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白內障什麼症狀

老年人白內障什麼症狀

發布時間:2021-01-28 07:45:03

㈠ 老年性白內障的症狀有哪些

多發群體
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隨年齡增加其發病率升高。
疾病症狀
隨眼球轉動的眼前陰影、漸進性無痛性視力下降、單眼復視或多視、虹視、畏光和眩光。雙眼患病,有先後,嚴重程度不一。[1]
疾病危害
1.皮質性白內障:最常見,根據其發展過程可分為4期。
初發期:周邊晶狀體皮質出現空泡、水裂、板層分離和輪輻狀混濁,如瞳孔區的晶狀體尚未波及,一般不影響視力。
膨脹期:又稱未熟期,晶狀體皮質混濁繼續發展,急劇腫脹、體積膨脹。視力顯著減退。
成熟期:晶狀體皮質逐漸全部混濁,虹膜投影消失。視力僅存在光感或眼前手動,眼底窺不入。
過熟期:如果成熟期持續時間過長,經數年後晶體內水分繼續丟失,晶體體積減小,囊膜皺縮和有不規則的白色斑點和膽固醇結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顫。晶狀體纖維分解液化,呈乳白色,棕黃色晶狀體核沉於囊袋下方,可隨體位變化而移動,上方前房進一步加深。晶狀體懸韌帶發生退行性改變,容易發生晶狀體脫位。
2.核性白內障:發病年齡早,發展緩慢,初期呈現黃色混濁,可長期保持較好的近視力,可發生近視。直至晶狀體核變成深棕色時,才會顯著影響視力。
3.後囊下白內障:晶狀體後囊下的淺層皮質出現金黃色或白色顆粒狀混濁,為許多緻密小點組成,外觀似鍋巴。進展慢,因混濁位於視軸區,故早期即影響視力,常與核性白內障同時存在。[1]

㈡ 老年人患上白內障會有哪些症狀表現

1、視力障礙。這是主要的白內障的症狀,它與晶狀體渾濁程度和部位有關版。

2、視物模糊,白內障的權症狀可有怕光、看物體顏色較暗或呈黃色,甚至復視(雙影)及看物體變形等。

3、有時患者會覺得光線周圍出現光圈以及影像的顏色不夠鮮明,甚至夜間駕駛時,會覺得迎面駛來的汽車車燈刺眼而感不適。這也是主要的白內障的症狀。

4、核性白內障的症狀以晶體混濁多從胚胎核開始,逐漸擴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黃色,隨著混濁加重,色澤漸加深如深黃色,深棕黃色。

5、白內障的症狀還可表現為雙側性,但兩眼發病可有先後。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視力進行性減退,有時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點。

保定新視眼科醫院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區天鵝中路178

㈢ 老年性白內障會表現出哪些症狀

一、暫時性近視:許多原來沒有近視的老人,突然出現近視,看書讀報有困難。這是回因為老年白答內障初發時,晶狀體凸度增加,屈光近點發生改變的緣故。

二、單眼多視:在白內障早期,晶狀體部分混濁、部分透明,光線通過它投射到視網膜上的物像會產生雙影或多影,因而產生單眼多視。

三、眼前暗影:白內障早期,晶狀體的部分混濁位於瞳孔區,在眼前可以出現位置固定、形狀不變的點狀或片狀陰影。它與玻璃體混濁引起的飛蚊症有所區別,後者的暗影是可動的,雖然活動范圍不大,但時隱時現,形狀多變。

四、色覺異常:在白內障早期,由於晶狀體吸收水分多而腫脹,其上皮細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線透過它時會發生折射而呈現彩色暈光。

五、晝盲或夜盲:若白內障晶狀體混濁先在中央部開始,白天光強、瞳孔縮小時,光線進入眼內受阻,因而出現晝盲;如晶狀體混濁位於周邊部,晚上暗光進入赤道部視網膜受阻,因而會出現夜盲現象。

保定新視眼科醫院

㈣ 老年人白內障發病初期有什麼症狀

白內障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眼科疾病,是一種致盲率最高的眼病之一,那麼白內障的病人有什麼明顯症狀呢?由於白內障發病的時候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很多人沒有早期發現以至於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因此了解白內障明顯的症狀是早期治療的關鍵。

