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加盟快樂書童圖書成本是多少
采購兒童圖書:約3600元(可供50~60名會員),後期根據會員量的增長情況再進行增補就可以了,不用一下大批量采購圖書,減少圖書投資壓力。
❷ 快樂家庭的圖書信息
書 名:快樂家庭
作者:(美)穆爾主編,魯禮敏譯
出 版 社:內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容
出版時間:2011-10-1
版次:1
頁數:32
字數:
印刷時間:2011-10-1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513512800
包裝:平裝
22554742
❸ 快樂的圖書博覽會四年級作文700字
快樂的圖書博覽會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人人皆知。可不,在上個星期四,我們漯河小學就舉行了隆重的圖書博覽會。
在那天早晨,周老師拿著圖書博覽會四五班分部的勤雜人員名單來到講台前宣布時,裡面竟然有我的名字!哇!這太好了,又可以為班級做奉獻了!當老師念到讓我負責第一組圖書時,我高興地在位子上亂蹦亂跳。
到了中午,老師讓我幫助其他組搬圖書。手沒勁兒了,我就用衣服包著運,衣服包不下,用書包!我硬是扶著樓梯欄桿把那些書運了下去。
圖書博覽會馬上開始了,我作為一名推銷員,仍然在緊張地整理圖書,不敢有半點鬆懈之情。
校長走上了主席台,我聽著那鏗鏘有力的說話聲,感到了無限的溫暖和堅定不移的信心。
當校長說出「圖書博覽會現在開始!」那句話時,我高興地差點蹦起來,因為圖書博覽會正式開始了。
接下來,我就全心全意投入賣書的工作中了。令我哭笑不得的一件事就在這時發生了。
一個有著披肩長發的老師來到我面前,我問:「您要什麼書,隨您挑,保准降到最低價!」那位老師指著一本《兒童心理》的書問:「這書能給我降價多少塊?」
「這本書原價23元錢,給您15元吧!」
「不行!不行!太貴了,再減點兒價!」
「老師,那您想幾塊錢要?」
「3塊!」
「啊!老師,這可不行啊!這本書原價23元,給您15元錢就已經是最低價了,不能再減了!」
「你看,這本書23元,它的五分之一還不到5元呢……!」
那位老師說的一連串話,讓我喪失了「戰鬥力」,在徵求了這本書主人的意見後,終於答應讓她三元把書給買了。
接下來,我又連著推銷了四本書。雖然這次圖書博覽會把我累得腰酸背疼,可是,我卻把知識送給了別人,值!
❹ 快樂如何的圖書簡介
書籍評價
該書是何炅寫的一本隨筆集,作者述及他自己是如何自得其樂。告訴讀內者只需努力「從生活容的細枝末節發現幸福」就可以感到快樂了,快樂和愛一樣,是一種能力,它應當可以通過後天的修習而擁有,但正如有的人只會溫情而不會愛一樣,笑語喧嘩而與快樂無緣的人也屢見不鮮。何炅的文字不乏幽默,這種幽默源於生活的情趣,而這生活的情趣與他對生活的認真和熱愛密不可分。說到底,作者快樂源泉就是熱愛。
❺ 快樂家族裡每個人寫的書
謝娜2005《娜是一陣瘋》(「瘋」格外在)《娜是一陣瘋》全書共六節,分別為《專娜小妞真帥》屬、《烏龍人生》、《何嘉娜事兒》、《老友記》、《燁未央》、《娜就聽你說》,2009 《娜寫年華》 》講述了謝娜在娛樂圈打拚的十年心路歷程,十年北漂生涯,練就了她如何化悲痛為力量,痛並快樂著的健康心態。
海濤 出版圖書:《木土日斤》
❻ 快樂人生7步驟的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快樂的駐足之處
引 言 快樂,從這里開始!
第一章 快樂真的不需要理由嗎?
