弱,肺活量和通氣量減少會引起供氧不足。而且快速運動時的耗氧加大,極易導致缺氧昏暈。尤其是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病者,快速運動將促使脈搏率和血壓驟然升高而發生意外。
4.不宜進行爭抗和競賽。競賽和爭抗活動必然引起神經劇烈興奮,同時爭抗會產生付出自身最大能力的獲勝心,這種情況會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力不從心的矛盾,甚至會發生意外。
『貳』 老年人運動有什麼要注意
1.忌不做准備就開練
運動抄前的准備工作很重要,老年人在開始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准備活動,彎彎腰踢踢腿、放鬆肌肉、深呼吸等,同時還要注意運動裝備,不能隨便,一定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避免運動過程中受傷。
2.避免做劇烈運動
老年人身體漸漸衰老,體力、耐力都變弱,過分劇烈的運動如長跑、長距離游泳、調高、跳遠等,都不適合老人做,老人宜選用運動量小的方式進行鍛煉,如散步、跳舞、慢跑等。
3.不要空腹鍛煉
空腹運動容易導致低血糖,因此老人運動前要適量進食,運動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避免因缺糖缺水而影響身體健康。
4.最好不要單獨鍛煉
老年人很多身上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如果一個人鍛煉萬一出現意外狀況沒有旁人在側,嚴重的可能會威脅生命安全,尤其是有心臟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找三兩個同伴一起。
『叄』 老年人在運動時有什麼注意事項
體育鍛煉能增來強體質,提高對疾自病的抵抗能力,但有些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後,反而誘發了其他疾病,其實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好運動量的緣故。可以根據運動後的自我感覺從以下三方面來掌握:
肌肉酸楚增加運動
老年職工年老體邁,生理功能衰退,在鍛煉初期常會出現肌肉酸楚的感覺,這是在運動後肌肉中代謝產物乳酸積累過多,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只要做到鍛煉循序漸進,肌肉能有個適應過程,肌肉結締組織逐步完善,酸楚感便會逐漸減輕或消失,此時運動量可逐步加大。
局部疼痛減少運動
有些老年人自身患有各種老年性疾病,如腰腿病、頸椎病、肩周炎等,在運動中常出現局部疼痛並有逐漸加重感,這說明身體某一部分肌肉或肌腱有隱性炎症反應。此時運動量應減少、減輕,防止炎症擴大。
身體麻木停止運動
在運動鍛煉中,凡是感到身體某一部分出現麻木不適的感覺,這是局部神經受壓的徵兆,也是鍛煉方法不當的反應,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查找原因,並改換鍛煉方式或項目。
『肆』 老人健身有什麼注意事項
老年人運動沒有特殊限定的方式,一般選擇肌肉群多、運動負荷強度小、對抗能力相對較弱的運動,要注意「一三五七九」原則,具體如下:
一、「一」是以有氧運動為中心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步行、快走、乒乓球、游泳、慢跑、健美操、漫步登山、騎自行車等。實踐證明有氧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很多:
1、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肺及血管有保健功能、延緩衰老、降低中風發生率;
2、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預防老年痴呆症;
3、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各種疾病發生;
4、對骨骼有保健作用,可減輕關節僵硬,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發生率;
5、增強胃腸蠕動,緩解便秘,有助於體內毒素排出;
6、調節心理狀態,同社會和自然環境保持和諧平衡。
二、「三」是每次運動的時間要堅持30分鍾以上
運動時間過短,達不到消耗體內脂肪的作用。全身參加運動的肌肉有400多塊,要想使這些肌肉都得到收縮和舒張,每次運動時間都得在30分鍾以上。
三、「五」是要求每周有5次運動
如果每天都能堅持一定量的有氧運動,對身體健康是最好的。有些人堅持不了天天鍛煉,但還想保持鍛煉效果,可以把鍛煉次數保持在每周5次。運動量過少達不到去脂減肥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四、「七」是要求運動後每分鍾達到一定心跳數
運動後每分鍾心跳數以「170減去年齡」為宜。過高的運動強度會損害健康,太小的運動強度又達不到健身效果,所以准確控制運動強度非常重要。老年人要學會判斷自己的運動量是否適宜:
1、每天運動一次或數次,時間相加達到30分鍾以上為宜;
2、如果鍛煉後休息5分鍾,脈搏能恢復到正常,代表運動量合適,6分鍾內不能恢復,說明運動量過大;
3、運動期間每分鍾脈搏不超過「170減去年齡」(如70歲老人運動時脈搏不宜超過100次/分鍾);
4、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人,運動時最高心率不超過120次/分,心絞痛者不超過110次/分;
5、運動後微微出汗,輕微疲勞屬於正常,但不應有氣急、胸悶或頭暈症狀。
五、「九」是鍛煉時間以早九點鍾左右為好
每天早8~12點,人體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相對處於最佳狀態,這時的體力、肢體反應敏感性及適應能力都達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壓上升率平穩偏低。所以在這個時間運動對健康最有利。早9~10點、下午2~4點都最適宜。
『伍』 老年人做力量訓練,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不應該做力量訓練,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很有可能會導致受傷,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下老年人在做力量訓練時,應該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確定靜息心率,每天早上起床,通過脈搏或心率計或血壓計測量當前心率,即靜息心率。假設這位老人剛才的靜息心率是70倍。
最佳訓練心率范圍演算法:靜息心率+45%(最大心率-靜息心率)~靜息心率+50%(最大心率-靜息心率)
例如:70歲的人最好的訓練心率是70+45% (150-70)到70+45% (150-70),所以這位老人最好的訓練心率在106到110次之間。
3.鍛煉時間
人體有600多塊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主要參與運動的肌肉可以達到400多塊,如果要訓練這些肌肉,每次力量訓練的持續時間最好保持在20分鍾以上。
每次訓練結束後,進行大約10分鍾的拉伸放鬆活動。
總而言之,覺得老年人應該減少力量訓練的說法是不對的,老年人做力量訓練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可以完全避免,老年人的力量訓練可以使他們更健康,而且最好定期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