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形成混濁。

白內障常發病於中年時期,即45歲以後,白內障的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視力障礙。在早期視力微昏不清,往往自己不能察覺出來,只是雙眼視力(遠視力、近視力)同時逐漸減退,只有到視力減低到一定程度時才引起重視。中年人若出現輕度視力障礙,或者眼睛易疲勞,或眼前有黑點並固定不動,或眼前有雲霧狀,視物不清,或看東西出現雙影(復視)等情況,應引起重視。

另外,有的人老早就戴上了老花鏡,偶然不戴老花鏡時看近物反而清楚,這也是白內障的早期信號。白內障的其他早期信號還有晶體混濁,看物體時光覺低下,看顏色時色覺低下,暗適應能力變差以及看清物體所需時間延長等。

據臨床調查發現,白內障的高發人群是對陽光照射比較敏感的人。換句話說,從受到陽光照射後皮膚上所發生的變化跡象就可以較早發現白內障的可疑體質者。在夏季,有些人受到陽光照射後,皮膚上就會起紅斑或起小水皰,這些人的皮膚一般較為白晰,對紫外線敏感,因此易被曬傷。眼科醫生發現,在這些易被曬傷的人群中,有的人身體受到陽光照射後會產生氧自由基,這種物質可致皮膚損傷。

如果這些人接觸過多的陽光,局部也會產生氧自由基,導致眼晶體代謝障礙,晶體透明度也會隨之逐漸下降,出現晶體混濁,形成白內障。在這類對陽光照射易敏感的人中,白內障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可以高出30%~40%,發病年齡也可提前5~10年。

㈤ 老年人白內障有哪些表現呢

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形成混濁。

㈥ 老年白內障有什麼症狀

老年白內障病人的初期表現,可能僅僅是表現為一些視力的模糊減退的症狀,表現不是尤其突出。類似有些老花眼。視覺疲憊不堪的症狀。如果老年人出現視覺,不清楚,看東西模模糊糊的症狀,建議及時到一家醫院的眼科進行檢查看看,排除是不是由於老年性白內障引起的。

㈦ 白內障症狀有什麼

一、晝盲或者夜盲

白內障在早期會讓患者有晝盲或者夜盲的現象,因為患上白內障眼睛的晶狀體會出現混濁,這樣在白天的時候會因為光線比較強而導致瞳孔縮小,讓光線在進入眼睛時受到阻礙而出現晝盲,而當混濁體是在四周出現,在晚上的時候光線進入眼睛會受到阻礙,也就會發生夜盲。

二、有多重影子

在早期白內障因為眼睛的部分晶狀體變混濁,而一部分是比較透明的,所以當光線經過晶狀體後投射到視網膜上就會有多重影子。

三、視覺異常

視覺異常也是白內障早期的一個症狀,在患上白內障初期,眼球中的晶狀體因為吸收過多的水分而出現腫脹,眼睛中的上皮細胞間隙會增大,還會帶有一些水滴,在這種情況下光線從中間透過時會折射出彩色的光暈,就有視覺異常的現象。

四、看東西模糊

看東西模糊也是白內障患者比較常見的一個症狀,他們會感覺到光線周圍有光圈或者是看東西的時候不夠清晰,特別是在夜間開車的時候,如果有燈光太刺眼會感覺到煩躁以及不適

五、老花眼減輕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老年人的視力會下降在看東西的時候會有老眼昏花的情況,這個時候需要佩戴老花眼鏡才能看清楚,但有些老年人在患上白內障後視力會突然變得很清晰,不用戴老花眼鏡也能看得非常清楚,這個時候要警惕不要以為是眼睛視力恢復而開心,在患上白內障後晶狀體會變凸,容易導致患者的屈光狀態發生改變而有老花眼減輕的現象。

平時在生活上需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1、注意休息

對於白內障患者來說,如果想要控制自身病情的發展速度,那麼就需要制定好合理的休息計劃。並且,每天都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而對於有失眠症或者神經衰弱的白內障患者來說,如果實在難以入睡,那麼可以到醫院開一些安眠類的葯物來幫助入睡。

