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維導圖哪裡有課程可以學習
思維導圖很多人看成是一種技法,但它帶給我們的更多是一種心法,思維力的訓練幫助,我兒子學導圖也快一年了,有明顯進步,如果是孩子學不建議網上學。
2. 怎麼學習思維導圖法
學習思維導圖法:閱讀書籍、構建框架、錄入重點、調整方式、論證引入、細化語言、處理雜項、內容歸檔。
1、閱讀書籍
如果是理論性書籍,很多情況下前後章節連續性不是很強,可以讀完一章之後進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體性較強的書籍,並且在短時間內可以閱讀完成,可以讀完全書一並製作思維導圖,這個大家根據實踐情況和書籍難度自行判斷。
2、構建框架
可以直接將書籍的目錄錄入到思維導圖中,也可以選擇比較重要的部分錄入。主要的目標是將書籍中最重視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維導圖中。
3、錄入重點
將書中的重點論證部分錄入思維導圖,同時將自己摘錄、勾畫的部分錄入,這個時候不必變更書中原句,簡單的錄入即可。這時有兩種內容,第一種是和書籍框架及論證有關的,放入導圖的對應分支下;第二種是與框架無關,可以在導圖中建立一個「雜項」的分支,將所有內容統統扔進這個分支下。
4、調整方式
如果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純粹和作者有關的東西,那麼絕對不關心作者或者本書的思維框架如何,但是在書中可能關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中,關心如何做分析閱讀,如何做檢視閱讀,如何做主題閱讀,那麼可能要做三個主要的分支。
5、論證引入
將內容和論證放入相應分枝中,完成了整體框架的構建,這時候就是該細化的時候了。
6、細化語言
細化每個分支的邏輯性和語言。
框架已經有了,每個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內容,但是每個獨立分支下的邏輯性並不清楚,需要將書中原話轉變成自己理解的話語,盡力簡化。同時,將這些句子的邏輯關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時就有了一個層次、邏輯清楚的思維導圖了。
7、處理雜項
大家沒有忘記雜項中還有很多內容吧,處理一下這些句子,有些內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東西則和全書整體框架並不相關。
8、內容歸檔
比如管理一個專門的導圖,日常雜項一個導圖,談讀書系列一個導圖。將雜項中的內容分門別類的歸入這些導圖中去,不必太過在意構架和體系,可以同樣在它們中建立雜項,扔進去就OK了。等到想用的時候再說,到時候不過是一個搜集資料的過程而已。同時,最好註明該條出自哪本書和頁碼。
(2)實用養老機構管理課程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1、思維導圖以放射性思考模式為基礎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個正確而快速的學習方法與工具外,運用在創意的聯想與收斂、項目企劃、問題解決與分析、會議管理等方面,往往產生令人驚喜的效果。
2、它是一種展現個人智力潛能極至的方法,將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進記憶力、組織力與創造力。它與傳統筆記法和學習法有量子跳躍式的差異, 主要是因為它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並且開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
3. 看過思維導圖的朋友注意一下,怎樣才能畫一副好的思維導圖。書上寫得容易但畫起來貌似不易是不是真的有用
思維導圖只是個工具,要讓軟體為你服務,而不是以軟體為中心。
快速有效的思維回導答圖,主要來源於你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路,用軟體幫你梳理。
一般來說,課本上的目錄已經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的,可以按照課程目錄,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在思維導圖的各個環節建立關聯關系即可。
4. 管理學第十六張思維導圖
你好,很高興為你答管理學第16章思維導圖輯思維導圖第16章您可以選擇在書上資料里找,或者的話應該選擇上瀏覽器裡面去查找思維導圖,希望能幫助到你,很高興為你解答。
5. 誰有《實用養老機構管理》陳卓頤寫的電子版啊
已下載 +my name 群
6. 思維導圖誰講的好
我國的話宋尚講得不錯。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回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答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7. 教育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需要在信息化社會這片沃土中孕育成長,而信息化社會需要思維導圖實現內涵式發展。但如果您只研究思維導圖的繪制,在信息技術中的作用就太窄了,應該深入到更高層面的思維可視化研究,因為思維導圖只是思維可視化的其中一種技術方法。摘一段華東師范大學思維可視化研究中心的劉濯源主任於2014年12月第24期的現代閱讀《教育與出版》雜志的文章,供您研讀:從「時空突破」到「腦內革命」——如何運用思維可視化技術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內涵式發展助您理解思維可視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及二者的聯系。