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刑法中的老年人

刑法中的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1-01-26 14:36:00

A. 刑法修正案八對已滿75周歲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已滿七抄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襲告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十一、將刑法第七十二條修改為:「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1)刑法中的老年人擴展閱讀

緩刑

《刑法》

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B. 中國關於老年人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9條第四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

(2)刑法中的老年人擴展閱讀

面臨問題

1、養老問題

養老護理員短缺,且專業化程度低。我國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約有3300萬,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備養老護理員,需要1000多萬名,而從業人員不足百萬,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養老服務機構和護理人員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國養老服務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的矛盾。

很多老人都是被哄騙到養老院的,有人說帶老人來串親戚,有人說帶老人來看病,等送到了養老院安頓下,孩子們立刻消失,這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也只能認命。

2、空巢家庭

空巢老人得不到應有的生活照料,生病也無人照顧,情感慰藉更是無從談起。包含精神贍養訴求的案件明顯上升,約2/3的老人反映子女忽視了他們的精神需求。

精神贍養問題成了老齡化問題的新挑戰,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經濟上具備自我養老能力的老年人在逐步增多。如何給予老年人更多精神關懷,已經成為一個緊迫的社會問題。

3、醫療保障體制不健全

衛生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近半數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老年人是一個多發病的群體。然而,我國老年醫療服務的制度、理念、體系均明顯滯後。大多數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但醫院分科細,流程繁雜,缺乏針對老年人的特色醫療服務。

C. 70歲以上老人觸犯了刑法怎麼辦

《刑法》只對14周歲以下的兒童和精神病人觸犯《刑法》做出了不予處罰的內規定,沒有對70歲以上的容老人觸犯《刑法》做出不予處罰的規定,因此,7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觸犯《刑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D. 刑法分則所指老年人的准確年齡是多少歲

<刑法>中的老年人,復是指制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侯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E. 刑法對60歲以上的老人犯罪量刑標准

在我國刑法中,對60歲以上老人量刑是與60歲以下人相同的,就年齡而言,刑法關於責任年齡問題只有未滿14周歲不負刑事責任和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對八種重罪承擔刑事責任的條文,沒有歲數大就不承擔刑事責任的規定,但是,超過75歲的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然而並不能被判處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條】

第四十九條【不適用死刑人員】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條】

F. 提供我國刑法中針對老年人的條款和原則

一、我國的憲來法及其他有關的自法律中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9條第4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其他相關的法律也有類似的規定。
二、目前我國的刑法典中,只有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性的條款,而沒有針對老年人的條款。凡年滿18歲以上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均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老年人也不例外。
三、我國的刑法上雖然沒有針對老年人的條款,但是,《刑事訴訟法》、兩高一部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相關的法律中,在對刑事處罰的執行上,老年人可以因為其年老體弱,失去社會危害性的危害性、失去自理能力,而得到更優惠的刑罰待遇,可以更容易獲得假釋、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14條4款:「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罪犯,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G. 刑法中的被害人老年人多少歲

作為酌定從輕處罰量刑情節的「老年人」的年齡界定不應依據60周歲的年齡界定,而應依專據《刑屬法》第17條之一、第49條第2款、第72條的規定,將刑事案件中的「老年人」界定為年滿75周歲的人。
《刑法》中的老年人,是指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四十九條、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侯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H. 老人,法律上是怎樣定罪的

《刑法修正案(八)》在立法上設立了老年人犯罪刑事責任的特殊制度,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明確規定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罰原則。《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十七條後增加一款,規定:「已經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對老年人犯罪附條件地不適用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四十九條增加一款,規定:「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放寬對老年人犯罪的緩刑適用條件。原刑法條文並無對老年人犯罪適用緩刑的特殊規定,《刑法修正案(八)》將刑法第七十條修改為:「對於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以上三個方面的規定,共同構成了我國目前的老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制度,既填補了我國刑法老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制度的空白,體現了國家對「矜老」司法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也反映了我國刑事立法上更科學,更符合人性。

I. 刑法關於打傷60歲以上老人的規定是哪些條列

中國刑法中對於毆打60歲以上老年人並無詳細規定,刑法是按傷害程度定罪的。但內中國的《治安管理處罰容法》中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傷害60歲以上的人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閱讀全文

與刑法中的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退休後是怎麼領取的 瀏覽:408
康樂福老年公寓 瀏覽:710
老年人左腎區痛 瀏覽:271
德國歐萊雅50歲至70歲適用面霜 瀏覽:496
80歲肺部腫瘤反復發燒 瀏覽:627
富士康尿檢體檢標準是什麼 瀏覽:85
幼兒園講解重陽節 瀏覽:885
重陽節介紹英文五十字 瀏覽:339
天鎮養老金怎麼交 瀏覽:511
爺爺有點老年痴呆 瀏覽:636
天津市父母住院護理假多少天 瀏覽:891
寧德哪裡的養生會所多 瀏覽:271
孝敬父母有感 瀏覽:66
一歲半寶寶淋巴細胞80 瀏覽:3
莆田退休金一個月多少 瀏覽:458
呼蘭區交養老統籌返錢是怎麼回事 瀏覽:528
老人家骨關節變大痛 瀏覽:525
穿褲衩老年人 瀏覽:775
80歲老頭過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瀏覽:859
父母攀比自己怎麼辦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