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便溏的原因
大便不成形,次數正常或稍多,屬於大便稀溏或溏瀉。 出現大便稀溏的常見原因有: 1、胃腸內性大便稀溏容: 如飲食不當、腹部受涼、冷食冷飲等,可刺激腸蠕動加快,導致食物在腸內存留時間縮短,造成大便稀溏。消化不良、菌群失調、結腸功能紊亂等可引起大便溏瀉; 2、其他原因,如無症狀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甲亢等也可引起大便溏瀉。 你每次大便溏稀,大便次數多正常,有時出現腹痛,大便次數稍增加,如無其他明確的原因,多是輕度結腸功能紊亂所致。 可先檢查一下有無引起大便稀溏的誘因,如檢查便常規有無炎症,必要時檢查肝功等其他原因。 對症治療: 1、復方苯乙哌啶:有止痛、止瀉作用, 1片,每晚1次或早晚各1 次;中葯可服人參健脾丸,胃寒者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2、調節腸道菌群: 乳酸菌素片、麗珠腸樂等可調節腸道菌群,治療大便溏瀉。 3、如有消化不良,可適當服用助消化葯物——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4、注意飲食調養: 進食易消化食物,不易過飽,忌生冷、煙酒、油膩、刺激性食物等。另外,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黃豆芽、洋蔥等,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應適當限制。
❷ 請問經常便溏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根據你提供的情況,一般的中醫院考慮是脾胃虛弱
消化不良引起的症回狀,及時的對症治療,可答以改善症狀的。意見建議:首先需要注意飲食的調理,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口服乳酸菌素片
補脾益腸丸水蜜丸
參苓白術散之類的調理
祝你健康。
查看更多答案>>
❸ 中醫的病症里什麼叫便溏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大便溏俗稱水便不成形,與腹瀉不同,一般排便次數可不增多,也可次數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暢,或有排不盡的感受為大便粘滯不爽。兩者可單獨存在,有時也可交替發生。肝病患者發生便溏與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如膽汁、胰腺分泌減少有關;肝病患者發生大便粘滯不爽,與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有關。另外,肝病患者活動較少,或由於病情引起腸壁平滑肌蠕動減弱,也可產生大便不暢的症狀。 肝病患者見有便溏還有結合其他症狀來辯證。如肝病患者有便溏的症狀,還同時見有乏力、腹脹、納獃等症,辯證應是脾胃虛弱。脾胃虛弱,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即可導致以上症見。雖然患者為肝病,不能認為肝病是由病毒所致,治療時不顧病人之本,一味清熱解毒祛邪。這樣會更傷病人脾胃,使病情加重。而應健脾和胃,扶正固本,才會有滿意療效。 大腸粘滯不爽,如伴肛門發熱,糞便較臭,多為濕滯傷胃,食滯較重而化熱。治療時,應清利大腸濕熱。 如大便粘粘滯不爽,又同時見脘腹脹滿,多為食滯傷胃,食滯較重而化熱。治療時要因勢利導,採用通利之法以消導各積滯,清熱利濕。 此外,肝病多與情緒有關,情緒緊張或情志不遂,致使肝失條達,氣機升降不利,橫逆侮脾,失其健運,亦可見胸腹滿悶、大便溏泄。治療以抑肝扶脾之法,症狀可以自除。
參考資料:上海百芝堂
❹ 老年人老拉肚子是什麼原因
口服環丙沙星片和正氣丸就好,禁辛辣食物,多喝水,老年人拉肚子在某中程度上是內件好事,特別在容季節交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拉肚子會排除身體的一些毒素!不必過度緊張,沒事的......
若是頻繁性出現的話,就說明身體出現異常情況了!好好審視,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吧! 很多情況都會導致拉肚子:像冷,酸,涼,辣,含油量高之類的過度刺激腸胃的食物,會引起拉肚子!還有,吃的過多,因為腸胃的分泌液就那麼多,吃的食物過多,就不夠消化的了,因此會引起拉肚子。 向這些情況,向你推薦只種方法: 輕微的拉肚子,減少食量,最好空腹幾頓,可以減輕病情:
另外,就是食療了,不妨喝些酸牛奶來代替餐桌上的大魚大肉,效果也不錯!山楂,蘋果也行的。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鹽水! 早晨起床後,早餐前的20分鍾喝一杯淡鹽水有助健康。 淡鹽水可以滋潤腸道,排毒! 若是情況還很嚴重的話,就吃點葯吧! 療效迅速的還數瀉痢停! 打點滴效果更徹底! 千萬不可忽視小病,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吧!