我們窮畢生精力尋求快樂,心嚮往之,竭力獲得我們認為能讓自己快樂的東西:財富、美麗、權力、事業等。但事實是,要達到真正的快樂,你要做的只是提高快樂起點而已。
第二章 實踐快樂
托馬斯·傑弗遜,這個創建了美國的偉人,要說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實踐快樂,而不是去追求快樂,因為有時候費心追求往往是徒勞的。
第二部分 打造快樂家園
第三章 生命的快樂之基——快樂掌握在你手中
在內心中,我們早已為真正的快樂做好了准備。在我們內心都閃耀著一個平靜、安寧的太陽,盡管它常常被根深蒂固積習的烏雲掩蓋,但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對光的渴求和熱愛。
第四章 頭腦的快樂支柱——不要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 70
快樂真正的敵人是我們的定勢思維。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可以看到真相,經受的痛苦也就更少了。如果你有清醒的意識,就可以超越任何困難。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你都能變得更加快樂。
第五章 心靈的快樂支柱——讓愛引領你
學會為生命中細小的事情感恩,就能得到更多。當你贊賞已經體驗到的愛和快樂時,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愛和快樂。
第六章 身體的快樂支柱——讓細胞都快樂起來
大多數人就像過於忙碌的蜜蜂,瘋狂地奔跑著搶奪食物。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充滿了壓力: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和適當的休息,這些都阻礙了我們創造快樂細胞的能力。
第七章 靈魂的快樂支柱——和精神之源相連
是什麼讓我們難以和內心相連呢?為什麼這么多人會感到空虛和不滿?
這個問題部分源於今天生活的快節奏和過分強調物質成就。……「世界給予我們的太多了,早晚,得失會讓我們浪費絕大部分的精力。」
第八章 生命的快樂屋頂——生活要有目標
人的一生有最重要的兩天,那就是我們出生的那天和發現生命意義的那天。
第九章 快樂生活的後花園——培養良好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對我們的影響與此類似:要麼讓我們升入天堂,要麼將我們拖入地獄。快樂的人會培養生活中滋養、支持他們快樂的人際關系。
第三部分 追尋永遠的快樂
第十章 永遠快樂的生活計劃
一生快樂的基礎就是每天快樂生活。
❼ <快樂的人生>是怎麼樣的一本書
全文系轉載,希望可以幫助你。
記得,最早讀卡耐基的書是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那時的我心情很灰暗,高考的失敗讓我鬱郁寡歡。唯一能打發時間的事情就是到圖書館看書。找一個角落,攜一壺清茶,拿上一本書度過漫長的閑暇時光。那時沒有什麼特定的選擇,也沒有什麼特別喜愛的作者,什麼書都喜歡翻閱一下。從世界名著到各族風情習慣、從歷史文學到唐宋詩歌、從瓊瑤的言情小說再到金庸的武俠小說。可全都沒有給我留下特別的印象。
直到有一天,我拿起了它——卡耐基的《快樂的人生》,茫茫的曠野里盲目尋找美好人生道路的我,彷彿看見了一縷陽光,遇見了一個引路人,找到一個洞悉自然、社會、人性的牧者,這條灰暗的道路才展示出隱隱約約的光彩,這顆一直尋找的心才開始踏上通往美好人生的旅程。這個人就是人類美好生活最好的導師之一:戴爾?卡耐基。
戴爾.卡耐基結合社會論述了自己的觀點,用簡單明了的理論和生動活潑的事例,詳細地分析了人具有的一般性格,如何尋找快樂的人生,並且對其進行大量的分類,總結觀察人類特點的方法,同時提供相應的有效策略。內容涉及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以及家庭之間等各種社會關系的處理。在接觸卡耐基以前,就我個人來講,生命中的憂慮多於快樂,擔心多於開心。特別是在高考失利的那段時間,《快樂的人生》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去改變態度從而改變人生,使我受益匪淺。