一、教育信息化需要思維可視化實現內涵式發展宏觀上講,當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態勢是迅猛的:電子書包、智慧校園、教育雲平台、翻轉課堂、慕課等基於教育信息技術的教育產品及教學模式一波一波地涌現出來,而且一波更勝一波。而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學校的「圍牆」逐漸被拆掉,教與學都不必再受規定的場所及規定的時間所限制,我把這種突破稱之為「時空突破」。而由「時空突破」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是巨大的:不受空間的限制,一堂課所能供給的「學生」便不再是一間教室里的幾十人,而是世界各地的幾千人,幾萬人,甚至是十幾萬人!不受時間的限制,學生的學習時間就可以從「剛性安排」變為「彈性安排」,學習自主性更大!尤其是慕課的發展更是對傳統教育形態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慕課,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具有大規模、開放性、教學內容碎片化、學習自主性強、內容可選擇及可評價性強等特點,被媒體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然而,教育畢竟是教育,信息技術只是教育發展可以運用的手段而非教育發展的本質!即便是聲勢浩大的慕課,也有它發展的瓶頸:學生注冊規模巨大(課程的平均注冊人數一般在3至5萬,最高可達16萬),但課程完成率卻不高(超過90%的注冊者並沒完成他們所注冊的課程)。為什麼?影響因素可能很多,但學習體驗較差應該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習體驗較差又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第一,缺乏面對面的交流。第二,課程內容主要為陳述性知識,缺乏思維含量。「思維含量」是思維可視化教學體系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評價課程品質的最重要指標。就當下的課程而言,無論是「黑板加粉筆式」的傳統課程還是被信息化了的傳統課程都還是以知識傳播為主要目的及主要內容,當然也包括MOOC平台上的大多數課程,盡管它們由世界頂尖級名校提供,但仍然屬於「知識型課程」而非「思維型課程」,都在灌輸知識而非發展思維!因此,我們得出這樣一個觀點:如果不能提升課程的思維含量,無論信息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它所改變的只是教與學的方式而非本質。能夠改變教學本質的是思維可視化,它將引發的是一場「腦內革命」!如果說以慕課為代表的網路學習資源拆掉的是學校的「圍牆」,那麼思維可視化突破的則是大腦的藩籬——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大腦之間所傳遞的不再是現成的知識而是「思維流」,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思維共振與思想爭鳴。基於思維可視化教學理念及技術製作的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傳播知識,而是藉助知識加工及知識體系的建構發展學習者的思維能力,知識背後的思維結構以及解決問題的路徑、方法及策略才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教育信息化要真正走進教與學的本質,必然要融合思維可視化教學的理念及方法,才能完成從「時空突破」到「腦內革命」的巨變,實現內涵式發展。二、思維可視化需要在教育信息化這片沃土中孕育成長思維可視化是一枚「顛覆性的種子」,但要想長成根深葉茂的大樹,甚至是一片森林,就一定要主動投入教育信息化這片沃土的懷抱,在其中孕育。其原因有二:第一,思維可視化是一個新概念,參與此項研究的人還非常少,社會關注度還遠遠不夠,與教育信息化相比,連「星星之火」還都算不上。因此只有與教育信息化進行整合,才能獲得關注,吸引人參與。第二,思維可視化的實現必須要藉助多項信息技術的支持,如圖示繪制軟體(XMind、Imindmap、mindmanager、Freemind等),多媒體及智能終端,網路平台等。三、思維可視化與教育信息化融合,將創造教育新圖景教育信息化使教育具備了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協作性,突破了時空限制,拆掉了學校的「圍牆」,為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及「知識全球化運動」提供了有力手段。思維可視化則將教學關注點從「知識」調整到「思維」,教師為思維而教,學生為思維而學,而且將本不可見的思維路徑及思考策略呈現在眼前,讓我們看見思考的力量!兩者融合,在線教育所提供的課程不再只是傳播知識的課程,課程思維含量大大增加,課程粘性(吸引力)也會隨之提高;而基於思維可視化教學理念及方法製作的「思維發展型」課程也將藉助雲教育平台及慕課,插上隱形的翅膀,飛向千千萬萬的學習者。
8. 思維導圖老師誰講的比較好
我認為思維導圖是比較重要的課程,他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改變人的思維方式來提高人內的做事效率,能夠學容到這種技能還是不錯的,況且現在的社會壓力這么大,必須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思維才能取得和別人不一樣的成果,我個人是這么認為的,至於老師的推薦我想給你提下單義濤,和他見過幾次面,想法很有創意,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有很多的捷徑可以尋找
9. 長沙民政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師資
全部教師具有5年以上養老服務機構工作經驗; 有2名為湖南省和國家重點專業帶頭人; 有1名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教學名師; 全部青年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以上學位。