2、起居飲食要規律

白內障的人要保持規律的起居習慣,不可熬夜。並且每天的飲食要規律、合理,不宜暴飲暴食、偏食等。因為規律的起居以及飲食習慣,會加強患者的體質,故他們就能有更好的精力去與疾病作斗爭。此外,白內障患者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運動,來增強個人的身體素質。

3、情緒要平和

白內障病人不論遇到什麼事,都需要保持心態的平和與開闊,且不可鑽牛角尖或者著急上火。因為一旦他們的情緒長期處於急躁的狀態之中,就會加重其眼部的病情。其實,遇到煩心的事,僅僅是著急上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還不如保持平和的心態去應對。

4、控制好看書、看電視的時間

一般的白內障患者多為老人,而對於老人來說,看書讀報以及看電視就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主要的娛樂方式。但是,長時間的做如上的事宜是非常不利於其眼睛的恢復的,故白內障患者要盡量少做。

5、積極治療

不管白內障患者的病情如何,都需要及時到醫院接受相關的治療。通常早期的白內障患者僅需要通過使用葯物,就能夠控制住病情的發展。但是,對於中後期的白內障患者來說,如果想要痊癒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6、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明目護眼有著很好的效果,所以白內障病人就需要多多去補充這種元素。而這種元素可以通過食物來獲取,也可以直接選擇葯物來補充。

㈧ 老年性白內障有什麼症狀

老年性白內障多發生於50—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在不知不黨中發生。眼睛不紅,不腫版,也權不痛。混濁多半在晶體的周邊部開始發生,視力很少受影響,只是在眼科醫生用活體顯微鏡檢查時才發現晶體有混濁的斑點。老年性白內障發展緩慢,患者常有以下症狀:

1、看遠的視力逐漸減退。老年人因多半是在家中過安靜的生活,不常外出遊山逛景,因此有時首先發現的是看近的視力加強,如看書報時不需要老花鏡了,或者用前些年的輕度花鏡就可以了,好象視力有所改善(有人稱之為第二視力)。這是因為發生白內障時,晶體蛋白的屈光指數有改變,使之看書清楚了些。但是看遠處的視力就下降了。

2、晚上看天空中的月亮,往往能看到幾個月亮。這是因為晶體不均勻的混濁,產生出不規則的散光,因而把一個月亮看成幾個。

總之,白內障的症狀就是視力逐漸下降。它進展緩慢,從發覺視力障礙到不能認清人的面目,總要經過數年或者十數年的時間。這時,瞳孔後面的晶體變白了,就使得正常時看起來象一個黑洞的瞳孔,變成了白色的。

㈨ 老年白內障是什麼症狀

關於老年性白內障的症狀請看以下:

1.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有時出現眼前固定性黑點,就像有蒼蠅來回飛一樣;

2.如果混濁位於晶狀體中間,則影響視力較明顯,並出現逐漸加重的視力下降;

3.閱讀或視物時眼疲勞,物體變形或扭曲;視物眩光感或單眼視物呈雙影,尤其白天更明顯;

4.隨著晶體混濁程度的加重,視力逐漸喪失下降至手動或光感。

白內障最主要的症狀是視物模糊,可有怕光、看物體顏色較暗或呈黃色,甚至復視及視物變形等症狀。隨著白內障的發展,可導致因晶體核屈光指數改變而致的核性近視,由於近視度數增加而需要經常更換近視眼鏡。如白內障繼續發展,最後即會導致視力逐漸降低。