我學著改變我自己,學會以快樂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把這作為自我提升的第一項。書中說:「不要忘記,快樂並非取決於你是什麼人,或你擁有什麼,它完全來自於你的思想。」從此我逐漸學會了當改變不了環境的時候,我可以改變自已去適應環境;當改變不了事實的時候,我可以改變態度去面對事實;我改變不了過去卻可以把握現在;我不能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我不能選擇容貌卻可以展現笑容;我對生活微笑,生活也會對我微笑。從此我的心不再壓抑,以快樂的心情去面對困難。這是我讀《快樂的人生》受益最突出的一點。卡耐基說:「能征服精神的人,強過能攻城佔地」。這句話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唯一真正需要我們改變的,只有我們腦部那架思想相機鏡頭的焦點。每當感到不安的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只要把相機的焦距調好,一切就都好了。因為那使我發現思想對於身心兩方面的控制力,我現在能夠使我的思想為我所用,而不會有損於我;這樣無論對於學習、工作、生活我都可以做到游刃有餘。
人總要面對生活中的一些不容易,面對失敗,但不要把它當做退縮的理由;我想人之所以凌駕於其它生物之上,是因為他具有極強的主觀能動性,能去改變一些事物,而不是永遠地默默地等待滅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用所擁有的一切來衡量,真正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從你的損失中獲利。我想這才是人需要智慧,也才顯示出人的上智下愚。卡耐基先生說過:「真正的快樂不見得都是愉悅的,它多是一種勝利。」說的很對,有時候快樂發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鑄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悅,但卻鍛煉了你,使你的內心得到了充實,所以只能成一種勝利。結合生活再去回味書中的道理,更別有一番滋味。
二
戴爾·卡耐基—《快樂的人生》
書評人:卓越網
戴爾·卡耐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生導師,一生中寫作了《語言的突破》、《人生的光輝》、《人性的弱點》、《美好的人生》、《偉大的人物》、《人性的優點》、《快樂的人生》等七部書。這些著作是卡耐基成人教育實踐的結晶,也是卡耐基哲學思想的集中體現,至今全球暢銷不衰。這些書籍和卡耐基的成人教育相輔相成,改變傳統的成人教育方式,影響了千百萬人的生活,也使卡耐基本人享譽世界——由一個貧民之子,成為本世紀的名人和富翁。本書為全球最暢銷書《人性的優點》續集。
《快樂的人生》是卡耐基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人性的優點》的續集。不同之處在於,《人性的優點》主要告訴人們克服憂慮的一些基本原則,《快樂的人生》則更多地是指導人們如何獲得快樂。
在本書中,卡耐基闡明了這樣一個觀點;消除錯誤思想和行為,在心靈中注入快樂,比割除身上的腫瘤和膿瘡還重要。該書的前三部分,闡述了要想得到快樂就必須「培養快樂的心理」、「不為別人的批評而不快樂」、「支配你的工作和金錢」;第四部分則由幾十位名人現身說法,講述自己如何得到快樂的經歷。
總之,這是一本引導人們踏上快樂的人生的書。
培養快樂心理的7條規則:
⊙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你就能感到快樂。
⊙永遠不要去試圖報復我們的仇人,否則我們會深深地傷害自己
⊙不要因為別人忘恩負義而不快樂,要認識到不過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算算你的得意事,而不要過多在意自己的煩惱
⊙不要模仿他人。讓我們找回自己,保持本色。
⊙當命運交給我們一個檸檬時,讓我們試著做⊙對別人感興趣而忘掉你自己,每一天做一件能為別人臉上帶來快樂微笑的好事。
不為別人的批評而不快樂的3種方法:
⊙不公正的批評通常是一種偽裝的恭維請記住,沒有人會踢一條死狗。
⊙將遮蓋自己的破傘收起來,以免批評你的雨水順著脖子後面流下去。
⊙留下自己干過的傻事記錄,批評自己。
一杯檸檬水。
❽ 痛並快樂著的圖書摘要
有很多事情,在想像中發生的時候,神聖無比,而當真實的發生到來的時候,人們卻失望地發現,它並不如想像中的神奇與壯觀。
新千年的來臨就是如此。世界各地的人們,很早之前就為這一天的到來設計了各種場面。於是,我們這些人也一直以倒計時的心態來等待著這一天的這一刻。幻想中,是有些激動的,畢竟告別的是一個世紀和一個「1」字頭的千年。
但很快我們就發現,這所謂的神奇時刻,更像是商家和傳媒聯手策劃的賣點,在普通人心中,這一夜和平時也許並沒什麼不同。
