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護理原則

老年人護理原則

發布時間:2021-02-02 15:15:46

① 老年護理學中老年健康教育的原則及其含義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廣大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群體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體壽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心理保健水平,使億萬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安度晚年,已成為我們老年學研究領域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試圖從四個方面探討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是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二是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四是關於做好當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

② 老年護理的原則及其含義

老年護理的原則
老年護理工作有其特殊的規律和專業的要求,為了實現護理目標,在護理實踐中還應遵循相關的護理原則。現代護理學基本理論揭示了實現護理活動目標的合理途徑和形式,為護理實踐活動提供總的方向和方法論指導。系統理論、需要理論、自護理論等,對護理工作無不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這些理論可作為制定老年護理原則的依據。
1.滿足需求
人的需要滿足程度與健康成正比。因此,首先應基於滿足老年人的多種需求。護理人員應當增強對老化過程的認識,將正常及病態老化過程及老年人獨特的心理社會特性與一般的護理知識相結合,及時發現老年人現存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和各種需求,使護理活動能提供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和照顧的內容,真正有助於其健康發展。
2.社會護理
老年護理的對象不僅是老年病人,還應包括健康的老人、老人家庭的成員。因此老年護理必須兼顧到醫院、家庭和人群,護理工作不僅僅是在病房,而且也應包括社區和全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家庭和社會護理更有其重要性,因為不但本人受益,還可大大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3.整體護理
由於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與其他人群有不同之處,尤其是老年病人往往有多種疾病共存,疾病之間彼此交錯和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必須樹立整體護理的理念,研究多種因素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護理。一方面要求護理人員對病人全面負責,在護理工作中注重患者身心健康的統一,解決患者的整體健康問題;另一方面要求護理業務、護理管理、護理制度、護理科研和護理教育各個環節的整體配合,共同保證護理水平的整體提高。
4.個體化護理
衰老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復雜的退化過程,老化程度因人而異;影響衰老和健康的因素也錯綜復雜,特別是出現病理性改變後,老年個體的狀況差別很大,加上病人性別、病情、家庭、經濟等各方面情況不同,因此,既要遵循一般性護理原則,又要注意因人施護,執行個體化護理的原則,做到針對性和實效性護理。
5.早期防護
衰老起於何時,尚無定論。又由於一些老年病發病演變時間長,如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一般均起病於中青年時期,因此,一級預防應該及早進行,老年護理的實施應從中青年時期開始入手,進入老年期更加關注。要了解老年人常見病的病因、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老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對於慢性病患者、殘疾老人,根據情況實施康復醫療和護理的開始時間也越早越好。
6.持之以恆
隨著衰老,加上老年疾病病程長、合並症多,並發症多,後遺症多,多數老年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生理功能障礙,對護理工作有較大的依賴性,老年人需要連續性照顧,如醫院外的預防性照顧、精神護理、家庭護理等。因此,開展長期護理(longtermcare)是必要的。對各年齡段健康老人、患病老人均應做好細致、耐心、持之以恆的護理,減輕老年人因疾病和殘疾所遭受的痛苦,縮短臨終依賴期,對生命的最後階段提供系統的護理和社會支持

③ 老年人康復護理需遵循哪些原則

1預防在來先,早期介入.康復護理與臨源床護來理同步進行.2主動參與,注重功能源.鼓勵患者獨立完成日常活動,逐步由替代護百理過渡到促進護理和自我護理.3整體全面,結合實際.運用各種康復護理方法度將功能訓練與日常知生活活動相結合,以促進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適應生活環境的能力4安全第道一