羅志書記
羅志,男,漢族,1963年生,祖籍湖南沅江,博士,教授,現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康復醫學系總指導。兼任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理事,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專家,擔任財政部、教育部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工作協作會副會長、全國高校產學合作教育協會副會長、全國高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從2005年以來參與教育部「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一系列重大項目研究工作,作為國家民政部基礎幹部培訓中心的客座教授,已連續6年為全國民政廳(局)領導教授《領導力與執行力》課程,深受歡迎。多年來關心社會公益,一直關注涉及民生的扶貧、愛老、助殘等問題,利用民政行業的教育優勢,為中國孤殘學生打造了享受高等教育的平台,建立了「中國孤兒職業教育發展基金」。積極搭建高等教育與全國養老機構產業合作平台,關心中國老年服務社會化問題,十年前主張學院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現該專業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目前還為中國老齡化問題積極籌劃「中國老人節」、「中國老人救助基金」等事宜。
陳卓頤主任
陳卓頤、男、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碩導,全國優秀教師、一等功獲得者、教學名師、湖南省和國家重點專業帶頭人、湖南省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湖南省和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同時在國家、行業和省內16個學術機構任要職,在3所院校任客座教授,在6個行業機構擔任技術顧問,現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
曾在國家某研究院從事科研和臨床工作,承擔省部級課題2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2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交流,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歷任研究中心主任、附屬醫院院長等職。
2002年創辦康復醫學系,並將老年服務與管理、康復治療技術、護理和戒毒康復專業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辦出了影響力,受到國家有關部委充分肯定。並使老年服務與管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成為國家示範性專業。近年來,他先後主持15 項課題,獲省部級獎勵21項,公開發表論文34篇,出版5部教材,其中,《實用養老機構管理》為國內首部專著性教材,民政部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指定為全國民政社會福利機構幹部培訓教材。
黃岩松教授
康復醫學系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研室主任,學院教學督導。兼任保健按摩師國家職業鑒定試題庫審核專家,湖南省養老護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保健按摩師高級考評員,廣州市人事局特殊護理專業考試命題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及海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親和源老年公寓高級顧問等職。教學方面,為國家精品課程《老年健康照護》和《實用養老機構管理》主講教師,近三年還主講《中醫康復保健》、《營養與飲食保健》、《中醫養生》等課程。曾從事醫學臨床工作十六年,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緊密聯系實際;在教學手段方面,注重採用現代教學手段,擅長多媒體輔助教學,主持開發《中醫康復保健》、《針灸學》多媒體教學軟體兩套,其中《經絡的奧秘》、《中醫舌診》分獲第三屆和第五屆湖南省高等院校多媒體教學軟體大賽二等獎。 在課程建設方面經驗豐富,2005年負責建設院級精品課程《針灸學》,2010年《傳統老年康復保健》獲評教指委精品課程。 教研與科研方面,發表專業相關論文十餘篇,其中3篇屬國家級;獲得省級以上獎勵8項;主持並完成院級教學科研課題4項,其中2個為學院重點資助課題。主、參編出版了《中醫康復保健》、《老年健康照護》等教材。
羅清平
羅清平,女,1976年8月出生;湖南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職稱,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骨幹教師。