不過,我是新聞人,因此即使那一夜自己想睡覺,工作也不允許我這樣做,我註定要打起精神迎接新千年。當1999年12月31日24時,那意味著新的一個千年開始的鍾聲敲響,我來不及激動和感慨萬千,身邊的直播正在進行,下一個環節就要開始,於是,在這被很多人認為神聖一刻的時間里,我心如止水,在工作中敬業地扮演著螺絲釘的角色,然後幾個小時飛快地過去,新千年第一天的凌晨,工作結束了,我出奇地困,於是倒頭便睡,忘了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但新的千年畢竟來了。
在此之前,我們都像一個爬山的旅人,走過的路程陡峭無比,理想、鮮血、生命、眼淚鋪就的登山之路異常艱苦。最初的情形我們已無從知曉,因為我們是後半程上的路,走過一段之後,這一個百年和千年的山頂就在我們的眼前,於是,我們相互鼓勵著,加油,還有10年,加油,還有9年,加油 ……5年、3年、1年,在倒計時的牽引下,我們互相攙扶著走上千年和百年的山頂。
原本以為這山頂是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上來了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個新的地平線,前方還有一個又一個山頂,中間霧氣迷濛,路是怎樣的,我們無從知曉,而且我們也都悲觀地知道,下一個山頂,我們這些地平線上的人大都看不到了,不管那山頂是怎樣的美麗或凄涼,都是後人眼中的風景。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停下腳步,地平線從來只用作出發,於是我們只能簡單回頭看看,然後撣撣灰塵,又該上路了。 不停地有人在說:我們真是幸運,因為趕上了千載難逢的千年之交和很多人沒經歷過的世紀之交。
我似乎一直都不敢同意這樣的幸運觀。
千年太過漫長,我們這些人怕是沒有權利回顧也沒有權利去感慨萬千的,但面對一個百年,談論一下的資格似乎勉強還有,於是,我覺得,人走在世紀的中間,渾渾噩噩,迷迷茫茫,也就罷了,可趕上世紀之交,就似乎必然要回頭看看,清點清點路程,計算計算得失,這一回頭不要緊,競在百年的路上,查看出我們那麼多的創痛、傷口、眼淚,還有貧窮、遭受的屈辱、走錯路的遺憾、同胞間因戰爭或「革命「的互相爭斗。
回望中的畫面當然是觸目驚心的。
然後才開始慶幸:這一個百年畢竟過去,那不堪回首的畫面也就在新世紀鍾聲敲響的時候悄悄合上了。記憶可以掩蓋,但回首時心中的那份疼痛卻會在新世紀的路上隱隱地持續很久。
這難道就是正逢世紀之交的「幸運」? 在一次不經意的聆聽中,發現了台灣歌手齊豫的一首歌,名字叫《覺》 。
上中學的時候,我們在課本中都學過林覺民的《與妻書》,作為推翻舊制度的英雄,林覺民何等的壯烈,在就義之前,仍能給妻子留下一封大義凜然並流傳後世的遺書。
然後我們就都記住了死去的林覺民,忘記了那還活著的林覺民的妻,林覺民就義之後,她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齊豫的這首《覺》,就是站在林覺民妻子的角度上,唱給林覺民聽的歌。當然,真正聆聽這首歌的只能是我們這些只記住林覺民卻忘記了他妻子的人們。
「愛,不再開始,卻只能停在開始,把繾綣了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 誰給了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的離去,誰把我無止境的付出都變成紙上的一個名字,如今,當我寂寞的那麼真,我還是得相信,剎那即永恆。」
歌唱完了,聽者半天都回不過神來,在這一個過去的世紀中,以革命的名義,一個又一個兒子、丈夫、父親戰死疆場或其它的什麼地方,然後在各種典籍中,我們都一次又一次默念著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妻子、母親又是怎樣在人們的忽略中度過餘生的呢? 關於母親的話題本該結束,可是由於「革命」或叫「運動」在中國延續了很久,所以連我這個30多歲的年輕人都開始有權談一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和母親有關的話題。
1978年,我從東北的海拉爾去遙遠的內蒙西部集寧市為我的父親開追悼會。
到了集寧市,很多母親過去的同事見到我,表情都有些怪異,一口一個小蘿卜頭叫著,讓我多少有些驚慌。
後來聽母親講才知道,由於文化大革命中,父母都被打成「內人黨」,因此,我剛生下兩個月,便開始隨父母住進牛棚。每到晚上,我便啼哭不止,我在這邊一哭,父母的牛棚難友們就在另外的一些屋子裡哭,小蘿卜頭的稱呼便由大人們脫口而出。
知道我有這樣經歷的人,都會同情地送給我一句:小時候夠苦的。
我似乎不以為然,年幼無知時,經歷的苦難再大都不該稱其為苦,因為自己渾然不覺,甚至在記憶中連一些痕跡都沒有。那時真正苦的應該是大人。
我一直在想,在那樣年代的每一個牛棚里的晚上,當我不知趣的哭泣引起大人們落淚的時候,我母親心中該是怎樣的絕望呢?