④ 老年人護理的原則是

喜悅家政護理

一、飲食 飲食的控制和調節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目的是減輕胰島負擔,有利胰島功能恢復。飲食應根據病情、身高、體重、勞動強度和有無並發症等因素調節。在飲食控制同時需要全面掌握患者進食。

a. 如治療飲食不夠,可增加三煮蔬菜和其他高纖維素食物充飢

b. 治療飲食有剩餘,則要與醫生聯系,扣除降糖葯劑量。

c. 如果要吃甜食,可用木糖醇調味。

d. 要吃水果,必須扣除主食熱量。

二、 休息 生活要有規律,充足睡眠,勞逸結合,如重症和有嚴重並發症者須卧床休息。休息能減少能量消耗,對大腦有保護性抑制,有利於康復。

三、 皮膚、口腔護理 可預防感染,由於糖尿病的高血糖及維生素B代謝紊亂,可導致皮膚乾燥、瘙癢。故應經常用溫水擦洗;有末梢神經功能障礙,故對熱感覺不敏感,易引起燙傷;口腔有異味,需加強口腔護理。

四、 衣著、鞋襪要寬松,防止趾端壞疽。

五、 心理護理 因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易出現焦慮心理問題,必須認真做好病情解釋,使患者認識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進治療方法,以增加治療信心,以取得合作,有利疾病治療。

六、 按醫囑定時用葯,並觀察不良反應。

七、 嚴密觀察病情

a. 沒餐前或留段尿測尿糖,定時測血糖。

b. 觀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徵兆,一旦出現及時就醫。

c. 觀察並發症,如感染、肢體壞疽、白內障、冠心病等。

d. 囑患者隨身攜帶疾病診斷小卡,以免發生意外時可以及時作相應處理。要定期門診隨訪。

⑤ 老年人的護理原則是哪些

評估老年人現存的活動能力。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包括心血管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特別是老年人的協調情況及步態。了解老年人的病史,評估其活動耐受力。收集老年人的用葯情況,以作為老年人活動後計劃的准備。活動的設計應符合老年人的興趣,而且是老年人做得到的。與老年人共同制定活動目標,例如老年人希望的是恢復自我照顧能力,或是增加對活動的耐受力。活動之前應該做熱身運動,至少10分鍾,以減少肌肉系統受傷的概率,活動後應該慢慢減緩再停止,不可立即停止。

⑥ .老年人康復護理需遵循哪些原則

1 把握護理對象的個性特點 2 尊重原則 3 依靠和支持家屬參與護理 4 注重康復護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⑦ 老年護理目標和原則

1.心理護理: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所以護理人員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2.做好安全護理:對老年人進行用葯安全和患者自身安全。

3.做好飲食指導:老年患者常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慢性支氣管炎等,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4.做好基礎護理:護理員應認真履行護理分級制度,按照規定為患者做好基礎護理。

5.做好患者的病情觀察:老年人患者在治療期間護理員要多巡視病房,多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多與患者交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醫生。

6.護理操作過程中輕柔,避免粗暴。

【失能老人護理的五大原則】

1.非禮勿視非美德: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或完全依賴他人,其中也就包括清洗會陰,更換紙尿褲,人工取便等十分隱私的護理,所以,我們不應該為了尊重老人所謂的隱私,遵從所謂的「非禮勿視」而選擇不給老人進行這些隱私部位的護理。

2.要拘小節,斤斤計較:失能老人的護理是一件要拘小節,斤斤計較的事情,要密切關注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細微變化,不放過隱藏的小部位,減少潛伏著的對老人不利的因素。

3.有所不為: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只是行動上的受限,特別是中輕度失能老人,他們的頭腦和意識還很清楚,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警言慎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4.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有的失能老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行動受到限制,但每個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失能的程度不盡相同。護理過程應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有所差別和選擇性地進行科學護理。

5.借力省力:護理工作需要耗費體力,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用巧力,學會借力,讓護理員省力又能讓老人舒服。

【痴呆老人的日常護理方法】

1.記住他是誰:要記得老人的喜好和習慣,他自己記不清的事情可以通過照片、日記等幫助他回憶。

2.保持微笑:微笑有強大的感染力,真心微笑可以讓對方感到快樂。

3.放慢速度:與老人說話語速要慢、語氣應輕松;老人做事時多給他點時間,不要催促。

4.幫他記住家人:老年痴呆症病人時常連自己的家人都認不出來,這時需要老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的一點幫助。