一、白內障的葯物治療
白內障的葯物治療主要有兩條途徑:利用葯物溶解白內障或利用葯物控制白內障的發生和發展。
近年來白內障葯物防治研究已取得一些進展,例如醛糖還原抑制劑能阻斷晶體內葡萄糖、半乳糖轉化為多元醇,為防治糖性白內障提供了新的途徑。
目前國內外在臨床上應用的抗白內障葯物有多種,從理論上出發試圖防止晶體蛋白變性而達到治療目的,但迄今未見有嚴格的臨床對照研究報導,其療效尚未得到認可。
二、白內障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白內障的有效手段。手術基本方式是摘除混濁的晶體。
白內障手術的目的主要是增視;消除因白內障誘發的病變如晶體過敏性葡萄膜炎,晶體溶解性青光眼;為治療其他眼病如眼底病提供清晰的屈光介質。
1.白內障手術的術前檢查和適應症
白內障術式的選擇應根據病人的全身情況,眼部情況和技術,設備條件而定。術前要做全身檢查。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應先控制病情後再作手術;有條件時可在術中心電監護,以保證手術的安全。對有糖尿病的病人,應先控制血糖,術前應用抗菌素以防感染。在全身或局部有急慢性炎症病變時應先予治療。對於同時有眼部疾患者應慎重決定手術時機.方式或次序。例如,有慢性淚囊炎者應先行鼻腔淚囊吻合術或淚囊摘除術,對於有青光眼者可考慮作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
術前眼部檢查應包括視功能(光覺.光定位.色覺).眼的常規裂隙燈檢查.眼壓測定。對可疑有眼底病變,可作視電生理檢查、眼的B超檢查、黃斑功能檢查等。對於曾做過眼手術者根據需要可做角膜內皮細胞計數測定。
術前可根據以上檢查,大致評價待手術眼的條件,估計術後視功能恢復情況,並為術中可能出現的並發症和危險因素做好准備。
白內障手術時機沒有特別的規定。以往認為白內障成熟後方可手術,但隨著手術技術的發展,未成熟白內障亦可手術治療。對於那些視力要求高的核性白內障病人,視力在0.3或0.5以上也可安排手術。
白內障手術的適應證可為:①單眼或雙眼近成熟期白內障;②後囊下混濁,視力不到0.3;③晶體脫位及半脫位;④高度近視的未成熟白內障;⑤兒童期先天性白內障或外傷性白內障;⑥眼內炎症控制後的白內障;⑦影響眼壓和眼內結構的外傷性白內障等。
白內障手術類型
(1)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其含義是指在同軸光照明下的顯微手術。基本的手術方式是刺破並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將晶體核娩出,用白內障同步注吸針頭吸凈周邊囊袋內的皮質,保留完整的晶體後囊和周邊的前囊。(圖9-6,9-7)。

圖9-6 吸出皮質

圖9-7 核娩出
白內障外摘除術的主要優點是保留了晶體後囊,便於植入和固定人工晶體,適合於成年人核性白內障。目前在發達地區,囊外摘除術和人工晶體植入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缺點是部分病人在術後1~5年內因後囊混濁影響視力,需再行後囊切開術。
(2)白內障囊內摘除術(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是指離斷晶體懸韌帶之後將晶體完整摘除的手術。適應於老年性白內障有晶體硬核或晶體脫位者。術中可用特殊的囊鑷夾住晶體前囊或經冷凍頭與晶體凍結粘連在晶體前囊將晶體摘除切口外。(圖9-8)。

圖9-8 冷凍摘出來
由於術後失去了晶體的支撐作用,玻璃體動度增大,手術後的並發症較多,不易植入後房型人工晶體。目前已較少做這種手術。但在不發達地區,多數醫院尚不具備顯微手術條件,囊內手術仍是主要的白內障術式。對條件較好的囊內摘除術後無晶體眼,可行透鞏膜的人工晶體縫線固定術。
(3)白內障吸出術(aspiration of
cataract)是指將晶體前囊刺破後抽吸出混濁的核和皮質的一種囊外術式。主要用於硬核的先天性白內障和軟性白內障。近年這一手術已演化為晶體切除術。
(4)白內障超聲乳化術(phacoemulsification)是一種囊外摘除術式。基本方法是在角鞏膜緣做一3mm小切口,伸入超聲粉碎器將晶體核粉碎後抽吸出來,適用於核為中等硬度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未操作復雜,價格昂貴。
(5)晶體囊膜切開或切除術是指將混濁的後囊以及附著的皮質中央切開達到透光目的。主要適用於先天性白內障或後發性白內障。可應用YAG激光行後囊切開術或膜切開術。(圖9-9)。

圖9-9 YAG激光後囊切除術
(6)光學虹膜切除術以往對於先天性核性白內障多採用鼻下方節 段性虹膜切除術。利用周邊部透明晶體透光,增進視力。由於光線來自視軸外區,成像質量較差。手術後矯正視力多不滿意。手術還破壞了虹膜的屏障作用,為以後的手術和光學矯正帶來困難。目前已不主張做這種手術。
三、白內障摘除術後視力的恢復和矯正
摘除了晶體的眼稱為無晶體眼(aphakia)。無晶體眼的屈光力明顯減弱,相當於+10一+12D的高度遠視,而且喪失了調節 功能,只有藉助光學方法可恢復視力。常用的光學矯正方法有3種;配戴眼鏡、配戴角膜接觸鏡和植入人工晶體。此外,還有角膜表層鏡片術等。(圖9-10)。