而在中國,這樣的母親又有很多很多,事隔很久,她們還需要安慰嗎? 如果需要,我們又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安慰她們呢? 新世紀的到來,把這一切記憶都悄悄地合上了,站在地平線上的人們,當然更多的時間,是把視線投向前方。
這絕不是一個可以忘記過去的嶄新開始,甚至可以說,不好好回頭,是不能走好前路的。對於我這個30多歲的新聞人來說,沒有資格談論很久以前的事,剛才說的一些更久遠的事,就當是童言無忌,因為在我的身上,真正可以動筆的記憶只能從1989年開始。
那一年,我從校園中走出,對於每一屆畢業生來講,這轉變都意味著一種挑戰和興奮,但那一年,我們很多人沒有。
這個國家正在經歷震盪,短時間,沒人看得清前方,於是,我們也只好在社會的大船上隨之起起伏伏。
不管當時怎樣年輕,可我的角色已經是新聞人,不管周圍怎樣樂觀或絕望,這都不是一個可以獨善其身的職業,於是,我不得不在這10年中,努力睜大眼睛,在痛苦與快樂交織的心情中,同這個國家一起朝前走。 記得很清楚,1989年春節剛過,我便急匆匆地從家中逃出來,跑回學校,和約好的大學同學共同花天酒地,那個時候,家是束縛,社會這個外面的世界才是我們演出的舞台,在家裡多呆一天,連呼吸都會覺得沉悶。
1999年春節,我在妻子的家江蘇鎮江過節,那一個春節,我過得清靜,名山名寺走走,清茶一杯,閑談少許,日子在舒坦中一轉眼就過去了,終於到了要從家中離開,回北京去開始新工作的時候。可就在這時,我卻忽然像小學生不願意上學一樣,為這一長段家居生活的結束而悶悶不樂起來。其實,這個時候,我逃避的並不是北京也並不是工作,而是在這座城市和這種工作中必有的掙扎、競爭、苦悶和心靈的勞累。
從21歲想盡早離家,到31歲多少有些厭倦外面的世界,變化的時間只用了10年,這個時候,才真正聽懂了那首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一定有人問我,你的這本書為什麼叫《痛並快樂著》?
首先要聲明,這5個字的組合並不是我的獨創,它來自齊秦一張專輯的名字。
在1989年,我們是在崔健和齊秦的歌聲中離開校園的,崔健意味著我們面對社會,齊秦告訴我們獨對心靈。對於我們這一大批人來說,齊秦這兩個字已不是一個歌手的名字,而變成了一種記憶的開關。在齊秦的歌曲中,他有很多精彩的創作,都深深地打動過我們,歌詞或旋律總是容易和我們親近。在他的一系列專輯之中,《痛並快樂著》並不特別出色,我聽過這一張專輯之後,留下最深印象的已不是哪首歌哪一段旋律,而恰恰是這張專輯的名字:《痛並快樂著》。
開始動筆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想過很多名字,但突然從某一天起,「痛並快樂著」這5個字就在我的腦海中固執地停留,揮之不去。同時非常奇怪的是,真是應了「名不正言不順」這句老話,自從我默認了這5個字為書名以後,手中的筆開始變得順暢,我明白:這5個字正是我手下文字的首領,它們快樂地相遇了。 回首過去10年,仔細查看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你都會輕易地發現,痛苦與快樂緊密的糾纏在一起。
每一步走的都那麼不容易,有時甚至有點堅持不下去的感覺,痛苦自然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出現。然而堅持住了,痛苦過去,無論國家民族還是個人,事業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快樂就在我們回首的時候,在看到一條前進軌跡的時候出現了。
改革的車輪飛快地旋轉著,經濟數字轉動的同時,還有我們的心情隨之轉動,「平靜」二字已經變得有些奢侈,而在不平靜的轉動中,一會兒經歷痛苦,一會兒感受快樂,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得不讓自己的心靈坐上了上下顛簸的過山車。
不過,好在痛苦與快樂是緊密糾纏著,如果只有痛苦而沒有快樂與希望,那走了幾步,人們就會在黑暗中陷入絕望,從此拒絕前行;而生活中只有快樂沒有痛苦,那除了在傻子的頭腦里恐怕就只能是在希望中的未來。