5.清晰地溝通:與老人溝通盡量簡潔、明確,信息量別太大。

6.如果他發火了,就退後一步:這樣可以給對方留出空間,也避免自己被誤傷。同時,應積極找出老人發火的原因。

7.保持安靜:家中保持安靜,不要帶老人去人多、嘈雜的地方,否則不僅會互相聽不清對方講話,也容易使老人情緒失控。

8.不要爭論:尊重老人的行為和言談,即使意見有分歧也無需爭出對錯。

9.參與和鼓勵:帶老人去參加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感謝他的支持和陪伴,並對他的參與表示感激。

10.分散注意力:帶他去公園等輕松愉快的場所,與他閑聊來分散老人的注意力。

11.與他人交流:建議多與家庭情況類似的人們交流,互相分享經驗教訓。

12.警惕突然的變化:隨時觀察老人是否有突然的變化,如發燒、脫水、疼痛、感染等,必要時及時就醫。

⑧ 失能老人護理的原則

失能老人心理需要及護理的原則,讓老人開心,身體保持干凈衛生,大小便及時處理,像卧床大小便護理儀就能及時解決大小便護理問題,自動沖洗大小便,烘乾、翻身多項功能,減輕護理難度

⑨ 老年護理學老年人活動原則有哪些

    1.活動與運動的原則

      (1)因人而異,選擇適宜: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所具備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種類、時間、地點。一般而言,運動時間以每日1~2次、每次30分鍾為宜,每日運動的總時間不超過2小時;運動的場地最好選擇在空氣新鮮、環境清凈、地面平坦的地方;運動的強度應根據老年人運動後心率而定,其計算方法為:一般老年人運動後最宜心率(次/分)=170-年齡;身體健壯的老年人可採用運動後最高心率(次/分) =180-年齡。

      (2)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活動或運動的強度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並長期堅持。

      (3)自我監護,確保安全:在活動或鍛煉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我感覺。當出現不適感覺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出現嚴重不適感覺時,應及時就醫。

      2.常用的健身方法

      (1)散步:可根據自身及環境的條件,選擇空氣新鮮、行走安全的地點、適當的時間,以每分鍾80~90步,每日步行30~60分鍾。步行過程中,應注意使自己脈搏保持在110~120次/分為宜。

      (2)游泳:游泳的姿勢不限,但速度不宜過快、時間不宜過長。一般而言,以每日1次或每周3~4次、每次遊程不超過500m為宜。參加游泳鍛煉時應注意:游泳前做好准備活動;水溫不宜過低;游泳過程中,若感到不適,如頭暈、惡心等,應暫停游泳;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皮膚病及傳染病的老年人不宜參加游泳鍛煉。

      (3)跳舞:應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選擇適當節奏的舞曲。

      (4)球類運動: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球類運動,如門球、乒乓球、檯球、健身球等。

      (5)太極拳和氣功:這兩項運動動作緩慢、柔和,協調、動靜結合,不僅可以調節老年人的心境,還可以強身健體。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護理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地人在北京社保退休待遇 瀏覽:395
老工人老年痴呆可以辦殘疾證嗎 瀏覽:666
單位體檢女性都有哪些項目 瀏覽:594
在韓國養老院上班一個月掙多少錢 瀏覽:78
老年人的腳弓下塌是什麼原因 瀏覽:697
養老金中斷補交 瀏覽:237
鹿晗的父母干什麼的 瀏覽:694
南寧市敬老院招聘信息 瀏覽:443
重陽節校長對退休教師發言稿 瀏覽:598
人老了養老能指望哪個部門 瀏覽:353
臨時工沒交社保怎麼退休 瀏覽:704
老人有病時如何孝順 瀏覽:54
沒父母的孩子是什麼性格 瀏覽:924
老年人夜間突然死亡 瀏覽:699
百度上講的養生保養有多少真實的 瀏覽:825
為什麼春節養老金不夠 瀏覽:297
孝順的作文高中 瀏覽:566
絕經期女人如何養生 瀏覽:595
退休人員開辦公司怎麼交社保 瀏覽:868
老年人打嗝吐奶怎麼辦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