希望我提供的資料會對你有所幫助,這樣我會覺得很幸福
❺ 便溏是什麼原因
便溏抄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稱薄糞。與腹瀉不同,一般排便次數可不增多,也可次數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暢,或有排不盡的感受為大便粘滯不爽。兩者可單獨存在,有時也可交替發生。
飲食處理原則
調整飲食習慣
—日三餐要定時、定量,飯後不要受涼,要多食麵食、豆製品、瘦肉、魚、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及時補充身體所丟失的營養成分,維持機體代謝的平衡◇忌脂肪類食物:長期便溏者應忌食脂肪類食品,因為脂肪食品會加重消化道負擔,特別是油脂的滑潤通便作用會加劇便溏。
多食脫水食品
應多食干制蔬菜和易吸收水分的脫水食品,亦可在食物中佐以少量的偏澀性食物,如烏梅、橘子、石榴、蘿卜、扁豆、牡蠣、淡菜等,均有澀腸止瀉功能。
飲食要充足
飲食充足不但能給人體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還能在大便的排泄過程中起載體作用。
細菌性便溏加大蒜等
若是細菌引起的便溏,可在飲食中加—些大蒜,或在菜餚中配以適量的洋蔥,盡量使用醋烹調,這些方法可以起到—定的防治作用。
❻ 便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首先要辨別寒熱虛實:
寒證、虛證:通常無特殊臭味,質清稀、顏色版淡,通常無痛或者痛不明顯,權其他可見乏力、腹脹痛喜溫喜按。
濕熱證、實證:通常有明顯臭味,質較粘膩不爽,大便粘膩不爽,腹痛拒按,便後痛減、喜熱飲。
建議:
虛寒證--香砂養胃丸
濕熱、實證--腹可安片、香連丸。
以上是中醫辨證論治療。在現代醫學應考慮:慢性結腸炎、消化不良、年齡在40歲以上發生大便習慣改變要注意排除結腸癌變--因此必要時可以結腸鏡檢查
西葯:復合維生素B片、食母生片、氟哌酸膠囊。多喝水。
飲食上要注意:不吃生冷水果、甜品;煎炸品等不易消化的東西
❼ 長期便溏引起便溏的原因有哪些
需要考慮腸炎的表現,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可以考慮到醫院回消化科做個腸鏡檢查,如果確答診,麥片酸奶蜂蜜或牛奶平時不要在飲用了,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1、注意飲食衛生2、忌吃油膩食物。3、忌吃牛奶、羊奶和大量的蔗糖。4、忌生吃大蒜。
❽ 便溏是怎麼回事
便溏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稱薄糞。本證多見於脾虛.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葯、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擇要敘述。
名詞解釋:葯點、葯飯是將穀物與某些食物和葯物一起製作成飯、糕、餅、包子、饅頭等主食或點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1、橘紅糕:鮮橘皮10克,打碎成細粒後用糖浸漬,再和入麵粉製成糕點。適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6克,撒入適量的麵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於腹脹、食慾不振。
●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白術10克,乾薑1克,雞內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麵粉500克及適量的糖製成糕,適用於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方4、山葯飯:山葯、蓮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凈切碎,蓮肉去皮,芯後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慾不振。
●方5、八仙糕:黃芪、白術、山葯、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葯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慾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三七研為細末,拌勻即成。適用於胃脹痛、嘔吐納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凈,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於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臨床表現 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加,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茯苓粉粥】
配方: 茯苓細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枚。
製法: 先將粳米、紅棗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攪勻煮沸,加少許白糖調味。
功效: 健脾滲濕,調中止瀉。
用法: 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薯蕷湯】
配方: 淮山葯30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紅糖10克。
製法: 上葯水煎頓服。
功效: 補脾滲濕止瀉。
用法: 每日1劑,頓服。
【八寶飯】
配方: 薰米50克,白扁豆50克,蓮子肉(去心)50克,紅棗20個,胡桃仁50克,龍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
製法: 將前三味泡發煮熟,紅棗泡發,胡桃仁炒熟,糯米蒸熟備用,在大碗內塗抹一層豬油,放入青梅、龍眼肉、棗、核桃面、蓮子、白扁豆、薏仁米,最後放熟糯米飯,再上蒸鍋蒸10分鍾,把八寶飯扣在大圓盤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澆在飯上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補腎化濕。
用法: 可作點心服食,一次不宜多食。
【黃芪山葯蓮子粥】
配方: 黃芪100克,山葯100克,蓮子肉(去心)100克。
製法: 將上三味洗凈共煮粥。
功效: 健脾益胃止瀉。
用法: 可作早晚餐服食
脾虛者宜吃以下食品。
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雲:「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可以說凡虛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虛之人,最宜食之。
❾ 便溏是什麼意思便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便溏是指大便不來成形源,形似溏泥,俗稱薄糞。便溏的中醫辯證原因多因脾胃虛弱,脾不運化水濕,濕濁內停所致。西醫學的原因如下:第一、就是急性的腸炎,比如說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大腸桿菌或者志賀菌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腸炎,有可能導致便溏。
第二、就是一些慢性的結腸炎,慢性的腸炎或者是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腸結核、腸系膜淋巴結炎這些導致的便溏。
第三、飲食的原因,比如吃一些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是被農葯殘留污染的食物,引起食物中毒,或者是對某一樣食物過敏,也可能導致。
❿ 長期便溏的原因
別自己瞎猜,也別根據中醫的錯誤理論來認定疾病,脾與消化系統、器官沒有什麼內關系。
檢查容過有腸道問題,不知治療過沒有。應該再去醫院檢查,看腸道炎症是否加重,或者有其他的腸道疾病。長期大便稀肯定是消化系統有問題。
不做檢查、不找出病因就吃葯屬於濫用葯物,無益且有害。