2005、2007-2009年學院優秀教師、優秀青年教師;主要擔任《中醫學基礎》、《保健按摩學》、《中醫康復技術》、《傳統老年康復保健》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參編了《中醫康復保健》教材(副主編)和《實用中醫養生》(校本教材,副主編);主持和參與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索、PBL教學法在《中醫康復保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養老服務行業崗位核心能力研究、湖南省「空巢」老人生活現狀與照料對策研究――以長沙市雨花區為例、養老機構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升級與推廣應用研究、長沙市雨花區居家養老需求調查、湖南省城市居家養老問題與對策研究等多項教學科研課題;主要參與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湖南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建設、學院品牌專業建設和國家重點專業建設;參與了《老年健康照護》和《實用養老機構管理》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是公共事業類教指委精品課程《傳統老年康復保健》的主講教師;發表了淺析十四經穴中的「風穴」、PBL教學法在針灸治療教學中的應用、病例教學法在《中醫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初探、《中醫康復保健》實訓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PBL教學法在《中醫康復保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CDIO理念下《中醫康復保健》課程整體設計與實施、腦梗死中醫治療方法綜述、腦脈通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臨床研究等多篇論。
陳偉然
陳偉然,女,1978年5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師職稱,2005年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專職教師。2006年學院優秀青年教師;主要擔任《老年學概論》、《老年政策法規》、《社會調查》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參編了《實用養老機構管理》教材並公開出版;參與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索、養老服務行業崗位核心能力研究、湖南省「空巢」老人生活現狀與照料對策研究――以長沙市雨花區為例、養老機構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升級與推廣應用研究、湖南省城市居家養老問題與對策研究等多項省級及國家級科研課題;公開發表論文數篇,其中《湖南省人口老齡化現狀與發展》、《長沙市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研究》等4篇學術論文發表於國家核心期刊。
潘國慶
潘國慶,男,1979年10月出生;中醫內科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湖南中醫葯大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專業教師,講師。2009年學院優秀青年教師;參與製作的《傳統老年康復保健》多媒體課件獲湖南省多媒體課件競賽三等獎。主要擔任《中醫學基礎》、《解剖學》、《葯理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參編了《中醫康復保健》教材和《實用中醫養生》(校本教材,副主編);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示範性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重點專業、長沙市雨花區居家養老需求調查、《原發性肝癌多基因檢測臨床意義的研究》、《Notch1、P21WAF1/Cip1及活化caspase3在肝細胞癌中表達的相關性研究》等多項教學科研課題;發表了腦梗死中醫治療方法綜述、腦脈通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臨床研究、病例教學法在《中醫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初探、針對醫學不通專業《針灸學》教學的體會、PBL教學法在《中醫康復保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等多篇論文。
關濤
關濤,男,1980年9月出生;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講師職稱,2006年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專職教師。主要擔任《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空中醫學常識》,《醫學基礎綜合實驗》,《人際關系和公共禮儀》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參與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索、養老服務行業崗位核心能力研究、精品課程建設;公開發表《關於建立動物模型的探討》、《有氧運動對大鼠糖代謝酶的影響》,《有氧運動對高校退休職工血象指標的影響》,《多媒體教學對大學生學習主題性的影響和強化》等學術論文。
張沙駱
張沙駱,女,1984年10月出生。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運動與生理功能評價。
接受過的培訓:2007年12月,湖南省普通高校輔導員培訓基地舉行的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班;2008.3-2008.5,武漢博創職業培訓學校,心理咨詢師三級;2009.2-2009.5,湖南芙蓉心理咨詢培訓中心,心理咨詢師二級。
參加學術會議:2008.08,奧林匹克科學大會,THE EFFECT OF HYPOXIC TRAINING IN HIPPOCAMUS APOPTOSIS OF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