痛苦與快樂在心中此起彼伏,恐怕將是幾代中國人的心靈宿命,只要每次回首時,都能快樂地看到中國和我們每個人向前的腳步,那走每一步時的痛苦也就好忍受多了。
其實我們別無選擇。 在這痛苦與快樂交織的歲月里,作為一名新聞人,我走過10年路程。同大家一樣,在新聞的舞台上走每一步都需要堅持,絕望的感覺不時出現,但也都過去了。趕路之後,猛一回頭看,自己和身邊很多人笑了,我們清晰地看到那條前進的腳印。於是我們時常樂觀一下,雖然今日的局面還遠遠沒有達到圓滿,但同過去相比進步這么大,已是讓人快樂的結果。
就在這種時常出現的樂觀中,在自以為是的成就感里,有一天,我們被人當頭棒喝。
1998年冬,我們《東方之子》欄目要拍攝一位學者,這位學者也是我們早在字里行間熟悉了的,由於他身上強烈的自省精神和批判意識,使得他在眾多唯唯諾諾的聲音中顯得卓而不凡,自然成了他身邊學子們喜愛的人,當然也被我們尊敬,於是,將他請進我們的欄目成了一個美好的願望。
一切順利,我們開始跟蹤拍攝。有一天,拍他為大學生們進行的演講。教室里人很多,空氣中彌漫著自由的氣息,講著講著,這位學者對學子說了這樣一段話:「我過去是學新聞出身的,但我恥於與新聞為伍……」
話音落了,人群中有些興奮,然而這句話卻像子彈一樣擊中了我們。
我理解學者話中的含意,也許是過去特殊年代給他的黑暗意識太重,因此他沒有看到今日的新聞界正在艱難但卻執著地向前變革。因此,被學者犀利的言語子彈擊中,我首先感受的是一種疼,不過疼痛過後,我也特別想告訴這位學者,假如諷刺、憤怒、偏激可以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我一定選擇以罵人為職業。但是,激憤在中國於事無補,只有堅韌的改變才是理想中國誕生的良方,哪怕在這種堅韌之中,你會有委屈甚至會有屈辱。
我依然敬重這位學者,因為敢於說真話是思想者的必備美德,但請他也能在同行者的隊伍中,慢慢把新聞人列入其中,只有隊伍壯大了,改變才會快一些,中國也才會盡早全新。 采訪中,總能聽到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在采訪一位部長的時候,他就講起過一位老人給他的上崗贈言,三個字,「不要急!」
據這位部長說,以前,年輕氣盛,很多事情落實不到位,理想不能很快變成現實,心裡就急,就氣憤,但慢慢終於明白,很多事情都有個曲折反復的過程,非得鍥而不舍非得有耐心才成。於是,「不要急」就成為他心中的警句。
我想,這3個字也該送給所有關心中國前途的人們。不要急不是不思進取,而是思進取的時候耐得住一時的反復或原地踱步,不要急不是內心真的不著急,看看中國的曲折之路,看看我們落後於別人的那些數字,不急是假的,而不要急正是在這種現實前面,不再夢想著一夜之間什麼都馬上改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國家來說,這份著急的結果只能是讓這個易變的國家走向眾人理想的反面,這是最可怕的結局。因此,不要急,就是能耐下性子來,通過漸進式的變革推動著中國一步一步結實的向前走,只要一直向前,哪怕路上仍有很多艱難險阻,中國的明天依然是我們夢想中的中國。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 新千年到來的鍾聲敲過也還只是短短的時間,相信我們絕大多數人站在地平線上,多少還有些手足無措,內心會忐忑不安,沒人會知道前路會是怎樣。
上一個世紀,中國人是用淚水稀釋著歡笑走過來的,因此,站在新世紀的地平線上,我們有理由在新的百年中獲取更多,夢想更多。
一代又一代人,不管經歷過怎樣的打擊和波折,面對未來的時候,都會投入更多的希望和歌唱,雖然新的世紀中,依然還會有戰爭有欺騙有眼淚有失望,但對於剛剛把富強之夢開始轉化為現實的中國人來說,最好在這個新世紀里,我們能歡笑多於眼淚快樂多於痛苦和平遠遠多於戰爭善良永遠多於欺騙和偽善,我想,這不該是一種過份的要求。
一切都要從我們今日腳下的地平線開始,在此之前的20多年裡,我們已用痛苦與快樂鑄就的堅強為今天搭起了最好的起跑線,新世紀的黎明,霧氣依然很重,前方還是一如既往的模糊,但是,讓我們出發吧! 走,就有希望。
❾ 京東快樂圖書店鋪的書是正品嗎
你好,是京東自營嗎,如果是自營的店鋪,一般是正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