圖9-10 無晶體眼光學矯正
原為正視眼者,白內障術後需配戴+10~+12D的無晶體眼鏡,看近再增加+3~+4D。戴眼鏡安全方便,但眼鏡會使物象放大25~30%,單眼戴鏡會因雙眼物象大小不一而產生復視,視野縮小。單眼術後無法配戴,一般只用於雙眼白內障術後或為兒童單眼白內障術後之用。
配戴角膜接觸鏡的光學效果較好。接觸鏡與角膜及兩者之間的淚液形成了新的屈光系統,屈光力大小取決於接觸鏡前表面的曲率。接觸鏡物象放大率約為5~7%,一般人可以耐受而不出現復視,而且無視野縮小。但戴接觸鏡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又受到某些職業條件的限制,兒童及老年人配戴不便,也不適合某些粉塵較大的職業人員,戴接觸鏡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角膜並發症,其應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
人工晶體植入(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是近20年來發達地區普遍採用的一種無晶體眼光學矯正方法。從理論上講,在原晶體位置放置人工晶體最符合眼的解剖和生理光學要求。主要優點是,放大率低於2%,不會出現雙眼不等視;光學成像質量較高,分辨力高於眼鏡和接觸鏡,不會產生視野縮小,接近眼的旋轉中心,相對穩定,不會產生三棱鏡效果,並發症少。
人工晶體依放在眼內部位分為前房型、虹膜固定型和後房型,前兩種類型在人工晶體發展初期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因較多的角膜、虹膜並發症而不再使用。
後房型人工晶體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直徑為6~7mm
的透明光學部分起屈光作用,多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製成。另有2個C型或J型支撐襻,固定在光學部分的邊緣,依靠自身的彈性,固定於睫狀溝或囊袋內,使光學部分保持在瞳孔區。近年來還有一些其他材料和類型的人工晶體在臨床上應用。(圖9-11)。

圖9-11 人工晶體
人工晶體植入方法:通常在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後同期進行,也可二期植入。植入手術必須在手術顯微鏡下進行。先將人工晶體下襻送入前房,然後送入光學部分,待兩部分進入瞳孔區後,略將下襻向下傾斜進入後房晶體囊袋內,待晶體大部分到位後,再將上襻通過切口送入後房中,輕輕順時針旋轉即可使人工晶體准確到位。(圖9-12)。

圖9-12 人工晶體植入術
人工晶體手術的主要缺點是因手術造成的並發症,一般講這些並發症相對較輕,對視力影響不大。
角膜表層鏡片術
是近年興起的一種光學矯正方法。與以上三種方法不同,角膜表層鏡片術是將角膜上皮刮除,在角膜表面縫上一個經過精密計算後切削加工的同種異體角膜片,使角膜的屈率增加而達到光矯正目的。與眼內植入人工晶體相比,該手術相對比較安全,可以再次手術,有可能成為今後兒童無晶體眼的主要光學矯正方法之一。
出處:網路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白內障什麼症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最新規定 瀏覽:890
父母取名為鐵石孩子五行缺什麼 瀏覽:501
南昌市養老退休金 瀏覽:155
70歲老人又拉又吐是怎麼 瀏覽:401
老年痴呆簽字 瀏覽:213
老人家濕熱 瀏覽:126
繳納社保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瀏覽:407
為什麼老年人怕熱 瀏覽:498
農村60歲的老人每月600 瀏覽:416
國有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案例 瀏覽:591
中年女士如何養生 瀏覽:294
北京招聘60歲看門大爺 瀏覽:824
4000的工資社保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696
孝順的女孩不會差 瀏覽:226
蘇家屯養老院 瀏覽:186
青州居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671
流轉土地建敬老院 瀏覽:157
重慶萬安到長壽有多少公里 瀏覽:63
個體戶怎麼才能領取養老金 瀏覽:603
山西石墨烯養生艙多少錢一台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